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
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北市 > 濉溪县 > 临涣镇主页
〖临涣镇简介〗
临涣镇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淮北平原,位于濉溪县西南35公里处,北与相城疏达,南与蒙城通融,西与涡阳接壤,东与宿州比邻,肖淮公路穿城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临涣现为全国500家小城之建设试点镇,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安徽省和淮北市两级综合改革试点镇,淮北市发展次中心,淮北市南部中心城镇。临涣镇在历史上长期占有重要位置,根据宿州清代志、宿州明代志、临涣公社史、临涣区志等的记载,临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临涣保存着大量浸润着临涣古老精神和文化底蕴的古迹旧址。临涣古城墙、文昌宫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星台遗址、明清老街、龙须泉、临涣茶馆、山西会馆、袁氏宅院等文化古迹共同构成了古城临涣独特的人文风景。“濉涣文章地,两岸多奇才”。蹇叔、嵇康、嵇含、嵇绍、戴逵、戴颙、徐防等个个名彪青史,闪耀于临涣绚烂的历史长廊。临涣还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和墓葬文化传统。历史上临涣的宗教文化呈现多元化,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留下了香山庙、城隍庙、临涣天主堂、慈云庵等丰厚的宗教文化依存。蹇叔墓、张晋亨墓、李沃孜墓群、码头汉墓群、城西元代墓群、兵部右侍郎碑等相继发掘出土,为华夏墓葬文化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临涣镇是江淮地区远近闻名的古茶镇,镇中心一里多长的街面上汇聚了16家茶馆,茶座300余张,茶壶600多把。沏茶用水沿用古镇南端的龙须泉水,茶叶皆为六安茶棒,故名“棒棒茶”。茶馆里飘出的阵阵清香吸引着方园百里的众多茶客前来品尝。临涣民俗丰富,丝弦、坠子、泗州戏等民间曲艺,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等民间歌舞广为流传,特产飘香,酱培包瓜、豆腐香乳、油酥烧饼、羊肉清汤、鸭汤油茶等民间美食令人垂涎欲滴。临涣古镇彷如一部浓缩了的华夏文明史,地上、地下、城内、城外,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足迹。只要你偶一俯首,便可以捡到两千多年前的瓦片、陶片,以及瓦片、陶片映射出的历史光辉临涣镇旅游指南临涣古城临涣古城建于汉代,早在秦汉时临涣镇已成为集市,隋唐时期成为贸易中心,店铺和商贩分布在城内长达数里、纵横交错的8条街上,成为苏、豫、皖贸易交往的重要商埠。临涣现存有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传统老街、淮海……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位于濉溪县西南35公里的临涣镇文昌宫和镇东6公里的小李庄。在淮海战役期间,这两处都一度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部——0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驻地。1948年底,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发生的变化,0中央决定集中优势…… 临涣镇特产与美食临涣酱包瓜久负盛名的临涣酱培包瓜,系传统名菜,有百余年历史。临涣包瓜在清光绪初年、由南京人潘孝武父子来临涣集开设“园昌斋”酱园店制成的一种酱菜。它以香、脆、嫩以及酱味浓郁等独特风味而闻名。清末有诗人题诗赞日:“……临涣培乳肉临涣培乳肉以其香浓、味纯、滋补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比起红烧肉,培乳肉吃起来肥嫩不腻,含化在嘴里回味无穷;比起精肉块,培乳肉吃起来更有软嫩感,尤其是它特有的乳香味,香气四溢,叫人垂涎欲滴。培乳肉色泽……临涣酱菜临涣酱菜中包瓜和培腐乳名声最大,为临涣酱菜的龙头产品。与口子酒并称为濉溪两大传统产品的临涣酱培包瓜,有150余年的历史。酱培包瓜又称菜中菜,外壳是圆、嫩、鲜、脆的酱培包瓜,内瓤为“倾馅十样锦,颜色有五……临涣培腐乳临涣培腐乳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的特产。濉溪临涣培腐乳呈棕褐色,皮肉鲜嫩,质地幼细,酱香味浓郁,咸酸味适度,晶莹酥软,软而不腻具有培乳应有的独特味道。临涣的酱品生产最具传统和地方特色,其中与包瓜齐……临涣烧饼“临涣烧饼”是一种没有淡旺季之分、大众化的传统食品。关于临涣烧饼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一个温柔善良的村姑,嫁入铚城集市上的一户手艺人家。按照当时的封建礼俗,女子是不能上桌用餐的,所以村姑常常是一……临涣羊肉淮北临涣羊肉,是北方著名的羊肉传统食品,在广大消费者中有很强的知名度。早在明清时期,临涣人就以杀羊、开羊肉馆、吃羊肉而闻名远乡近邻。到了民国年间,临涣人的羊肉生意日益兴隆。 现在,在临涣镇子上布满了大……临涣五香大头菜临涣五香大头菜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的特产。濉溪临涣五香大头菜,呈黑色发亮,内外一样,久贮不变质,香入其内,时长味高,四季食用皆宜。五香大头菜的原料系用当地人称作腊疙瘩(苤蓝)的蔬菜。鲜腊疙瘩个大……临涣镇民俗文化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清光绪初年(1875年),南京人潘孝武父子来临涣集开设“元昌斋”酱园店,制成酱培包瓜这种独特酱菜。潘孝武父子初到临涣,就发现当地的女儿瓜很有开发价值,经过一番揣摩试制,酱培包瓜终于面世。它以香、脆、嫩……临涣唢呐皖北南派临涣唢呐诞生于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这里历史名人荟萃,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临涣唢呐自清朝中期就初具雏形,演奏形式为一人吹奏,加一笙和一小釵伴奏。临涣唢呐的哨片宽大且厚,呈布袋状,这种哨片在演奏乐曲……临涣茶饮习俗古城临涣坐落在浍河北岸,明、清时期,临涣茶馆日趋发达,成为临涣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清末,临涣茶馆已达十几家,并衍生至今,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淮北泥塑民间泥塑又称传统泥塑,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又以塑庙神为主要形式传承下来,解放前,在民间有着广阔的市场,深受群众的欢迎和乐见。作为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的淮北大平原,特别是濉溪县国家级文化之乡临涣镇地表下(……
