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村人物
李宝进
李宝进(1959.11.23~) 商南县湘河乡金家岭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竞走运动员。1978年湘河中学毕业,任民办教师2年。1980年9月考入商洛师范体育班。毕业后分配到商南县二中任体育教师。他身躯瘦长,体质良好,出身于山区农家,自幼养成爬山疾行习惯,走路之风快、步履之轻捷,非同龄人所能及。198
冀元璋
冀元璋 商南县白玉区太子坪人。幼年丧母,出身贫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入学读书。此时他年已10岁。1964年,从西安外语学院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苏联文学翻译与研究工作,20多年间,冀元璋撰写与翻译出版的文章、书籍有100多万字,其代表作为《希望之城》、《震惊世界的核警告》和
沈庆云
沈庆云男,笔名有沈恨舟、江父、秦振发、廉杰等,现为陕西日报政治理论部主任、主任,陕西省法学会理事。沈庆云是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知识分子。1938年4月生于商南县青山乡龙门村纸坊沟,弟兄6人,排行第一。1954年至1964年先后在青山小学、城关中学、商县师范中文科学习,毕业后分至商洛报社工作,不久即调入陕
王启智
王启智(1923.2.2~) 字开明,商南县城关镇校场沟人,退休教师,商南当今书法界第一人。民国三十年(1941)秋考入商南县初级中学。民国三十三年(1944)毕业,因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被留校作文书工作。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东岗初小教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启智在城关小学任教导主任。19
胡子平
胡子平(1905~1950),字保安,祖籍河南省卢氏县龙泉坪,与商南仅一山之隔。胡子平少年时代,依仗其父胡声鸿团防队长势力,打家劫舍,参与土匪之间的火并。至民国二十年(1931)羽翼渐丰,其势力扩充到商南县曹营、松树沟一带。民国二十六年(1937)胡子平与李斌合谋,抢劫了河南西坪镇首富“保泰德”漆行
党耀初
党耀初(1904~1948),原名党万炳,商南县赵川店坊河人。幼时父母死去,衣食无着,头生恶疮不治,成为秃子,口吃,文盲。及长,被叔父党居里收养为嗣子,党居里是当地地主,每年收六七百担地租,兼营火纸厂一座,烧锅(酿酒)一座。党耀初为其赶骡、贩运,往来于陕西、湖北边界间。民国十七年(1928),党耀初
白青云
白青云(1902~1952),字鹏程,商南县梁家湾人,身材矮小,绰号“白矮子”。自从14岁起,入军旅当号兵,时值军阀割据,商南县地方势力也随之崛起,互相杀伐,尔虞我诈,大起大落。白青云则利用各股力量间的矛盾,揣度胜败,估量强弱,谋后而动。先后由队长、中队长而团长,几年后,在白玉、竹林关一带形成割据势
田紫荣
田紫荣(1899~1951),字荆瑞,商南县试马镇大坪村人。小学毕业后,即考入陕西省甲种农业学校学习。修业未满,又考取北京国际大学。民国十六年(1927)秋又由北京高等警官学校毕业,自此回到家乡,20余年来跻身于学界、政界,成为商南县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上层人物。田紫荣在教育界先后任商南县职业学校教员、
陈烈芳
陈烈芳(1906~1967年),商南县水沟乡耀岭河村人,幼年时跟随祖父陈光耀学医,经祖传家教,青年时代的陈烈芳逐渐通晓医理,19岁时祖父和父亲先后逝世,他即担起家庭重担,白天铸锅为主,夜间研读医书,对医学家张仲景论著钻研颇精,行医数十年以“经方”而得名。陈对伤寒时热等病有专长,赵川、湘河、县城慕名求
桂先亭
桂先亭(1910~1963),龙窝乡油房岭村人,17岁自学中医,23岁开始为人治病,后经张士先(其岳父,曾在河南开封市挂牌行医)指点熟读《伤寒论》。长于内科、妇科,尤精于瘟病。1951年参加商南县卫生协会,并被选为理事。1954年曾在陕西省中医孝校学习半年。1956年任县医院中医师,当年献出祖传秘方
贺秉璜
