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 > 来凤县主页
〖来凤县简介〗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酉水上游,在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东径109°00′-109°27′,北纬29°06′-29°40′。东北与宣恩、咸丰县相连,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全境南北狭长,北半部东西稍宽,南半部东西偏窄,呈栎树叶形。面积1344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15000人。县人民政府驻翔凤镇。邮编:445700。代码:422827。区号:0718。拼音:Laifeng Xian。境内山脉纵横,属武陵山余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属山地,东北多属丘陵、平坝、盆地,全县海拔在340~1600米之间,最高海拔1621米,最低海拔339米,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平坝占总面积的73.6%。河流沟溪纵横交织,酉水由北向南流经全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行政区划来凤县辖3个镇、5个乡:翔凤镇、百福司镇、大河镇、绿水乡、漫水乡、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历史沿革清雍正十三年(1736年)建立来凤县。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79年设置来凤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恢复来凤县,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00年,来凤县辖3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1670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翔风镇 100649 百福司镇 29055 大河镇 46448 绿水乡 22653 漫水乡 21020 高洞乡 17400 旧司乡 30188 三胡乡 28699 革勒乡 205952004年底,来凤县辖3个镇、5个乡,11个居委会、181个村委会。翔凤镇镇政府驻接龙桥,人口103000人,面积136.4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精神堡、育红桥、三光坪、花园堡、枫香、香花、白岩、老茶、何家坡、马鬃岭、关口、小河坪、马家园、白杨坡、大垭口、老寨坪、冯家坪、桂花树、黄茅坪、老虎洞、中华山、望水、河坪、旗鼓寨、师立坪、竹坝、梅河、沿山坝、车大坪、檀木湾、红岩堡。百福司镇镇政府驻百福司,人口30000人,面积185.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百福司、新安、捏车坪、冉家、舍米湖、合光、沙道湾、石梁子、观音坪、梅子动、拦河、廖家坝、堡七、斧头落、新才沟、岩坝子、荆竹堡、可洞、安家堡、木车坝、洞塘坝、安抚司、怯道河、高洞。大河镇镇政府驻大河坝,人口48000人,面积320.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大河坝、白水泉、芭蕉溪、桐子园、黔江洞、大坟山、马家园、小梅庄、社潭溪、枫香坪、张家界、沙坝、杉木塘、茶园、富绕、五道水、龙潭坪、老板沟、茶园坡、两河口、张家坡、冷水溪、独石塘、楠木坪、狮子梁、杉木溪、满店、板沙、白果、落鼓塘、竹山、施南坡、拦马山、三函槽、牡丹坪、车洞湖、中坝、漫水塘。绿水乡乡政府驻上寨,人口21000人,面积94.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上寨、四合、沙子田、大堰塘、拦马山、大坪、小坳、周家湾、老鹰岩、新溪沟、梅子树、香沟、贵帽山、施南坪、田家寨、康家沟、体河、老寨。漫水乡乡政府驻凉水井,人口21000人,面积136.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新拱桥、兴隆、枫木、苏家坪、新拱桥、社里坝、东山坪、鱼塘、桶子、油房坳、赵家坡、枣木垭、胡家坝、龟塘。旧司乡乡政府驻旧司,人口45000人,面积200.