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村人物
刘国轩
刘国轩(1629年-1693年),字观光,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溪口村人, 明郑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刘国轩早年即以智略闻名乡里。清军入关后,战争波及刘国轩的家乡,乡民结寨自保,刘国轩曾献伏兵计,并亲自指挥乡民大破扰民之敌,略申其将兵之才,此时他年仅15岁。 1654年(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投到
孙国亮
孙国亮 (1955~)笔名范同。福建长汀人。中共党员。1971年参加工作,1973年应征入伍。1984年毕业于福建艺校编剧大专班。历任福建省龙岩地区文化局剧目创作室创作员、副主任、主任。现任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书记,龙岩市剧目创作室主任,龙岩市文学影视创作中心主任,《文化闽西》杂志执行主编,国家一级编
王槐荣
王槐荣 (1952~)笔名阿荣、闽客。福建长汀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1968年入伍。1984年调入政府机关,历任秘书、党组成员兼人事秘书科长、纪检组长、副局长、副主席等职,现任金华市文联正处级调研员、市作协主席。省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1980年开始
谢有顺
谢有顺 (1972~)福建长汀人。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南方都市报》、副刊部副主任,广东省作协创研部评论家、副主任。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协理事。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文学批评集《我们内心的冲突》、《活
杨鹏
杨鹏 (1972~)福建长汀人。1997年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当代文学硕士专业。现供职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为北京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中国科普作协委员,《文艺报·少儿文艺》执行主编。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作品100多部,计1000多万字。
伊朝栋
[清](公元一七二九年至一八0七年)字用侯,福建宁化人。生于清世宗雍正七年,卒于清仁宗嘉庆十二年,年七十九岁。乾隆三十四年(公元一七六九年)进士。历迁刑部郎中,治事勤恪公正。后官至光禄寺卿。朝栋少受业于雷鋐,通程朱之学,为蔡世远所称,为诗尤有高韵逸气。所著有《赐砚斋诗钞》四卷,《南窗丛记》八卷,均《
童二二
舍身扑灭森林大火童二二,长汀人,1964年4月出生于古城青山铺。由于家庭困难,仅念3年书就停学。她白天在田间劳动、帮助家务,晚上提着小煤油灯上夜校学习。她学习刻苦,2次被评为优秀学员。1983年8月,童二二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长汀县委号召“采集草种,绿化祖国”,她第一个超额完成任务。团支部缺乏
傅连暲
傅连暲(1894~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字日新,化名郑爱群。1894年9月14日生于福建省汀州(今长汀县)一个贫苦的码头搬运工家庭。少年时代先后免费就读于基督教会兴办的崇正小学、中西中学。1911年考入亚盛顿医馆,半工半读学习西医,191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聘任汀州八县旅
谢肇麟
谢肇麟 (1928.1—) 学名谢劳,福建长汀人。擅长版画、中国画、美术史论。 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 分配山西省文化厅美术工作室,1957年调省博物馆。木刻《汾河边上》、《炼成优质钢》入选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第二届全国版画展。编著有《中国绘画派流表》、《古画综录》、《中国美术大系表》
梁平波
