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
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资源县 > 中峰镇主页
〖中峰镇简介〗
中峰乡位于县城东南部。四周为中低山,中间为资江谷地,地势南高北低。东与全州县绍水镇接壤,西与车田、两水相连,南与兴安县华江接界,北与延东乡毗邻。边境著名的山峰有老山界、打鸟界(后更名为爱鸟界)、三千界、小宝鼎等。中部为冲积盆地,地势开阔平缓。中峰田洞是资源最长、最宽的田洞,也是本县的主要产粮区。资江自南而北纵贯全乡,在境内长26公里。乡政府驻地油榨坪。全乡辖中峰、上洞、八坊、枫木、官田、社岭、福景、大源、大-庄田、车田湾10个村,26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7103户,总人口28739人,有耕地面积26936亩,有林地面积193230亩。中峰乡主要矿产有石墨、萤石、砩石、铀、白钨、钾长石等,全乡盛产金银花;社岭、福景、上洞、枫木是该乡,也是本县的主要毛竹产区之一,全乡10个村均通电话,通公路,是本县交通条件较好的乡镇之一。
〖中峰镇特产〗
荷叶鸭
荷叶鸭是桂林传统滋补名菜,用荷叶包裹着鸭子吃,即营养又美味。采用光鸭、干荷叶、瘦肉丁、熟冬笋丁、腊肉丁、炸香荔丁、虾米等做原料,将老鸭下油锅炸至外表金黄,另将原料中的丁块加盐、味精、酱油同炒入味,放入鸭肚中,用荷叶包好,上笼火蒸而成,有荷叶清香,鸭肉滑嫩,馅料多样,口感丰富的特点,并具有养胃生津、固
资源罗汉果
资源县从1996年开始引种,2001年、2002年迅速发展,现资源县红提种植面积2000亩,资源所产红提果粒大,色泽鲜艳,果粉厚,脆甜而香味浓郁,其质量可与北方红提相媲美,且耐贮运。全县红提年产量为1800吨。
资源魔芋
魔芋又称“鬼芋”,现资源县种有面积约1000亩,贮藏量1500吨左右,主要产地在车田、瓜里、两水、河口等乡。
资源高山玉米
高山玉米是资源高海拔地区所生产的优质特色稻谷,其米质鲜红,含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基本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现资源县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700吨。
资源金银花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是资源县名优特产之一。该产品生长在海拔800m以上山区,现已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金银花120吨。
资源小竹笋
资源县现有密度较小竹笋面积约10000亩,年产量为300吨左右,资源县各地均盛产此笋。
〖中峰镇景点〗
资源丹霞温泉
资源丹霞温泉位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中峰乡,距资源县城6公里,距桂林市96公里。景区北面与湖南省接壤,322国道擦肩而过,省道202直通景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桂林资源丹霞温泉是按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精心打造,由桂林丹霞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而成。温泉整体占地360亩,集温泉沐浴、休闲保健、科普教育
五排河漂流
五排河漂流度假区位于桂林市北部资源县境内,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西南麓,发源于海拔1883米的金紫山,是资源县境内第二大河,流经车田,两水,河口三个少数民族乡镇,滔滔西去,汇入柳江,最后流入珠江,属珠江水系,境内流长51.03km,自然落差1310M,成为资源旅游的一大显著特点。五排河以水险、石奇、林幽、
晓锦遗址
晓锦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新石器时代晓锦遗址坐落在距资源县城13公里的晓锦村后龙山上。它的发现起源于当地群众蒋家祥提供的线索,1997年冬引起广西区文物工作队的重视,确认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重视下,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于1998年10月到11月、1999年10月至
石山底山寨
石山底山寨景区距“中国最佳漂流胜地”五排河漂流码头0.5公里,是五排河流域旅游系列的重要组成部份。石山底四面环山,小村干净卫生,是资源县小康文明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西红柿种植示范基地,07中国乡村旅游年百万农家旅游新村之一。 山寨青山环抱、民风淳朴,屋前小河自由奔流,邻里鸡吠相闻,远离闹市喧嚣
资江漂流景区
资江,是资源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东北麓,浩浩北去,流入湖南省境内,最后注入洞庭湖,属长江水系。资江漂流河段自县城下游5公里至梅溪乡胡家田,全程22.5公里,下45个滩,拐31道湾,既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雄伟险峻,又有桂林漓江的清纯秀丽。著名诗人贺敬之盛赞"资江漂流,华南第一"。资江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南起资源县城,北部、西北与湖南省新宁县交界,南北长33公里,东西沿资江及资江两岸分布,宽3-9.6公里,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特点。园区内地貌景观具有“雄、奇、险、幽、秀、奥”等特征。新宁红层盆地的主峰——八角寨,为方山形地
