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
位置:首页 > 海南省 > 三沙市 > 西沙区主页
〖西沙区简介〗
三沙市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西沙群岛 又名宝石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0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因而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由于远离大陆人迹西沙群岛俯瞰全景罕至,所以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十分洁净,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西沙有着连绵数公里的西沙群岛的位置珊瑚礁,是绝佳的潜水海域。西沙群岛上有一处唐宋时期遗址——甘泉岛唐宋遗址,但由于未经同位素测定年代,外国人拒绝承认此事,并认为此事仅为“可能事件”,导致在英文维基百科上西沙群岛早期历史全部成了越南史。 自然地理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 海南岛东南面210km处, 主体部分处于北纬15度40分--17度10分,东经111度--113度。海底地形为南海北部大陆坡的西沙台阶,是一个水深1500-2000m的高出南海中央深海平原逾的海底高原。西沙群岛珊瑚礁林立, 有8座环礁, 1座台礁, 1座暗滩,,干出礁礁体面积共有1836.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21.6平方公里,礁湖面积1614.8平方公里。环礁和台礁上发育的灰沙岛共有28座,,此外东岛环礁还有1座名叫高尖石的早更新世火山角砾岩岛屿。西沙群岛在中国南海诸岛中拥有岛屿最多,岛屿面积最大(永兴岛),海拔最高(石岛),为唯一胶结成岩的岩石岛(石岛为晚更新世沙丘岩)和唯一非生物成因岛屿(高尖石),且陆地总面积最大(8平方公里多)。大致以东经112度为界,西沙群岛分为东、西两群,西群为永乐群岛,东群为宣德群岛。西群的永乐群岛包括北礁、永乐环礁、玉琢礁、华光礁、盘石屿等5座环礁和中建岛台礁,其中永环礁上发育有金银岛、筐仔沙洲、甘泉岛、珊瑚岛、全富岛、鸭公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石屿、晋卿岛、琛航岛和广金岛等13个小岛, 盘石屿环礁和中建岛台礁的礁坪上各有1座小岛。东群的宣德群岛包括宣德环礁、东岛环礁、浪花礁等3座环礁和1座暗礁(篙煮滩),其中宣德环礁有西沙洲、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东新沙洲、西新沙洲、永兴岛和石岛等12个小岛,东岛环礁有东岛和高尖石2个小岛。宣德群岛中的宣德环礁和东岛环礁环礁发育不完整,只有少部分礁坪。在西沙礁坪发育较完整的环礁中,永乐环礁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且岛屿众多,礁湖内有大片浅水区域,渔业资源丰富,是西沙重要的渔业基地和渔民居住地。(参考 “西沙群岛考察史”,赵焕庭)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多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多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317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在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多,计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整理如下:序号 岛屿名称 渔民俗称 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 金银岛 尾岛 尾峙 0.36 2 珊瑚岛 老粗岛 0.30 3 甘泉岛 圆岛 圆峙 0.31 4 全富岛 曲手 全富 0.02 5 鸭公岛 鸭公峙 0.01 6 银屿 龙坑 0.01 7 银屿仔 银屿峙 2000(平方米) 8 咸舍峙 咸且岛 3000(平方米) 9 石屿 石屿 2000(平方米) 10 晋卿岛 四江门 0.21 11 琛航岛 三脚 大三角岛 0.28 12 广金岛 三脚峙 0.06 13 盘石屿 白树仔 0.40 14 中建岛 螺岛 1.20 15 永兴岛 猫注 猫岛 吧注 2.10 16 石岛 小巴岛 0.08 17 南岛 三峙 0.17 18 中岛 二岛 0.13 19 北岛 长峙 长岛 0.04 20 赵述岛 树岛 0.22 21 东岛 猫兴岛 1.60 22 高尖石 双帆 0.04 23 筐仔沙洲 筐仔峙 0.01 24 东新沙洲 4000(平方米) 25 西新沙洲 2000(平方米) 26 南沙洲 0.06 27 中沙洲 0.05 28 北沙洲 0.02 29 西沙洲 0.04 西沙群岛-永乐环礁西沙群岛-永兴岛西沙群岛--东岛自然保护区西沙群岛--华光礁西沙群岛--北礁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平方公里,岛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风光极为旖旎。 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历史的沧桑演变,从日本人的旧炮楼,到国民0海军的收复纪念碑,直到今天中国设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无一不带有历史的印记,追昔抚今,让人不禁产生一缕缕幽古思今之情…… 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这里独具热带风情特色的岛屿风光:海水是如此的清澈幽蓝,以致整个海面看起来就象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绸缎在舒展运动。置身在这蓝蓝的浓色中间,陶醉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那造型奇特、陡峭壮观的珊瑚礁林,更是诉说着千万年的风光。无数次风雨的洗礼,使它们看起来有的如惊鹿回眸,有的象仙人指路,有的似一唱雄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在这里,你还可以观看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也可以伴夕阳走进那充满着情和爱的"将军林",感受共和国领导人对西沙的关怀…… 在西沙永兴岛的西南方,有7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连在一起,它们名字叫七连屿。这七个小岛犹如七颗珍珠撒落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璀璨亮丽。 小岛上热带植被茂盛,自然风光独具一格。在蔚蓝的天空下,端坐在洁白绵绵的沙滩上,凭海临风,会让你忘却都市的烦恼,溶进这静谧安详的大自然氛围中,恍惚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里的海水晶莹剔透,潜入水中,能带你进入一个平生难得见到的神秘空间。