〖泉州市简介〗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区,石狮、晋江、南安3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5县。为著名侨乡、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之誉,人文荟萃,文化昌盛,中西文化长期在这里交流汇聚,造就了灿若繁星的文化名人,留存了以南戏、南音、南少林为代表的辉耀古今的文化遗产和大量世人罕见的中外历史文化瑰宝。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开元寺、老君岩、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等中世纪世界几大宗教的寺院;有洛阳桥、安平桥、崇武古城等传统建筑精品,又有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等见证着宋元时期泉州与外国商人友好交往的遗址,还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墓、著名的民间信仰宗庙天后宫、德化屈斗宫古窑址等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到处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古朴幽雅,中世纪宫廷音乐“活化石”南音,被海外游子视为最亲切的乡音。德化瓷器、惠安石雕、鲤城木偶头、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等土特名产,闻名遐迩,是馈赠亲朋挚友的上乘礼品,远销海内外。泉州是我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达600多万人,港澳同胞68万多人;在台湾汉族同胞中,有44.8%约900多万人祖籍泉州。长期以来,泉州的广大海外乡亲和台胞爱国爱乡,为我市的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邮政编码:362000区号:05952017年11月,泉州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泉州市特产〗
姜母鸭
姜母鸭,闽南传统名菜,也是厦门地区传统名吃之一,流行于闽南厦门、泉州地区,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食色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姜
泉州龙眼
泉州枕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具有龙眼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是龙眼栽培最适宜区和发祥地。已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泉州特产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闽南沿海丘陵平原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土壤酸性较强,适宜龙眼种植。种植出的龙眼果肉淡白色,明如凝脂,晶莹润泽
德化黑鸡
黑鸡——德化一宝德化黑鸡是福建省珍稀的乌骨鸡地方品种之一,因原产地在德化县而得名。德化被誉为“中国·瓷都”,德化黑鸡自古与德化白瓷并称为“德化黑白二宝”,同时也是“德化特色农业三黑”之一。顾名思义,黑是它的特色。德化黑鸡是福建省优质乌骨鸡地方品种之一,因其毛、皮、肉、内脏均为黑色,且肉质细嫩、清香甘
岵山荔枝
岵山荔枝,福建省永春县岵山镇特产,品种为乌叶荔枝,以色、香、味俱佳名闻名遐迩,早在宋代就被列为名种,载入《荔枝谱》。荔枝的果壳、果核可入药治鼻衄、疗疝气。荔枝除供鲜食以外,还可以焙干、酿酒、作药,或者加工成罐头。荔枝干是一种滋补的干品,与桂圆干齐名,尤为产妇及老弱人士所喜爱。荔枝核含淀粉75%,是酿
永春芦柑
永春芦柑具有果形硕大端正,色泽橙黄,果皮薄,芦柑果实主要用于鲜食,果肉汁多脆嫩香甜、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及其它营养成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也可加工成糖水橘瓣罐头、果汁、果酱、果冻等;果皮和果渣可提取果胶、酒精和柠檬酸;加工后的残渣物,通过发酵、干制可作饲料;橘络富营养又可药用;果皮和果渣可提取
德化十八学士茶花
十八学士茶花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深为人们所厚爱。它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花冠,塔形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相邻两角花瓣排列20轮左右,多为18轮,故称它为“十八学士”。“十八学士”是李世民为唐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
〖泉州市景点〗
安溪清水岩寺
清水岩位于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城关西北16公里处的蓬莱山。是一处以清水岩寺为主体,以清水祖师文化为特色,融宗教朝圣、生态旅游、民俗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 ,面临深壑,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殿宇崔嵬,山水厅秀,风景幽雅,常在茫 茫雾海行云之中,美
泉州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宋时承天寺香火
泉州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紧临风景名胜区清源山,总占地面积100公顷,水域面积82.28公顷,陆地面积17.72公顷。因风景优美、治理效果良好而荣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泉州十八景”、“市民最喜爱的中秋赏月点”等诸多荣誉。西湖公园内繁花锦簇,波光潋滟,湖光山色浑然一体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主景区距离泉州市区3公里,交通很方便,是泉州的母亲山、城市名片,承载着闽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文化情感。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室以及雕刻、石构、石刻等文物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采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
