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
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武威市 > 凉州区 > 清水镇主页
〖清水镇简介〗
清水乡位于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清水河流域而得名。乡域面积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306亩。辖上四沟、王锐沟、苏邓沟、张清堡、蚂蝗沟、王盛寨、菖蒲村。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998万元,财政收入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3300万元,逐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有中小学13所,在校学生3800人;卫生院1处。乡内张清堡古槐是市级文物保护。张清古槐虽历几百年风雨而不衰,枝繁叶茂,林荫蔽日,是凉州有名的古树。日光温室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现已建成王盛寨、菖蒲村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示范点,全乡日光温室已发展到1000多座,其品种由单一的黄瓜向辣椒、西葫芦、西瓜、茄子、西红柿、食用菌、草莓等多品种、多茬口方向发展,成为清水一大特色优势产业。食用菌种植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新亮点,已建成王锐沟、苏邓沟食用菌种植示范点片,品种已由单一的平菇,发展成为集香菇、双孢菇、茶树菇、鸡腿菇等品种多样的食用菌种类。河西村的草莓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全区草莓种植的重要基地。规模养殖具有主导产业优势。已先后建立了张清堡百头牛场和以苏邓沟、河西沟为点片的规模养猪示范点。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清水乡提出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为目标,做强做大五大产业(日光温室蔬菜、食用菌、养殖、花卉、草莓),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招商引资、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兴乡方面求突破,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清水镇特产〗
凉州熏醋
凉州熏醋是西北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桌上调味品。武威益民食品厂生产的“云晓牌”凉州熏醋采用多种上乘原料、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精酿而成,各项指标超过国家一级食醋标准,且含有15氨基酸和还原糖。产品色泽棕红,酸味醇厚绵口,久贮不霉不白花,堪称调味之佳品。
凉州锅巴
甘肃的锅巴始于凉州。武威是甘肃省第一家引进技术,生产“奔马锅巴”的地方。凉州“奔马锅巴”有麻辣、五香、牛午肉锅巴等系列产品。产品选用银川精大米、高级植物油等原料,引进先进调味技术,经特殊工艺处理,保持名菜风味,营养丰富,香酥可口,余味深长。
肉夹子
隆冬腊月天,正是凉州的“软儿梨”应市的时候。沿街的干鲜果摊上,“软儿梨”和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冬果梨为伴,凉州有一种非常大众化的小吃,当地称“肉夹子”,足堪与“三明治”相媲美。凉州“肉夹子&
凉州凉粉
凉州因气候凉爽而得名,但凉上加凉,更是一绝。盛夏时间,吃一碗凉州凉粉,真是凉飕飕、酸溜溜、辣酥酥,别具风味。据《东京梦华录》载:远在北宋,每当三伏季节,都城汴梁城内已有“细索凉粉”应市。据考,凉粉始于宋代,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武威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殊,制作考究,用料独特。既
红烧羊羔肉
我国食用羊羔肉的历史极为久远。据史料记载,远在唐代,河西走廊的羊羔肉就作为贡品了。凉州畜牧天下驰名,在民间,羊羔肉的声誉则更高,食用方法亦多,既可清蒸,又可清炖,还可煮食和手抓,尤以红烧多见。其特点是色泽微红,肉质鲜嫩滑软。曾有"宁吃一顿红烧羊羔肉,不坐三请六聘九家席"之说。羊羔肉质地细嫩,肥而不腻
凉州大月饼
凉州大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爷天爷大大下,月饼蒸上车轮子大,小伙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饼,足有十来八公斤,像小汽车轮子似的。过了八月十五,女婿携妻带子去丈母娘家,大多左面提的大月饼,右面提的凉州酒。
〖清水镇景点〗
塔儿湾滑雪场
塔儿湾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西南15公里处的祁连山麓、杂木河两岸。武威塔儿湾冰雪嘉年华项目,地处凉州区古城镇小河村,以滑雪场为主。塔儿湾已建成及冬季滑雪滑冰,夏季水上乐园,为主体项目,附带卡丁车,七彩滑草场,儿童拓展乐园,跑马场,真人CS的四季性游乐场。地址: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小河村开放时间:
凉州延寿寺
凉州延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延寿寺原名曾家堡庙,坐落在武威市清源镇曾家堡村。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伽蓝菩萨殿前卷后脊古柏掩映虽经历史剥蚀,仍不失当年风韵。大雄宝殿是寺中的正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尊号,意谓佛祖有大力,能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子魔。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殿前有两
王景寨墓群
王景寨墓群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王景寨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村东北2.5公里。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表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及墓道,墓道长10--25米,封土堆底径5--10米。暴露砖室墓多座。1975年清理1座,为八人合葬墓,出土有陶器、金器、漆器及丝织品等随葬品数十件。墓群保存较好,对武威汉
西沙滩墓群
西沙滩墓群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西沙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俞家湾村西5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地面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多座,圆形,底径5--10米。暴露多座砖室墓,出土有灰陶罐、壶、绿釉陶钟及泥质红陶灶、罐残片等。墓群保存较好,对汉-古有重要价值。
狼洞子滩墓群
