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马生
练马生(1889~1957年),原名法焜,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祖籍浙江省平阳县,5岁随父母迁居霞浦。13岁父母去世,先后跟随木偶戏艺人阿贡、阿勉学艺。民国18年(1929年)定居城关(今松城镇)。
马生以单人表演木偶戏(提线木偶,俗称幔帐戏)闻名。他在2平方米的场地上搭台演出,双手操纵木偶,用脚击打鼓钹,集“演员”、乐器、道具于一身,前后台演、唱、奏配合紧密,台词用方言快板顺口溜,曲调灵活多样,演技娴熟精湛。他可用两只手操纵70多个“演员”(木偶),演出百官朝拜、三军会战、腾云驾雾,惟妙惟肖。武打场面的表演尤其精巧,两军对阵,兵刃交加,或从窗口跳出,或从墙头跃入,抢夺兵器,翻跟斗脱衣换装,高超演技,令人叹绝。
他还运用口技和平阳话、霞浦话、福州话、闽南话、畲话多种方言,集生、旦、丑、文官、武将、老妇、幼童声腔和万马奔腾、战马嘶号、雷鸣、炮轰、橹声、鸡啼、鸟叫、蛙声于一口,并与木偶的眼、嘴转动、启合,手脚动作有机配合,用方言编唱的顺口溜和生动、活泼、诙谐的台词,常逗得听众捧腹大笑。
他一生钻研木偶戏,整理、创作《大闹大名府》、《武松打虎》、《鱼缸记》等古装戏剧320多本,表演技术居全县27家木偶戏班之冠。但在旧社会木偶戏艺人政治地位低下,只能在祠堂、宫庙、路旁、檐下演出,收入低微,生活拮据,艺术濒于湮没。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他重新整理、编排古装木偶戏,并创作上演《白毛女》、《三家福》等10余本现代戏。1954年,被选荐参加福安专区业余文艺会演。同年10月,参加省戏曲会演,获演出奖,得“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奖旗和奖章,在闽东木偶艺术界备受推崇。1957年1月5日病卒,享年68岁。
所属地区
邮编:355100代码:350921区号:0593拼音:Xiápǔ Xiàn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6°25′-27°07′,东经119°46′-120°26′。总面积1716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51.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5万人。通行闽东方言霞浦话。三沙镇当地居民方言大部分以闽南话方言为主,是福建闽南地区的移民后裔。县人民政府驻松城街道。全县辖2个街道、6个镇、6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松城街道、松港街道、长春镇、牙城镇、溪南镇、沙江镇、下浒镇、三沙镇、盐田畲族乡、水门畲族乡、崇儒畲族乡、柏洋乡、北壁乡、海岛乡。历史沿革据《霞浦县志》,“清置霞浦县,县...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