泉州滨海公园
泉州滨海公园跨越滨城蟳埔片区和东海中心片区,占地约690多亩,是融合生态、旅游、娱乐等为一体的公园。公园共种植大量的苗木,还配套有各种休闲、娱乐、锻炼设施,包括有篮球场、足球场,户外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还设有三条慢行道,目前全天免费开放。所在地/隶属: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丰海路与府西路交叉口基本
〖泉州市人物〗
裴金佳
裴金佳,男,汉族,1963年8月生,福建安溪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1982.09-1984.07福建省集美财经学校财会专业学习1984.08-1990.12福建省厦门市财政局干部,先后兼任团总支副书记、书记(其间:1985.09-1988.06参加厦门
林如鹏
林如鹏,1968年10月生,籍贯福建安溪,新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7月自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1月在暨南大学获新闻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职攻读传播学博士学位。2004年10月至2006年11月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96
陈福接
陈福接同志生平(1935-200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顾问,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专业技术一级、文职一级)、博士生导师陈福接同志,因病于2006年3月10日晚九时零六分在厦门逝世,享年71岁。
庄炎林
庄炎林,1921年生,福建厦门安溪县龙门镇寮山村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童年在上海、厦门读书,后随父庄希泉侨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生活。1935年回国就读广西大学。1937年在上海参加童子军抗日战服务队,1938年参加广西抗日学生军。1941年入广西大学经济系学习。曾任中共广西大学支部书记、中共广
柯希平
柯希平,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蓬莱人,1960年出生于安溪。1990年从泉州安溪县城到厦门发展,现任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溪恒兴中学董事长。因投资紫金矿业大获成功,而被人们称为中国A股里的“掘金客”。个人履历柯希平1989年从泉州安溪县来到厦门,曾担任福建省乡镇企业供销公司厦门公司总经理。199
陈发树
陈发树,1961年10月25日生,福建泉州市安溪县人,中国著名企业家,新华都实业集团创办人及董事长、武夷山旅游股份副董事长、紫金矿业董事、北京大学名誉校董。人物经历1961年10月25日出生于福建安溪县祥华乡福洋村1982年,从农村林场向厦门倒卖木材,5年后攒下第一桶金。1987年在厦门经营日杂起家
林秀成
林秀成,福建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人。2010年福布斯富豪榜的厦门首富。2007年前是福建三安集团董事长,与其子林志强通过持有三安集团100%股权,现在以成功转让股权于福建三明钢铁集团,间接持有三安光电49.14%的股权,坐拥112.67亿元财富,位列新能源榜富人榜第一名。林秀成,54岁,大学学历,高级
叶文霸
叶文霸(1922-1943),福建省安溪县参山乡人。缅甸归国侨生,曾就读于集美小学、集美中学。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晋江中心县委所属的安南(安溪、南安)地区特派员,并负责中心县委的政治交通。期间在安溪、南安一带开展抗日爱国宣传,发展了一批优秀的地下党员。1943年8月5日在完成任务返
林壁
林壁(1911-1935),福建省安溪县凤山乡人。1932年,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到安溪风山村活动时,林壁秘密配合游击队发动群众抗租抗捐,与游击队一道袭扰敌人,破坏敌通讯设施等。是年10月参加了二支队。1933年5月任副大队长,同年9月任第二大队大队长。率部
陈金銮
陈金銮(1912-1935),福建省安溪县东溪乡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8月任共青团安溪中心县委委员、组织部长。参加了安南永苏区东溪根据地的建设和红二支队开展的游击战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安南永苏区。1935年7月,红二
王村生
王村生(1919-1935),化名王山舟,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大坪村人。1927年在集美学校求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在党组织安排下转到漳州师范学校半工半读,从事党的秘密联络工作。1927年秋,因被国民党当局怀疑逮捕入狱,经营救获释,被逐出漳州。1928年秋到泉州就读乡村师范,1930年到泉州城郊的湖州
谢水边
谢水边(1918-1949),福建省安溪县城厢镇砖文村人。1949年5月参加革命,时为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战士。1949年5月,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解放安溪县城建立人民政权。随后,国民党军进行疯狂反扑,新生的人民政府退出县城,在长坑一带与进犯敌军展开激战。谢水边随部参加了反击国民党军“清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