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闽清县人物

闽清县人物

黄淑琼
黄淑琼(?-1937年),福州市闽清县六都湖峰(今坂东镇湖头村)人,“鼠疫斗士”伍连德夫人,福建爱国侨领黄乃裳的女儿,甲午海战殉国的致远舰二副黄乃模侄女。1937年,在参加长子伍长庚的婚礼后不久,黄淑琼病逝。
黄端琼
黄端琼,早期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的原配夫人,福建爱国侨领黄乃裳的女儿,甲午海战殉国的致远舰二副黄乃模侄女。她精通英文,曾赴美居住一年,回程时在船上遇到李鸿章,李称她为奇女子,请她代表清廷赴美出席世界妇女大会,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1903年,林文庆受肃亲王邀请前往北京,可惜不久传出林遇刺消息,黄端琼
刘学国
刘宗琛(1875—1932),字学国,福建闽清县坂东镇鹿角村人,曾为原闽清文泉中学校董和原鹿坂小学校董,一生以教为业,处事公正,待人谦和,热心公益,积德无量,善名远播,遐尔皆知。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其亲题“一乡善士”。时任国民政府委员胡汉民为他亲自敬撰《寿序》,文中赞誉他“蓄学笃行,闻誉乡邑”。刘
蔡兆源
蔡兆源(1927-1948),福建省闽清县梅城镇城关人。出生于贫民家庭。1939年秋小学毕业后考入私立闽清县天儒中学读书,与进步同学林克俊等交往甚密,接触进步思想,写文章宣传抗日救国。1940年夏天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读书会”和演剧活动,1944年高中毕业时因不明-,考进了“中美合作所特种技术训练
朱传钻
朱传钻(1923-1949),福建省闽清县金沙乡古洋村人。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州路过古洋,朱传钻积极报名参加随军支前民工队,随同人民解放军南下参加解放福州的战斗。1949年8月12日在过五丰桥时,为保护军需物资失足跌落溪中。时值山洪暴发,溪流湍急,朱传钻被溪流卷走,不幸牺牲。
詹海水
詹海水(1919-1947),福建省闽清县桔林乡伴岭村人。1944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力“清剿”闽中地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詹海水随闽淅赣省委转入闽北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时任中共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南区区委书记兼闽北游击队第二支
詹太绸
詹太绸(1924-1946),福建省闽清县桔林乡伴岭村人。1944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力“清剿”闽中地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詹太绸随闽淅赣省委转入闽北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任闽北游击队联络员。1946年在古田县执行任务时被国
黄敬坤
黄敬坤(1930-1949),福建省闽清县上莲乡上寨村人。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26师78团(第三野战军九兵团27军80师240团)一营二-士。1949年初在淮海战役中失踪。1982年4月20日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忠瑶
刘忠瑶(1922―1948),福建省闽清县坂东乡坂中村人。1942年考入南平高县商业学校,积极投身学生活动,宣传抗日救亡。1945年秋到福建学院求学,革命思想日趋成熟,成为-的重要骨干。194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中共福建省委派遣回到闽清任中共闽清县委委员,以元都梅真小学教导主任的公开身份开展
黄广天
黄广天(1920-1948),福建省闽清县云龙乡人。早年当过学徒,1939年,为逃壮丁四处借债考入私立闽清天儒初中。1940年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1944年考取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电信通讯专业。1946年底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驻苏州某部任通讯少尉。赴任前获准回乡探亲,找到旧日同窗好友林克俊(中共地下
郑钢新
郑钢新(1943-1962),福建省闽清县坂东乡仁溪村人。1961年8月入伍,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六七一部队八六分队战士。为稳定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惩罚性炮击作战,打击国民党军的骚扰窜
游贤挺
游贤挺(1945-1967),福建省闽清县白樟乡下炉村人。1965年12月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昆字九○二部队战士,共青团员。1966年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抗美援越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六支队33大队战士。1967年6月20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封土烈士陵园。
陈声富
陈声富(1946-1966),又名陈声福,福建省闽清县池园乡丽山村人。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铁道兵昆字902部队33大队31分队战士。1965年12月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六支队战士,在越南西北山区抢修战略公路。1966年3月2日在工程施工中为保护战友壮烈
陈开松
陈开松(1921~1977)池园镇仁周村人,出生于勤劳、淳朴的农民家庭中。1950年土地改革时任过乡农会委员,合作化初期当过互助组组长,后来又当过民兵分队长。1956年起一直任仁周村护林员。陈对护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所管千亩松、杉、毛竹一片郁郁葱葱。“文革”期间正是护林最艰难的岁月,他不管炎夏严冬,
刘保尚
