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下蜀镇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 > 句容市 > 下蜀镇主页
〖下蜀镇简介〗
句容市辖镇。1950年建下蜀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复改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35公里,距南京30公里。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3.4万。北临长江,沪宁铁路、312国道横贯境内。辖油榨、下蜀、刘圩、祝里、山河、六里、浮桥、谢边、窑业、新村、涧东、桥头、河北、裕课、引河、沙地、渔业17个村委会和下蜀、桥头2个居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工业有建材、冶金、机械、化工等,主要产品有水泥、大理石、地毯等。
〖下蜀镇特产〗
丁庄葡萄
丁庄葡萄是句容著名特产之一,产地为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丁庄葡萄甜味浓、味道鲜、不涩、不酸,丁庄的招牌,曾送北京参加宴会。丁庄葡萄产于革命老区、国家4A级风景区、道教圣地-----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茅山山脉横亘在脚下。丁庄葡萄之所以品质超群,还拥有别人不可复制的得天独厚,那就是产地的气候与土壤。句容
煎山芋糕
煎山芋糕,山芋糕是农家很普通的一道菜,但每每吃起来,那味道总是很特别。特别容易让人想起小时候……福临门酒店、旅游酒店、香满楼大酒店有售。
三岔猪头肉
三岔猪头肉选用精瘦猪头肉经陈年老卤卤制,色质棕红,口味咸鲜,卤味香浓。
茅西臭干
茅西臭干采用陈年老卤泡制的臭干,经油炸辣汁,色质金黄,口味香辣。臭干是句容的小吃之一,深受大众欢迎,老少皆宜。
茅山长青
一.产品介绍“茅山长青”茶感官品质,外形条索长度1.5-2cm,扁直挺秀、色泽翠绿、匀整;内质香气清高持久、馥郁幽雅,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细嫩匀整。冲泡后芽头朝上竖于杯中,如群笋出土,栩栩如生。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1、地形地貌情况“茅山长青”产自句容市境内茅山丘陵与宁镇山
茅山长青茶
茅山长青茶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的特产。句容茅山长青茶外形扁直挺秀、色翠,内质香气鲜高,冲泡后,汤色嫩绿,叶底明亮,啜饮倍感鲜爽。茅山地区早在隋代即为江南茶乡,传统名茶享有盛誉。清顺治年间乾元观一带所产“乾茶”和民国时期茅麓公司生产的“茅山麓茶”就颇为有名。方山寺僧经营的云雾茶则以1担稻换1斤茶
〖下蜀镇景点〗
华阳洞摩崖石刻
华阳洞摩崖石刻位于句容市茅山镇红庙村茅山风景区内积金峰南,华阳洞口朝西是茅山最大的溶洞.摩崖平整开阔,上面刻有唐代至清代游客的题名数十方.摩崖上部正中刻“华阳洞”三个特大楷体字,底径约1米许。在众多的题名中有宋皇佑二年(1050)和迪、陈辅、郭微、太常博士的题名,仍清晰可读。其他明代人的题名较多,如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座落于当年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茅山北麓、望母山山巅之上。由镇江市全体党员交纳--,于1995年9月1日建成。纪念碑宽6米,高36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后刻有114字纪念碑文。纪念碑须弥座高3.13米,寓指镇江市全体党员31.3万人
见月和尚墓
见月和尚墓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见月(1601-1679年),即见月律师,宝华律宗第二代祖师,俗姓许,楚雄县人,14岁父母双亡。少好游,曾到金沙江,甸尾等地,因羡慕赤松子,遂出家当道士,后舍道入佛。32岁从宝洪山亮如法师剃度,法名读体。明崇祯九年(1636)年到镇江海潮庵,第二年从三昧受具足戒,继而
浮山西周土墩墓
浮山西周土墩墓群,分布在句容县城西南20多公里处的甸岗村浮山果园内。该地为一片岗峦起伏的丘陵地,以浮山为最高,其上古代土墩众多,据调查,仅在果园一带即有32座。浮山土墩墓,70年代以来曾先后有过多次考古发掘,其中以1974年镇江博物馆对Ⅰ号土墩的发掘和1975年南京博物院对Ⅱ号土墩的发掘较为重要。I
城头山遗址
城头山遗址位于句容县大卓乡本湖村,1957年发现,1983年南京博物院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遗址现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高出地面10米左右的土台形,文化层堆积厚5米以上。根据文化遗物的特征,遗址的文化层可分为新石器时代,以及相当于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早期等时期的堆积,发现墓葬57座,房屋基
丁沙地遗址
丁沙地遗址位于句容县龙潭镇西南3公里,北距长江3.5公里,属江苏省句容县宝华林场。遗址为一高出地面6米的山麓岗地,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1988年发现,南部已遭破坏。198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82平方米。1989年对遗址进行全面钻探。遗址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红
〖下蜀镇人物〗
陈金虎
