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桃城镇
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大新县 > 桃城镇主页
〖桃城镇简介〗
【概况】 桃城镇是大新县党委、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位于大新县中部。辖社区3个,村委会11个,村(居)民小组227个。有自然屯136个。2004年,全镇总人口6.89万人,其中农业4113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5‰。行政区域面积238平方公里,有林面积3793公顷(为二类调查数,不含农场、县局、矿区,以下各乡镇同),年末耕地面积3848.93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937.5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10.87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20公顷。粮食总产量14124吨。甘蔗种植面积1933.33公顷,入厂原料蔗96759吨(2004/2005年榨季,以下各乡镇同)。水果总产量4500吨,其中龙眼产量2500吨。肉类产量4119吨。水产品产量2036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78万元(当年价,以下各乡镇同),其中农业总产值6908万元。新建沼气池508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16万元(实际数,以下各乡镇同),一般预算支出3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是广西乡镇企业工业集中区之一。主要旅游景点有观音山、弄月镜台、桃城古城墙等。年内,桃城镇获大新县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一等奖、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三等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三等奖、经济发展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财税收入增长】 2004年,桃城镇坚持培植财源与强化征管并举,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抓好增收节支,财政持续平稳发展。全年财税组织收入完成7523.38万元(辖区内收入),完成任务的106.56%。其中:国税完成4463.20万元,完成任务的105.50%;地税完成2948.60万元,完成任务的108.10%;财政收入完成111.60万元,完成任务的111.04%。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及附加征收完成72.40万元,耕地占用税14.40万元,契税24.60万元,分别完成任务的100.56%、128.18%、140.57%。
〖桃城镇特产〗
壮乡艾糍
艾糍是广西崇左大新县的小吃。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大新县壮乡山村的“艾糍节”。农历正月的几场春雨让山村的房前屋后、山脚路边、田头地角的艾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村民们利用工余时间前去采摘、回来洗净置于大锅里加水烧沸,捞出与碾末的糯米生粉、黄糖片三者混合放进石舂中舂溶舂匀,捏成一只只艾糍
大新腊月柑
一.产品介绍大新腊月柑果实扁圆,中等大小;果皮橙黄色,油胞细密,果顶凹陷,果皮有特殊青柠檬香味,皮薄,果皮与果肉稍分离,橘络多而明显;果肉黄色,细嫩化渣,汁多味甜。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2.1地形地貌及土壤情况大新县海拔120-973米,土壤类型以赤红壤为主,pH值在4.5-6.0之间,土层
大新酸梅
一.产品介绍大新酸梅 梅:果中等,短椭圆形或近圆形。果皮淡黄色,向阳面果皮呈红色。果面有白色果粉。果腹部有不明显的缝合线。果顶微凸,果基部凹陷。果肉厚,淡黄色。核中等,暗黄色,粘核。肉质细,味酸,微涩。大新酸梅青梅:果大,椭圆形。果皮青绿色。果腹部缝合线明显。果肉浅黄绿色,果肉厚,核中等,粘核。质脆
桂圆肉
桂圆肉桂圆肉是大新县较大宗的土特产品,自古以来被视为珍贵的滋补佳品,功效被心益脾,养血安神,是治疗健忘、惊悸和病后虚弱、贫血痿黄、神经衰弱、产后血虚等症的佳品,可生吃、可冲开水饮、可泡酒、可与鸡肉煨汤,也可配药用。年产100万公斤,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
大新蛤蚧酒
近年来大新县酒厂利用本地资源蛤蚧,蒸泡制成的蛤蚧酒,具有延年益寿、壮腰补肾功能,产品经卫生防疫部门鉴定,符合国家卫生及有关质量的理化标准,年产1000吨,销往区内外,1990年荣获自治区轻工厅优质产品奖。
大新苦丁茶
大新县是苦丁茶之乡,是苦丁茶的原产地,据旧版《辞海》记载:“苦丁茶者广西特产也,产于万承县苦丁乡。” “万承县苦丁乡”即是现在的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千年苦丁茶树王就在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历史上大新苦丁茶曾作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入口先苦后甜。目前,全县苦丁茶累计种植达3.4万多
〖桃城镇景点〗
德天大瀑布
景点地址:广西崇左大新县桃城镇民生街83号门票信息:欣欣门票价:77元起(省3元)。交通指南:1、南宁汽车总站每天早8:30有快巴直接发往德天,单程用时约4小时,下午15:00返回,单程票价50元。(南宁汽车客运总站地址:朝阳路80号电话:0771-2437420、2424529) 2、从南宁先到大
崇左明仕田园
景点地址: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门票信息:竹排120元。开放时间:8:00-17:00简介: 明仕田园风光,距县城53公里,为国家一级景点。方圆20公里的景区山清水秀,山环水绕,素有小桂林之称。这里翠竹绕岸,农舍点缀,独木桥横,稻穗摇曳,农夫荷锄,牧童戏水,风光俊朗清逸,极富南国田园气息。美丽的
