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雅园社区
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南城街道 > 雅园社区主页
〖雅园社区简介〗
雅园社区位于南城环城路、南城体育馆、南博学院之交。雅园总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13人。近年来在南城区委、区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按照《东莞市文化建设达标社区考评标准》的各项要求,开展创建文化达标社区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将社区的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领导重视、资金到位。雅园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成立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为组长,正副主任为副组长,创建文化建设达标社区领导小组。将文化建设、文物保护纳入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列入财务预算。2008年文化事业投入12万元,包括报刊、期刊。 二、 加强文化建设。前几年社区拥有文化广场,总面积15000平方,公园内有凉亭、石山、渔池,4000平方文化广场,群众经常开展文化活动。社区按南城区委布置,于2008年成立市民学校,配有电脑、投影机、音响一条例配套设施,去年共举办科技、文化、卫生知识等培训班8期,其中针对社区居民、新莞人、未成年人等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培训班有5期,社区老人活动室、篮球场,宣传栏等文化阵地,篮球场2个,宣传栏4个。 三、 文化队伍建设。社区现有文化工作者5人,专职文化干部1人,市民学校管理1人,体育指导员3人。其中经考核社区体育指导员证书3人。还随时参加南城区组织各项歌舞、演出、象棋、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各项活动比赛。其中得奖乒乓球一等奖、象棋六等奖、跳舞三等奖。以各项活动为契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为把社区文化建推向更高水平。我社区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六个好”社区等各项创建活动为契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我社区被评为东莞市“无黑网吧”达标社区。2008年被评为东莞市“文明社区”。通过“六个好”社区考评我社区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学习广场舞、篮球比赛,还请外来歌舞团演出,互相交流取得进步,大大提高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 四、 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区。我社区推进经济发展同时,成立医疗基金会做到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从实际出发,经基金领导小组审批,几家病重户得到基金协助。完满解决,已在基金会付出16万元。 五、 建全社会保障制度。我社区为全体居民购买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团体重疾保险。并建立社区规范社区医疗服务站,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建立-帮扶制度,对贫困户进行帮扶,解决子女入学和医疗问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对考进本科就读生,社区每人1500元奖学金,大专800元,每年都有5至10名入榜。 六、 加强治安综合管理。为加强治安防范体系,社区先后投入资金15万元在辖区主要路口重点防护区安装了视频监控点,强化路面和重点部位的动态监控通过“治窝”深入行动,大力加强出租屋及流动人中管理。几年来没有大案要案发生,切实维护了辖区社区治安稳定,营造发展社会治安环境。 七、 加强计生工作。2008年来我社区计划生育达到100%,以妇联工作切入点全面提高社区人口素质。独生子女领证率达100%,参加独生子女养老保险率达100%,人口目标计划主要考核指达标,连续多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合格和先进社区。 八、 加强卫生管理和整治。我社区按照旧村整治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2006年至现今投入资金15万元完善环卫设施,承包过卫生队伍绿化一体,突引全面卫生工作,社区在2006年至2008年被评为东莞市卫生村。社区每年除“四害”实行市场化管理,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九、 提升社区服务。社区设有服务中心200平方,警务室400平方,人民调解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环卫办公室,档案室,我们社区诚实为民办事,为群众提供劳动就业,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工商税务-,物业托管和流动人口-等一系列服务,通过完善社区服务系统实现社区的文化服务,加强服务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岗位责任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社区不断开展文化建设达标社区活动,经济得到发展,环境大大改变,居民公德意识不断提高。逐渐养成健康习惯、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参与良好文化气氛。在新的一年里,围绕区委打造工贸南城,团结广大群众,凝神聚力,以求真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每一年的工作迎来新的挑战成果。 联系电话:22904768、22401728传真号码:22407865电子邮箱:zwb2401728@163.com雅园社区附近有东莞植物园、水濂山森林公园、东莞展览馆、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东莞中心广场、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等旅游景点,有莞香、麻涌香蕉、东莞荔枝、莞草、东莞千角灯等特产。