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旧司、龙桥、新街、黄土坝、苦竹溪、螺蛳塘、团坛子、西北车、新田沟、茶园沟、板沙界、红沙田、大岩板、李家院子、大坝、小河、觅鸭溪、后坝、烂车河、三寨坪、高桥、东流坝、锁洞、腊壁司、核桃湾、马家沟、岩朝门、黑洞塘、岩蜂窝、梅子垭、四方石、柏杨坪、都司界。三胡乡乡政府驻胡家沟,人口27000人,面积128.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胡家沟、讨火车、猴栗堡、苗寨沟、梨园子、桥亭子、官坟、狮子桥、石桥、范家沟、安子堡、六正、金龙、三堡岭、黄柏、阳河坝。革勒车乡乡政府驻革勒车,人口20000人,面积116.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革勒车、岩板、豹子沟、陈家沟、镇南、正坪、桑树坪、大地垅、三房沟、土家寨、古架山、葩坪、堰塘、天上坪、板栗坪、白果、桐麻、长太坪。**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湖北地名网,资料截止2004年底**截至2005年12月31日,来凤县辖3个镇、5个乡。共有11个居委会、184个村委会。 翔凤镇镇政府驻接龙桥,人口97000人,面积136.4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精神堡、育红桥、三光坪、花园堡、枫香、香花、白岩、老茶、何家坡、马鬃岭、关口、小河坪、马家园、白杨坡、大垭口、老寨坪、冯家坪、桂花树、黄茅坪、老虎洞、中华山、望水、河坪、旗鼓寨、师立坪、竹坝、梅河、沿山坝、车大坪、檀木湾、红岩堡、青山。 百福司镇镇政府驻百福司,人口33000人,面积185.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桂林书院、新安、捏车坪、冉家、舍米湖、合光、沙道湾、石梁子、观音坪、梅子动、拦河、廖家坝、堡七、斧头落、新才沟、岩坝子、荆竹堡、可洞、安家堡、木车坝、洞塘坝、安抚司、怯道河、高洞。 大河镇镇政府驻大河坝,人口48000人,面积320.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9个村委会:大河坝、白水泉、黑家坝、官城、芭蕉溪、桐子园、黔江洞、大坟山、马家园、小梅庄、社潭溪、枫香坪、张家界、沙坝、杉木塘、茶园、富绕、五道水、龙潭坪、老板沟、茶园坡、两河口、张家坡、冷水溪、独石塘、楠木坪、狮子梁、杉木溪、满店、板沙、白果、落鼓塘、竹山、施南坡、拦马山、三函槽、牡丹坪、车洞湖、中坝、漫水塘。 绿水乡乡政府驻上寨,人口21000人,面积94.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上寨、四合、沙子田、大堰塘、拦马山、大坪、小坳、周家湾、老鹰岩、新溪沟、梅子树、香沟、贵帽山、施南坪、田家寨、康家沟、体河、老寨。 漫水乡乡政府驻凉水井,人口21000人,面积136.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新拱桥、兴隆、枫木、苏家坪、新拱桥、社里坝、东山坪、鱼塘、桶子、油房坳、赵家坡、枣木垭、胡家坝、龟塘。 旧司乡乡政府驻旧司,人口45000人,面积200.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旧司、龙桥、新街、黄土坝、苦竹溪、螺蛳塘、团坛子、西北车、新田沟、茶园沟、板沙界、红沙田、大岩板、李家院子、大坝、小河、觅鸭溪、后坝、烂车河、三寨坪、高桥、东流坝、锁洞、腊壁司、核桃湾、马家沟、岩朝门、黑洞塘、岩蜂窝、梅子垭、四方石、柏杨坪、都司界。 三胡乡乡政府驻胡家沟,人口27000人,面积128.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胡家沟、讨火车、猴栗堡、苗寨沟、梨园子、桥亭子、官坟、狮子桥、石桥、范家沟、安子堡、六正、金龙、三堡岭、黄柏、阳河坝。 革勒车乡乡政府驻革勒车,人口20000人,面积116.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革勒车、岩板、豹子沟、陈家沟、镇南、正坪、桑树坪、大地垅、三房沟、土家寨、古架山、葩坪、堰塘、天上坪、板栗坪、白果、桐麻、长太坪。
〖来凤县特产〗
来凤西兰卡普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我国的四大织锦之一,是土家族的工艺美术之花。在土家语里,卡普是花,西兰是被面,西兰卡普意为土家花被面。按照习俗,土家姑娘出嫁要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花被面,因此,土家姑娘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编织。她们用彩色纱线编织自己的嫁妆,也编织出自己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来凤大头菜