梁平波 (1945.5—) 福建长汀人。擅长中国画。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历任浙江工农兵画报、浙江人民出版社副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浙江省出版社总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 分会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绍兴市委书记、浙江省委副书记。作品《海螺渡》、《新手》
陈丕显
丕显(1916—1995年),又名阿丕(1933年在瑞金沙洲坝,遇见毛泽东,毛叫“阿丕”,从此该名传开),上杭县南阳(原属长汀县南阳区)官余人。民国5年(1916年)3月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6岁随父下地劳动,8岁随堂叔念私塾,早晚兼顾放牛、干活。不久,转入南阳龙田书院旁听读书。在校期间,在进步教师引
杨成武
杨成武(1914—2004年),原名杨能俊,长汀县宣成人,民国3年(1914年)10月27日生。年幼时就读于村内私塾和教会小学,后在亲友的帮助下,到县城读中学,从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7年,投身革命,加入共青团。民国18年,参加四都、古城农民暴-动和赤卫队,任少年武装先锋队大队长。
罗秋建
罗秋建,男,1956年7月生,福建省长汀县人,1969年毕业于石溪上凤小学,同年10月在洋口镇将军村务农。1976年3月被招到石溪水泥厂当临时工。秋建进厂后,被分配在矿山负责厂区至矿山七公里的铁轨路的修路工作。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铁轨路道钉耗量大、丢散多,他巡路时从不放过,三年中,共检回道钉三百多公
吴春秀
吴春秀(1915~1986),女,本省长汀县人。家贫穷,四岁时被卖给长汀一郑姓人家做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郑家-,七八岁后,经常跑回娘家,在娘家认识了梁国斌。民国18年(1929),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到长汀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吴在梁国斌的影响教育下,参加了革命工作,并与郑家脱离了关系。民国21年
郭锦堂
郭锦堂郭凤鸣(?~1924年)(1892~1929年)郭锦堂又名华生、发生,长汀人。民国3年(1914年)前后在将乐、归化(今明溪)一带以打银为掩护,暗中组织地下帮会“哥老会”,后上山为匪。民国7年初被北洋军驻福建李厚基下属张汝清部收编,任福建陆军第一师补充营营长。民国11年投靠王永泉,升任福建警备
陈剑
陈剑陈剑,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唐大历四年(769)任汀州刺史。时汀州治于东坊口,因连年歉收,瘟疫流行,官吏和百姓纷纷请求迁址。于是,陈剑奏准迁州治于卧龙山下,背山面水,向阳开朗的白石村(今长汀县城)。迁州治后,陈剑倡导治理瘟疫,发展农业,并建立城池,以防外扰。从此,汀州日趋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罗彧
罗彧,字仲文,长汀人,生年不详。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登进士,初任大理寺评事,后任桢州(今广东省惠州市)、筠州(今江西高安县)、成州刺史及检校都官员外郎。筠州累有争讼,社会不宁,罗莅任后,听断精明,秉公执法,严惩歹徒,社会安宁,深受赞誉。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军大举攻宋,十一月,进至澶州
罗烈
罗烈,字子刚,长汀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授同安县尉。建炎四年六月,御营前军将领杨勍发动兵变,由浙江金华入闽后,直逼泉州。罗烈率部抵御,杨勍败退。绍兴初(1131--),罗烈调任兴宁县令(今广东省兴宁县),遇农民起义,农民军突入县城,罗烈被俘,后释放回县。不久,农民军复来,罗
罗良
罗良,字彦温,号云峤,长汀大同乡罗坊村人,生年不详。元至正四年(1344),南胜(今平和县)畲族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率兵围攻漳州,守将搠思监战败,罗良变卖家产招募乡兵,跟随平章别不花迎战,镇压李志甫起义后,-行赏,罗良擢任长汀县尉。后因相继平定战乱和镇压农民起义,提升漳州主簿,南剑士翼千户,漳州新翼万