〖临涣镇特产〗
五香大头菜
来宿迁的外地客人在临走时,总要想方设法带一点载入中国名菜谱的宿迁特产——五香大头菜。这五香大头菜是土生土长土制造,一看就会,一学就精,一点就破。做法是这样的:把辣疙瘩(大头菜)削光,刮净洗好后,放入卤水里淹半年以上,取出来切成四瓣、六瓣或八瓣,下头切断,上头连着,还像一个完整
死面锅饼
死面锅饼,是淮北地区一种常见的面食,尤其在农村较为常见。死面锅饼,做法和地锅鸡中锅饼一样,只是稍厚点,除了白面的,还有玉米面的,豆面的,杂面的,一般在炖鸡、炖猪肉的锅里贴。
濉溪烙馍
烙馍是皖北的一种食品,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烙馍是用未发酵的面粉和成柔软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0.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左右的圆形。在一块圆形中间稍微突起的铁板上烙熟的,一般管这种铁板叫做“鏊 ”。烙馍吃起来柔韧、筋软、有嚼头,既压饿,也有健齿作用。 小孩子有时候会拿它卷
南坪响肚
南坪“响肚”是南坪镇的一道特色名菜。在南坪镇,无论是红白喜忧还是朋友聚会的宴席上必有“响肚”。它具有味道鲜美、清香宜人、清脆爽口的特点,在口中嚼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响肚”也就因此而得名。 响肚
双堆面鱼
面鱼并不是鱼,是淮北地区的一种面食。因为拨到锅里的一个个面鱼儿十分均匀,样子都是一头尖,确有几分像小鱼儿,所以人们以其形似,便把这种面食称作“面鱼”。在双堆这个地方,有些人也把“双堆面鱼”称做“懒汉汤”,这与一个故事有关系。当年
老城辣汤
相传乾隆在下江南时,路过此地,感到肚子饿了,恰好路边有一家老太太煮鸡汤,乾隆就坐在路边喝了一碗,感到很香,汤里还有麦仁,乾隆却不知这麦仁是鸡没洗干净留在鸡肚子里的。于是,乾隆就问老太太:“这是啥汤?”老太太年龄大,耳朵也背,没听清楚,就重复了一句:“啥汤?&rdq
〖临涣镇景点〗
淮北古茶镇
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这个1万多人口的小镇经历了3000年的历史风雨侵蚀,而茶文化则自明代起便一代代“香烟”不断,延续了600多年。那里茶香独特,是淮北地区颇有名气的古茶镇。清澈透明的古浍河水横穿临涣镇东西,还有水质纯净甘甜的龙须泉在小镇南端飞珠溅玉。这泉水泡制小镇特有的&
淮北相山公园
景点地址:淮北市相山路1号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相山公园座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相山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方园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
淮北龙脊山
景点地址:淮北市烈山区新蔡镇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龙脊山自然风景区位于烈山区新蔡镇,距淮北市中心25千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东与宿州市接壤,北与肖县相连,最高峰海拔363米,为淮北海拔之最。龙脊山有较好的人工植被,奇峰俊秀,古木参天,树奇石怪,景色怡人,有千年古檀隐掩下的大方寺遗址,还有龙吟
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景点地址:淮北濉溪县双堆集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淮北濉溪县双堆集的南面,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始建于1976年。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部,碑高22.5米。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位于陵园东南部,其内陈列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文物200余件,作战地图、图表、美术作品20余
淮北刘开渠纪念馆
景点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公园门票信息:电话咨询简介: 人民艺术家、我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纪念馆,坐落在安徽淮北市相山公园内。这里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开渠先生是淮北市刘窑村人。家乡人民和政府怀着对大师的敬仰之情,在海内外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兴建了我国首座雕塑家纪念馆。----刘开渠纪念馆座北朝南,建
奥得乐水上乐园
景点地址:淮北市体育中心南门体育馆路北门票信息:成人票49元,家庭套票(2大1小)126元。开放时间:10:00—21:00交通指南:宿州市:京台高速——体育馆路 亳州市:宿登高速——永登高速——S201——G311——S101 合肥市:蚌合高速——蚌淮高速——京台高速——体育馆路 黄山市:京台高速
〖临涣镇人物〗
戴逵
戴逵(340年-396年),字安道,戴逵出生于东晋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一个士族官僚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在东晋朝廷里做过大官,有一定的名望。他的兄长戴逯因屡立战功,被朝廷封为广信侯,后又升官至大司农。当时著名的学者范宣就曾做过他的老师,并给了他以巨大的影响。史称他“幼有巧思,聪悟博学”,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