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贤务

张贤务

所属地区: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发布时间:2023-12-23 22:34:01

张贤务(1932~1989),东至县尧渡镇人。民国37 年(1948 年)11 月在北京育英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共地下 组织民主青年联盟。民国38 年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后从事对苏经济合作事务,多次参加我国和苏联专家组长定期业务会谈和年度中苏经济合作事务。70 年代初,负责中国参加联合国多边经济技术合作业务。1974 年到1976 年,在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参赞。回国后,任外经部第六局副局长。1984 年再度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处代表(公使衔参赞)。1986 年7 月,由中国政府推荐,受聘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任高级协调员。1989 年6 月27 日因病在维也纳逝世。

张贤务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参加过起草我国著名的援外8 项原则,撰写了论述援外8 项原则、援外具体方针政策以及总结对外经援实践经验的文件和文章。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他就积极主张改变不接受国际援助的现状,建议我国同联合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实行有给有取的方针,接受联合国援助,发展双向全面工作。这一建议被采纳后,使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更加广阔。他领导制定了我国接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技术援助的第一个国别方案,为我国接受联合国技术援助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在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中,他勤于探索,勇于开拓,积极利用联合国多边渠道,为我国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为促进四化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张贤务从70 年代初就活跃在联合国外交舞台,他是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后,最早参加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成员。特别是在联合国发展业务系统各个机构的讲坛上,为坚定而灵活地宣传和贯彻政府在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先后多次担任中国代表团的副团长、团长,出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工业发展大会、工业发展理事会、开发计划署理事会、联合国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为贯彻我国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权益,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促进国际平等合作而日夜操劳。他的勤奋献身精神和卓越才能,赢得了许多友好国家朋友的赞誉。他长期在国外工作,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对同志热情诚恳,在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注意给人以关心和帮助,并善于团结各方人员共同工作。

所属地区

东至县总面积3256平方千米。总人口53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尧渡镇,邮编:247200。代码:341721。区号:0566。拼音:Dongzhi Xian。行政区划东至县辖12个镇、3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里乡、木塔乡、青山乡。历史沿革1959年由东流、至德二县合并,取二县首字为名。1998年,全县辖9区,3镇,41乡:尧渡区、东流区、大渡口区、香隅区、昭潭区、官港区、胜利区、张溪区、葛公区,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张溪乡、官港乡、昭潭乡、洋湖乡、泥溪乡、高山乡、建新乡、坦埠乡、白笏乡、胜利乡、...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