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安康市 > 旬阳县主页
〖旬阳县简介〗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县境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海拔185-2358米,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均降雨量851毫米,年平均气温15.4℃。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形似太极,被誉为“天然太极城”。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19个村(社区),总人口45万人,是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省级治安模范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特。旬阳秦时设旬关,西汉置县,受秦、楚、蜀文化和明清移民的影响,形成南北兼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和民风民俗。境内出土文物不乏稀世国宝,高山草甸、田园风光、溶洞瀑布、蜀河古镇、红军老祖等自然人文景观众多。近代史上,红25军、红3军在旬阳创建革命根据地,贺龙、徐海东、李先念、程子华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旬阳浴血战斗,播下革命的火种。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明显。旬阳地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交汇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襄渝、西康铁路及316、210国道在旬阳交汇,境内铁路128公里,设站14个。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000公里,已基本实现乡乡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的“三通”目标。随着西康高速公路、西康铁路复线及襄渝铁路复线的建设、汉江四级航线的开通,旬阳将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行政区划2004年,旬阳县辖14个镇、14个乡:城关镇、棕溪镇、关口镇、蜀河镇、双河镇、小河镇、赵湾镇、麻坪镇、甘溪镇、白柳镇、吕河镇、神河镇、赤岩镇、段家河镇、构元乡、兰滩乡、仙河乡、庙坪乡、红军乡、公馆乡、仁河口乡、桐木乡、张坪乡、桂花乡、石门乡、金寨乡、铜钱关乡、沙阳乡。自然资源旬阳生物、水能、矿产资源丰富。县内农作物29类385个品种,中药材达496种。大宗特色农副产品有狮头柑、樱桃、核桃、柿子、拐枣、花椒、油桐等。境内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河流196条,水能蕴藏量80余万千瓦。汉江流经县境84公里,旬阳、蜀河两座中型电站列入汉江梯级开发规划,蜀河电站建设已经进点,旬河5级梯级开发中钟家坪电站已建成运营,坝河桂花电站正在建设。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汞、锑、铅、锌、金、铜、锰、镁、铁、石灰石、重晶石、白云石等39种,其中汞锑矿为全国特大型矿床,保有储量近15万吨,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汞都”;铅锌矿床绵延百余里,远景储量200万吨以上。多元并举,县域经济独具特色。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紧依托生物、水能、矿产、旅游四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烤烟、黄姜、蚕桑、畜牧、青竹主导产业,壮大烟草、水电、矿产、医药、建材工业支柱,大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一个依靠主导产业支撑、工业项目拉动、具有旬阳特色的县域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48亿元,同比增长14.6%。工业总产值49.35亿元,同比增长26.7%;农业总产值15.12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财政总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40.4%。历史沿革旬阳因旬水得名。秦时设旬关,汉以旬关置旬阳县,西魏改旬阳为洵阳,因“洵”字生僻难认,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改为旬阳县。1981年,甘溪镇红花坪出土的古剑齿象牙化石表明,在数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旬阳就具有气候温和、林木茂盛、水源充足的自然条件,适宜于古人类生活。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几次文物普查,仅县城及城关附近,就发现了龚家梁、陈家坎、李家那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各个遗址出土了内容比较丰富的遗物。这些遗物基本上属于仰韶文化的范畴,其中个别器物具有江汉流域的屈家岭和大溪文化的特征。这表明,远在六七千年之前,就有先民在旬阳地区生息。旬阳属于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接触地带之一。 商朝末年,武王伐纣之时,其联军中的“庸”人,就活动在今湖北省郧阳西部的堵水盆地及包括今旬阳在内的陕西省安康市。春秋时期,庸人一度为大巴山区先进的族落之一。之后,随着熊绎受封,楚国日益强盛,庸人逐渐衰弱。