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景区始建于1875年,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47号,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的旧宅。景区占地72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区内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无论是通体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遗存和当时的民俗民风。

别名:石家大院景区
门票参考:25元
开放时间:09:00~17:0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2006年(4A)
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第六批(清朝)
所在地/隶属: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47号
基本介绍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47号,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石家在清道光三年(1823年)析产为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四大门,大规模的建筑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设。1991年,以石家大院为馆舍的天津杨柳青博物馆正式开馆。
现石家大院即为仅存“尊美堂”宅第,曾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之精妙。
文物遗存
石家大院中收藏大量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作品,有造诣颇深的神品书画师钱慧安、高桐轩等人的作品和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天津砖雕陈列,集中了130余件砖雕。砖雕俗称“刻砖”,是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成就较高。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成人票:25元;
优待票(儿童、学生、老人):13元;
石家大院语音讲解:2元。
交通指南
公交:可乘坐824路、669路、153路、672路、175路公交车至石家大院站,另有便民2路、津西2路等便民公交。
建筑格局
石家大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
石家大院大门内是一条宽阔的长长的甬路,构成大院的中轴线,甬路上有形式各异、建筑精美的5座门楼。从南向北门楼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道路东西两边各有五进院落。东院为内宅,有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陈列着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砖雕及天津民俗。西边的院落为接待贵宾的大客厅、暖厅、大戏楼、祠堂等,已基本恢复了原有陈设。与内宅相比,这里建筑用材更为考究,做工更为精细。大客厅院内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可挡风避雨。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较为华贵。西院的西边还有三进院落,是私塾先生教书及其他的专用房,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历史沿革
清道光三年(1823年),石家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
清光绪元年(1875年),进行大规模建筑,后仅存“尊美堂”宅第。
民国十二年(1923年),石家迁走,自此大院开始衰败,国民党时期曾多次在院内驻军,任意拆改破坏,经过文革浩劫,大院已面目全非。
1987年,投资560万元修复石家大院。
1991年,以石家大院为馆舍的天津杨柳青博物馆正式开馆。
荣誉及其他
石家大院曾被称为“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
石家大院是天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也是天津市重要的旅游景点,曾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10月,石家大院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0年,馆内“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展览”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命名为第一批50个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
2020年11月20日,石家大院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所属地区
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7处国家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到2011年7月,天津的5A级景点有两处,4A级景点有八处。另外,天津的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品达53万件,其中一、二级品达1000多件。天津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天津有以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为特点的蓟县旅游观光区,有海湾特色的塘沽滨海游乐区,已形成以海河为风景轴线,以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北运河,繁华金街,鼓楼商贸街,异国风貌五大道为辅的市中心旅游区。天津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盘山风景名胜区、古文化街旅游区、八仙山自然保护区、蓟县独乐寺、黄崖关长城、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津海滨旅游度假区、霍...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