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潘光旦

潘光旦

所属地区:上海市宝山区 发布时间:2024-03-12 22:27:44

潘光旦(1899-1967) 原名潘光亶,字仲昂,笔名光旦。江苏宝山县人(今属上海市)。著名的社会学家。1913-1922在清华学校学习。1922年赴美国留学,先在纽约普夏州哈诺浮达茂大学主修生物学,1924年获学士学位。1925-192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历任上海吴淞政治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东吴大学、复旦大学教授。1934-1937年任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曾兼副教务长。1938-1946年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系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1941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为其机关刊物《民主周刊》的创办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历史系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 潘光旦教授毕生从事优生学的教学和研究,专长于生物进化与遗传、社会思想史、家族制度史、人才学、性心理学、民族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家谱学、优生学等有特出的贡献,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主要著作收入《潘光旦文集》。

所属地区

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区北部,总面积300平方千米。2004年底,常住总人口为125.48万人,户籍总人口为86.76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密山路5号,邮编:201900。代码:310113。区号:021。拼音:Baoshan Qu。行政区划宝山区辖3个街道、9个镇:吴淞街道、友谊路街道、张庙街道、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历史沿革宝山,因山得名。1412年(明永乐十年),境内海滨,曾用人工堆筑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标志,为出入长江口的船只导航,永乐皇帝定其名为宝山。此山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坍没于海,但其名仍沿用至今。宝山,原属江苏省,1742年(清雍正...上海市宝山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