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楚国大饥,庸人叛逃,楚人依葛贾之计,联合秦人、巴人,攻灭了庸国。从此,旬阳地区归属楚国。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秦楚战于丹阳,楚败,秦乘机夺楚汉水上游之地,新置汉中郡(治今安康市),旬阳地区遂归于秦。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二年)秦楚和好,第二年,楚怀王与秦昭王结盟,秦归还了原属于楚国的上庸六县,旬阳地区又重归于楚。公元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败,割上庸及汉水以北之地子秦,此后,旬阳地区复归于秦。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旬阳地区属汉中郡(治今安康市)有秦一代,在今旬阳县城设有旬关,以关尹守之。公元前209年,刘邦部下郦商遣将攻克旬关,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始置旬阳县。公元8年,新都侯王莽代汉立新,曾改汉中郡为新成郡,旬阳属之。公元25年,东汉建立,其时,今安康地区为公孙述势力范围。30年,光武帝刘秀遣李通攻克西城县(今安康市),旬阳地区归于东汉。东汉时期,废旬阳县,以其地并入西城县,隶于汉中郡(治今汉中市)。191年,张鲁攻取汉中郡,旬阳地区归属张鲁。211年,曹操打败张鲁,于西城县治置西城郡,旬阳地区属之。219年,旬阳地区为益州牧刘备所有。220年(东汉延康元年),随着关羽兵败身死和孟达投降曹魏,西城郡归属曹魏。三国时期,旬阳地区一直属于曹魏。魏文帝曹丕即位初,并西城、上庸诸郡置上庸郡(治今湖北省竹山县上庸故城),由孟达任郡太守。不久复于原西城郡地设魏兴郡,移治洵口(今旬阳县城)。魏兴郡在三国时,隶属于魏之荆州(治今河南省新野县)。265年,晋王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太康元年),复置洵阳县,并于洧溪口(今蜀河镇)置兴晋县(一作“晋兴”),洧溪(蜀河)以西属旬阳县,清溪以东属兴晋县。旬阳、兴晋二县,在西晋时,先属荆州(治今湖北省江陵县),继属凉州(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一直隶于魏兴郡(治今湖北省郧西县上津)。西晋末年,巴氐族豪强李特率领蜀地流民起义,占据益、凉二州,旬阳地区一度归属李特及其子李雄的成国(十六国之一)。317年,东晋建立。东晋时期,旬阳、兴晋二县,仍属晋魏兴郡(移治西城县)。379年,前秦(十六国之一)帝苻坚大将韦锺攻陷魏兴郡,旬阳地区归属前秦汉中郡。384年,东晋车骑将军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了魏兴郡。旬阳地区重归于晋。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不久,北魏统一北方,中国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即所谓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旬阳地区归属多变,沿革纷繁。420—479年(宋),旬阳的南区、中西区、北区为旬阳县,东区属兴晋县,均隶于魏兴郡(治西城县)。479—502年(齐),旬阳境内的旬阳县和兴晋县仍隶于魏兴郡。502年萧衍乘齐内乱,夺取帝位,改国号为梁。自宋至梁,旬阳地区一直归属南朝的梁州(治南郑县,即今汉中市)。503年(梁天监二年)底,梁州刺吏翟远投降北魏,旬阳地区改归北朝,属北魏之东梁州(以安康郡治置,治今石泉县东南石泉嘴)。535年(梁大同元年)底,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旬阳地区又归于南朝。梁不久改东梁州为南梁州。552年(梁承圣元年),西魏大冢宰宇文泰遣大将王雄侵略山南1秦岭以南),攻陷魏兴郡(治西城县),以其地置东梁外卜旬阳地区复归北朝。当时,由大巴山一带进入旬阳境内的巴族流民很多,其酋帅杜清和自称巴州刺史,统帅其众。朝廷因其所据之地授之,划归东梁州都督管辖。因东梁州都督刘孟良“在职贪婪”,而南洛州(治今郧西上津)刺史仲遵“出自巴夷”,且“善于抚御”,杜清和遂请求改隶于南洛州。朝廷因“山川不便”,没有准许,杜清和便与安康(今石泉、汉阴一带)夷族酋帅黄众宝等举兵,共围东梁州。朝廷虽然复遣王雄讨平了叛乱,但还是作出妥协,“改巴州为洵州,隶于仲遵”。(《周书·企泉传》)。552年,西魏于洧溪口置洧阳县,又以洧阳县置洧阳郡,并于涫阳县西16公里之汉江南岸黄土山西置黄土县。同时,以洵州为洵阳县,并以洵阳县治置洵阳郡。554年(西魏废帝三年)改东梁州为金州(州治及西城县治由今安康市汉江北岸移至南岸今址)。洵阳郡及洧阳郡均属之。556年(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氏代西魏称天王,建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北周初,改洧阳郡为长冈郡,并改洧阳县为长冈县,翌年废长冈郡及长冈县,将赤石县、甲县、临江县(均在今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白河县之间)并入黄土县,移黄土县治于原长冈郡地,隶于甲郡(治今郧西县甲河关)。北周时期,洵阳郡所辖之洵阳县及甲郡所辖之黄土县,均隶于新置之金州总管府(治金州)。南北朝后期,史称当时洵阳境内“俗杂责、渝”(“责”、“渝”均为巴族),“夏夷”并居(《周书·阳雄传》)。黄土县境,是巴人“白虎蛮”(即白虎部落,属巴族的一支)聚居之地。581年隋朝建立,583年,罢天下郡,洵阳郡和甲郡俱废。607年,以郡统县,洵阳、黄土二县分隶于西城郡、上津郡。617年底,唐王李渊遣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使,占领西城郡。618年,李渊逼恭帝杨侑让位,建立唐朝,当年(武德元年)改西城郡为金州,洵阳县属之,改上津郡为上州,黄土县属之。其年,分洵阳县为三县:一曰洵城(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北区旬河流域),一日洵阳(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县城周围),一日驴川(一作“闾川”,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南区吕河流域),并于洵阳县治置洵州,以洵阳、洵城、驴川三县属之。