贺秉璜(1873~1941),富水街人,光绪年间秀才,民国初曾任县议员国会督察员,以后淡泊功名,弃儒习医,长于内科,向以诊病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讲求实效,不乱投贵重药品。家中开一中药铺,药品炮制,质地纯好,每年端阳节前,检修药橱,见有变质发霉药物,当众销毁。贺秉璜为人耿直,医德高尚且乐善好施
吕庆华
吕庆华(1885.12.21~1963.11.3),商南县曹营乡火神庙村人,著名的汉调二簧演员。他擅长大花脸行当,嗓音宏亮浑厚,身架大方脱洒,吐字清润,表演逼真,饮誉商洛以及鄂、豫毗县。吕庆华12岁入龙驹寨“广易社”学艺,排行为“庆”字辈。两年以后,离开广易社去河南朱阳关师从王小黑、习演生末。不久改
贺则章
贺则章(1915.7~1980.7),字乙峰,商南县富水镇人,出身医世之家,自幼热爱医学。青年时参加国民革命军,赴上海抗日,后被保送去军医教育班学习西医两年,毕业后任上尉军医。1942年辞退覃职回到富水镇开设“惠康诊所”,为方圆百十里患者治病。贺则章1954年在县医院担任住院医生,医疗中对一些用西医
吴文卿
吴文卿(1895~1957),原籍河南方城平高台人,高师文化程度,系祖传七世中医。吴原为冯玉祥国民党军军医,民国十八年(1929)随军至商南县,离开军队开设中医诊所,自此居住商南,为群众治病一生。吴文卿勤奋好学,钻研医学经典不倦,尤通《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本草纲目》,又多方寻师访
刘宗茂
刘宗茂(1897~1966),字竹轩,商南县试马街人。20岁时攻读医学,以自学为主,后又拜能者为师,一生以阅读《医宗金鉴》为主,熟读原文,对各科重点章节能琅琅背诵,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掌握了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一定规律。40年代曾在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泰和堂任坐堂医生。时疫流行,刘宗茂以临床经验,
吴承鼎
吴承鼎(1915~1967),商南县试马镇红庙村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毕业于商南县南街小学,随即任红庙短期小学教师。自此,开始了他终生从事的教育生涯。民国三十年(1941)在郭家垭初小任教时,加入国民党。民国三十七年(1948)8月20日在国民党商南县政府召开的“戡乱救国”大会上,吴承鼎登台讲
袁海青
袁海青(1908~1977),又名保熙,排行为二,中等身材,微胖。商南县城内东街人。民 国二十一年(1932)由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建国前曾任小学教员、小学校长、中学教员、保合乡(今张家岗乡)乡长、赵川仓库管理员等职。民国三十六年(1947)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曾与中共商南县委书记董巩多次接触
傅杰三
傅杰三(1898~1968.9.10),名英才,字杰三,商南县白玉区毕家湾水沟村人。民国十四年(1925)毕业于北京平民大学预料,时值军阀混战,兵匪祸结,其家产也遭到破坏,因之他无意继续求学,也不愿从事政治活动,回到家乡办慈善事业。民国二十年(1931),傅杰三受张德彦等人影响,在毕家湾、寺湾办起“
李蔚亭
李蔚亭(1884.11.3~1958.4.8),名焕文,以字行。商南县柳树湾司法沟人。民国四年(1915),由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毕业,先后充任镇安县高等小学校、汉中师范学校教员。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十二年(1923)被推为陕西省议会议员。其间曾参与《商南县志》编撰工作;民国三年(1914)
赵岱青
赵岱青(1909~1966),商南县城关后营人,赵希愚胞兄。体高,较胖,家世耕读。民国十一年(1922)秋考入西安第一师范。民国十三年(1924)秋插入成德中学。民国十五年(1926)因河南军阀刘镇华围困西安,阻隔不能返校,嗣后辗转至上海,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民国十六年(1927)秋,又转入西安
杨国才