凭祥友谊关
门票信息: 门票:10元交通指南:凭祥距南宁市区18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160公里,友谊关位于凭祥市区西南18公里处。 1、南宁——凭祥 火车:南宁到凭祥有两趟列车,一是南宁——凭祥5517次列车,早7:58发车,中午12:00到达,票价30元;二是南宁——凭祥8511次列车,早10:56发车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
景点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利民街门票信息:欣欣成人门票价:20元起(省15元);特惠政策: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免票。B.优惠政策:1.2米—1.4米儿童,60至69周岁之间的老人持老年证、学生持学生证购景区优惠票。开放时间:8:3
崇左大新县硕龙镇
门票信息:德天跨国瀑布80.00元开放时间:全天交通指南:1、每天上午8:30点有一班旅游专线快巴在南宁琅东站出发,可以直接到景区的大门口。但时间上面有限制,必须在15:30回去。如果赶不上,可以乘车至大新县汽车站转车。2、每天南宁北大客运站有很多班次车往大新县,抵大新后再转车至德天景区。因为交通比
左江风景区
景点地址:广西省崇左市龙州县上金码头门票信息:上金—秀才看榜(普通船):120元上金—白雪(普通船):140元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1-1.4米之间购景区优惠票。开放时间:9:00—16:30交通指南:自驾: ① 南宁方向的游客:从南宁上南友高速到夏石出口
〖桃城镇人物〗
李少鹤
李少鹤(1890—1951)原名李章,壮族,雷平镇安平村人,南宁讲武堂毕业。民国十二年(1923)一月至十五年,任安平州弹压官。十九年二月至二十一年五月,任雷平县长。李少鹤是安平土州末世土官李德普的长子,很受李德普的宠爱,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生活, 先后取了5个妻房。十年,李德普组织成立
赵成山
赵成山(1917—1985),壮族,初小文化程度,雷平镇太平街人,翻砂工,1985年病故。赵成山原是天等县都结人,13岁时为生活所迫,迁到雷平县孔美屯落户跟师学翻砂工艺。后又搬到太平街寄居于土官李玿家的家奴处,给土官打零工。一年后土官发现后把他赶走了,他又流浪回孔美屯跟师当助手。1952年,独立起炉
农民财
农民财(1958—1977),壮族,初中文化,宝圩乡板价村人,在跃进渠道改道工程工地上任钻机班班长。 1977年5月,在一次排除哑炮中牺牲。工地指挥部团委根据他生前的要求,追认农民财为共青团员。1976年7月, 农民财从宝圩中学毕业回乡后,就响应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号召,同父亲农启廷双双上工地。他到土
黄生前
黄生前(1886—1970),壮族,宝圩乡谨汤村人,祖传驳骨医师。黄医术高明,行医62年中,治愈伤病者数以万计,名闻遐迩。1970年病故。黄十八岁跟父学医,医术比较好,对驳骨尤为专长。很多到处求医也治不好的骨折患者,到他那里治一个月左右便愈。据黄的家人说,黄治骨科,用的主要是草药,计有数十味药。黄不
粱正标
粱正标(1914—1979),榄圩乡榄圩街那排屯人,中共党员,历任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人民公社大队长、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评为广西省农业劳动模范。1970年后在家养老,1979年2月病故。梁正标出身于贫苦家庭,年幼便为生活所迫去给人家放牛、打工。1943年从钦州县平吉
农忠卫
农忠卫(1916—1976),壮族,宝圩乡堪圩村岩铭屯人。民国二十四年毕业于雷平县立简易师范,后考上南宁民团干校,受训十一个月,回县后任堪圩小学校长、乡长。民国二十八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调任国民党雷平县党部干事,民国三十五年下半年任雷平县党部书记长,翌年选任雷平县参议会副参议长。在这期间,他受进步思
冯飞龙
冯飞龙(1883—1949),原名冯显光,壮族,榄圩乡先力村小偶屯人。曾任养利县团务总局局长、县长、七县游击司令(红八军委任)、国民革命军镇南第一路司令、第四集团军第五路总司令部上校参议、龙州区民团指挥部副指挥官、广西省保安司令部参议等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冯飞龙在太平府考上秀才。其家有田地
何绍贞
何绍贞(1880—1936),原名何少徵,字瑞麒,族名盘如。壮族,原籍万承州昌明街人。以务农为主,家庭清贫,迁到养利县城民生街后,以烧窑、蒸洒、做生意为生。民国二十年间,家有水田10多亩,畬地几十亩。绍贞年幼时读过私塾,清光绪二十年(1894)在龙州将弁学校学习,后到北平讲武堂受训,毕业后在桂林陆军
何以奎
何以奎(1895—1931),壮族,昌明乡昌明街人。童年在养利读小学,后考上南宁三师,民国十四年毕业后在昌明、营旺、屏山等地私塾小学任教。翌年,其堂叔何绍贞调任国民党养利县党部执委兼农-动委员时,何以奎受其影响,在昌明组织农民协会,随后又与其堂弟何焜等人先后在奉备、龙星、良泮等村组织农民协会,到下一
何焜
何焜(1903—1931),原名何以昴,壮族,昌明乡昌明街人。民国十四年在南宁三师肄业,翌年春考入南宁中央军事政治第一分校为学员。学习期间,参加过共产党领导的-。“四·一二”-政变时,被捕入狱。同年冬出狱后,在昌明、福隆、刘家一带组织农民协会。民国十七年在广西教导总队任职。次年十月,随张云逸第四警备
农高田
农高田(1896—1980),原名农世兴,人称农大,壮族,下雷乡下雷村弄密屯人。早年家住信孚村吉屯。民国十七年(1928)农历正月初三,农大在靖西县化峒乡以结盟形式组织农民自卫军。后组织100多人30多支枪, 到镇边县拜盟坛结盟,因此屡遭追捕。翌年,唐飞麒召集下雷二十四寨民众,在吉门正屯主持拜盟,拜
赵焕瑛
赵焕瑛 (1905—1932) ,壮族,那岭乡板润屯人。民国十九年二月,养利县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成立,赵被选为委员兼管财务。同年三月底,广西省府派警卫军第五团第一营上尉营副黄鹤龄率部围剿养利县革命根据地,革命政权被破坏。养利县革命委员会解体后,赵将县革委会印章和文件收藏起来,坚持革命活动。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