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灿
粘灿(1472~1545年),字懋昭,号涤楼,满族,泉州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生。
弘治十四年(1501年),粘灿中举人,授崇仁教谕。后起补浙江仁和(治所在今杭州市)知县,不久擢升南京监察御史。时地方上有强盗杀人掠财,官吏乘搜捕之机,将强盗家财据为己有,竟诬陷在场乡人是盗党,酿成冤狱。粘灿在复查案件时详明-,终于平反冤狱,惩处知法犯法的官吏,百姓称他“粘青天”。
嘉靖九年(1530年),粘灿出任山西省监察御史时,了解到泉州属下浔渼场、洲场的盐户每年须向府库缴纳大量粮米完成“盐课”,还要负担大量的差派和徭役,而泉州粮食匮缺,兑纳盐米时需要往邻省购买,不仅粮价高昂而且船行海中常遇强寇、飓风,造成人船俱没。粘灿决心为民请命,写成奏议,争得朝廷的批准,减轻盐户的负担并准许将应纳米粮折银上缴。盐民为表达感激之情,在浔渼场后蒋桥庵为粘灿建立生祠,泉州知府王仕俊题匾曰“劝忠祠”。清初迁界时劝忠祠遭毁,后来在泉州曾井铺重建。
粘灿历官20载,因病辞官归家,又起山东督学,他屡辞不赴,住在泉州城南,生活清贫淡泊。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粘灿逝世,享年74岁。
所属地区
邮编:362000代码:350502区号:0595拼音:Licheng Qu鲤城区位于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地理坐标为北纬24°55′、东经118°29。总面积53.37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户数72152户,总人口267359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汉族为主,有蒙古、回、苗、畲、高山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区人民0驻打锡街,全区辖8个街道:海滨街道、临江街道、鲤中街道、开元街道、浮桥街道、江南街道、金龙街道、常泰街道以平原为主,晋江越境而过,边境的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6℃,一月均温12℃,七月均温28.5℃,平均降雨量1252mm。历史沿革鲤城区...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