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春才
邹春才(1886~1935)
邹春才,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当过长工和担夫。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曾被清流的苦力工人推选为“担领”。民国18年(1929)春,春才利用从清流至长汀往返挑运货物的机会,担任地下交通员,传递材料和信件。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清流城市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工人运动等工作。民国21年8月,在清流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清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春才致力于清流的工人运动,在工人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他注重对工人的培养教育,先后从工人中培养了一批干部,还发动150多人参加红军。民国23年,春才组织城区工人,成立工人模范排,担负起城区的保卫工作,并将整排人员输送到红军队伍,得到上级的表扬。民国23年10月,清流县城失守,春才在战斗中被捕。民国24年1月12日,被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杀害于清流北门桥头。
所属地区
清流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临永安,南接连城,西北与宁化毗邻,东北与明溪接壤,通行闽客方言清宁话。清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1738毫米。北纬25°48″到26 °21 ″,东经116 °38′到117 °10 ′,平均海拔350米。全县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11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15.6万。 清流城区清流历史悠久,古称黄莲,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县至今已911年,因县城清溪环绕,碧水萦回,故名清流。考古学家在沙芜狐狸洞发现古人类化石,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把福建人类的活动历史由六、七千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