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山风景区

龙池山风景区位于宜兴城西南35公里的茗岭镇境内,为江苏省森林自然保护区。山海拔488米,年平均15.7℃,森林覆盖率达95%,总面积18000多亩。因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宽叶林带生长茂盛,珍稀濒危植物众多,故有“天然植物王国”和“绿色氧吧”之称。
龙池山景区内有省自然植物保护区、“澄光寺”、“白云寺”等名胜古迹,山顶有龙池,登高远眺,可遥见浩瀚太湖风帆点点。在此观日出,景象之美,可比泰山。
龙池山于1981年被批准为江苏省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据专家介绍,这里生长的维管束植物有144科、491属、844种之多,还生长着我国特有的金钱松和天目玉兰等珍贵树种。由于天时、地利的因素,这里的植物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既有热带分布的植物种属,又有在东北、华北生长的温带植物在此安家,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亚种。南方以常绿为主的属,在这里出现了耐寒性的落叶种;北方以落叶植物为主的属,这里又出现了常绿的种。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龙池山也是一处佛事圣地,山上有龙池庵,建于宋咸淳二年(1266),名禹门禅院;明永乐年间赐大藏经一部,慈仁太后赐金观音一尊,金篮一只;明成祖赐雨过天晴青瓷碗等,均为禅院珍藏;清康熙年间,敕赐“澄光寺”。旧时龙池庵分上、中、下三庵,为江浙八大寺之一,蔚然江南巨刹。
所属地区
历史沿革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置阳羡县,属会稽郡。东汉顺帝四年(公元129年)改属吴郡。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以表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之功,设义兴郡,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六县。隋废郡,改为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讳,取“义者宜也”之义改名宜兴县,仍属常州。元初升宜兴府,元贞元年(1295年)立宜兴州,属常州路。明复称宜兴县,属常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置宜兴、荆溪二县,1912年省荆溪县入宜兴县。1914—1927年属苏常道。1949年属苏南行署区常州专区,1953年1月26日属江苏省苏州专区,1956年2月17日属...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