大头菜,俗称“大蔸菜”。此菜在地方志上少有记载其它书籍上也尚无据可查,所以无法阐述出大头菜流传到土家族地域的准确时间。但是在鄂、湘、渝边土家族居住地域,种植大头菜的传统历史比较悠久,特别对此种菜的加工制作,保持着独特的工艺技巧。此菜色、香、味俱全,食之有着咸脆、醇香、松酥之口
来凤山茶油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
来凤腊猪脚
主要以猪脚为食材,炖着吃起来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驱寒、消食等功能。土家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猪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大众基本都爱吃的食物,而在国内到了过年很多家庭都会腌制猪脚脚,通过将猪脚烘烤或者太阳的晒干制作而成的美食,不仅可以有效的防腐,而且可以
生姜炒腊肉的做法
制作工艺简单,食材以腊肉和本地生姜为主。成品色泽鲜美,原滋原味。脆又香的味道,配合腊肉独特的香味,味美可口,也是土家传统菜之一。仔姜炒腊肉是一道家常美食,主要食材是仔姜和腊肉。仔姜温柔又辛香的味道,配合腊肉独特的香味,味美可口。主料:仔姜 300克左右、腊肉一块(200克左右)辅料:青椒一个、小红辣
凤头姜
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
〖来凤县景点〗
草凉驿杨家老宅
草凉驿杨家老宅为凤县文物保护单位。草凉驿杨家老宅位于红花铺镇草凉驿村,年代为清代。2019年6月27日,凤县人民政府公布草凉驿杨家老宅为凤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草凉驿村:草凉驿村…… 草凉驿村
张家窑苏维埃政权旧址
张家窑苏维埃政权旧址为凤县文物保护单位。张家窑苏维埃政权旧址位于双石铺镇张家窑村,年代为近代。2019年6月27日,凤县人民政府公布张家窑苏维埃政权旧址为凤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窑村:张家窑村…… 张家窑村
张贵田院士旧居
张贵田院士旧居为凤县文物保护单位。张贵田院士旧居位于凤州镇国安寺村,年代为现代。2019年6月27日,凤县人民政府公布张贵田院士旧居为凤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安寺村:国安寺村…… 国安寺村
067基地“厕所”实验室
067基地“厕所”实验室为凤县文物保护单位。067基地“厕所”实验室位于凤州镇国安寺村,年代为现代。2019年6月27日,凤县人民政府公布067基地“厕所”实验室为凤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安寺村:国安寺村…… 国安寺村
心红铺摩崖石刻
心红铺摩崖石刻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心红铺摩崖石刻时代:明、清地址:宝鸡市凤县三岔镇心红铺村保护范围:(1)心红铺摩崖题刻:北距心红铺村约500米,南距三岔村约2000米,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20米;(2)南天门摩崖题刻:题刻四周延伸20米;(3)心红铺西北栈道遗址:栈道遗址四周延伸10米;(
天台寺关帝殿
天台寺关帝殿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寺关帝殿时代:民国地址:宝鸡市凤县红花铺镇红花铺村保护范围:关帝殿四周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30米。2014年,天台寺关帝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花铺村:红花铺村…… 红花铺村
〖来凤县人物〗
王兆谟
王兆谟(1923—1989)凤县河口乡人,8岁时读书,后曾在汉中师范肄业一年,民国29年(1940)回家务农。王兆谟上学时就爱好绘画,不论在学校或在家,空闲时间就拿起笔在纸上临摹,或用树枝在地上练画,辍学后,在家边劳动,边习画。民国33年(1944)投师康生银学艺5年,先后在草凉驿、马鞍山、苇子坪等
赵维礼
