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南靖县 > 靖城镇主页
〖靖城镇简介〗
靖城镇地处南靖县东大门,距漳州市区15公里,物华天宝,经济繁荣,面积100.8平方公里,人口4.9万人,是漳州市重点卫星城镇。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现代农业发达,是全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福建省最大的珍稀食用菌推广中心和生产基地及漳州市绿色有机栽培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也是饮誉海内外“天宝香蕉”的主产区,已初步建立食用菌、香蕉、龙眼、荔枝、反季节蔬菜、淡水养殖、禽畜、花卉等八大生产基地。这里基础设施配套,投资环境优越,龙厦铁路穿境而过并设立漳州货运站,实现全镇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境内设有省级重点预备建设项目——南凌项目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拥有民营企业、“三资”企业978家,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电子、食品、鞋业、建材、家俱等六大工业群体。高度发达的工农业直接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全面繁荣,商业、饮食、流通、运输、修理、信息、健身娱乐等八大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靖城人民决心以勇往直前的胆识和气魄共创明日辉煌。靖城镇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东南部,东界芗城区,西接山城镇,南与平和县、龙海县毗邻,北与龙山镇和五凤农场相接,西北与丰田华侨农场相连,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属冲积平原和黄壤丘陵,国道319线通过北境,九龙江西溪纵贯南北。历史文化靖城古称兰陵,相传古时大帽山下出产一种名贵兰花,由此而得名。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至民国27年(1938年)580多年间,为县治所在地。元、明、清时期属坊,属由义里和居仁里。民国时期属城厢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第二区,1958年为靖城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称靖城镇。1990年,划分为24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346个村民小组,共有13467户、57407人。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立儒学。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设立社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县立高初等两所小学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南靖第四中学、古湖中学、草坂中学以及26所小学。还兴建1座镇办影剧院和1所镇办卫生院、24所农村医疗站。靖城位于荆江和龙山溪汇合处,地势平坦,河床略低于田地,历年常受水患。清光绪三十四年至三十九年间(1904~1908年)曾发生3次特大洪水,其中光绪三十七年七月十八日,西河石佛坝决口,县衙、仑库、学宫、鼓楼、武届均被冲毁,淹死15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0多次拨款修筑堤岸,兴建湖前电力灌溉站和沧溪电排站,以及具有116万立方米容量的大房水库和7个10万立方米的水库。靖城是漳州通往龙岩必经之道,历来是军事要地,民国21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挺进漳州时,-军阀张贞部在榕仔岭至峰苍岭、十二岭设重兵把守,红军分两路进攻,张贞部全线崩溃,红军胜利进漳。红十五军进驻靖城时,司令部设在文庙,政治部设在城隍庙。名胜古迹有元代建筑的宝珠山道原亭和建于明初的文昌塔及圆山北坡的三道亭。经济发展全镇耕地48764亩,其中水田38024亩。农业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甘蔗、花生。1990年产粮24284.1吨,产蔗67647吨,产花生383.9吨。水果四季飘香,草坂荔枝、径里金桔、珩坑杨桃、沥阳芒果、下割香蕉,尤负盛名。此外,还有石榴、枇杷、龙眼、西瓜、凤梨等。1990年,水果总产19162.5吨,其中:柑桔505.2吨、荔枝628.0吨、香蕉16701.0吨、龙眼563.3吨。鱼池1638亩,产鱼336吨。农业总产值9144.9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历来被誉为水果鱼米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镇(社)办企业,创办了粮油厂、铁厂、竹器厂、木工厂、机砖厂和建筑业等。1990年,工业企业总产值88万元、传统产品有下魏草席、湖山竹笠、天口磨刀石、武林畚箕。2014年7月21日,靖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靖城文昌塔靖城文昌塔位于南靖县靖城镇湖林村,年代为明。简介: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始建,清两次重修,为旧南靖县治水口关锁的标志性建筑。塔基直径7.65米,边长3.08米,周长25.35米。塔身通高……详情靖城镇特产与美食南靖郑店菜脯汁南靖郑店菜脯汁是福建漳州南靖的特产。在闽南一带农村种植许多菜头,人们用它晒菜脯干,这不稀奇。然而用菜脯干熬出菜脯汁,这就少见了。南靖县靖城镇郑店村盛产菜脯汁,当地流传的“郑店菜脯汁”故事,还和明代著名……
