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景点大全 > 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

所属地区:贵州省 发布时间:2023-11-27 14:29:42

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东部享有“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县,该地质公园于2003年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2009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由思唐、思林、长坝、鹦鹉溪、文家店、板桥、青杠坡等7个集中景区组成。地质公园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兼有典型的地质构造遗迹、峡谷地貌等自然景观和古建筑、古村落、宗教、民俗等人文景观,石林、穿洞、天坑、残丘、喀斯特泉、洞穴堆积等喀斯特景观发育完备,间歇泉、温泉、冷泉、热泉等喀斯特泉一应俱全,景观...

地质公园级别:国家级(2009年第五批)正名

所在地/隶属: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

公园概况

基本地理信息

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思南县境内,占地面积202.99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2‘ ——108° 28’,北纬27° 32‘ —28° 09’。公园东距国家森林公园梵净山70km,西离历史文化名城遵义160km,南至石阡风景区30km,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公园类型与特色

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体,结合峡谷地貌、水体景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集地学资源的独特性、系统性、科学型和观赏性于一身的、大型喀斯特类型地质公园。它有四大特色,一是喀斯特地貌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国内外是罕见的,二是喀斯特地貌景观沿乌江两岸分布,它们的形成与乌江的演化存在密切的联系,三是中国同纬度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四是喀斯特类型众多,各阶段的地貌形态都有,完整地展示出思南境内乌江两岸喀斯特发育的全过程,是研究喀斯特的理想场所。

公园景区划分

长坝景区——以典型的、类型众多的喀斯特石林为主要景观;

文家店—荆竹园景区——以婉蜒曲折的溶洞及千姿百态的洞穴堆积物景观为特色;

思林景区——以喀斯特组合景观为主要特征;

青杠坡景区——以象形石为主要景观;

鹦鹉溪景区——以喀斯特泉、瀑为主要景观;

板桥景区——主要景观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古建艺术、文化等;

思塘景区——以历史、人文景观为主要特征。

地质历史

物质基础

经地质学家调查考证,思南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距今2.95—2.5亿年(二叠纪)间形成的厚层石灰岩中。由于受到多次地壳运动影响,石灰岩中存在很多断裂和裂隙。这种布满断裂和裂隙的石灰岩,正是思南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水动力条件

可溶性岩石和具有溶蚀能力的水流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水资源丰富的乌江及其思南境内的支流是水动力的主要来源。

地貌形成过程

1.石林景观的形成

石林形成的初期,流水在产状平缓的厚层石灰岩坡面上流动,沿石灰岩的裂隙溶蚀,形成纵横交错的沟槽和脊状岩石块体,即溶沟和石芽。新近纪晚期,早期形成的石芽被抬升,流水不断往下切割,石芽不断发育成长为高大的、彼此相互隔开的石林。

2.溶洞景观的形成

思南溶洞景观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洞体的形成和洞内景观的形成。溶洞洞体的形成:洞是由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侵蚀、崩坠共同作用的结果。思南地区的溶洞洞体是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时期,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岩层层面和裂隙进行溶蚀和侵蚀,使裂隙不断扩大形成的,在贵州高原台升的拉动下,思南地区地壳出现多次间歇性升降,因而形成多层溶洞。洞内景观的形成:思南地区溶洞洞内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景观是由洞穴水堆积形成的。洞穴水有几种运动形式:渗透水、流动水、喷雾水,不同运动形式的洞穴水,形成不同的堆积物,形成不同形态的景观。

3.乌江峡谷的形成

思南境内的乌江峡谷地貌是在新构造运动驱动下,从距今6500万年的古近纪以来,在碳酸盐岩发育区,经过4次抬升和流水下切、溶蚀、雕塑形成的,是园区重要景观之一。

所属地区

贵州是位于中国西南内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其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前来旅游观光。贵州的山,层峦叠嶂,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贵州的水,蜿蜒于深峡幽谷,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贵州拥有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也有奇特的“天下第一洞”——织金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此外,湖光山色的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以及瑰丽多姿的“大小七孔”,再加上纯朴的民俗风情,极具诱惑力的风味小吃,为贵州旅游增加了无限魅力。...贵州省

=∣更多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