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孟楼镇李河村
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 > 老河口市 > 孟楼镇 > 李河村主页
〖李河村简介〗
孟楼镇李河村位于孟楼集镇西北5公里处,与袁冲乡接壤,北临古城水库,全村版图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5个村民小组,290户1197人。村级设一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党员34人,耕地面积3245亩。李河村与王楼村、田营村、柴岗村、毕庄村、余沟村、杨岗村、邓岗村、孟楼社区、黄老营村、朱庄村、大周营村、小黄营村、曹营村、朱寨村相邻。李河村附近有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老河口市博物馆)、清泉沟、袁书堂教育基地、百花山森林公园、李宗仁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老河口大仙桃、老河口银鱼、丹河稠酒、老河口汉水梨、汉江石等特产。
〖李河村特产〗
韩家土鸡汤
清朝嘉庆之年,汉江之滨光化县城,草丛丰美,故盛产土鸡,有一韩士,好滋味,便以土鸡为原料制成绝味鸡汤。因汤味鲜美,鸡肉肥嫩,美名盛传鄂西大地。嘉庆千叟宴上,韩家鸡汤更成为千家万汤中的一支独秀,食者如云。 百年过后,其后人韩维先生在继承祖传秘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兼众家之长,浓缩鄂西北一山(武当山)一
〖李河村景点〗
古隆中
古隆中位于襄阳城以西15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三国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的出典就在这里,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现在的隆中景区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主要景点诸葛
米公祠景区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是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的第五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无为市城内西北隅,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任无为知军时所建。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祖籍由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人称“米襄阳”。北宋崇宁三年至大观元年(1104-1107年),米芾任无为知军。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
水镜庄风景区
“三国名胜旅游区”水镜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隆中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南,305省道由此经过,距襄阳市37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得名水镜庄。“三国名胜”水镜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隆中
襄阳白水寺
白水寺风景名胜区,东邻随州神龙岩,西近襄阳古隆中,为“汉—十”根治线上的必经之地,被列为襄阳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外事活动参观点。景区分为白水寺古文化游览区、白水湖水上游乐区、香龙山风景游览区、山庄度假区等四大游览区。白水专坐落于狮子山之巅,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刘秀殿、娘娘殿、兵器殿、关公殿、青龙井、龙井
襄樊襄阳城
景点地址:襄樊市区汉水南岸门票信息:电话咨询交通指南: 襄阳古城面积比较大,经过的公交线路比较多,市内有1路、6路、14路、21路、24路、512路等公交车穿城而过。 简介: 在襄樊市区汉水南岸。南跨汉沔,北接京洛,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方便。春秋时为楚国之北津戍,东汉末为荆州牧刘表治所,是历代兵家必
中国汉城
简介:中国汉城位于湖北省襄阳枣阳市, 以青铜刘秀塑像为核心,自西而东设“光武省亲、昆阳搬兵、真定喜宴、二十八宿”等四组大型雕塑,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青铜雕塑组团,全景再现东汉光武帝刘秀一生的重要节点,全方位展示东汉中兴历史文化风采。核心区项目占地1800亩,规划建筑80万平方米,投资22.87亿元,是一
〖李河村人物〗
王实
王实,1918年生,湖北光化(今老河口)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休养所指导员,西北野军营政委、团政委。参加了延安保卫战、沙家店、扶眉、郑州等战役。建国后,历任第一野战军师副政委,军事学院中共党史教授会副主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外国留学生系政委,解放军
袁震
袁震(1907—1969年),湖北光化县人。18岁时考入武汉大学攻读史学,1930年,23岁的袁震又考入清华大学史学系,并很快成为清华屈指可数的才女。袁震在一次回家看望患肺结核的父亲时被传染,也患上了肺结核,进而转为骨结核,从此便卧床不起。袁震因为长期生病而无法上学,清华大学只能取消了袁震的学籍。在
冯道根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赞(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南朝梁将领。年少丧父,帮人做工以养母。以勇救湖阳戍主蔡道斑而知名。齐建武(495-498年)末,为3口戍副。南齐永元二年(500年)以母丧还家。萧衍在襄阳起兵,他率乡人子弟悉归之。萧衍使辅佐蔡道福,常为前锋陷阵。道福卒后,他并领其众。梁朝建立,为骁骑将军。
范汪
范汪:(约308-约372年),东晋大臣。字玄平,南阳顺阳(今湖北光化北)人。家贫,布衣蔬食。博学多才。为庾亮佐史十余年,甚得礼遇。醒温代庾翼为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刺史,任他为安西长史。桓温平蜀后,被进爵武兴县侯。自请还京,求为东阳(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太守,大兴学校,有政绩。授都督徐、兖、青、冀
伍被
伍被(音皮):赞(今老河口市)人。班固的《汉书》载:"伍被,楚人也。或言其先伍子胥后也"。伍被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的谋士。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受父封亦为为淮南王,是西汉的文学家、思想家。好读书,善文辞,受到汉武帝刘彻(刘安之侄)的重视,奉命作《离骚传》,曾"招致宾客、方士数十人
范晷
范晷:西晋官员。字彦长,南阳顺阳(今湖北光化北)人,少年时游学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东)。历任冯2(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太守、凉州(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北)刺史。时土地荒芜,百姓困敝,他劝农民务农桑。有政绩。晋惠帝元康(291-299年)中,加左将军。
张友直
张友直:北宋官员。字益之。阴城(今湖北光化西)人。初补将作监主簿,调秘阁校理,赐进士出身。宋仁宗庆历初年,出任襄州(今湖北襄阳)知州。适张海、党君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襄阳,他率军抵抗,被击败,乃罢官。不久,奉召还朝,任刑部员外郎,兼集贤殿修撰;常奏事便殿。后出任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知州。时越
范泰
范泰:(355-428),东晋及南朝宋大臣。字伯伦,顺阳(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初为太学博士。荆州(治所在今江陵)刺史王忱任命他为天门太守,后升中书侍郎。桓玄-时,他居丧无礼,乃被贬于丹徒(今安徽当涂)。晋末曾任黄门郎、御史中丞。卢循起义时,他先发兵千人镇压;加振武将军,升侍中,调任度支尚书。入宋,授
左觉农
左觉农(1905-1949),又名家宽,化名夏忠武,老河口傅家寨人。家境贫寒,自幼随舅父袁书堂和姨母袁友松生活。1916年在武昌袁书堂开办的"城成织业织绸厂"当学徒,后入武昌师范附属小学读书。1919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襄阳二师)。在武昌、襄阳就读期间,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特别是共产党人陈潭
宋正德
宋正德(1904-1930),男,老河口市牌坊街人。1923年入湖北省立襄阳第十中学读书。在校期间,受到当时任校监的共产党人谢远定的教育和影响。1925年夏,鄂北开展了大规模的-,宋积极投身于这一爱国行动,和同学们冲破反动-阻拦,走上街头查禁英、日货,并据跟反动封建官僚襄阳县长叶于蕃作斗争。是年秋,
熊玉珩
熊玉珩(1907-1930),男,字幼平,老河口东启街人。幼读私塾,1924年考入湖北省立襄阳第十中学。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襄阳县委书记、国民党光化县临时党部成员、国民党襄阳县党部常委。"四·一二"政变后,坚持革命斗争,任中共鄂北特委老河口联络处联络员
袁溥之
袁溥之(陈郁夫人),女,生于1904年,在老河口袁冲村长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参加革命,是武汉地区妇运工作的早期领导人一。1920年,考进武昌女子师范学校,1922经陈潭秋等人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因参加-被学校开除。1923年进入安庆女子中学读书,同时兼做团的工作。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