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
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果洛州 > 久治县主页
〖久治县简介〗
久治县,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辖县,青海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州境东南部,东南与四川省接壤,东北与甘肃省相邻。 县府驻智青松多(康赛乡辖地)人口1.7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以上。面积8592平方公里。辖6乡。历史古为羌地,唐隶羁縻州,后属吐蕃王朝,宋属吐蕃厮,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清属中郭罗克千户和查洛赛千户牧地,隶四川省松潘镇管辖,青海建省后划隶青海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果洛行政督察区(驻白玉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白玉设治局(驻白玉寺)。1955年由甘德县析置久治县,隶果洛藏族州。现状地处青南高原东部,巴颜喀拉山脉的年保山横贯全境,山南部多为南北走向的峡谷,山北部是宽谷和山间盆地。年保山以北属黄河水系,以南属长江水系。 属高原湿润性高寒气候,年均温0.1℃,年降水量764.6毫米。 矿藏有煤、金、锑、水晶、矿泉水等。有鹿、猞猁、狐等野生动物和冬虫夏草、贝母等名贵药材资源。工业以煤炭、肉食品加工为主。以牧业为主,畜种有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等。青(海)川(四川)公路穿境,沿途与久治县白玉寺县乡公路相接,亦可通车。县设中学、民族中学,各乡设寄宿小学。有县医院、藏医院、卫生防疫站和各乡卫生所。乡镇介绍【康赛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县府驻地。东北与甘肃省接壤,东南与四川省毗邻。人口0.4万(包括县属城镇居民),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4%,还有汉、回、土等民族。面积1936平方公里。 辖沙科、宁友、德合隆、果江4个牧委会。 1956年建日庆区,1958年建立康赛公社,1962年设康赛乡,1969年改设康赛公社,1984年改设康赛乡。地处山原、河谷地,沙曲(河)自南向北穿境,注入黄河。矿藏有金、煤炭、玉石等。以畜牧业为主,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河曲马等。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产贝母、冬虫夏草、秦艽、羌活、甘松、大黄、黄芪、手掌参等药材。青(海)川(四川)公路穿境,交通便利。【 哇赛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121公里。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 面积1110平方公里。 辖富钦、折安、国钦 3个牧委会。1956年建哇赛区,1958年设哇赛公社,1962年设哇赛乡,1969年改设哇赛公社,1984年复设哇赛乡。地处山地、山原河谷地,黄河沿乡境西北环绕东北流过。矿藏有金、煤、锡、锑、锰、陶土等。以畜牧业为主,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马等。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产贝母、冬虫夏草、大黄、甘松、等名贵药材。通县乡公路。【哇尔依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辖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29公里。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8%。面积1058平方公里。 辖满格、赛池、达尕、杂依4个牧委会。1958年建哇尔依区,同年改设哇尔依公社,1962年改设哇尔依乡,1969年改设哇尔依公社,1984年复设哇尔依乡。地处满日格玛曲(河)谷滩地、山地,满日格玛曲(河)纵穿境中。矿藏有金、锡、锑、锰等。以畜牧业为主,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马。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盛产冬虫夏草、大黄、贝母、等名贵药材。青(海)川(四川)县乡公路穿境。【索乎日麻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辖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府驻地75公里。 人口0.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面积1985平方公里。 辖索乎日麻、尖木、章达、扎拉4个牧委会。1956年建索乎日麻区,1958年设索乎日麻公社,1962年设索乎日麻乡,1969年复设索乎日麻公社,1984年复设索乎日麻乡。地处山原、河谷地带。矿藏有煤、铅、锌等。以畜牧业为主,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河曲马。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产贝母、冬虫夏草、秦艽、羌活、甘松、大黄等名贵药材。青(海)川(四川)公路穿境。【白玉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105公里。人口0.