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
位置:首页 > 海南省 > 定安县 > 雷鸣镇主页
〖雷鸣镇简介〗
雷鸣镇位于定安县中北部,东与龙湖镇、黄竹镇相邻,西与富文镇相邻,南与龙门镇相接,北与定城镇接壤,距定城16公里,至省会海口市47公里,定龙公路从其中横穿而过,交通四通发达,面积128.3平方公里,墟镇建成区65公顷,规划区130公顷。辖区有风光秀丽的南丽湖风景区,北接定安县城。辖11个村委会,117个自然村,234个经济社,是定安县规模较大的乡镇,2016年度全镇期末人口31913人。镇党委下设2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91名,其中:男党员595名,女96名;30岁以下79人,占党员数11.4%;60岁以上313人,占党员数45.3%,机关企事业合作社党支部12个,党员179名;农村党支部11个,党员512名。辖区面积28.1平方公里,耕地2231公顷,农业人口均拥有1.17亩,其中水旱田15477亩,坡地32000亩。定安胡氏宗祠定安胡氏宗祠位于定安县雷鸣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外缘为界,向西北延伸21米,向东南延伸6米,东北和西南面均以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围墙为界,面积为2.40……详情定安王氏宗祠定安王氏宗祠位于定安县雷鸣镇,时代为明-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本体外缘为界,向东北15米至围墙,向西南30米至围墙,向西北4米至围墙,向东南3米至围墙,面积为3.87亩。……详情龙梅太史坊龙梅太史坊位于定安县雷鸣镇,时代为明。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太史坊本体边缘为界,向东北19.18米至围墙,向西南14米至围墙,向西北1米至围墙,向东南2米至围墙,面积为0.57亩……详情雷鸣镇名人王弘诲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府(现海南省)定安县人,生于公元1541年,于公元1617年病逝于定安老家,享年76岁。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
〖雷鸣镇特产〗
花生酱
新竹新竹花生酱以讲究真材实料的作法和用料而有名,制作传统口味香醇浓厚,有满满的花生小碎片,东大路福源花生酱最具代表性,不腻的甜味中还点咸味,衬托出其香甜。
东方美人茶
东方美人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又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是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也些则多达75-85%,故不会产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涩。主要产地在台湾的新竹、苗栗一带,近年台北坪林、石碇一带亦是新兴产区。方美人茶采收期在炎夏六、七月,即端午
斋菜煲
海南民间传统菜。斋菜,原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海南斋菜主要出自琼北的海口和琼山地区民间。除宗教活动需要外,传统的习俗为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必吃 “斋”。其
洛基粽子
北方的粽为圆锥形,多用苇叶包得小巧玲珑,内装糯米,有花样的再在粽中加上赤豆、红枣、火腿等,多以甜味为主。海南的粽则与内地不同,多用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红烧鸡翅等,多以咸味为主。海南粽中以儋州洛基镇的粽子最为出名,洛基的粽子除以上几种辅料外有的有加入咸鱼肉。剥
海南板烂羔
南风味小吃,其主要配料板兰叶,是一种热带草本植物,其汁液深绿,有特殊的板兰香味。归侨群众喜欢用板兰叶配制食品,此糕最负盛名。 用料: 粘米1千克、椰子2个、生粉1千克、白糖300克、炼奶250克、精盐5克、板兰叶数片,生油适量。 制法: 1、将粘米淘净,清水浸泡2小时,细磨成浆:板兰叶洗净,切碎磨烂
椰汁板兰糕
椰汁板兰糕: 海南风味小吃,其主要配料板兰叶,是一种热带草本植物,其汁液深绿,有特殊的板兰香味。归侨群众喜欢用板兰叶配制食品,此糕最负盛名。色泽绿、白相间,层次分明,光滑洁亮,赏心悦目,椰香夹着特殊的板兰香,诱人食欲,入口清爽,甜滑润喉,且有清热、健脾、养胃的功效。
〖雷鸣镇景点〗
竹东古厝
竹东古厝竹东位居新竹县中央,上坪溪与头前溪流经东侧,自古水利丰足。竹东才逐渐发展成为新竹县主要的客家聚落之一。其中竹东三大古宅——信好第、上陇西堂与苏宅武功堂都位在这里;此外,还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的老庙——惠昌宫,为曲型的客家庙宇,庙内供奉客家移民所尊崇的三山国王,是竹东居民的信仰中
东门城广场
东门又称迎曦门,建成于道光9年(1829年),是竹堑古城至今独留的建筑,因座落在大街汇聚的圆环上,长久来一直为新竹市的重要地标。1999年,市政府以“新竹之心”的意象,整建圆环为“东门城广场”,让市民得以亲近这个百年古迹,两旁的护城河亦修为亲水公园,连结成市中心的绿色休息带。东门城广场呈椭圆状,虽身
郑氏家庙
郑氏家庙为文化旅游景点。郑氏家庙郑氏家庙为三级古迹,清咸丰3年(1853年)由郑用锡所建。其建筑为三进二院式,采单檐燕尾屋脊,前殿步廊墙上有砖雕装饰,考究雅致。清代中举以上人家可立旗杆,代表功名和荣誉,郑氏家庙前的四座石旗杆台,及进士、举人、贡生、明经、节孝等多面匾额,正证明了郑家文教兴旺的家族传统
杨氏节孝坊
杨氏节孝坊建于道光4年(1824年)的杨氏节孝坊,是新竹市现存最早的牌坊,开启台湾牌坊四柱三间三层的典范。杨氏为少数非显要出身的节妇,因此由名人题刻的柱联仅两幅,所以两面相同,在牌坊中是相当罕见的例子。杨氏节孝坊地处的石坊街,过去为进城必经的石板路,现在仅留存石坊脚下约20公尺的石板路面,亦同列为古
李锡金孝子坊
李锡金孝子坊为台湾唯一的孝子坊,葫芦造型的夹柱石为其一大特色。李锡金14岁丧父,家境贫寒但事母至孝,长大后自立营商,家道开始兴旺,曾与开台进士郑用锡,分赴各地劝说、消弭械斗,地方士绅感其孝行义举,乃推荐获准旌奖。
郑用锡墓