〖靖城镇特产〗
大肠咸菜火锅
大肠咸菜火锅 制作方法: 主料:咸菜,猪肠 辅料:老姜 材料: 咸菜、大肠、姜片 做法: 1、大肠用生油和盐洗净油脂,去掉肠壁的脂肪。 2、咸菜、大肠、姜片加点水一起炖。 3、炖熟即可。
粉粿
粉粿 粉粿原料:地瓜粉300克,冷开水300毫升,热开水1200毫升,自制糖浆,蜂蜜。 粉粿制法:1、将地瓜粉与冷开水拌匀至地瓜粉无颗粒状,成为地瓜粉浆。 2、将刚烧开的热开水冲入调好的地瓜粉浆内,一边冲入一边搅拌至呈透明糊状。 3、趁热把透明糊状倒入抹油的长四方皿中,表面抹平,待冷却即为&ldqu
纯冬蜜
纯冬蜜 南靖特产纯冬蜜是采集当地蜂农极品冬蜜,经低温浓缩分装,保持应有的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果糖、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其品质纯正,香气馥郁温馨、清纯优雅,味道清爽鲜美、甜而不腻,色泽透明,结晶细腻。具有润肤、润肺、润肠等功效。早在公元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蜂蜜“久服强
薇菜干
薇菜干 南靖特产薇菜干。薇菜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日月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每一次品尝,都是和自然的亲密接触。野菜那些纯净、本真的鲜香,是自然的礼物,是我们绿色生活的气息,亦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爱的见证。薇菜不仅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薇
手抓面
手抓面 俗称"豆干面份"或"五香面份",由面料、配料、佐料三部分合成,面料采用碱面条煮熟趁热在竹筛上铺制成手掌大的圆形的薄片,称"面份"。吃时在面份上放上"炸豆干"(油炸豆腐)或"五香卷",加甜面酱、花生酱、芥辣酱、蒜醋酱等佐料,然后把面份卷起来用手抓着吃,故叫"手抓面"。其特点:香、甜、酸、辣俱全
香菇肉粥
香菇肉粥 原料:里脊肉100克,香菇10朵,虾米1大匙,油葱酥3大匙,包心菜75克,汤头1200毫升,白米饭2碗,盐1/2茶匙,酒1茶匙。 制法:1、将里脊肉切成丝,用少许酒、太白粉、色拉油拌匀,并倒入锅内加热炒香,加入切成丝的香.菇、虾米、油葱酥、包心菜再拌炒后,加入汤头并且煮开后加入白米饭、盐、
〖靖城镇景点〗
漳州市东山马銮湾景区
马銮湾,位于福建省东山岛东部,距铜陵镇二公里。马銮湾湾长2000多米,纵深150米,水深2-3米,湾内风浪小,海底平坦,海面宽阔洁净,无污染无暗礁。景区沙滩宽约60米,沙质洁白,细软,干净如洗;背靠青翠茂密的林带,是一处理想的海湾浴场。作为闻名海内外的生态型健康浴场,马銮湾水上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下海
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
花博园景区,位于福建漳浦县马口,距漳州市区22公里。景区是历届国家级盛会—“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景区总面积达10000亩,现有花卉苗木2000多种,是集花卉生产、销售、展示、出口、旅
漳州漳浦翡翠湾滨海度假区
六鳌翡翠湾地处漳浦县闽东南沿海突出部,六鳌半岛鳌西村,三面环海,东临台湾海峡,素有“中国佛罗里达海岸”之称。景区以海浪温柔、海水清澈、海沙细腻,犹如一湾碧绿翡翠而得名。六鳌翡翠湾景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拥有灿烂的阳光、可爱的小动物,是以集装箱文化为主题的滨海景区,也是户外度假,休闲旅游的天堂。别
漳州市龙文云洞岩风景区
云洞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距漳州市中心仅8公里。景区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里,故名云洞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2.6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5.5平方公里,有大小洞穴四十
东山风动石景区
风动石景区,位于漳州市东山县公园街,是东山岛的主景区,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7米,长4.46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
漳州十里蓝山景区
十里蓝山景区,位于漳州市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境内,距厦门市约45分钟,交通方便。景区由天岳区、云岭区和寻梦谷旅游休闲区三大地块组成,以花海寻梦为主题,四季景观丰富,拥有原生森林,原生瓜果、珍稀动物等生态资源;享有旅游文化重镇古山重深厚的河洛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人文优势,环抱寻梦谷仙境般的山水旅
〖靖城镇人物〗
黄宋况
黄宋况(1916-?),福建省南靖县书洋乡上田治村人。1935年6月参加革命,为闽南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闽南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时留在闽南游击区坚持斗争,直到全国解放。1950年调入部队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部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失踪。
石海龙
