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韩寺镇
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中牟县 > 韩寺镇主页
〖韩寺镇简介〗
韩寺镇总面积 75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辖25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万,2004年人均纯收入3080元。韩寺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优势,境内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贾鲁河、小青河自西向东穿过全境,引黄灌溉、微喷、滴灌、 IC 卡智能浇灌系统遍布全镇,形成了旱可浇、涝可排、旱涝保收的优越条件,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寺镇西部与县城接壤,群众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商品意识浓厚,农产品更新较快。 近年来我 镇 坚持调高、调优、调质和调效的原则,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做文章,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全镇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韩寺镇的主要农作物有 西瓜、大蒜、小杂果、蔬菜、玉米等。西瓜分为大棚西瓜和陆地西瓜两种,其中大棚西瓜主要品种有,黄金宝、黄金童、鲁青等品种礼品西瓜和郑杂系列、汴杂系列及无籽墨玉系列早熟西瓜。陆地西瓜主要品种有,有开杂系列,墨玉系列等。预计我镇西瓜年均产量约 10万余吨。大蒜分为早熟和晚熟两种。其中,早熟大蒜主要以宋城早熟蒜为主,晚熟大蒜以宋城大白蒜为主。年均产量在10.5万吨左右。蔬菜有春夏蔬菜和延秋蔬菜,春夏蔬菜主要品种有茄子、辣椒、西红柿、冬瓜、豆角等。延秋蔬菜以大棚蔬菜为主,主要品种有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小杂果主要小杂果品种有大棚油桃、春雨巨桃、凯特杏、中华甜枣、红金李子、署光苹果等二十余个品种。同时各种高附加值农作物也有部分还在试种当中,我镇农业结构日趋合理, 农经比例实现 2:8 。农民收入也正在不断攀升, 2005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80元,较十年前增加了近2000元。 2006年,我镇在保证3.5万亩大蒜、1.3万亩大棚西瓜、8000亩陆地西瓜种植的基础上,推广新、特、优高效农业富硒西瓜4000亩,优质高档礼品西瓜1000亩,立体种植西瓜200亩,扩大国际认证GAP大蒜种植200余亩,蔬菜1.5万亩, 其中春夏蔬菜 1万亩,延秋蔬菜将达到5000亩, 小杂果种植 1000亩, 秋玉米 3万亩。 使全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得到了有效实施。
〖韩寺镇特产〗
伊府面
先将鸡蛋磕入面盆里,放入盐面搅匀,再倒入面粉用手搅起,将面与鸡蛋搅匀后倒入适量冷水,再搅拌和成面团,揉匀揉光,放案板上用面杖用力轧至均匀有劲时,擀成3毫米厚的薄片(擀法与家常刀切面相同),擀时需不断撒入淀粉面扑(淀粉装在纱布袋内),折叠起来用刀切成0.5厘米宽的条,用手将面条上层的头向前揪起,一手抓
铁锅蛋
“铁锅蛋”是很有特色的一道菜,其是用特制的铁锅盖放火上烧红。鸡蛋打入碗内,搅匀,放入火腿丁、荸荠丁、虾子和海米、味精、料酒、盐水,铁锅放在小火上,将大油注入蛋浆中,并用勺慢慢搅动,防止蛋浆抓锅。待蛋浆八成熟时,用火钩挂住烧红的铁锅盖盖在铁锅上,利用盖子睥高温,将蛋浆烤凝结,暄
〖韩寺镇景点〗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汉代在此始建轩辕庙,历史有毁有修。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庙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景区规划面积248116m²,建筑面积21606m²,绿化率达68%,区内主体建筑均为唐代风格,以木质结构为主体,以红色为基调,配以灰色顶瓦,整体样式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古色古香,韵味十足,主要景点有杜甫纪念
巩义市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位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康百万庄园,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
列子故里
列子故里位于郑州市区东边的莆田村,列子名御寇,春秋末战国初郑国圃田人(今河南郑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东周威烈王时期人,与郑缪公同时。战国前期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所在地/隶属: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边的莆田村基本介绍列子祠曾一度被改为佛寺,直至明万历八年监察御使苏
郑州动物园
郑州动物园位于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北段,占地面积430亩,是河南省唯一一座专业性动物园,饲养了一百多种近千只动物,包括珍贵保护动物东北虎、金钱豹等,另外还有非洲象、亚洲象、大猩猩、黑猩猩、白鹳、冠鹤、平顶猴、食蟹猴、短尾猴等动物。 由于园区地处平原,没有天然山岭,故人工修建了多处人工山、开辟大小人工湖
郑州大观音寺
郑州大观音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国基路76号,是一处以”观音菩萨“为主题的大乘佛教寺院,致力于推广大乘佛教,弘扬正法,挖掘、保护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大观音寺总占地面积一万五千平方米,寺院中心朝圣建筑群已完成建设,建筑面积达九千二百平方米,有天王殿、自在殿、鼓楼、七佛宝殿、护法殿、东方三圣殿、大光明
〖韩寺镇人物〗
蒿慧杰
蒿慧杰,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河南中牟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法学学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历任河南省物资厅政策法规研究室科员,河南省物资流通协会副科级干部,河南省计划委员会、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处副主任科员、
潘瑾
潘安的祖父:潘瑾,安平太守
潘芘
潘芘为琅耶内史, 潘勖之子, 潘安之父。
潘满
潘满,司隶河南尹中牟(河南郑州市中牟)人。东汉末尚书左丞潘勖之子。仕魏为平原太守,以学行名于时。
潘勖
勖(一作勗)字元茂,初名芝,改名勖,后避讳。或曰勖献帝时为尚书郎,迁右丞。诏以勖前在二千石曹,才敏兼通,明习旧事,敕并领本职,数加特赐。二十年,迁东海相。未发,留拜尚书左丞。其年病卒,时年五十馀。荀彧去世,其碑文由潘勖所撰。魏公九锡策命,勖所作也。三国志:建安末,尚书右丞河南潘勖,黄初时,散骑常侍河
潘岳潘安
潘安名潘岳(公元247—公元300)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籍贯:今河南省中牟县大潘庄,民间对潘岳最熟悉的是作为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52岁时逝世,他
潘尼
潘尼(约250~约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潘岳侄。少有才,与潘岳俱以文章知名。性格恬淡,不喜交游,专心著述。太康年间,举秀才。历任尚书郎、著作郎、中书令。永嘉年间任太常卿。洛阳被刘聪攻破之前,潘尼携家还乡,中途病卒。《隋书·经籍志》载有“晋太常卿《潘尼集》十卷”,今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