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莫城街道三和村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常熟市 > 莫城街道 > 三和村主页
〖三和村简介〗
虞山镇三和村由原甸庄村、三村村、殷庄村合并成为的三和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723户农业户,人口2640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42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85亩。2012年全村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900万元,工业总产值7900万元,工业销售7600万元,利税总额3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2400元。 三和村全年村级经济收入135万元,公益事业投入每年都超过50万元,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化,有线电视、自来水网络覆盖全村,自2012年三和村成立了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为三和村村级经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村企挂钩、村村结对、校村共建等活动对发展村级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三和村私营工业经济、个体经济并驾齐进;文具用品、机械制造、服装为主的工业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三和村人民将以开放、进取、稳健、诚信的姿态,招诸路英豪,纳八方贤才,进村落户,共创辉煌。 办公电话:52492504三和村附近有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常熟虞山公园、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蒋巷乡村旅游景区、常熟方塔园等旅游景点。有绿毛龟、虞山绿茶、盘香饼、叫花鸡、太湖猪等特产。
〖三和村特产〗
苏州西山杨梅(太湖绿牌)
杨梅为较耐寒的常绿果树,即使天气骤寒乍暖也无霜冻现象,特别适合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金庭的气候、水温和降雨量都特别适合杨梅的生长。西山杨梅品种约计在15个以上,主要有大叶细蒂、小叶细蒂、乌梅种、石家种、浪荡子等。大叶细蒂树形开放,树干粗壮,枝条弯曲,节间较短,树冠较密,叶形大、深绿色,宽披针形,质软,果
酒酿饼
酿饼是江苏苏州地方传统名点,春季的时令点心,外观和小月饼相似,面是用清酒酿来发的,由于气候的原因,往往只适合卖一季,最佳的品尝时节是在清明前后。酒酿饼有荤、素之分,品种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味。酒酿饼以热食为佳,特点是甜肥软韧,油润晶莹,色泽鲜艳,滋味分明。酒酿饼有荤、素之分,品种主要有玫瑰、豆沙
王庄西瓜
“王庄西瓜”是尚湖镇的传统农产品,以“皮薄、汁多、味甜、口感爽、脆”而著称。早在五、六十年代,王庄西瓜就享有名气,特别是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华东地区有很高的声誉度。当时只种植华东6号、解放瓜等品种。一九九八年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推动下,王庄西瓜迅速发展,
大唐葡萄
常熟市支塘丰联果品园艺场,园内种植葡萄规模280亩,2004年开始从事鲜食葡萄生产,其品牌谓“唐姐”,其主人是一名巾帼“唐雅珍”。2006年“唐姐”葡萄园已经进入始产期,始产面积110亩,产收鲜食葡萄8万多斤,实现销售收入40多
蕈油面
松树蕈油面,这种面是常熟的一个传统的特色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兴福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它生长在松树的根部,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它的主要生长期是春秋两季,那个时候的蕈又嫩又鲜,可是新鲜采下来的蕈里有很多小虫子,先撕去表层
董浜快餐蔬菜
董浜镇发挥蔬菜规模优势,2006年8月在东盾、里睦组建上海绿捷快餐公司蔬菜直供基地,产销对接为其长年供应所需的优质蔬菜。一方面减轻了上海方面蔬菜采购的成本,确保了其蔬菜采购的货源;另一方面减轻了产地的蔬菜运销成本,促进了蔬菜的无公害生产。快餐基地根据绿捷快餐公司的采购计划,制订生产计划,规划品种布局
〖三和村景点〗
四神父墓
四神父墓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四神父墓位于常熟虞山镇北门外虞山半山腰晏家山山坡上,年代为清。四神父墓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市石板街
唐市石板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唐市石板街位于常熟唐市镇尤泾河东岸。唐市石板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庞薰琴故居
庞薰琴故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庞薰琴故居位于常熟城区南泾堂,年代为清。庞薰琴故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庞洪文宅
庞洪文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庞洪文宅位于常熟城区南泾堂,年代为清。庞洪文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赵宅雕花小厅
赵宅雕花小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赵宅雕花小厅位于常熟城区午桥弄,年代为清。赵宅雕花小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邑学泮池及古井
