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河渠镇
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邢台市 > 宁晋县 > 河渠镇主页
〖河渠镇简介〗
河渠镇位于宁晋县城西部7.5公里,京深高速公路出口东15公里。南昔线贯穿全境,是宁晋县的西大门和对外窗口,全镇总面积68.25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60795人,85851亩耕地。 河渠镇交通、运输、通讯、电力、水力等比较发达。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拥有千门程控交换机,电话总量达到10000门,手机达到6000部;拥有7万千伏安变电站一座,变压器达到660台, 村村安装了路灯;拥有机井1320眼,全部实现机电双配套,平均60亩地一眼井,户户通了自来水;河渠等16个村建有排水沟;拥有不同类型汽车221辆,大拖拉机、联合等260台,小拖、三轮等3130辆,总动力达65239千瓦特。河渠镇沿南昔线两侧的10公里经济长廊初具规模,食品、塑料两个工贸小区功能日趋完善,商店、饭店、旅店鳞次栉比、昼夜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公安、司法、法院、工商、税务等部门设置齐全,保证了全镇的长治久安,为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河渠镇经济发展较快,已初步形成了食品、塑料两大行业和日光温室、食用菌、奶牛养殖三大新兴产业。食品业以娃娃旺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形成了雪米饼、威化饼、方便面、江米条等系列产品,产品正由粗、糙、大向精、细、小转变,食品厂达到100家。塑料业形成了河北蓝天塑业有限公司和瑞行塑机两个龙头企业,生产的PVC、PPR管材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生产的全自动封闭式切割机远销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塑料产品正由单一的塑料袋向一次性口杯、筷套、服装袋、一次性雨衣等系列产品转变,塑料厂达到200家。目前两大行业年产值突破4亿元,利润达到4000万元,从业人员达到6830人。日光温室达到150个,建起了李家营、固下等日光温室新品种示范基地;食用菌种植户达到了1200个,建起了赵村燎原菌种场和中近食用菌生产基地;奶牛养殖达到2000头,建起了大南里、小南里村奶牛养殖基地。目前三大新兴产业年产值达1200万元,利润达300万元,从业人员达2000人,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另外,新建成的金博达浆染织布有限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投资2500万元已经到位,投产后可年产牛仔布2100—2400万米,将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
〖河渠镇特产〗
糖瓜儿
糖瓜儿 糖瓜儿是腊月二十三用来上供必不可少的供品.以产品的甜而爽口而著称.所以到每年的腊月月二十三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买一些糖瓜儿来上供.相传如果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在外的人还没有回家的话就会被粘在外面回不来了,所以在这一天人们无论多忙都会回家.
宁晋鸭梨
介绍:宁晋鸭梨栽培起始于秦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仍保留有距今150多年的鸭梨古树群,是鸭梨原产地之一。宁晋鸭梨,河北省宁晋县特产,旧称“天津鸭梨”。宁晋鸭梨,属白梨系统古老优良品种,拥有千年栽种历史。产品品质优异,营养丰富,2008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
宁晋雪花梨
宁晋雪梨宁晋雪梨属白梨系,俗称“雪花梨”。个大味甜、洁白如玉,欺霜赛雪、品质珍贵,又称“象牙梨”。宁晋“雪梨”历史悠久。宁晋雪花梨果肉甘甜清香,质地清脆多汁。高产、优质、早熟、耐储藏。迎春4月花开,梨乡如茫茫雪原,9月上中旬成熟,金果累累,香飘四野。单梨平均重225至300克,500克以上占10%一
宁晋水晶梨
宁晋水晶梨宁晋水晶梨是鸭梨的一种,来自生态环境良好的宁晋县果品区,保证绿色无污染,无残留农药.宁晋水晶梨具有化痰.止咳.清热.祛火等作用.
