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 > 礼泉县主页
〖礼泉县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北部, 地处黄土高原与渭河谷地交汇地带,面积1018平方公里,辖11镇4乡448个行政村,耕地85万亩,人口45万。有回、蒙、佬、满、锡伯、壮、土家等少数民族,三百多人。距西安市57公里,咸阳市28公里,东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靠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关中环线,312国道穿境而过。2006年,礼泉县辖11个镇、4个乡:城关镇、史德镇、西张堡镇、阡东镇、烽火镇、烟霞镇、赵镇、建陵镇、叱干镇、南坊镇、石潭镇、药王洞乡、新时乡、骏马乡、昭陵乡。自然环境礼泉县位于东经108度17分40秒-108度41分46秒和北纬34度20分50-34度50分02秒之间,东邻泾阳,西邻乾县,南与兴平、咸阳相连,北与淳化、永寿接壤。礼泉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6摄氏度,无霜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546平方毫米。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呈阶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种地貌。北部属丘陵沟壑区,内有五峰山(海拔1467米)九嵕山、朝阳山和芳山等,由西向东走向,绵延40余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北部山区又有30万亩天然草场,待开发的荒山、荒坡、荒沟面积8万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最佳适生区。中部是黄土丘陵区,海拔在580-850米之间,占全县总面积16%,南部属黄土台原区,海拔在450-560米之间,为川原平地,占全县总面积50%。县内主要河流有泾河、泔河、小河与泥河,可利用的水面积5000亩,水能资源100万千瓦,地下水补给量1.2亿立方米。北部山区土层深厚,海拔高,温差大,是得天独厚的苹果优生区,并有森林4.1万亩,天然草场30万亩;中部九嵕山系矿藏丰富,现已探明,石灰石贮藏量达10亿立方米,大理石贮藏量100万立方米,出于石灰岩底层的富锶矿泉水,天然纯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南部平原土地肥沃,为宝鸡峡灌区,渠井双保险,灌溉方便,盛产粮、棉、油和苹果、酥梨、蜜桃等。是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文化文物礼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 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221)建县,距今2218年。夏属雍州,周称焦获,秦叫谷口县(一作瓠口),西汉置谷口邑,属左冯翊管辖,后改为谷喙县,东汉并入池阳,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境内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宫,故更名为醴泉县。1964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醴泉县”更名为“礼泉县”。境内有古文化遗址21处,古建筑5处,是陕西省18个重点文物旅游大县之一。盛昭陵唐的两位帝王都安葬在北部九嵏山上。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太宗昭陵,占地30万亩,有陪葬墓200余座,被誉为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唐肃宗建陵石刻工艺精美,是目前唐十八陵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石雕石刻群。现在昭陵博物馆藏有文物珍品5000余件。宁家遗址被称为“礼泉半坡”;朱马嘴遗址为研究商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香积寺宝塔历史久远,传说动人;唐太宗昭陵,孤耸回绝,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唐肃宗建陵,石刻工艺精湛,翼马造型独特,为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石雕石刻群。五凤山高大雄伟,重峦叠嶂;朝阳山“前屏昭陵,后环泾水”,奇峰高耸,险峻夺人;泾河龙口峡谷怪石嶙峋,山清水秀,是理想的天然公园,当代建成的县城报时大楼、中心广场、泥河大桥、仲桥仿唐街、泔河大桥、50万亩果园、30万亩方田和全国闻名的农业行进典型烽火村、袁家村等,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现代风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勤劳勇敢的礼泉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先后经历了以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为主的第一创业和以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为目标的第二创业,进行了苹果生产、城市建设、招商引资三大战役,县城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良好的态势,形成了“以果兴农,足农促城,以城兴工,以工富县,城乡一体,财政收入7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0元,已有324个行政村提前实现小康,综合经济指标名列陕西省前列。农业基础坚实。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备,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5亿斤左右,每年向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1.4亿斤。礼泉苹果闻名天下,果品面积50万亩,总产15亿斤。养殖业、蔬菜业蓬勃发展,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乡镇企业突飞猛进,成为支撑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礼泉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大县、全国第一苹果大县、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业化示范县、全国高科技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初级电气化示范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县办工业在改革中迅速发展,通过改制、改组技术改造,组建了四大工业企业集团,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形成了以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包装、果粮深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199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2.2亿元。商贸流通日益活跃,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城乡商业网点密布,各类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体系健全,第三产业方兴未艾。1996年社会商品零售部额达5亿元,外贸出口供货总值达5000万元。
〖礼泉县特产〗
柱顶石馍
上等面粉经和面、搓条、揪剂,揉成圆锥状,并擀成底部浅凹的馍坯,状如柱顶石,入笼烙熟。皮薄瓤厚,酥脆爽,滋味清香。
云云馍和干馍
云云馍和干馍是本县两种民间古老食品。均以精粉、植物油、鸡蛋、白糖等原料掺揉烘烙而成。云云摸扇形两头反卷似朵朵白云;干馍扁圆犹如淡黄色的象棋子。其共同特点是干、酥、香、甜,便于携带久放,为招待贵客、馈赠亲朋、外出旅游携带的佳品。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销往国外 ( 咸阳)
红星软香酥
红星软香酥 “红星软香酥”是按照国际食品营养标准研制而成的国家专利产品,国内独家生产。其配方科学合理、工艺独特先进。属高蛋白、低脂肪营养食品,具有酥软绵甜、口味纯正等特点。为老幼皆宜、居家旅游、馈赠亲友之佳品。本品曾先后荣获国家金像奖,陕西省三届技术成果洽谈会金奖和陕西省食品
羊肉合面
羊肉炖汤,下面条而成。肉质酥烂,面条精细,汤汁醇香。
礼泉小河御梨
一.产品介绍小河御梨又称小河梨、小河酥梨,具有“皮薄核小渣细糖度高”等优点,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品质上等,在当地更是有“小河梨,酥又甜,落在地上看不见”的歌谣。小河御梨曾被评为全国名特水果,至今更是闻名遐迩,誉满四海。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1)气候条件好:保护区域属小河流域两岸
白村苹果
白村隶属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镇,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村1890人,耕地面积3400亩。种植、养殖两大主导产业已具规模,共有果园2600亩,其中苹果占1820亩。 白村以果业发展为重点,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质精品果品村,组建科技指导中心,聘请十多各专家,定期来衬