刘保尚(1913~1988)一名书亨,号馥生,坂东镇坂中村人。少聪颖,17岁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文泉中学。20岁文泉乡村师范毕业后,在县第三国民学校任教师。23岁因重病致残,遂卧床攻读医著,对叶天士、王孟英温病学说体会最深,又得当时社会名老中医的指点,终于成为温病学说在本县实践与传播的名中医之一。民国2
刘子崧
刘子崧(1912~1988)坂东镇坂中村人。17岁毕业于文泉中学。他学生时代思想进步,在文泉中学时曾倡仪组织闽清全县学生联合会,并被选为主席。日本制造“济南惨案”后,他带领学生开展反日爱国活动。民国17年(1928)在福建学院预科读书时,被选为在榕闽清学生会主席,出版《闽清学会月刊》,撰文抨击当时闽
张昌龙
张昌龙(1908~1987)原名恒源,省璜乡谷口村人。小时为人家放牛,11岁随父到沙县打铁。12岁父病逝,又跟乡人当打铁学徒,学得一手修 的好技艺。民国19年(1930)2月,昌龙在崇安县小溪坪参加红军,在红军军械厂当 修理工。不久,该厂抽调张昌龙等30多名工人去赣东北,编入方民敏所属的红十军。他到
刘庆清
刘庆清(1903~1974)坂东镇鹿角村人。幼机敏,诚实好学。民国14年(1925),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卫生行政系。后长期从事军医工作。民国15年,尤溪卢兴邦部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4师,后改为陆军新编第2师,又改为陆军第52师,他均在师部任军医处处长。民国26年,抗日战争开始,卢师被蒋介石调
黄宝云
黄宝云(1902~1931)字调霖,乳名珍业,池园镇潘亭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读过几年私塾。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会-,他趁机聚集一些歹徒上山为匪,以本县十七都铁屎坑(今白樟乡白云村)为据点,打家劫舍,作恶多端。民国13年(1924),黄宝云接受福建省自治军第六路司令黄炳武招安,当一名排长,随军到过
卢文华
卢文华(1901~1971)字实甫,号淑莲,省璜乡三新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少好学,民国13年(1924)福建政法专门学校毕业。民国14年,考取福建高等审判厅承审员,先后任过长汀县承审员、邵武县司法委员。民国16年,投考福建省行政官吏及格,任建宁县县长。不久复回司法界,先后在山东省聊
林温雅
林温雅(1898~1973)字致如,号蔚人,乳名仲典,塔庄乡莲宅村人。民国8年(1919)进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深造。民国10至18年先后在本县文泉中学、天儒中学、南平樟湖坂学校及福州英华中学任美术教师,勤奋执教,日渐驰誉画坛。民国19年旅居南洋,初在沙捞越诗巫各中学任美术教师,后移居北婆罗洲亚
许显时
许显时(1896~1986)字成谋,本县钟石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出生于师塾家庭,有兄弟3人和一个姐姐。8岁时双亲先后离世,显时寄养在外婆家,长兄逸夫辍学去南洋谋生。次年,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宣统二年(1910),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州商业学校。宣统三年,逸夫由南洋回国参加革命,向他宣传讲解孙
聂锡禹
聂锡禹(1895~1984)梅城镇城关村人。青年时期就有爱国抱负。山东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后,长期在海军中服役,曾任国民政府海军“永安”号炮舰中校舰长。1949年5月,武汉三镇解放,国民政府江防舰队西逃川江,“永安”号炮舰随同舰队开到四川万县,与另一艘“郝穴”号炮舰拨归川军孙震部副军长严翊指挥。11年下
黄开绳
黄开绳(1895~1954)字直斋,坂东镇新壶村人。幼年丧母,赖祖母抚养成人。早年就读于文泉书院,每试必名列前茅。后进福建工业学堂学习。民国5年(1916)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堂和九州帝国大学深造,成绩优异,获化学硕士学位。民国12年学在回国,先后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和厦门集美学校任教。民
黄盛明
黄盛明(1893~1953)外号坜埔二,人称“阿二司”,坂东镇坜埔村圳墘厝人。少年时期跟随上四都(今三溪乡)名木匠绰号“上洋六”学艺。出师后,长期从事民间大型民宅、祠堂和公共设施的建筑,技艺超群,成为民国时期名扬县内外的一位“大木”能匠。木匠造房,要运用许多数学原理。黄盛明心灵手巧,既善于发挥师辈所
黄炳武
黄炳武(1887~1968)字希平,今坂东镇湖头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年时信奉基督教,在培元小学毕业后,入福州福音书院深造。清宣统三年(1911)在榕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参加福建学生北伐队。于福州东岳庙集训时脱队回县,四出活动,聚集六都和十一都一带游兵散勇数百人,成为一股地方武装势力
刘振仙
刘振仙(1886~1933)坂东镇坂西村人,为清末、民国时期闽清著名的木雕艺人。17岁勤学成艺,20岁能独立操作,专门从事“香亭”、戏台、屏风、神龛、神像以及橱、床等的各种人物、花鸟雕刻。他中年时期,先后设计、巧造过3架民间元宵节用于迎神赛会的“香亭”,全用黄楠木细雕粘结而成,高2米许,5个层次,状
许逸夫
许逸夫(1885~1918)原名兴国,又名莫多,梅溪乡钟石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父许振铎系前清秀才,在本村文昌阁执教。逸夫童年时随父读书,戊戌政变(1898)后就学于基督教会创办的福州师范学校。光绪三十年,父母先后病故,只得中途辍学,往沙捞越诗巫“新福州”垦场谋生。后在诗巫加入同盟会,
毛仲方
毛仲方(1882~1936)下祝乡杉村人。青年时就读于黄埔海军学校,毕业后官费保送进英国格林臬治海军大学深造。学成回国,在舰队服役。清末重建海军,清政府向英国订造海圻、海筹、海容、海琛、应瑞、肇和等6艘军舰,他奉派赴英接收舰只。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献身革命事业。民国成立,在京师海军部任职。袁
刘蔼生
刘蔼生(1881~1939)又名我新,字爱生,亦名森,晚年自号养晦山人,雄江乡梅雄村人。福建高等 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民国13年(1924)任陆军新编五十二师司令部秘书,旋又调91师师部军法处。民国18年,在上海正始中学任教。后到南京任首都 厅督察长。民国22年返闽,定居于福州万侯街(今乃裳路)吉园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