〖雅园社区特产〗
石龙麦芽糖
石龙麦芽糖产是东莞特产小吃,来自东莞石龙镇。石龙麦芽糖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东莞糯米米质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好。盛麦芽糖的容器也很别致,它是一个陶瓷有盖的圆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麦芽糖。麦芽糖品质优良,呈金黄色且透明,味道清甜目带蜜味。常吃麦芽糖,可以开胃消滞,滋补养颜,清心
东莞腊肠
东莞腊肠是广东东莞传统特产,在民间,素有“东莞腊肠,又粗又短”、“广东腊肠数东莞,东莞腊肠数麻涌”之说。始创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用当天加工出来的新鲜猪肠衣来制作腊肠衣,用8:2的瘦、肥肉切粒剁烂和匀,拌以白糖、食盐、特级生抽酱油和味精,入肠前还洒上正牌的山西汾酒,捆扎后,自然风干至适
松糕
松糕是浙江温州市特色传统名点,松软香甜,美味可口,闻名中华。松糕以粳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生坯,经蒸制而成的糕类制品。松糕又以矮人松糕最为闻名,他家炉上炊出的松糕,质地晶莹,糕上点缀着桂花、红枣和猪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口感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品质特点温州松糕又以矮人松糕最为闻名。这矮人松糕实
道滘肉丸粥
道滘肉丸粥是东莞特色小吃之一,以道滘肉丸为主料的米粥,在岭南粥品中独树一帜,在肉丸粥中独占鳌头。由于道滘粥的肉丸选用新鲜上肉,切碎后用钢条敲打直至成为肉酱,这样使肉丸有韧性,入口香脆,弹性特强,佐肉不夺肉香,丸香不腻,齿颊留香,肉味长存,令人垂涎。创始人是道滘人叶成,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闻
嫁女饼
嫁女饼是广东地区常见的名点,也叫绫酥。昔日豪门嫁娶以礼饼的丰厚显示体面和气派,绫罗绸缎乃贵族之四款华贵衣料,其中“绫”最名贵。广州各饼家中,以老字号“莲香楼”的嫁女饼最为出名,口感丰富、制作精细,一定要带些回去给亲友品尝。
鱼丝面
鱼丝面 鱼丝面以鮸鱼为主,鮸鱼比黄鱼大二、三倍,去皮用刀刮去其肉,和以少量番薯粉,再以刀背轻轻敲打,使成为薄薄一层皮子,然后切丝加料下汤,煮成一碗鲜美的鱼丝面。
〖雅园社区景点〗
广州增城金叶子温泉度假酒店
广州增城金叶子温泉度假酒店位于白水寨景区区域内,是集餐饮、住宿、会议、康体、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度假酒店。广州金叶子度假酒店以高山温泉水疗及养生为主题,温泉分为日本温泉池、浪漫温泉池、石板浴池三个主题设计区,具备一切所需的温泉、水疗、按摩、健身、含蒸汽室及桑拿室的更衣室等设施,并设有露天温泉泡池
深圳茵特拉根温泉
深圳茵特拉根温泉是中国较大的温泉度假庄园,也是疗身、疗心、疗神的养生之地;其运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理疗设备,并融合了欧亚SPA经典疗程,营造了一个山海之上、水云之间的纯美情景养生空间。茵特拉根温泉包括山林温泉、活力温泉、若石足道、亚洲风尚疗程、欧洲风尚疗程、阿拉伯水烟吧等区域。茵特拉根温泉泉眼位于茵特
深圳市观澜山水田园农庄景区
深圳观澜山水田园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镇,毗邻观澜高尔夫球会,是一家集美食、住房、温泉、游乐、演艺、拓展、水上乐园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也是以旅游度假国画创作为主题的“中国(观澜)山水国画产业基地”。观澜山水田园占地400多亩,依山傍水,富有真趣,园内设有温泉、农家采摘、钓鱼、小型的动物园和游乐场等,
广东省东莞市欧仙寺
欧仙寺原来称为“欧公祠”,位于广东东莞市石龙镇东江的东南岸黄家山原小学内,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由当时的一位大善富翁欧东明,为了纪念宋仁宗(1023—1063)皇帝而建造的,光绪十年(1889年)重修,今存建筑物为水磨青砖,水泥顶,西洋式平房。昔日欧仙古寺殿宇广阔、建筑雄伟,然春秋轮换几度
榴花公园
榴花公园于1999年开业,占地面积31.5公顷,位于莞龙公路与莞碣公路的交汇点的铜岭。榴花公园内有花溪银塘、弘化寺、神仙床、七娘潭、铜鼓角等丰富的传说和文物遗迹,周围有鳌峙塘的许公岩、徐景唐故居、海潮奄等旅游景点。作为广东省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榴花公园现为纪念英雄熊飞将军于此率领义民抗击元军的爱
东莞市松山湖景区
松山湖位于东莞地理几何中心,是东莞“一中心四组团”的核心组成部分。园区总规划控制面积103平方公里,拥有8平方公里的湖面、6.5平方公里的湿地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绿化覆盖率超过60%。园区交通便捷,已建成近300公里的城市道路和绿道,区内有莞惠城际轨道、莞深高速和常虎高速、松山湖大道和生态园大
〖雅园社区人物〗
徐向民
