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观
朱生观(1933.12.23~2001.5.4)
朱生观,男,浙江海盐人,中共党员。
朱生观1948年1月~1954年7月在上海光明酱油店当学徒,1954年8月~1955年12月在蓬莱区油粮供应站任计划管理员,1956年1月~1957年12月在蓬莱区西服时装、粮食业、酿造业任合营工作组组长、公方代表。1958年1月~1960年11月在蓬莱区粮油、酿造行业任团总支部书记、基层联合会主席,1960年11月~1965年8月在南市区粮食局任基层联合会主席。1965年8月~1969年12月,在南市区粮食局任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1970年3月~1994年在南市区石油煤炭公司任党总支部副书记、书记、经理。1994年2月退休。
1954年朱生观看到各种计划供应品种各有一套表格,手续繁复,工作效率低,居民领券排队拥挤,并不断发生差错。他通过研究,提出了把领用油券、糖券、布券以及特殊券等7种表格合并为2种的建议,经过有关部门研究,予以采纳,改为4种,并于1955年3月起在全市推广,不仅节约费用50%,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朱生观在担任联络员工作中,针对大多数代销店经营管理不善,一个联络员联系10多家代销店掌握情况较困难的情况,提出了建立“经营情况检查表”的建议,被上级采用。该制度建立后各代销店自行检查,发挥了职工监督作用,改进了业务管理。1955年朱生观先后被评为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市劳动模范。1956年4月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获劳动光荣银质奖章。1958年被评为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0年以后,朱生观从粮食局调煤炭公司工作,挑起了经理的重担。在计划经济下,买煤难矛盾突出,他依靠职工,克服困难,保证居民逢年过节的煤炭供应。随着煤气用户增加,煤炭供应量萎缩,他想方设法,开展多种经营,进行全员集体聘用合同试点,使企业得到很好的生存和发展。
朱生观曾当选为蓬莱区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市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所属地区
海盐是浙江省的一个行政县,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位处杭州湾北侧,属嘉兴地区。北距上海118公里,南离省会杭州98公里。全县陆地面积507.3公里,人口36.7万。综合实力百强县。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地处北纬30°21′到30°28′,东经120°43到121°02′,东濒杭州湾,西南邻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和秀洲区。 海盐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31公里,南北相距约33公里。全县海拔平均在3~4米,整个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平原孤丘区,山丘高度大多在100米左右,与海宁市交界的高阳山为县境最高处,主峰高251.6米;东部为平原海涂区,地势...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