狼洞子滩墓群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狼洞子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家新庄村西南2.5公里。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曾暴露1座砖室墓,砖长0.38、宽0.2、厚0.05米。墓群保存较好,对我省汉-古有重要价值。
青咀喇嘛湾墓群
青咀喇嘛湾墓群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咀喇嘛湾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南营乡青嘴村东北1公里。唐代家族墓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1945年夏鼐首先在此发掘过墓葬,1980年又清理弘化公主等葬墓6座,均为单室砖墓。出土有灰陶碗、木器、丝织品等遗物。自民国初年至1980年先后发现弘化公主、代乐王慕容明、辅国
〖清水镇人物〗
李玉民
李玉民,1962年出生,甘肃民勤人。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5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医疗系,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曾在英国剑桥大学Addenbrooke’sHospital、加拿大MontrealVictoriaRoyal
黄泽元
黄泽元,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甘肃民勤人,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6月参加工作,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本科学历,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1985.09—1989.06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89.06—1990.09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团总支书记;19
唐培宏
唐培宏,男,汉族,1970年3月生,甘肃民勤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兰州大学经管学院公共管理专业)。1988.09--1992.07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学习1992.07--1996.06兰州平板玻璃厂宣传干事1996.06--199
李沛文
李沛文,男,汉族,1956年4月生,甘肃民勤人。197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74年3月民勤县红沙梁乡民办老师。1978年3月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1年9月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政治辅导员。1982年1月省委组织部老
汪海洲
汪海洲,男,汉族,1967年1月生,甘肃民勤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09--1988.07北方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1988.07--1994.01金川公司第一冶炼厂闪速炉车间技术员、工段长、团支部书记、主任助
许尔锋
许尔锋,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甘肃民勤人,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地区反恐怖活动法律问题研究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副总警监。1981.09--1985.07西北师范学院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85.07--1986.12甘肃省委
赵金云
赵金云, 女,1965年10月出生,甘肃民勤人,汉族。1999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高级经济师。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甘肃省第八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3年至1987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学专业,获
李新兰
李新兰,女,汉族,1960年12月出生,甘肃省民勤县人,原乌鲁木齐市公交公司售票员。1982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李新兰于1978年高中毕业,1979年应招来到乌鲁木齐市公交公司第一公司,当上了一名售票员。一天,当班车途经三医院站时,站台上有一位维吾尔族老大娘,手
潘文华
潘文华,女,汉族,1952年9月出生,甘肃省民勤县人,中共党员,现任乌鲁木齐市慈善总会秘书长。1987年11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1988年荣获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1991年12月被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军分区(现为警备区)评为“民族团结
方向军
方向军 1964年9月生于甘肃省民勤县。2004年移居苏州。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1997-99年在中央美院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学科带头人。曾任甘肃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学术委员、甘肃省美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兰州市美协副主席、兰州教育学院美术
潘竟万
潘竟万 (1937~)笔名田彩。甘肃民勤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民勤县委宣传部、张掖地委《河西报》、武威地区革委会政治部干部,武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社科院党委办公室主任、纪检组副组长,省亚欧大陆桥研究会会长,武威地区文联主席,省文联委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
杨志今
杨志今 (1957~)笔名志今。甘肃民勤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汉语系,1985年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75年起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召庙公社务农,1985年后在中宣部文艺局工作,历任电影电视处、文艺理论处副处长、处长,文艺局副局长、局长。现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