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面积1343平方公里。辖白玉、隆格、俄科、科索、牧羊5个牧委会。1955年建白玉区,1958年设白玉公社,1962年设白玉乡,1969年复设白玉公社,1984年复设白玉乡。地处山原、河谷地,马柯曲(河)俄曲(河)流经境内。矿藏有有金、锑、锡等。以畜牧业为主,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河曲马。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产贝母、冬虫夏草、大黄、秦艽、甘松等名贵药材。县乡公路穿境接青(海)川(四川)公路。【门堂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辖乡。位于县境北部,东、北部与甘肃省毗邻,距县府驻地80公里。 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面积1084平方公里。辖门堂、果囊2个牧委会。 1956年建日娘区,1958年并入康赛公社,1962年设门堂乡,1969年改设门堂公社,1982年改设门堂乡。地处黄河谷地,黄河流经境内。矿藏有金、煤、石灰岩、陶土等。以畜牧业为主,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河曲马。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产冬虫夏草、贝母、大黄、黄芪、羌活、甘松、党归、党参等名贵药材。野生动物有马鹿、麝、雪豹、猞猁、狐狸、雪鸡。县乡公路与青(海)川(四川)公路相接。
〖久治县特产〗
牦牛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对高寒草原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公牛粗犷雄壮,母牛温顺清秀,毛色较杂,黑牦牛居多。牦牛不仅生产营养丰富的乳和鲜嫩味美的肉,还生产皮、毛、骨等工业原料,而且是草原上骑乘和驮运的役畜,享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手抓肉
从哈萨克民族中传来的一种羊肉食用法,因用手抓吃,故得名。做法较简单,即先将带骨的羊肉剁成块,放入清水中煮熟,捞出后上面撒上洋葱末、盐、再浇点滚汤即成。这种肉味道清纯软嫩,油香不腻,既可吃肉,又可喝汤,是本地人招待来客的美食。特别用小羊肉煮出的,谓之“羊羔肉”,其美味则更具上乘
久治贝母
久治贝母是青海果洛久治县的特产。久治贝母久治县畜牧业协会10743661贝母(中药药材)
久治牦牛
久治牦牛是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的特产。久治牦牛在藏区享有至高美誉,历代均做为贡品敬献给藏区头领享用,被尊为久治贡牛。久治牦牛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久治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牛种。牦牛古称“豪牛”,史书中称之“牦”、“髦”等,由野生牦牛驯化而来。牦牛是乳、肉、皮、毛、役兼用品种。牦牛全身都是宝。久
油包子
油包子油包子,藏语称“脆馍馍”把牛(羊)油脂剁碎,加食盐、花椒粉、葱等调料拌成馅,将面和好后擀皮放馅包好,或蒸或烤食。
肉包子
肉包子肉包子,藏语称“馍馍”把牛、(羊)肉剁成肉泥,加食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将和好的面擀成面皮,在面皮中心放肉馅包好,在蒸锅中蒸熟即可。
〖久治县景点〗
年保仙女湖
年保仙女湖(藏语“西木措湖”)。在年保主峰的北侧,湖泊由大湖和小湖两湖构成,面积约 17 平方公里。由巨大冰川的剖蚀作用形成的冰川湖,距县城 47 公里,距西久公路4公里处,公路已延伸至仙女湖景区。湖泊如镜,每日晨昏浓雾围绕,蒙蒙细雨,湖面变幻莫测,以其“神奇”之势难以言状而著名于世,深受当地藏族人
德合隆寺
德合隆寺为文化旅游景点。德合隆寺德合隆寺位于县城东面6公里的康赛乡德合隆沟玛久公路路边,信奉宁玛派。于-十四绕迥丑年创建的一座格鲁、宁玛、觉襄三派合一的帐房寺院。1939年格鲁派分寺移址后,宁玛与觉襄两派仍为一寺共同活动。五十年代随康赛部落分为康赛、门堂两乡亦一分为二寺。
隆格寺
隆格寺为文化旅游景点。隆格寺隆格寺位于县城西南段,白玉乡的隆格沟阴山面,距县城175公里,离乡政府25公里。该寺下面为年宝叶什则山脉,右侧为闻名青南的文措湖风景区,左侧向西南25公里为果洛地区宁玛派第一大寺白玉寺,旅游区位极佳。该寺信奉格鲁派。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982年批准开放。
久治白玉寺
久治白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白玉寺白玉寺位于县城西南的白玉乡。背靠灌木丛生的石山,面对清澈明静的俄科河。这里,海拔3600米,雨量充足,气候温暖,开阔平坦,花草茂盛。此寺向北30公里是有名的年宝神山风景区,途中经过果洛东南最大的格鲁派寺院—隆格寺,可称是久治地区最好的旅游观光区。白玉寺系四川省白玉大寺
白玉温泉
白玉温泉白玉温泉位于白玉乡的南部,在玛柯河的上游,泉眼众多,大小大约在30个以上,泉眼中冒出水的温度平均70多摄氏度,富含矿物质硫化物。慕名而来的游客自己堆积石块形成泉池,在其中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可以治疗关节炎、腰病、皮肤病等。部分泉眼的水温可达到80多摄氏度,被称作“沸泉”,牧民群众将生肉、鸡蛋放
门堂黄河风情
门堂黄河风情门堂黄河风情从年保至门堂公路40公里段,风光奇丽,沿途的黑河水有很大的落差,滔滔流向黄河。沿岸牛羊成群,膘肥体壮,如繁星点缀在草原上,五颜六色的帐蓬使得自然风景锦上添花。门堂黄河大桥横垮在清丽的黄河之上。黄河两岸的草原宽广,绿茵如毯,各种美丽的野花让人留连忘返,发出一股股芳香,馨人心脾。
〖久治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