一丛丛、一簇簇的珊瑚像盛开的鲜花覆盖着整个海底:有的金黄、有的雪白、有的鲜红,很是惹人喜爱。与五光十色的鱼儿共舞,此惬意平生能有几回? 在小岛上观看日落,更能撩起游人的情趣:红彤彤的晚霞铺满半边天,海水鲜红闪亮,归巢鸟儿的鸣叫声和着轻轻拍岸的涛声传入耳中,汇成美丽的风景画,令人不禁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随着海、陆、空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游览南海诸岛风光的愿望不久将会得到实现。 (注:此群岛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使用过(人教版))历史沿革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3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因而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西沙群岛上有一处唐宋时期遗址——甘泉岛唐宋遗址,但由于未经同位素测定年代,外国人拒绝承认此事,并认为此事仅为“可能事件”,导致在英文维基百科上西沙群岛早期历史全部成了越南史。因此,强烈建议有关专家测定其年代,以让外国人充分了解中国自古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西南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事实证明,我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0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西南中沙群岛历来在广东省人民0管辖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这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一)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这些岛屿礁滩据古藉记载,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中国古代0对西沙群岛的管理始于秦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42郡,其中南海郡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粤之乱后,在海南岛设儋耳、朱崖两郡,辖南海诸岛,并派水师巡视西沙。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公元226年,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增多,特别是宋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后,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当时对南海的航路以及岛屿的位置、名称等都已有较详细的考察和记载。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1178年成书)中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长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珊瑚礁。赵汝适在多方调查询问并参考《岭南代答》的基础上撰写的《诸蕃志》(1225年成书)中指出:“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至吉阳(今三亚市),乃海之极,亡复陆涂。外有州,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元际,天水一色”,这里不但指出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是中国的南海诸岛,而且也说明,早在唐代已经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岛的振州(宋时改为吉阳军)管辖。明清时期,中国许多图、籍、方志对南海诸岛的记载已经不胜枚举。从地图方面来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长期航行南海,绘有《郑和航海图》,后载入茅元仪《武备志》。该图标出了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石塘等岛群名称和相对位置。及至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的附图《四海总图》,已经明确标绘有四大群岛的地名和位置。当时称东沙群岛为“气沙头”,西沙群岛为“七洲洋”,南沙群岛为“石塘”,中沙群岛为“长沙”。后来,清0在开展大规模全国地图测量的基础上,编绘了多种地图。在1716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1767年的在《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00年的《清绘府州县厅总图》和1818年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等这些官方舆图中,都在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疆域版图。从古籍方面来说,郑和“七下西洋”的随从人员费信著《星槎星览》、马次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等书,其中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当时出现的航海著作,如1527年顾蚧的《海槎余录》、黄衷的《海语》等书,对南海航行、岛礁分布及地理特征都有详细的描述。当时出现的海防著作,无不把南海诸岛作为中国海防的“门户”和“天堑”。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海防辑要》一书,就把西沙群岛等岛屿列为中国的海防区域。从方志方面来说,明清两代是方志鼎盛的时代,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州志》等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其《广东通志》中就有: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营于万州”的记载。还可以正德《琼台志》中看出当时已把西沙、南沙群岛作为中国的海防区域。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渊源流长。据考古发现,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这无可辩驳地证明,至少从唐宋时期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居住和生产,早已经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人。及至明清时代,中国人民在各岛屿上保留了大量遗迹。