624年,废洵州,其地隶属金州。627年省驴川县,并入洵阳县。634年省洵城县入洵阳县。同年,以已废上州之黄土县隶属金州。742年,改金州为安康郡,黄土县为洧阳县。757年,肃宗李亨憎恶安禄山,厌见“安”字,改安康郡为汉南郡(又称汉阴郡)。758年,复改汉南郡(汉阴郡)为金州。771年省涫阳县。821年复置清阳县。有唐一代,金州先后隶属山南道、山南西道(治兴元府,即今汉中市)、京畿道(治长安,即今西安市)及昭信军防御使。唐朝末年,朱温篡唐后,王建于成都称帝,建立前蜀(十国之一),洵阳县、洧阳县为前蜀所有,隶属金州雄武军节度使。925年,后唐中宗灭蜀,洵阳、洧阳二县归于后唐,隶属金州戎昭军节度使。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建号为晋,洵阳、洧阳二县改属后晋。947年,刘知远代后晋称帝,建号为汉,洵阳、洧阳二县归于后汉。951年,刘知远部将郭威代汉,建号为周,洵阳、洧阳二县又归于后周。后晋、后汉、后周时,洵阳、洧阳 二县均隶属金州怀德军节度使。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掌握兵权的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建立宋朝,是为北宋。966年,省洧阳县入洵阳县,今旬阳县境域盖从此略定。北宋时期,洵阳县一直隶于金州,属京西南路,改昭化军节度。南宋时,洵阳县仍一直隶于金州,先后属利州路金均房州镇抚使、京西南路、西川宣抚司、金房开达宣抚使及利州路。其间,虽处于宋金两国分界线边缘,但自1146年(即绍兴十六年)以后,以县东北鹘岭关之卓驮坪(今山阳县南)和县北乾佑河之清风关(今镇安县青铜关)为界,一直为宋所有,未陷入金人之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南宋末年,洵阳县为蒙古所有。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是为元朝。1279年,南宋灭亡。元朝灭宋之后,因洵阳县境民居寥落,遂废县,设洵阳巡检司,隶于金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总管府。 1368年,明朝建国之后,派邓愈率军由均州、房州一路西进,攻下洵阳县东部牛心石诸山寨,在蜀河迫使陈友谅“汉''政权平章张子贵投降,占领洵阳。1370年(洪武三年),复置洵阳县。县治设今旬阳县城,辖今旬阳、白河二县全境及湖北省郧西县西部金钱河流域。1372年,洵阳还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汉中府金州。1376年t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1476年,以洵阳县白河堡析置白河县,析洵阳县东部汉江以北金钱河流域入新置之郧西县。第二年,以金州兼属郧阳巡抚。1583年(万历十一年)以水毁州城,改金州为兴安州。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改兴安州为直隶州,直隶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不再属汉中府。有明一代,曾于洵阳县东区龙家河与蜀河汇合处设阊关巡检司,于北区乾佑河与洵河汇合处设三岔巡检司。明代中期以后,洵阳县一直是农民起义军活动频繁的地区。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明清之际,洵阳地区抗清斗争彼伏此起,接连不断,直至1646年(顺治三年)前后,清军才占领了兴安州及所属的洵阳县。1662年,兴安州不再兼属郧阳巡抚。1673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1675年,清兴安游击王可成起兵响应,洵阳县遂为吴三桂所有。1679年冬,清抚远大将军图海率兵由商州1B县关南下,在洵阳两河关出其不意,一举攻破吴三桂部将韩晋卿七营,乘胜收复了洵阳县及兴安州。兴安州于1782年升为兴安府,洵阳县属之。自乾隆末年以后,洵阳县境农民战争接连不断,川楚白莲教起义军、太平天国西路军、蓝二顺农民军等,均在这里进行过激烈斗争。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清朝的最后一位洵阳县知事白玉昆(满族)被逐。同年11月底,陕西军政府南路安抚招讨使张宝麟率部由白河县西上,派方斌为辛亥革命后首任洵阳县知事。民国初年,洵阳县隶属陕西省汉中道。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废道,直隶于省。1935年设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为陕西省安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洵阳县属之。1934年底至1936年间,洵阳县东北部圣驾河、竹筒河一带,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开创的鄂豫陕革命游击根据地的一部分。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洵阳县 东区,中共上关县委、上关县政府迁至蜀河镇。至当年8月,洵阳县境以大棕溪、泥沟、 羊山、洛河一线为界,东部为上关县人民民主政府领导,西部仍属国民党洵阳县政府管 辖。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东区蜀河、双河一带是共产党和国民党武装力量激烈争夺的地区。1949年5月,洵阳县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郧西县境成立。7月13日,中国人民 解放军由湖北西进,再次解放洵阳县东区,8月10日,洵阳县民主政府由郧西移治蜀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解放洵阳县城。洵阳县民主政府随之迁至县城,隶于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 察专员公署。195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阳县改隶于陕西省安康分区专员公署。1959年改属陕西省安康地区。“文化大革命”中,地、县行政机构改称革命委员会。1980年,旬阳县革委会改为旬阳县人民政府。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旬阳县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旬阳县特产〗