杨国才(1963.11~1986.6.7),商南县富水镇谢家店人。1982年11月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六十一师二团三营炮兵-士。1984年9月入团,1985年9月,杨国才所在部队奉-命令开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斗。1986年6月7日晚,在反敌偷袭战斗中,杨国才3处受伤,但仍一人坚
胡金声
胡金声(1914~1991),曾用名雷震。商南县五里铺乡桦栗树人。读过一年书,当过佣人、农民。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当地保甲任班长、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日、压榨人民的行径,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2月26日,他联络沐河、张家岗、三角池、索峪河、清油河等地青年学生、农民80多人
常玉珍
常玉珍(1913.3~1948.10.2),家住商南县富水界牌。娘家住县城后营,解放战争时期商南籍女烈士。富水界牌,地处陕西、河南交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此积极开展工作,常玉珍受其影响,民国三十二年(1943)5月投身革命队伍,随即成为共产党游击队地下秘密联络员。她的公开职业是界牌饭店老
田发祥
田发祥(1917~1987),商南县青山乡白庙霸王沟人。长相精瘦,行动利索,人戏称“孙猴子”。幼年父母双亡,生活贫苦,靠野菜、讨饭度日。民国三十七年(1948),陈赓兵团四纵队十二旅,由河南转战至陕西赵川,田发祥为解放军工作队送信、带路、送粮。1949年10月,河南淅川罪大恶极的匪首杨家会被击溃后,
梅光华
梅光华(1915.3~1976.9)。商南县永青区两岔河人,雇农出身,身材稍低而精干,父母亲过早去世,梅在青少年时代生活贫苦,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民国二十三年(1934)红二十五军来到商南县两岔河,梅光华积极报名参军,开始了革命生涯。民国二十六年(1937)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副班长、班长、排
赵希愚
赵希愚(1915~1967),曾用名赵希育、赵敏之、郝浩、朱逸民,商南县城后营人。体微胖,深度近视。民国十九年(1930)考入西安中山学校,阅读进步书刊,参加进步活动,其间祖父与父亲因与国民县政府官员不睦,官方以通匪罪将其同时杀害。激起他对国民党腐朽统治的憎恨,对光明的向往。民国二十一年(1932)
朱谦益
朱谦益(生卒不详),商南县龙窝乡油房岭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贡员。年轻时曾在河南淅川荆紫关经商致富。为栽培后人,在家乡窑沟口修建私塾1座,取名“谦益书斋”,延聘名师给孩子授课。为使家乡子弟都能入学读书,捐粮20石,在油房岭办起第一所义学,贫寒人家子弟尽其收纳。乡人为表其德,联名赠他以“义敦乡校
文思安
文思安(1883.3.11~1948.7.15),字钦斋,文辉祥长子。民国元年(1911)由陕西省高级 学校安全科毕业。曾任商县 局总办。是年又任商南第一届议会议员,陕西省议会议员,民国六年(1917)任商南县高等小学校长,民国八年(1919),《商南县志》重修,文思安任校正。民国二十四年(1935
文辉祥
文辉祥(1842~1925),字明山,原籍江西省萍乡县,为清末维新派成员文廷式族人。五短身材,体质健壮,能举百斤石锁疾走。清同治五年(1837)5月,左宗棠调任陕西总督,次年2月,率军割陕西追剿捻军,经商南青山左见青山地处陕、豫要冲,山势互回,为屯兵戍士之所,于是在此设立青山营守备府。光绪五年(18
吴庆扬
吴庆扬(1841~1911),原名利桂。商南县龙窝油房岭面店人。为吴庚扬之胞弟,清同治庚午科(1870)举人、甲戌科(1874)进士,时年33岁,钦点刑部主事,签分四川司。后改任江西知县,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历充己卯(1879)、辛卯(1891)、甲午(1894)等科江西乡试同考官。历署新淦、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