包括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北岛等岛礁相继出土一大批明代和清代的铜钱、瓷器及其他生活用品;还包括在西沙群岛的各主要岛屿上都发现中国渔民所建的古庙遗存。仅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岛、东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甘泉岛就有古庙十四座。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南钥岛、西月岛等也都发现有古庙遗存。这些庙字有些是明代建造的,大部分是清代所建。同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上,还挖掘有多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石碑。这些石碑多为当时莅岛视察的0或军队要员所立的纪念碑。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还可以从世代传抄的《更路薄》中得到有力的证明。《更路薄》是我国沿海渔民的航海针经书。据考证,现存的手抄本《更路薄》产生于清康熙未年,可追溯至明代。它详细地记录了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航向)、更数(距离)。如琼海渔民苏德柳、卢烘兰等等的手抄本《更路薄》,具体标明了航行到西沙、南沙、中沙各岛屿的主要航线和岛礁特征,这是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最直接的历史见证。(二)中国0最早对这些岛礁进行管辖、行使主权中国0对西南中沙群岛行政管辖和行使主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至迟在唐宋时期,南海诸岛就在中国0的有效管辖之下。两汉时,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直接统治的开始。此后,随着生产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我国人民经常航行于南海之上,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南海诸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历代统治者对南海和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至唐初,海南岛环岛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亚市),振州,前身为临振县,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为州,时号振州。《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振州)中已有振州管辖海南岛南部海域的记载。自此以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僧一行等人主持的子午线测量,南至范围达南海及南海诸岛,并曾在南海上观测有关星座。这是行使主权之举。宋代,唐时位于岛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为崖州,后易名为朱崖军,继后又改为吉阳军。由吉阳军直接管辖南海诸岛。当时,北宋朝廷首命水师出巡至“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岛),这是我海军最早的巡海活动。元朝,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将海南的琼州改为琼州路。仍由吉阳军管辖南海诸岛。是时,宋代的军制多已改州,唯四川行省的长宁军和湖广行省的南宁(今儋州市)、万安(今万宁市)、吉阳(今三亚市)三军未改,是以特殊行政制度管理边疆的方法,可见其统治者对海防边疆的重视。元世祖忽必烈还亲派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到西沙群岛进行天文测量,表明主权归属元代王朝而无疑。明初,海南设立统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隶属广东。恢复崖州、儋州、万州。将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领属的万州管辖。并明确区分为“南澳气”、“七洲洋”、“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等四大岛群(即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清朝,前期和中期基本沿袭明制不变。至清明后期,东沙群岛归属惠州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仍由海南的万州管辖。自此南海诸岛分属于不同的两个州级地方行政机构管辖。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广东省0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1921年,南方军0又重申了这一政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43年中英美三国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0指派高级专员,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重竖主权碑;并在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太平岛驻军队和设立渔民服务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0继续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1959年3月24日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自此0行政机构开始驻岛行使主权,组织开发建设工作,加强对西南中沙群岛岛礁及其附近海域和行政管辖。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永兴岛恢复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作为广东省人民0的派出相当于县级的办事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内19个市、县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988年9月19日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目前,仍沿袭相当于县一级派出机构的行政设置体制,办事处仍驻西沙群岛永兴岛。自秦代统一全国开始,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就是中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领土,此后改朝换代,历代中国0从没间断过对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的管辖权,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是无争议的中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领土。