蜀河八大件
蜀河古镇,位于旬阳县城以东53公里,汉江与蜀河交汇之处,人文历史悠久,八方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经济繁荣,史有“小汉口”美誉,南北文化交融,名胜古迹各异,今被誉为“汉江岸边小明珠”。蜀河八大件作为地方一种原生态的传统饮食习俗,取名源于周朝“八
双河桂花鸡
常年在外面散养的土鸡,比起天天关在笼里圈养的品质要好。这可不是胡说,而是有科学依据的。桂花鸡饲养在桂花树林里,在绿色生态树林里长大的桂花鸡,肉质香甜鲜美,可爆炒、可火锅。旬阳县双河镇的桂花鸡,以饲养在桂花树下、长时间吃落下的桂花而命名。桂花鸡特色:首要,饲养成本低,本地土鸡适应性强,姑父采纳&ldq
旬阳蚕丝被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
旬阳金银花茶
金银花,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japonica)。“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
腊肉干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腊肉并非因为在腊月所制,而为腊肉,腊月的腊与腊肉的腊在古文里并非同一个字,亦即,腊月的腊是繁体的腊,而腊肉的腊本来就是腊月的腊的简化字。所以,腊肉之所以称为腊肉
富硒竹笋
安康镇坪,平利县,旬阳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环境污染,野生毛竹资源丰富,由于海拔落差大,资源利用时间长,纯天然野生竹笋量大质优,口感香脆细腻,是一种具富硒营养美食富硒竹笋味甘鲜脆,其营养丰富,是我国的传统佳肴。富硒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富硒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有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下茎
〖旬阳县景点〗
安康蚕种场旧址
安康蚕种场旧址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安康蚕种场旧址位于恒口示范区王家台村,年代为195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9日,安康蚕种场旧址被公布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1)安康蚕种场旧址3号制种蚕室:东至生产区中大道,南至原4号蚕室旧址,西至生产区西大道,北至蚕种保护
石庙沟汉江铁路大桥
石庙沟汉江铁路大桥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石庙沟汉江铁路大桥位于汉滨区瀛湖镇陈家湾村,年代为197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9日,石庙沟汉江铁路大桥被公布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基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外扩15米。陈家湾村:陈家湾村…… 陈家湾村
白河保善堂
白河保善堂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白河保善堂位于白河县城关镇桥儿沟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9日,白河保善堂被公布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建筑本体外墙为基点,东外扩4米,南外扩0.6米,西外扩5米,北外扩0.2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西至保护范围外扩2米,南、北同保护范围。桥
旬阳临崖寺
旬阳临崖寺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旬阳临崖寺位于旬阳县城关镇李家台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9日,旬阳临崖寺被公布为安康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临崖寺建筑滴水为基点,四周外扩3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扩15米,西至山崖,南至放生池台阶,北至望江亭。李家台村:李家台村…… 李
旬阳红军墓
旬阳红军墓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旬阳红军墓时代:1935年地点:旬阳县红军乡保护范围:东至沟心巨石,南至崖根,西至场地坎沿,北至场地边缘。建设控制地带:南同A区,东、北以A区为界各向外延伸50米,西至红圣公路。2008年,旬阳红军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旬阳西城门
旬阳西城门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旬阳县西城门时代:明地址:旬阳县城关镇保护范围:西城门墙基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南各向外延伸50米,北接悬崖崖头。2008年,旬阳西城门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关镇: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旬河与汉江交汇处,为旬阳县委、政府驻地,辖25个村,5个
