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颍阳镇
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登封市 > 颍阳镇主页
〖颍阳镇简介〗
颍阳镇位于登封市最西部,区划面积90K㎡,共有25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213个村民小组,4.8万口人,4.2万亩耕地。东邻登封市君召乡,西依伊川县江左乡,南接汝州市下店乡,北毗偃师市大口乡,登封铁路、豫03公路和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颍(阳)汝(州)公路纵贯南北,地处四市(县)通衢的交通要道。全镇村村道柏油路,供水、供电、通讯、卫生、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颍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夏代为古纶国,自古为郡县重镇。名胜古迹繁多,有仰韶文化时期的颍阳遗址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郭寨遗址、刘相遗址,现有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颍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拥有7座小型一类、二类水库,37座电灌站和500余眼机电井,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以“三种三养”(种烟叶、杂粮、大棚蔬菜,养猪、养牛、养羊)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一定的发展。全镇年种植优质烟叶15000亩,为郑州市优质烟开发基地、烟叶生产第一镇;种植谷子、黄豆、绿豆等优质杂粮6000亩,发展2家杂粮加工厂,并在全市首家申请注册了“紫云山”杂粮和“嵩山”芥片品牌,已成为郑(州)洛(阳)地区的农副产品名牌产品;蔬菜大棚已发展至50座,呈旺盛发展势头;养殖业发展迅速,现有龙头企业7家,各类规模专业养殖户400余户,已成为继烟叶之后的又一富民主导产业。颍阳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在1.7亿吨以上,硅石藏量达1.5亿吨,石灰石储量达5000万吨,铝钒土壤量在10万吨以上,还有大理石、水晶石、钾长石等,均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全镇现有大型煤矿19家,年原煤产量可达100万吨以上,拥有石英砂、宝石加工、磨料厂等其他类型企业25家。同时投资2亿元,年产煤60万吨的邙岭山煤田开发项目,可于2004年年底前动工建设,将为颍阳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颍阳镇特产〗
嵩山石花茶
登封特产嵩山石花茶,选用嵩山麦饭石为原料、并配以野菊花、野薄荷、山竹叶、土枸杞等十余种天然植物和矿物,依照佛、儒、道家传统饮茶配方,用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明目、生津润喉、降脂降压、清除燥热等功效。口感清爽,回味醇香,冲泡时杯中呈现鲜花状,四季饮用皆宜。
少林寺素饼
少林寺素饼配方十分讲究,它来源于少林寺祖传膳食秘方,由少林寺释延教大师监制。所用原料酥油是台湾产的纯素酥油。素饼低糖,不含脂肪,食后有迅速补充体能之功效。据记载,少林寺曾用少林素食在寺中先后招待过唐太宗、元世祖、清太宗等20多位帝王。
少林禅茶
少林禅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与少林禅文化的有机结合,其茶叶均从无公害茶园采摘,精心焙制而成,具有汤色碧绿,香气清悠,防癌、降压、消食去腻之功效,是品茶谈禅、赠送亲友的佳品。
〖颍阳镇景点〗
八方遗址
八方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登封市城东南15公里处告城镇八方村东南。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1954年首次发现。1979~198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100多平方米,发现灰坑22个。出土遗物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有石铲、石球、骨锥;生活用具主要
〖颍阳镇人物〗
栗亚
栗亚,1919年出生,河南省登封县(今市)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栗亚毕业于登封县师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栗亚历任战士、教员、指导员。1937年2月,栗亚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二)抗日战争开始后,栗亚任新四军第4支队8团特务连指导员、团部参谋、新四
景日昣
清朝登封大冶人(1662——1733年)字冬旸,入嵩阳书院受学于耿介,1687年中举人,1691年会进士,历任知县、京畿及地方监察御史、鸿胪寺、太仆寺少卿、礼部、户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曾三次主持科考。1725年,景日昣告老归里后,在嵩阳书院后叠石溪旁建逍遥庄著书为乐并讲学于嵩阳书院。著有《说嵩》、《
耿介
耿介(1622-1693),原名冲壁,字介石,号逸庵,河南登封城关人。崇祯(1633年)到嵩阳书院春游,看到书院破败景象,听到“程门立雪”的故事,立志从教,兴复嵩阳书院。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李自成进入登封,八月与明军大战。冲璧停学,在家自学,改名“耿介”.崇祯十年(1637年)二月,应县内童
刘建友
刘建友 (19476—) 河南登封人。擅长版画。 1983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7年毕业于河南省中州大学美术系。 历任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馆长。河南省雕塑书画院院长,二级美术师。作品《黄河渡》、《泥土人的生命》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红军渡》入选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延安·1942
杜密
杜密(?-169年),字周甫。颍川阳城(今中国河南省登封市)人。东汉名臣。与刘胜同乡。由司徒胡广推荐,曾任代郡(河北北部)太守、太山太守、北海相,对宦官子弟为县官奸恶的,皆加收捕。桓帝时任尚书令,迁河南尹,又转太仆,因党锢之祸被免官还乡。与李膺齐名,时称李杜,为东汉“八俊”之一。太学生誉为“天下良辅
颍考叔
颍考叔,郑国大夫,执掌颍谷(今河南登封西),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在郑庄公对其母亲武姜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后,孝子颍考叔建议挖一个隧道,取名“黄泉”, 安排郑庄公与武姜在“黄泉”见面, 这就是后世闻名的“黄泉见母”,《古文观止》中也对此事做出了"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
郑玉昆
郑玉昆(1929.5—)河南登封人。擅长中国画、水彩画,1949 年在郑州军分区宣传队搞舞台美术工作,1952年在哈军工学习,1953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1956年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1971年调河南开封地区搞九群美术,1984年调郑州,现为郑州画院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少林书画研究会会长。作品《雪
郑玉崑
郑玉崑,男 1929年生于河南登封,1949年参军,1952年哈军工学习,1953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1956年西安美术学院任教,1964年调入河南登封、开封搞群众文化工作。1984年组建郑州画院,1992年离休。 郑玉崑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锻炼成长,在和平盛世的阳光下学到文化专业知识,在中原文化
申剑
申剑 (1968~)女。河南登封人。1992年在深圳远东国际酒店任宣传干事,1996年到深圳中南酒店管理公司工作,1997年任河南大学出版社。现为河南省郑州市作协秘书长。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嵩飞长霞》、《蛮歌》、《挑战》、《守望爱情》,人物传记《荆轲传》
耿振印
耿振印 (1925~1983)笔名提章。河南登丰人。初中毕业。长期在家乡务农,1958年被选为登丰县文联委员。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王大爷和他的柳树》,短篇小说《俺家和俺组》等。
周占林
周占林 (1964~)笔名山野。河南登封人。1998年郑州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毕业。1984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当过工人、教师、等,现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主编,“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委员,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一夜芙蓉》,诗
钟庭润
钟庭润 (1935~2010)河南登封人。1951年后历任登封县小学教师,河南省《群众艺术》,《奔流》、诗歌组组长。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好歌唱给毛主席》、《新媳妇走娘家》等。诗集《好歌唱给毛主席》获河南少儿文艺创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