泥坑酒
泥坑酒是河北地方名酒之一,居河北省白酒行业前6位。泥坑酒的酿造历史源远流长,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大诗人李白修太白渠时路过宁晋,饮当地作坊自酿泥坑酒后,赞不绝口,特书赠酒家:“十里闻香三里醉,一杯进口五云飞”。泥坑酒以精选的东北优质红高粱为原料,采用纯小麦踩制的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传统的老五甑
宁晋大白菜
东汪镇:大白菜。
〖河渠镇景点〗
宁晋碑廊
宁晋碑廊为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宁晋碑廊位于宁晋县城宁纺集团院内,年代为唐—民国。宁晋碑廊为邢台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丁桥
古丁桥为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古丁桥位于宁晋县凤凰镇南关村,年代为明。古丁桥为邢台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关村:南关村位于县城南部,隶属于凤凰镇辖区,南北长,东西窄,村现有1500人左右,330户,6个村民小组,党员56名,两委干部3人,张存华任村第一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占地面积260亩。经济来源涉
尧台遗址
尧台遗址为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尧台遗址位于宁晋县贾家口镇尧台村。尧台遗址为邢台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贾家口镇:贾家口镇位于宁晋县城东13公里处,紧临308国道,距石家庄60公里。省道郑昔线和青银高速从境内穿过。辖21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总人口47673人,耕地75540亩,镇域面积94.3
天仙观遗址
天仙观遗址为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天仙观遗址位于宁晋县耿庄桥镇孟家庄村,年代为明。天仙观遗址为邢台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孟家庄村:孟家庄村位于耿庄桥镇政府东6公里,现有459户,1850人党员67名,耕地面积3660亩。村委会位于村中心位置,具体位置滏中街东北角。 …… 孟家庄村
古丁桥坊
古丁桥坊位于宁晋县凤凰镇南关村南北大街中心,古丁桥北桥头约4米处。古丁桥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据传古丁桥坊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燕王北征(民间俗称燕王扫北)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修。牌坊为木瓦结构,南北向,东西跨,两柱一间三楼式。坊间宽4米左右,高6米以上。两立
曹鼐墓
曹鼐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曹鼐墓 时代:明代 地址:邢台市宁晋县 东王里村批准时间:1993年7月15日曹鼐墓位于邢台市宁晋县东王里村,始建于明代正统十四年,有石牌坊,望柱,貔貅,石羊,石马,石人,墓碑和谕祭碑各一通,诰命碑三通。代宗皇帝亲撰祭文,遣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彭时,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河渠镇人物〗
赵月霞
赵月霞,女,汉族,1968年12月生,河北宁晋人,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大学)铁道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9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1999石家庄铁道学院团委、党委组织部干
李兆申
李兆申(1956.10.13-),消化病学专家,河北省宁晋县人。198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获博士学位。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
张震科
张震科(1863~1936),字镜蓉,宁晋县城内西街(今解放村)人。父亲张彦杰,母亲王氏。同胞兄弟四人,震科为长子,娶妻王氏,生一子名书芳。震科自幼好学,性情温和,谦恭知礼,兄弟间堪称表率。为秀才,酷爱读书,涉猎宽广,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光绪二十六年(1900),震科37岁,乡试考中举人。八国联军进攻
赵辉楼
赵辉楼(1894~1960),原名赵棣华,清光绪二十年,生于司马村。民国26年(1937)8月,参加革命武装救国。民国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束鹿、晋县、赵县、藁城、宁晋五县联庄会司令,民众抗日自卫军司令,冀豫游击支队司令员,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副旅长,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河北
武咸集
武咸集(1895~1950),名万邦,城内贤林坊(解放村)人。父亲武岫云,为宁晋名士。睦乡邻、善读书,门悬锦匾“力能耐劳”。至咸集,桃李盈门,执教终生。民国2年(1913),武咸集毕业于河北省立顺德师范学校。18岁,任东汪小学教员。青年为师,自约非常严谨,作风朴实端庄。民国15年,县长吴宝善修县立模
刘维章
刘维章(1900~1962),字子林,号桂山,宁晋县解放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生,30年代,为宁晋武林著名拳师。他为人谦和、诚厚,武德高尚。于1962年去世。维章幼年,酷爱习武。从师随手门拳师,高庄村高衡久荣昌先生,得其真传。他不满足一门之学,不断投师访友,以期武技完备。先到北平(北京)国术馆,学练八
何如之
何如之(1910~1943),原名张树勋,字伟业,北河庄村人。历任宁晋县战委会组织部副部长、一区区长、宁晋县工委委员、组织部长、西南办事处书记、宁南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教导员。1943年8月13日,在大曹庄突围中牺牲。清宣统二年(1910),何如之生于北河庄农家。民国22年(1933)家庭困难,辍学就业
孙增祥
孙增祥(1911~1937),北周家庄人,农民。早期党组织组建者,带领游击小组,向富户借粮,解救贫雇农困苦。民国25年被捕,关押南宫县监狱。民国26年被 杀。巨鹿县郭庄小学教师共产党员张克权、张克久和孙增祥有亲戚关系,时有来往。民国23年冬,二张介绍孙增祥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后又在周家庄、孟家庄一带发
宋瑞彬
宋瑞彬(1969~1990年),素邱村人。1990年5月4日,为抢救两名落水儿童牺牲。被省、地团委授予“优秀团员”称号,被县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报请上级批准为“革命烈士”,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向他学习。宋瑞彬出生农民家庭,上学时,在二年级组成“红领巾学习雷锋小组”,课余时间,帮军烈属、五保户抬水、
尹敬宗
尹敬宗(19243-19962),祖籍凤凰镇刘路村,生于获鹿县南栗村。1944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月参加革命,先后任宁晋县刘路村武委会指导员、村公所村长、中曹区区委秘书、副书记。1949年4月随军南下,6月到达安徽省祁门县,先后任安徽省祁门县县委宣传部干事、
李志中
李志中(1918.10-2002),河渠镇大南里人。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任宁南县文救会主任。1942年到宁南县敌工站工作,先后任副站长、站长。1946年随解放军南下到广东省。1955年转业到广东省轻工业厅,先后任基建处处长、副厅长。1985年离休。李志中
潘兆峰
潘兆峰(1926.2-2005.11),东汪镇洨口村人。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宁晋县三区、五区区公所总务、助理、秘书,宁晋县财政科审计、副科长。1949年南下,先后任安徽祁门县财政科副科长、科长,徽州专署财政科科员、副科长、科长,芜湖地区财贸部科长,芜湖地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