西沙群岛领海基线西沙群岛领海基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0根据1992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 其中规定,西沙群岛领海基线为下列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 1.东岛(1) 北纬16°40.5’ 东经112°44.2’ 2.东岛(2) 北纬16°40.1’ 东经112°44.5’ 3.东岛(3) 北纬16°39.8’ 东经112°44.7’ 4.浪花岛(1) 北纬16°04.4’ 东经112°35.8’5.浪花岛(2) 北纬16°01.9’ 东经112°32.7’6.浪花岛(3) 北纬16°01.5’ 东经112°31.8’ 7.浪花岛(4) 北纬16°01.0’ 东经112°29.8’ 8.中建岛(1) 北纬15°46.5’ 东经111°12.6’ 9.中建岛(2) 北纬15°46.4’ 东经111°12.1’ 10.中建岛(3)北纬15°46.4’ 东经111°11.8’ 11.中建岛(4)北纬15°46.5’ 东经111°11.6’ 12.中建岛(5)北纬15°46.7’ 东经111°11.4’ 13.中建岛(6)北纬15°46.9’ 东经111°11.3’ 14.中建岛(7)北纬15°47.2’ 东经111°11.4’ 15.北礁(1) 北纬17°04.9’ 东经111°26.9’ 16.北礁(2) 北纬17°05.4’ 东经111°26.9’ 17.北礁(3) 北纬17°05.7’ 东经111°27.2’ 18.北礁(4) 北纬17°06.0’ 东经111°27.8’ 19.北礁(5) 北纬17°06.5’ 东经111°29.2’ 20.北礁(6) 北纬17°07.0’ 东经111°31.0’21.北礁(7) 北纬17°07.1’ 东经111°31.6’22.北礁(8) 北纬17°06.9’ 东经111°32.0’23.赵述岛(1) 北纬16°59.9’ 东经112°14.7’24.赵述岛(3) 北纬16°59.7’ 东经112°15.6’25.赵述岛(3) 北纬16°59.4’ 东经112°16.6’ 26.北岛 北纬16°58.4’ 东经112°18.3’ 27.中岛 北纬16°57.6’ 东经112°19.6’ 28.南岛 北纬16°56.9’ 东经112°20.5’ 中国0规定的西沙群岛领海基线,完全满足国际海洋公约对群岛基线的规定,海域面积与包括环礁在内的陆地面积之比小于9:1。西沙群岛领海基线内的水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内水是国家领水的组成部分,具有与国家陆地领土相同的地位,完全处在一国管辖之下,非经该国许可,他国船只不得进入。基线外12海里之内的水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区域。
〖西沙区特产〗
海南文昌鸡
文昌鸡,是海南省文昌市特产,中国十大名鸡品种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文昌鸡是海南省的地方鸡种,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因产自文昌故名文昌鸡,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名牌产品。文昌鸡具有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耐热、早熟等特点。以其体型方圆,脚胫细短,皮薄骨酥,肉质香甜嫩滑,营养丰富,具有色、香、味、型、
文昌椰子
文昌椰子,果肉具有补虚强壮,益气祛风。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肠经;消疳杀虫的功效,久食能令人面部润泽,益人气力及耐受饥饿,治小儿涤虫、姜片虫病;椰水具有滋补、清暑解渴的功效,主治暑热类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壳油治癣,疗杨梅疮。而外邦独一的椰子研讨所便设正在文昌文乡镇。椰肉否减农败椰蓉、椰奶等
五指山红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五指山是我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多雨多雾,光、热、水资源丰富,土质微酸、土层深厚肥沃,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最南端的高山云雾茶叶产区。正是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的滋润,才成就了五指山茶叶的优
琼中绿橙
琼中绿橙产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琼中绿橙”是一种纯天然无公害水果,万泉河畔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琼中绿橙以皮绿、橙甜、汁多、皮薄而称著全国,是海南热带水果的一大品牌。“琼中绿橙”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评为海南优质农产品、海南省名牌产品等。
三亚芒果
三亚芒果产于海南省三亚市。三亚芒果一般在每年1~5月分期采收,果实为椭圆形,果形比其他地区同品种芒果略大,成熟果实为红、黄色带果蜡,色泽鲜艳,角果长度在3~6cm之间,极少部分达10cm,果茎粗2~4m之间,新鲜果肉厚,在1~3cm之间,催熟果比例为10:9。平均亩产量在800公斤以上,可鲜食和干制
澄迈福橙
澄迈福橙产于海南省澄迈县。果实个大,单果重150-300g,果径60-85mm。表色金黄、肉质橙红、皮薄汁多、化渣率高、味清香甜,口感特别好。澄迈福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铁、锌、钙、镁、硒等矿物质元素,属富硒农产品。橙果实可食率7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固酸比大于等于20。澄迈县特有
〖西沙区景点〗
西沙群岛
门票信息:100元简介: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现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多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多公里。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
南沙群岛
简介:南沙群岛,隶属于海南省三亚市(县级)。南沙群岛为永署礁虚拟镇。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为最大岛屿,台湾的军队在此驻军。现由高雄市旗津区中兴里管辖。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中沙群岛