郑用锡墓为文化旅游景点。郑用锡墓筑于同治8年(1869年),现为二级古迹,墓园占地颇大,墓埕上有两排石人与石兽雕刻,及一对石刻文笔望柱。石武人肃穆刚毅,石文人敦厚儒雅,服饰及佩带物俱全,衣褶流畅自然,石马、石羊、石虎的造型朴拙而不失细致,整体雕刻水准是全台古墓中最高的,反映出古代的官家排场。乘车风向
〖雷鸣镇人物〗
王向忠
王向忠,1909年出生在四川省高县(古时称高州人),一户商人家庭。其父虽以开茶酒店维持生活,但对子女管教极严。王向忠5岁读私塾,8岁入城东小学,对诗词书画极有兴趣,他的敏慧和才气。深得家人和师长的喜爱。1919年、1922年,王向忠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高县第一高等小学和宜宾叙属联中。他的诗词功底,受到
张锡龙
张锡龙,1906年10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高县。父辈靠务农为业,仅有3担薄地维持生计,家境贫困。直至9岁,张锡龙才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无钱送他升学。失学后的张锡龙闷闷不乐。父亲张朝用为实现儿子读书的愿望,将维持全家生计的3担地卖给了香炉山和尚。1925年春,张锡龙考进宜宾叙联中学。五卅惨案后,在
邹必诚
邹必诚,又名邹与其,1895年生于四川省高县蕉村乡一个造纸工人家庭。父亲终年为一家生计劳累奔波。生活的艰辛,世间的不平,深深印在邹必诚的脑海里。他读书非常刻苦,深得家族成员及老师的喜爱,因此他的读书经费全由祠堂供给。1916年,邹必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叙联中学。他立志要改变家乡面貌,先回蕉村小学任校
欧阳继修
欧阳继修(1902~1993年) 欧阳继修,名本义,又名阳翰笙。四川高县人。民国13年(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上大团总支书记。翌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在五卅反帝运动中,任全国学生联合会常务理事,并参加上海工商 合会(中华新路顺成里41号)工作。8月后
喻正元
喻正元(1947,2—)四川高县人。擅长年画、宣传画。1978年入高县文化馆;1980年在四川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进修班学习;1983年在东方美术电视函授学院学习。1997年四川宜宾市文化局文艺创作室美术师。作品《群星灿烂》(合作)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春到军营》(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李硕勋
李硕勋(1903—1931),四川高县人,1903年2月23日生于四川省庆符县(今属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26年与赵君陶在上海结婚。1928年5月赴杭州,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6月,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受党的委派,前来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
阳翰笙
阳翰笙 (1902~1993)原名欧阳本义,笔名杨剑秀、华汉。四川高县人。中共党员。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曾参加“五卅”运动。历任上海大学中共党支部书记,中共闸北区委书记,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秘书。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某军政治部秘书长。1928年入创造社,负责左联、文总组织部书记工作
何雪松
何雪松(1918-1949) 四川省高县人,又名永柏、柏林,笔名蜀英。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庭。1947年因组织武装起义,在重庆被捕,在渣滓洞狱中积极为党工作,多次与敌特斗争。1949年11月27日深夜,英勇就义。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何雪松1946年历经坎坷来到重庆,在海棠溪孙家坡第五军官总
邢光镕
邢光镕,海南省文昌县人。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江西省有色冶金公司离休干部,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2011年11月1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符气鸿
符气鸿,男,1927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历任文昌县第三区抗日政府公务员,文昌县复兴乡青年解放联合会主任,琼崖纵队独立团二营六连指导员,海南军区炮兵团保卫股长、炮兵营教导员,林业工程一师一团宣传股长,海南农垦万宁垦殖所政治股股长、工会主席,海
林克仁
林克仁,男,1924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文昌县第五区常备中队副小队长、联络站主任,县交通总站收发员、主任,县人民政府会计,第五区交塘乡政府代乡长、第三区大昌乡乡长、新桥乡乡长、红牛乡乡长、公所区长,海南行政区党委组织部副科长,自治州地委组织部科长,崖县县
林彦
林彦,男,1921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历任文昌县第三区东阁乡第二保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副保长,东阁乡人民政府助理员,第三区人民政府区长,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北区专署秘书科长,海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处科长,南方大学海南分校第一部主任,海南革命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