赵维礼(1926~1969)陕西凤县人,1949年秋毕业于陕西师专理化科,11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富平县初中、凤翔县中学教师及凤县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代校长等职。1951年调任西乡师范学校代校长,1956年西师改为县一中,维礼仍任代校长至1964年底。维礼曾任共青团凤县中学支部书记及凤县团县委委员
王照
汉语拼音创始人 王照 王照(1859—1933),字黎青,号小航,又号水东。宁河县芦台镇人。曾祖王锡朋。王照是我国著名语音学家,汉字改革的先驱者,汉语拼音的创始人。他创造的“官话字母”,开注音符号之先河,一时风行于世。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是教育救国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全国第一所地方小学芦台第一小学,
陈宏伟
陈宏伟(1966~1986),曾用名行宏伟,生于凤县双石铺镇。1972年入学读书,1985年高中毕业,同年10月应征入伍。新兵训练中,不怕艰苦,努力学习军事技术,受到连队嘉奖。训练结束,被分配到有线电话班,为掌握过硬本领,每天坚持比别人多跑一公里,多练一小时。调到无线电通讯班后,白天在电台上苦练操作
唐拥军
唐拥军(1968~1986),汉中人,生于凤县平木乡。中学读书时,品学兼优,加入共青团,被评选为优秀团员。1985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谦虚好学,听从指挥,团结战友,刻苦训练。11月部队赴云南执行参战任务,在临战训练中,他发扬“钉子”精神,超负荷进行训练,很快掌握了军事技术,受到连队嘉奖。当他得知自
邵桂英
邵桂英(1910~1979),女,凤县红光乡磨湾村人。1953年加入中国0,曾任磨湾大队妇女主任、副大队长、公社党委委员等职。 邵桂英一生勤劳朴实,热爱集体,工作踏实。曾先后被评选为省和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受到0陕西省委和全国妇联表彰。 1958年秋,她白天带领社员抢种抢收,送交公购粮,
黄锡九
黄锡九(1892~1976),名建极,字锡九。凤县三岔乡三岔村人。1899年入私塾念书,颖悟好学。1906年中秀才,同年入凤县高等小学堂。1908年升入汉南中学堂,肄业一年,因成绩优异,被选入陕西高等巡警学堂深造。1909年中拔贡。 1911年,陕西革命人士响应武昌起义,10月27日成立临时军0,黄
李江升
李江升(1901~1972),凤县双石铺乡庙滩人。排行第四,人称李老四。因家贫,10岁即为人牧羊。1926年春,流浪甘肃省徽县、成县一带。稍长,受雇于张家川镇一骡马店饲养牲口。掌柜哈丙,精于兽医,李江升遂拜哈丙为师,边干工,边学医。两年后,学会钉掌、垫鞍及扎火针、割白内障等技术。1929年回双石铺,
文谟尧
文谟尧(1909~1972),字焕堂,凤县黄牛铺西街人,开明绅士。幼时在本街上私塾,后就读于凤县高等小学堂。1927年考入陕西省立中山中学,1930年入陕西省公路局公路人员养成所测绘班,受训一年。毕业后,先后被派往西(安)兰(州)、西(安)汉(中)公路任监工员。1940年回凤,任黄牛铺初级小学教员、
高清玉
高清玉 高清玉(1945~1970),凤县凤州乡北山村人。1965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409部队任通讯班长,同年加入中国0。服役期间,曾被评为五好战士。1970年7月,回家探亲,主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7月20日晚,冒雨和本村群众一起抢救集体粮食,回家途中,前行的西安市插队知识青年朱林志(女
马映选
马映选(1908~1970),字骥伯,回族,凤县凤州人。陕西省立第二中学毕业,1931年又在陕西省公路局公路人员养成所学习,1932年回县任西街小学教员。1933年2月奉陕西省建设厅调令,参加汉(中)白(河)公路测量及施工,直至公路建成。1942年回凤,任县0建设科技师。 1942年县内创办初级中学
李永源
李永源(1892~1969),排行第五,人称李老五,凤县黄牛铺三岔河村人。 青年时期拜当地名医赵昆山为师,潜心学医,三年后出师,行医乡里。专长中医外、骨科、掌握了三仙丹升炼技术,对内、妇科杂症的诊断、立方有独到之处,用药效果显著。看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贫穷患者不收诊费,以助人为乐事。在民国时期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