陈金虎,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江苏句容人,研究生文化,硕士学位,1987年11月入党,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学习;1989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1992年7月江苏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助教、讲师;
陈恩凤
陈恩凤教授生平(1910-2008)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九三学社资深社员,我国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原沈阳农学院院长陈恩凤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6月7日11时20分在沈阳逝世,享年98岁。陈恩凤教授,江苏省句容县人,1910年12月20日出生,193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1935年至19
巫宝三
巫宝三,原名巫味苏,1905年7月28日生,江苏句容马庄桥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25年入吴淞政治大学,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学习。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1933年入陶孟和主持的北平社会调查所从事研究工作,
张叔良
张叔良(1892-1960),别名慕唐。原籍江苏句容,长寓苏州。《苏州明报》创办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青少年时在苏州读书。民国十三年(1924)2月,参加由孙痴人集股创办的《明报》,任报社总务主任兼采访政法新闻的记者。8月,江浙军阀战争起,为免战祸殃及苏城,张一麐赴沪访张群、黄炎培,共商斡
巫昌祯
巫昌祯,江苏省句容县人,1929年11月生,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至今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现为教授。主讲过民法、婚姻法、家庭社会学等课程,以婚姻法、妇女法的教学和研究为主。参加过四次立法活动(民法、婚姻法、妇女法等)。主持或参与六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婚姻法、法学四十年、计划生育法等
骆绮兰
骆绮兰(1756-?) 字佩香,号秋亭,又号无波阁女史,句容人。30岁左右丈夫死后移居镇江。幼承家学,能诗善画,生性豪放,晚年信佛。曾作《八梦诗》,记述梦中登天、渡海、登科、从军、种田、隐居、求仙、学佛等事,以寄托自己的抱负。在寡居后,不甘埋没自己的才华,师事袁枚、王文治,并与赵翼、洪亮吉、鲍之钟、
刘正忠
刘正忠(1928~1984),句容郭庄乡黄南南陌村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民 兵排长、生产队队委、保管员等,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为人正派,关心爱护集体财产, 在群众中威望较高。1984年7月6日1时许,刘正忠和本村8名少年在赤山湖圩堤上放 牛,席地休息游玩。14岁的刘泽兵见自己的牛下
翁天泽
翁天泽(1956~1979),句容宝华乡人。农家出身。在学生时代,就爱听爱讲英雄故事。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夸奖和赞扬。高中毕业后, 回家务农。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以他为骨干,组成青年突击队,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经 常乐于做好事,带领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基干
倪顺兴
倪顺兴(1925~1953),句容天王镇潦塘村人。幼年家境贫寒,3~4岁时,父母双亡,由 叔父母扶养成长。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出 兵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倪顺兴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二十四军七 十师二○八团通讯连任战士。尔后,进驻上甘
王里
王里(1918~1949),原名王举鼎,句容石狮乡寨里村人。191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 庭。1933年考入栖霞乡村师范,靠助学金就读。毕业后,在大卓包家村小学任教。日军侵 占句容,王里激于民族义愤,主动与新四军一支队战地服务团宣传员陈力联系,决意弃教 从戎,1939年参加新四军,在一支队任战士、-干
俞世江
俞世江(1914~1946),又名俞小锁,句容茅西乡蔡门村人。雇农出身。家境贫寒,9岁 帮地主家放牛,干长工十几年。1939年2月加入新四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 日伪军在茅山地区疯狂“扫荡”,“围剿”新四军。为打击日伪反动势力,组织决定俞世江以 帮工身份作掩护,在村上搜集情报和做瓦解敌
徐明
徐明(1920~1946),原名徐增祥,浙江海宁盐官镇人。16岁到上海,进入天主堂街法 大马路(今金陵东路)一家运输报关行当学徒。1936年5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群众组织华联同乐会,成为抗日救亡活动中的积极分子。1938年5月,被吸收参加中 国共产党。入党不久,他坚决要求到抗日斗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