〖旬阳县人物〗
曾嵘
曾嵘,男,汉族,1971年11月出生,陕西旬阳人,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曾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主任、主任,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人才资源开发办公室主任,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2021年6月任
宋元刚
宋元刚同志生平(1941-201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空军的优秀军事工作领导者,广州军区空军原副参谋长宋元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25日14时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宋元刚同志系陕西省旬阳县人,1941年8月26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59
王昌顺
王昌顺,男,汉族,1957年7月出生,陕西旬阳人,198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2月参军入伍,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企业管理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高级政工师。1976年2月应征入伍,历任调度员、副主任、主任、副处长、处长;
郭家学
郭家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出生地:陕西旬阳出生日期:1966年9月29日职业:东盛集团董事长毕业院校: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主要成就:创建西安东盛集团、2010年度陕西首富、2012年度陕西首富郭家学,西安东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曾荣获陕西省经贸委、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授予的“
李谋仁
李谋仁(1967—1986),旬阳县甘溪乡王湾村人。1985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云南边防前线,在战前军事训练中刻苦顽强,成为全连小有名气的“全天候射击能手”,入伍不到四个月,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86年4月中旬,李谋仁与另两个战友被派往前沿阵地某哨所担任防守任务,他们的阵地孤立突出
许荣田
许荣田(1925—1981),洵阳县西炮台人。出生于世医家庭,幼年时在县城北门小学读书,1944年5月考入洵阳中学,半年后,因学校强迫他参加“-青年团”,愤而退学。此后,在家随父学医,三年出师,即能单独行医。因勤于钻研,医术日精,医德高尚,徒步施诊,送药上门不计报酬,贫富同待,深得群众赞扬。洵阳解放
解大钧
解大钧(1918—1984),又名解长兴,陕西省长安县子午镇新村人,幼时家境贫寒,父亲早逝,生活无着,母子五人乞讨度日。1935年3月,程子华、徐海东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到子午镇一带活动时,解大钧告别家人,参加红军。参军后,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先后在红二十一
李兆众
李兆众(1916—1941),又名个子,化名冯遇,洵阳县城人,生性刚直,为人诚实,虑事果断。1936年至1937年在安康区教师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回洵阳,先后在甘溪、县城教书。1938年经罗长勤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洵阳地下党工会委员。1939年夏,中共陕西省委派何波涛秘密至洵阳检查工作,走时带李
项鸿国
项鸿国(1913—1947),又名项强,洵阳县蜀河镇人,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幼年在蜀河初级小学读书,1928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于1932年考入北平宏达学院,1934年毕业回蜀河,在蜀河小学任音乐、英语教师,经常教学生唱“打倒列强、除军阀”和“-三部”等进步歌曲。1937年土匪刘焕章掠劫蜀河
段启瑞
段启瑞(1912—1985),字西屏,洵阳县大河南陈家院(今属金洞乡)人。幼年家境贫寒,以驾船为生。1928年9月加入冯玉祥军张维玺部当兵。1929年6月安康绥靖军组建后,入安康绥靖司令部训练班学习,1930年3月毕业,任安康绥靖司令部手枪连排长,后升任连长。1934年底、1935年初曾随司令张鸿远
何在仁
何在仁(1911—1981),洵阳县金洞乡小磨沟人。幼读私塾,14岁时拜洵阳名医张步清为师,攻读医典,钻研医理。25岁起开始坐堂行医。医德学识俱佳,有口皆碑。建国后,继续从事卫生工作。1952年,邀集洵阳中医界同仁创办洵阳县中医联合诊所,任所长,誉驰县城。1954年任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1957
庞世堂
庞世堂(1902—1962),又名庞治喜,洵阳县大棕溪人。幼时家贫,目不识丁,但记忆力极强,爱听戏,看戏,过后即能背唱剧中的一些台词。自幼随父庞永昌、叔父庞永潮皮影戏(道情)班做杂务,不久开始学习唱皮影戏,勤奋好学,中年时闻名洵阳。擅长拦门,耍签技巧高超,双手能表演八个皮影作战,还能表演双马奔驰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