徐向民,男,汉族,1972年9月生,广东东莞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1995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98年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并留校任教。2014年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2019年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2021年任华南
黄志豪
黄志豪,男,汉族,1970年2月出生,广东东莞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1989年—1993年,中山大学法律学系经济法专业学习;1993年—1995年,东莞市政府经济研究室干部;1995年—1997年,广东发
李秀文
李秀文(1907(丁未年)—1946),女,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叶挺将军夫人,祖籍广东省东莞长安镇乌沙村。1907年出生于澳门一个士绅的富裕家庭;1924年,还是中学生的李秀文结识了时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1925年婚后,李秀文伴叶挺经历了从北伐到抗战胜利的重要事件,期间她对新四军的
罗桂友
罗桂友,女,汉族,1935年生,广东省东莞县人,华侨。1950年10月归国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原国营河口农场槟榔寨12队职工,割胶总辅导员,退休后定居昆明。马来亚排华时期,罗桂友被囚禁在集中营里4年,直到1950年10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才回到了祖国。她放弃了留在广州学习、工作的机会,毅然去到荒无
曾庆敏
曾庆敏(1898-1937)又名曾泽寰,字渡生,广东东莞人。毕业保定军官学校六期。陆军第66军159师457旅副旅长。奉令于上海阻敌。8月17日于江苏江阴与敌激战时,肉搏殉国。国民政府追赠少将,年三十九。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李恩
李恩(1904-1949),东莞常平横江厦村人,父亲以务农为生,家庭生活贫困。1939年至1940年,李恩和朋友在常平以包糖酒税、开镖行、办牛栏为生。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教育争取下,走上革命道路。1943年,日军为打通广九线,支援太平洋战争,指使国民党投降派出面组织宣抚队。李恩遵照游击队的指
赵学
赵学(1917——1983),东莞莞城人。1932年秋进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参加进步组织,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8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秋与谢阳光、陈孔嘉3人组成一个团支部回到东莞。在家乡东坑开办平民妇女义务学校,并以此为阵地,开展妇女工作。1936年转为共产党员。此后,与丈夫
赵督生
赵督生(1913——1951),东莞塘厦蛟乙塘村人。早年以行医、教书为业,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参加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11月初任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中队副政治指导员。1940年9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 队长。1942年4月任广东人
钟达明
钟达明(1917——1989),东莞寮步横坑村人。1935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时,正值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钟达明加入声援这次-的队伍。其后又积极参加青年群社、文化界救亡服务团等抗日救亡群众团体的活动,成为-的骨干。由于国民党 派敌视,于1936年7月被捕入狱。直到1937年初国共两党结成
袁康
袁康(1925——),东莞东城温塘皂上坊人。1941年8月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春编入手 队,随队在莞城、太平一带活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7月调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当警卫员。1943年11月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参加粉碎日军万人“扫荡”的斗争。同年冬奉命返回家
莫萃华
莫萃华(1904——1929),东莞洪梅洪屋涡人。1923年春在广州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被派回东莞工作。10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直辖东莞支部成立,莫萃华任支部书记。1924年7月,参加彭湃主办的广州农 动讲习所第一期学习,于8月结业后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派回东莞开展农 动。1
莫福生
莫福生(1916——2003),曾用名莫建田、莫少泉、甘澎,东莞麻涌东太村人。1936年8月考入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37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同盟。后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 组织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并担任中山大学“抗先”负责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