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景点大全 > 宝山大成殿

宝山大成殿

所属地区:上海市宝山区 发布时间:2023-12-16 09:10:19
宝山大成殿

宝山大成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宝山临江公园内北端,矗立着一座城厢地区唯一的古殿--大成殿。

大成殿是旧时庙学建筑群中的一幢主体建筑。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宝山知县赵酉看到士子平时没有活动场所,每年要赶到嘉定文庙去祭孔,便积极申请兴建庙学,谁知迟迟未获批准。赵酉本人就捐助银子200两。县里的士子和热心公益者也纷纷解囊相助。

赵酉并建议把兴修水利节余下来的银子4100两作兴建庙学的经费。此时,正好来了一位姓王的布政使,赵酉趁机向他提出兴建庙学。布政使呈报总督获准后,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动工兴建。

庙学建筑以供养孔子塑像的大成殿为主,殿外筑坛,环围石栏。殿两旁有东西庑房各八间,供奉孔子的弟子及传播儒家思想的先贤牌位。殿东北建崇圣祠,南为东门,再向南是棂星门。此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坊,上面分别刻着:“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八个字。周围建有明伦堂和尊经阁等建筑。在棂星门东南城垣上还建造了可以俯视江海的奎星亭。整个庙学化费白银5000两,成为宝山城厢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的建筑群。

从这以后,宝山的士子再也不用凌晨起来,忽匆匆地赶往嘉定去祭孔了。每年仲春、仲秋的上旬丁日,鸡叫头遍过后,大成殿内外烛影摇曳,香烟缭绕,佾生们在钟鼓声中翩翩起舞,城里的文武-、缙绅、学子在知县率领下,列队徐徐而入。他们身穿礼服,三跪九叩,行礼如仪,恭敬非凡。

谁知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一场罕见的飓风,将包括大成殿在内的庙学建筑,几乎全部摧毁。从此,庙学废置了。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彭元理应璟就任宝山知县,下车伊始,他便到庙学察看,史见断瓦残垣,蒿莱丛生,仅存风雨飘摇的尊经阁与启圣祠,昔日雄伟的大成殿,高耸的奎星亭……均已荡然无存。他止不住潜然泪下,寻到大成殿的台阶下,九叩而归。他力主重修庙学,劝捐银子近万两,化了三年时间,重修后的庙学建筑群焕然一新。

之后,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县刘光斗,光绪七年(1881年)乔县王树棻、民国十五年(1926年)知事冯成均曾先后对庙学进行过修缮。直到“八·一三”淞沪抗战,日军对宝山城狂轰滥炸,庙学的大部分建筑毁于炮火,仅大成殿幸免于难。

建国后1956年和1960年,人民政府曾两次对大成殿进行修缮,单1960年即耗资一万余元。

1991年5月,对大成殿再次进行修缮。翌年6月16日将改建后的大成殿辟为“陈化成纪念馆”对外开放。馆内陈列有关史料图片、遗物、大炮、兵器等实物或仿制品。改建后的大成殿,保存了古建筑的风格,为江浙一带典型的清代垂檐歇山顶式建筑。

所属地区

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区北部,总面积300平方千米。2004年底,常住总人口为125.48万人,户籍总人口为86.76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密山路5号,邮编:201900。代码:310113。区号:021。拼音:Baoshan Qu。行政区划宝山区辖3个街道、9个镇:吴淞街道、友谊路街道、张庙街道、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历史沿革宝山,因山得名。1412年(明永乐十年),境内海滨,曾用人工堆筑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标志,为出入长江口的船只导航,永乐皇帝定其名为宝山。此山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坍没于海,但其名仍沿用至今。宝山,原属江苏省,1742年(清雍正...上海市宝山区

=∣更多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