〖中峰镇人物〗
廖敏
廖敏(1921.9—1985.11) ,原籍湖南省城步县金南乡江头村。幼时在当地村小就读。民国27年(1938年) 仅17岁的廖敏即在资源的浔源乡任副乡长,翌年升任乡长。30年1月弃政从戎, 服役4年,曾在国民党131师392团任排长、连长之职。34年3月至6月,在资源县自卫队先后任中队长、 督练员
蒋剑涵
蒋剑涵(1899—1974)年,又名蒋昨非,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区新甲山村人。幼时家境贫寒,十岁方入私塾。民国10年(1921年)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回邵阳从事教育工作。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4月负责中共宝庆特委支部宣传工作,16年担任中共湖南湘西特委宣传部长,并兼任湘西南特委直辖新宁党小
粟传亮
粟传亮(1898—1983年),中峰乡龙溪村人。因家境贫寒,幼年佣工,以打铁为业颇有制铁技艺。民国23年(1934年)腊月,中央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境内。大军过后,一日粟传亮打铁回家,途中见一负伤红军战士卧于路旁树下,铁匠趁四周无人,急将他背起,走了三、四里路,将其藏于长年荒芜的草堆里,找来稻草铺地,
唐有冥
唐有冥(1892—1930年),字适时,大埠头人(今大合镇)。七岁从师就读,清末废科举后,入桂山中学第一班学习。唐天资聪颖,过目即能成诵:精研经史,擅文辞,为人慈善,关心民众疾苦。民国10年(1921年),境内匪患频繁,民众深受其害。时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先生驻节桂林,唐率避乱于桂之乡亲百余人至--。孙
莫超萃
莫超萃(1883—1947年),字汝勋,号美山,延东乡官垌村人。少时曾读私塾,20岁毕业于前广西省立师范,嗣后于桂林浸信会医院学医。学成回县,曾于县戒烟所就职,后任资源医务所所长。莫早年潜心攻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扁鹊《难经》、王叔和《脉经》以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对叶天士、
杨文藻
杨文藻(1875—1972年),苗族,两水苗族乡社水村人。为人豁达大度,乐善好施,“趋人之急,甚已之私”。他帮助了别人,不吹嘘、不自夸,也不图别人回报。青年时代,即是远近闻名的私塾教师。民国14年(1925年),已步入中年的杨文藻改教从医,在社水开了一家名为“-堂”的药店。若有贫苦农民患病而无钱求治
欧阳纯武
欧阳纯武(1874—1944年),苗族,清末秀才,两水苗族乡社水村人。欧出身贫苦,无力进学,全凭天资和孜孜不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自学成才。他精文学、通医理,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尤深,他以柳、颜字体为基础,自成一格。清末及民国时期,五排地区的私塾教师及一些有识之士,多为其门下。他为人正直,医德高尚。为贫
粟文廷
粟文廷(1869—1928年),原名粟盛槐,中峰乡官田村弄塘里人。少时家贫,随兄外出以演唱谋生,学艺久而无成,只能在戏班里跑跑龙套。因其身材瘦高,象根木棒似的不会演戏而被人讥之为“二十棒棒”。二十四岁时,父母双亡。次年,粟所在剧团因故被政府禁演,粟只好回家务农。家中兄嫂待其不善,其妻肖氏不堪-,-改
马福英
马福英(1839—1920年),女,出身于延东内乡(今马家村)一殷实人家。其父马宗瑞,为人憨厚。福英年幼时体弱多病,成人后,秉性贤淑,对父母很是孝顺。为了服侍年迈的双亲,誓不婚嫁。三十二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其时自忖年华已逝,亦决意老死闺中。父母双亡后,兄弟分家,马福英分得薄田数亩,旧屋两间,自立门户
李世德
李世德(1797—1847年)出身于梅溪下庄塘一首富人家,有兄弟二人,德居长。世德身高七尺,头大腰粗,甚是魁伟。早年有志于武举,曾入新宁私家武馆习武。因数试不弟,遂遁入空门,到梅溪云台山(即八角寨)空王寺为僧。中年还俗,娶妻邹氏。世德乐善好施,其家临资江,当湘、桂要冲,来往船只,每日数十艘之多,商贾
程承铭
程承铭(1921—1949年),中峰乡中峰村人。自幼天资聪颖,勤学好问,秉性刚强。从桂林国立汉民中学毕业后,曾在资源县国民中学任事务员。民国35年(1946年)春考入桂林师范学校,在该校受到革命思潮之影响。次年暑期在桂师中共地下党员喻家福之指导下,他从桂林文化供应社,买了一批马列主义书籍及其他进步刊
喻家福
喻家福(1923—1949年),延东乡同禾村人。民国32年(1943年)秋,考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受革命思想陶育。翌年秋,日寇侵桂,休学回原籍,曾任延东乡同禾小学教师。34年秋,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复学桂师,被选为学生会理事。其时,全国人民要求“民主”、“进步”“和平”之呼声日益高涨,该校在中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