石海龙(1928-1953),福建省南靖县船场镇梧宅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2月出生,1949年4月参加革命,曾任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战士,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解放闽南地区的斗争和剿匪斗争。新中国成立后,随部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67师200团,任侦察二-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于195
黄三泰
黄三泰(1929-1952),福建省南靖县南坑乡村中村人。1929年3月出生,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场上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原野战军6纵16旅(后为第12军34师)100团战士、警卫连侦察员,参加了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于1951年3月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吴水殿
吴水殿(1918-1950),福建省南靖县山城乡钟鼓村人。1946年2月在山东战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山东野战军(后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二师战士、第三野战军第20军58师174团一营三连副班长、班长,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于1950年1
郑亚德
郑亚德(1918-1943),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乡坂场村人。1933年6月参加革命,为岩永南(龙岩、永定、南靖)红军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西南地区游击战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斗争,任闽西南游击队战士、红八团战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编入新四军北上抗
邬金华
邬金华(1912-1939),福建省南靖县龙山乡太保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南抗日计蒋军战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二支队三团三营七-士,参加了开辟江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39年随部东进开辟苏淅抗日根据地,在战斗中失踪。
邓肇华
邓肇华(1903-1938),福建省南靖县梅林乡科岭村人。1932年8月参加革命,任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游击战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斗争,任闽西南游击队战士、红八团战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编入新四军北
邓朝魁
邓朝魁(1914-1938),福建省南靖县梅林乡科岭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历任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战士、班长,参加了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游击战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斗争,任闽西南游击队分队长、红八团连长,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编入新
李羡椿
李羡椿(?-1939),福建省南靖县书洋乡版寮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独立第9团战士、班长,参加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李羡椿随所在部队开赴苏皖抗日前线,历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三营三连侦察班长,三营侦察排长,经常化装到南京等敌占城市侦察
吴科
吴科(1928~1970年),又名吴登科,金山庵后人。幼年丧父,家庭贫穷,小学毕业便从事农业生产。1949年9月南靖解放后,吴科积极参加乡政府工作,任过金山乡治安委员、乡长、团支部书记。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乡党支部书记。8月间,庵后、水美民工在兴建石龟水圳、砌造涵洞时,突然山洪暴发
庄鸿荣
庄鸿荣(1926~1950年),奎洋店美人。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辍学。17岁时为了逃避国民党抓壮丁,其母变卖家产让他就读南靖师范(后改为龙溪师范)。民国34年(1945年)3月参加青年军,民国35年7月复员后,继续就读于龙溪师范。后来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反对美国扶助日本军国主义的-。民国37年6月
吴行敏
吴行敏(1917~1994年),祖籍南靖县龙山涌北许溪,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佛罗烈斯岛,民国15年(1926年)回到祖地南靖县龙山。民国21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第十五军东征漳州途经南靖时,年仅十五岁的吴行敏带头报名参加红军,成为红十五军四十三师的一名小战士。同年5月底,随红军大部队胜利回师中央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