邑学泮池及古井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邑学泮池及古井位于常熟城区学前街,年代为明。邑学泮池及古井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和村人物〗
沈昌焕
沈昌焕(1913年10月16日-1998年7月2日),江苏苏州吴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著名外交官,有"外交教父"之称。1933年毕业于光华大学政治系。193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交通部公路总局专员、蒋介石英文秘书、国民党政府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到
范仲温
范仲温(985—1050),字伯玉,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墉子,范仲淹兄。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恩补将作监主簿,调新昌尉。在邑三年,盗不及境,除宁海军节度推官。庆历七年(1047),知黄岩县,时海潮坏城,教民为桴救之,全活数千人,又设闸御水,解除水患。迁太子中舍,致仕。范仲淹之兄范仲温,
徐迈进
徐迈进(1907一1987),又名徐文元、徐秋蝉、周善、徐建三,江苏省吴县人。曾在上海一家养蜂公司做学徒,期间,在进步青年影响下,阅读了《新青年》、《响导》等进步书刊,开始受到革命启蒙。1925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出任中共无锡甘露镇支部书记;1927年8月,建立武进县东南地区第一个秘密党
吴尚勤
吴尚勤(1921~1988)女,江苏吴县人。实验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1938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在童第周指导下做胚胎实验,毕业后留校任解剖科助教。1949年调入山东大学动物系,做童第周助手。1950年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领导或参与的研究课题多次获全国一等奖。曾当
陈中孚
陈中孚(1882~1958)字奇曾。江苏吴县人。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在日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秘书。归国后,和商震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1915年来青,组织吴大洲、薄子明、吕子人等山东籍革命党人武装反袁(世凯),筹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居正任总司令,其任副官长,总管军需供给,为居正最得力助手。1916年袁
范纯粹
范纯粹(1046年~1117年),字德孺,北宋官员。范仲淹第四子,出生于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以荫入仕,性沉毅,有干略。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权陕西路转运判官,进副使。八年,为京东路转运使,知庆州。哲宗元祐六年(1091),入为户部侍郎,出知延安府。绍圣初入元祐党籍。徽宗立,起知信州,旋以-
范纯礼
范纯礼(1031年~1106年),字彝叟,一作夷叟。参知政事范仲淹第三子,右相范纯仁之弟。北宋大臣。吴县(江苏苏州)人。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历知遂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哲宗元祐中,召为光禄卿,进给事中。后改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出知亳州。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擢尚书右丞,
范纯祐
范纯祐,字天成,范仲淹长子,苏州吴县人。性英悟自得,尚节行。方十岁,能读诸书;为文章,籍籍有称。父仲淹守苏州,首建郡学,聘胡瑗为师。瑗立学规良密,生徒数百,多不率教,仲淹患之。纯祐尚未冠,辄白入学,齿诸生之末,尽行其规,诸生随之,遂不敢犯。自是苏学为诸郡倡。宝元中,西夏叛,仲淹连官关陕,皆将兵。纯祐
范梦龄
范梦龄(?-?),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吴越节度判官,后被北宋追封为徐国公。范梦龄祖先原为邠州(今陕西省邠县/彬县)人,唐朝宰相范履冰为其先祖,但因战乱不能回乡,后跟随其父唐朝咸通其间任处州丽水县丞之范隋移居苏州吴县。有一子为范赞时,九岁中神童科举,任吴越秘书监。其孙范墉跟随吴越忠懿王钱俶归
范赞时
范赞时,五代吴越诗人。苏州人。北宋名臣范仲淹之祖,吴越中吴节度判官范梦龄之子。九岁举神童。仕吴越官至秘书监。宋仁宗时追赠唐国公。
范墉
范墉,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宋代官员。范赞时儿子,范仲淹的父亲。他历仕武德武信武宁三军节度、掌书记、赐绯,初赠尚书、刑部郎中、太子少师,加赠太子太师、累赠太师、周国公。北宋武宁军节度使,后被追封为周国公。在其子范仲淹出生隔年过世。范墉原为吴越官员,至宋北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范墉跟随吴越忠
柳支英
柳支英,曾名柳知行,1905年3月24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太湖之滨的吴县木渎镇。1924年毕业于苏州晏成中学理科。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并得以参加“斐道斐荣誉学会”(PhiTauPhiHonorarySociety)并被授予金钥匙。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江苏省昆虫局任副技师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