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景点大全 > 北元护城楼

北元护城楼

所属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 发布时间:2024-01-09 11:19:14
北元护城楼

北元护城楼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河曲县北城墙下的北元村中。城楼单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20米,高12米,为砖石结构。楼门前有一约高三米的大月台,楼内结构为九窑十八洞。楼顶长18米,宽约17米,四周均有垛口和了望孔。楼顶原有寺庙一座,其大部已拆,现存照壁一通,其正面雕一大“佛”字,背面雕一大“镜”字。并留有“乾隆丙戌岁”等款式。护城楼为晋西北唯一留存之精华,其造型之朴实,结构之严谨,艺术之精湛,确系古代砖石建筑之结晶。

护城楼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明代“土木堡之变”后,朝廷为了抵御瓦剌鞑靼的入侵,先后在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太原“九边”地区派重兵把守,并沿线即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筑起13000多里的长城,河曲护城楼就是明长城上的军事防御设施——敌楼。清入主中原后,战事平息,护城楼成为晋、陕、蒙三省人民朝拜的圣地,乾隆丙戌(1766)年间,将毁于战火的玉皇阁重修,并新建望河楼与照壁。“文革“期间,玉皇阁拆除,神像全毁。1987年重建玉皇阁,重塑神像。

据城楼匾额记载,护城楼建于明万历年,南北长27m,东西宽21m,占地面积567㎡,坐北朝南,一层台基高3.5m,中部设拱券门,券脸石雕刻花卉,前有石砌台阶相连,券门门额石匾“镇虏”二字(明万历年,其后字迹漶漫不清),匾额上砌砖雕垂花门楼,檐下设斗栱三踩单昂,昂嘴卷云式,蚂蚱形耍头,券门两侧各设拱形小窗一孔,内券拱顶砖窑,置九窑十八洞,每窑洞皆有佛像,二层设有垛口、射孔。

二层玉皇阁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六檩前出廊,单檐硬山筒板布瓦屋面,柱头斗栱为一斗二升交麻叶,明、次间装修均为六抺槅扇门四扇。其东西各建配殿一座,南侧东西为钟鼓楼,单檐十字歇山顶。

现存二层所有建筑均为1987年重建。

附属文物:清嘉庆十二年(1807)铁钟1口。

护城楼内券栱顶砖窑,置九窑十八洞,是研究明代河曲军事防卫设施及几千次战事和河曲明代历史文化与古代砖结构建筑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北元村:北元村…… 北元村

所属地区

河曲县位于忻州地区西北部,地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 面积1320平方公里,辖4镇9乡,人口13.8万,县政府驻在文笔镇。 河曲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介于东经111°09′--111°37′,北纬38°55′--39°25′之间。西临黄河与陕西、内蒙隔河相望;东与本省五寨县接壤;北靠偏关县以寺沟河为界;南与保德、岢岚二县为邻。南北最长56公里,东西最宽35公里,总面积322.6平方公里,海拔高程在836--1637米之间。 黄河由东、西、南三面绕县境流过,蜿蜒曲折,故称河曲县。河曲县城是历代镇守边疆的“古塞雄关”,是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的经济、文化重镇。河曲县地势东高西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

=∣更多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