郝凤升
郝凤升,字瑞卿,号九龙。成化四年(1468)出生于长汀。他爱好诗文,13岁补第子员,深得郡守吴文度器重,常咏诗唱和。一次,郡守召客不至而召凤升,因曰:“酒美花香,主意却嫌来客少。”凤升立即应曰:“天空云净,月明何用众星多。”郡守听后拍手叫好。此后,常在客人面前亲昵地称凤升为“小友”。-十一年(149
僧德宏
僧德宏,原姓名、籍贯,生卒年不详。相传清初在长汀华严堂(今桥下坝汀师附小)为僧。他有祖传秘方,一面念经礼佛,一面行医济人。精制惊风化痰丸,灵宝金痧丸,效验如神。初全免费赠送患者,后需求者日众,便定每月朔望日施药,其余时间出售。并在惠政桥(俗名旱桥)头开设华严堂药店,每逢朔望日凌晨要求施药者,排队等候
黎士弘
黎士弘,字愧曾,长汀濯田陈屋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8)。14岁补博士弟子员,36岁中举人。清康熙元年(1662)任广信府推官,为政清廉,听断精明,六载审理十三县案件,释放无辜数百人,人们称赞他为“黎青天”。康熙三年,广信府属玉山县迭遭战乱,百姓离乡背井,士弘前往省问疾苦,招集流散各地百姓,垦
黄仪臣
黄仪臣,长汀三洲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生于民间医生家庭。他自幼立志学医,扶危济贫,因自号“力扶”。他医术高明,被誉为“-”。雍正二年(1724),汀州知府李璋之子患疑难杂症,久医无效。经仪臣治疗,药到病除。李特赠“蜚声上国”金匾,从此,更是遐迩闻名,门庭若市。一次,仪臣外出行医,见一骨瘦如柴
杨澜
杨澜,字蓉江,号二樵,长汀人。生卒年不详。他自幼聪颖,淳厚朴实,沉默寡言,读书之外无他好。年十五饱读经史,为文崇尚汉魏之风,语言朴实而有文采。其少年所作,人皆以为出自文坛老手。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举人。道光元年(1821)任四川昭化(今四川广元市)邑令,勤政爱民,尤以培养人才为重,曾捐钱五十
康詠
康詠,字步崖,号漫斋,长汀城关人,清同治元年(1862)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世代书香之家。他自幼好学,敏悟超人,所学无不通达。19岁考上秀才,21岁中举人,25岁赴京拜宝竹坡侍郎为师,学习诗文,每当闲暇,漫游京西北诸山。后三年,与宝竹坡长子伯茀遨游塞外,所到之处,无不赋诗题壁。次年南返,应聘于广东
黄元英
黄元英,字卓尔,长汀童坊水头人,清末汀州名医。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自幼既读《四书》、《五经》儒学经籍,又攻《伤寒》、《金匮》仲景医典。举秀才后,仍笃志行医,肩负药担,走乡串村,悬壶闽西,赣南等地,名闻一时。光绪二十年(1894)40岁中举人,但他不为世俗所拘,不慕荣利,仍以行医济世为务。性淡
江庸
江庸,字翊云,晚号澹翁,祖籍长汀南岩丁屋岭,清光绪四年(1878)农历三月二十七日生于四川壁山。(其祖怀廷曾为壁山县令),他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清末历任学部普通司司员兼京师法政学堂教务长,修订法律馆纂修,法政学堂教习监督,大理院详谳处推事等职,武昌起义后,他随唐绍仪南下,与革命军进行“南北和谈”。
李树铭
李树铭,字奇勋,号惕生,以字行,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于长汀城关。五岁丧父,家境清寒,15岁考取秀才,17岁任私塾教师,20岁在一纸商处任账房先生,宣统三年(1911)自行开设泰安纸行,随后又独资或合资在潮州设长安纸行,佛山设长连纸行,广州设长兴纸行,香港设汀州纸行,泰国设广福烟草公司,成为长汀
廖鸿芦
廖鸿芦,字荻甫,长汀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五月四日(农历四月十二日)。他从小勤奋好学,尤擅长历史、文学。汀郡中学堂(今长汀一中)毕业后,留校任国文。历史教员。民国二年(1913),廖鸿芦发起创办汀州图书馆。十八年(1929),汀南游击队长李震东欲将福建官局货币兑换银元,前往广东购买枪弹
钟品松
钟品松,长汀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十二月二十六日。兄弟三人,品松居长,弟品竹、品梅,均从事医务工作。宣统元年(1909),他在长汀福音医院附设的亚盛顿医馆学医。民国八年(1919),创办长汀第一所私立医院——三友医院。十六年(1927)九月,南昌起义部队驻汀,他积极参加医治伤病员。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