〖礼泉县景点〗
礼泉文庙
礼泉文庙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礼泉文庙·清代·礼泉县城关镇中山街东段。保护范围:文物稽查队院墙以内,东西32.5米,南北128.8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5米。2003年,礼泉文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马嘴遗址
朱马嘴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朱马嘴遗址·商~西周·礼泉县北牌乡朱马嘴村北。保护范围:遗址东西1400米,南北1300米。东至庄头沟,西至孙家咀,南至朱马咀村,北至泾河以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西、南外延150米,北至泾河。2003年,朱马嘴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
石泉炼钢炉
石泉炼钢炉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石泉炼钢炉时代:1958年地点:礼泉县石潭镇石泉村小学后保护范围:以炼钢炉遗存为中心,四周分别向外延伸16米;南北宽52米,东西长72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围各外延4米的范围。2008年,石泉炼钢炉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石泉村:石泉村…… 石
烟霞草堂
烟霞草堂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烟霞草堂时代:清末地点:礼泉县烟霞镇山底村保护范围:烟霞草堂遗址围墙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东西长195米,南北宽180米。2008年,烟霞草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山底村:山底村…… 山底村
宁家遗址
宁家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宁家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点:礼泉县建陵镇宁家村和三王村之间保护范围:西到小河岸,东到宁家村胡同,北到宁家与三王村交接处,南到宁家村小学。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20米。2008年,宁家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建陵镇:礼泉县辖乡。1961年设
赵镇石鼓
赵镇石鼓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赵镇石鼓时代:唐地址:礼泉县赵镇石鼓村赵镇中心小学保护范围:石鼓所在长6.1米,宽4.7米砖墙高台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5米。2018年,赵镇石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赵镇:赵镇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处,110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礼泉县人物〗
郑光照
郑光照,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陕西礼泉人,1988年11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学士。历任咸阳市粮油食品土畜产品外贸公司副经理,长武县副县长,旬邑县委副书记、县长,旬邑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安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渭南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渭南市委常
赵玺玉
赵玺玉,1914年出生,陕西省礼泉县人。曾任山西省军区晋中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71年逝世,享年57岁。
冯子直
冯子直,男,1935年11月生,陕西省礼泉县人,研究馆员。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5月后在陕西省咸阳专区干部学校学习,曾任本校秘书室文书。1953年2月后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办公厅秘书处文书科、档案科档案员,后任国家档案局业务处干事、局办公室局长业务秘书。1966
符浩
符浩,原名符忠孝,男,汉族,1916年4月13日生,陕西醴泉(今礼泉)县东乡西张堡村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夏考入陕西学府西安师范。1937年7月7参加西安组织的工作团。先后在安吴西北青年训练班、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历任战士、渤海军区对敌工作
郭忠义
郭忠义,1921年生,陕西省礼泉县人,193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士;八路军山西武寨五团五连班长;解放军山西朔县五团三连排长,二十团团部政治指导员;甘肃省金塔县三区区委书记,粮食局书记、局长,县人民医院书记;人民银行金塔县支行书记、行长等职
张承栻
张承栻(1875-1918),又名思齐,字敬轩,清末西安府醴泉县(今礼泉县)骏马乡北庄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自幼读书,天资聪颖,思想进步。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年(1906)考职乙等,后以教学为业。民国元年(1912),与张鹏程在北庄村联合创办“柽启学堂”(高等小学),自任校长。学
张思义
张思义(1880-1912),陕西省礼泉县骏马乡北庄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生。出身贫苦,十余岁为人佣工,因不堪被欺压,报名投军。其身躯高大,体强力壮,且爱好拳术,后被提升为教官。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前,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目睹清王朝-腐败,同年10月22日,参加西安新军,响应“
李思摩
阿史那·思摩(?―655年),突厥贵族。处罗、颉利可汗在位,为夹毕特勤。武德(618—627)初,多次来唐,高祖李渊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派大将军李靖等率领唐军分道攻打-厥汗国。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惟独思摩跟随颉利可汗。不久,唐军灭亡-厥,思摩与
徐文伯
徐文伯男,1937年2月出生,大悟人,生于陕西礼泉县,大将徐海东之子。1952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1962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1962—1976年,任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中尉助理员,七机部二院青年、宣传干事,院团委委员。1976—1983年,任中国革命博物馆
王鸿荣
王鸿荣(1916—2001),1916年10月5日出生,陕西省礼泉县良马村人。1932年1月参加西北反帝同盟军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随部队转战于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战士、中国工
刘德明
刘德明(1910—1942),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晋西北军区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出生在陕西省礼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学过木匠活、当过药铺店员。1925年,为生活所迫,到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当兵。1930年,随部队调防到江西。1931年12月,参加由赵博生、董振堂等领导的宁都
王泉
王泉(1920-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116师政治部副主任,陕西省醴泉县人。1937年5月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秘书、股长、科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王泉同志在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千辛万苦、忠于党和人民、忠于革命事业。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于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