简介:中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东南约100公里,除黄岩岛外,由一群大部分尚未露出水面的珊瑚礁滩组成。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东部边缘岛屿,离其它岛礁约300公里。黄岩岛又名民主礁,位于北纬15度07分,东经117度51分,距中沙环礁l60海里,距离广州500多海里,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港不足100海里是中沙群岛唯一
银屿岛
门票信息:只能做轮船过去开放时间:全天简介:一半是珊瑚、一半是礁石,这里就是银屿岛。它如海上花园,一片蓝绿分隔的海水,这座小岛就像被整个世界遗忘了一般,如同一扇失落的窗,在四面都是海的角落,悄无声息地打开。如今,它已经在慢慢被开发,建起了吊脚楼式的房子,也开起了物美价廉的海鲜餐馆。你可以和当地的人渔
全富岛
景点地址:西沙群岛门票信息:只能做轮船过去开放时间:全天简介:全富岛|西沙最美海域全富岛是一座无人岛,面积极小,海拔也只有1米左右。但是周遭丰富的珊瑚和贝壳,让这里变得异常美丽。沙质细腻纯白,海水清澈湛蓝,即便不能在上面待上一晚,上去走一遭都能留下深刻的回忆。◆令人折服的最美海域全富岛位于西沙永乐环
甘泉岛
景点地址:西沙群岛门票信息:只能做轮船过去开放时间:全天交通指南:西沙群岛 简介:甘泉岛位于永乐环礁上,因为岛上有一洼泉水,才得名。又因为岛屿的形状是远行,当地人又称它为“圆岛”。和其他海岛不一样,甘泉岛上有古代挖凿的井,至今都可以有饮用水。而且这里也被称为海底世界乐园,珊瑚
〖西沙区人物〗
王向忠
王向忠,1909年出生在四川省高县(古时称高州人),一户商人家庭。其父虽以开茶酒店维持生活,但对子女管教极严。王向忠5岁读私塾,8岁入城东小学,对诗词书画极有兴趣,他的敏慧和才气。深得家人和师长的喜爱。1919年、1922年,王向忠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高县第一高等小学和宜宾叙属联中。他的诗词功底,受到
张锡龙
张锡龙,1906年10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高县。父辈靠务农为业,仅有3担薄地维持生计,家境贫困。直至9岁,张锡龙才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无钱送他升学。失学后的张锡龙闷闷不乐。父亲张朝用为实现儿子读书的愿望,将维持全家生计的3担地卖给了香炉山和尚。1925年春,张锡龙考进宜宾叙联中学。五卅惨案后,在
邹必诚
邹必诚,又名邹与其,1895年生于四川省高县蕉村乡一个造纸工人家庭。父亲终年为一家生计劳累奔波。生活的艰辛,世间的不平,深深印在邹必诚的脑海里。他读书非常刻苦,深得家族成员及老师的喜爱,因此他的读书经费全由祠堂供给。1916年,邹必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叙联中学。他立志要改变家乡面貌,先回蕉村小学任校
欧阳继修
欧阳继修(1902~1993年) 欧阳继修,名本义,又名阳翰笙。四川高县人。民国13年(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上大团总支书记。翌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在五卅反帝运动中,任全国学生联合会常务理事,并参加上海工商 合会(中华新路顺成里41号)工作。8月后
喻正元
喻正元(1947,2—)四川高县人。擅长年画、宣传画。1978年入高县文化馆;1980年在四川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进修班学习;1983年在东方美术电视函授学院学习。1997年四川宜宾市文化局文艺创作室美术师。作品《群星灿烂》(合作)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春到军营》(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李硕勋
李硕勋(1903—1931),四川高县人,1903年2月23日生于四川省庆符县(今属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26年与赵君陶在上海结婚。1928年5月赴杭州,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6月,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受党的委派,前来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
阳翰笙
阳翰笙 (1902~1993)原名欧阳本义,笔名杨剑秀、华汉。四川高县人。中共党员。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曾参加“五卅”运动。历任上海大学中共党支部书记,中共闸北区委书记,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秘书。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某军政治部秘书长。1928年入创造社,负责左联、文总组织部书记工作
何雪松
何雪松(1918-1949) 四川省高县人,又名永柏、柏林,笔名蜀英。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庭。1947年因组织武装起义,在重庆被捕,在渣滓洞狱中积极为党工作,多次与敌特斗争。1949年11月27日深夜,英勇就义。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何雪松1946年历经坎坷来到重庆,在海棠溪孙家坡第五军官总
邢光镕
邢光镕,海南省文昌县人。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江西省有色冶金公司离休干部,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2011年11月1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符气鸿
符气鸿,男,1927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历任文昌县第三区抗日政府公务员,文昌县复兴乡青年解放联合会主任,琼崖纵队独立团二营六连指导员,海南军区炮兵团保卫股长、炮兵营教导员,林业工程一师一团宣传股长,海南农垦万宁垦殖所政治股股长、工会主席,海
林克仁
林克仁,男,1924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文昌县第五区常备中队副小队长、联络站主任,县交通总站收发员、主任,县人民政府会计,第五区交塘乡政府代乡长、第三区大昌乡乡长、新桥乡乡长、红牛乡乡长、公所区长,海南行政区党委组织部副科长,自治州地委组织部科长,崖县县
林彦
林彦,男,1921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历任文昌县第三区东阁乡第二保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副保长,东阁乡人民政府助理员,第三区人民政府区长,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北区专署秘书科长,海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处科长,南方大学海南分校第一部主任,海南革命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