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新高乡王街村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代县 > 新高乡 > 王街村主页
〖王街村简介〗
王街村是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新高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9232002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0923邮政编码为03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50 ,车牌号码为晋H王街村与新高村、翟街村、新庄村、大梨园村、小梨园村、刘家圪洞村、潘家庄村、小观村、石岗村、上桥庄村、韩街村、园子村、河头村、西凤村、沿村村、周流村、张村村、赵村村、董家寨村、家寨村、陈家堡村、张家堡村、刘街村、下街村、金街村、张家寨村、口子村、小峪口前村、龙巴村、张仙堡村、上庄村、同盟村、洪寺村、赵家湾村、韩家湾村、青社村、探马石村、康家湾村、高太庄村、龙千村相邻
〖王街村特产〗
代县小米
一.产品介绍代县小米品种主要来源于晋谷21号,所产小米米粒匀碎,色泽金黄,米香醇厚,口感光滑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代县地貌由山地、丘陵和平川盘结而成,特征为“两山夹一川”,“七山一水二分田”。代县小米种植区在南北两山的半坡地,其土壤类型以褐土为主,PH值在7.8-8.2之间,此种植区昼夜温差
代县黄芪
一.产品介绍代县黄芪条长顺直,分枝少,上端较粗,表面有不整齐的纵皱纹,老根中心呈枯朽状,黑褐色。质柔韧、绵性大、粉性足、味甘。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2.1气候情况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太阳光辐射强,全年累加日照时数2863.6h,南北山区分属五台山、恒山两大山系,年平均气温变化在7.2
代县熬鱼
代县熬鱼历史悠久,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咳下气的作用。对各种水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等具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代县麻片
早在清代就已驰名省内外。做法:将上等面粉拌上糖,加入油、蜜水和成团状,然后擀成皮、涂上蜂蜜、撒上芝麻,上锅烘烙。成品色微黄,酥脆香甜,吃来满口余香。
代县红小豆
代县红小豆,又名赤豆,营养丰富,含蛋白质21.4%,脂肪0.6%,碳水比含物55.6%,纤维素4.7%。矿物质量2.9%,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B1、B2等。既可做味美可口的豆沙馅,增加食品花样,又能制作雪条、冰激凌等冷饮食品。红小豆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剂。其味酸平,入心和小肠经,利水除湿,
代县豇豆
代县豇豆,有长豇豆和饭豇豆三个品种,其颜色有纯黑、黄黑、紫色和褐色多种,豇豆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既可做豆馅食用,又可煮粥或做成多种面食。特别是与小米煮成粥吃,其味更加可口,备受人们欢迎。
〖王街村景点〗
赤土沟堡
赤土沟堡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赤土沟堡,位于代县上磨坊乡赤土沟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5米,南北65米,分布面积3575平方米。四面墙体断续残存,东墙残长65米,南墙残长25米,西墙残长10米,北墙残长46米,基宽1.2~2.1米,顶宽0.3~1.2米,残高1.6~3.6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
代州城址
代州城址,位于代县上官镇东北街村四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越1400米,南北约1300米,分布面积约182万平方米。现存东墙残长42米,西墙残长1270米,北墙残长825米,基宽5.5~15.8米,顶宽1~10.8米,残高3~10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7~0.20米。现存西门及其瓮城1座,角楼2座
东章遗址
东章遗址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东章遗址,位于代县峪口乡东章村东南。东西约500米,南北约700米,分布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遗址地处滹沱河南岸丘陵台地,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东西两侧临沟。未发现文化层堆积,地表采集有夏代的夹砂灰陶片,器表饰有绳纹,可辨器形为瓮;汉代的泥质灰陶片,器表饰有绳纹、弦纹
段村堡址
段村堡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段村堡址,位于代县枣林镇段村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320米,南北约180米,分布面积约5.76万平方米。四面墙体残存,基宽2.4~4.5米,顶宽0.9~3.2米,残高2.9~7.2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07~0.20米。现存马面1座,角楼3座,属明代遗存。为县
东章堡址
东章堡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东章堡址,位于代县峪口乡东章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0米,南北65米,分布面积3250平方米。四面墙体断续残存,现存东墙残长4米,南墙残长10米,西墙残长47米,北墙残长15米,基宽0.7~2.5米,顶宽0.3~1.2米,残高0.5~3.9米。墙体土夯筑,夯层厚0.0
峨口遗址
峨口遗址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峨口遗址,位于代县峨口镇峨西村南约100米处。东西约300米,南北约200米,分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地处峨河西岸高台地,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西临水冲沟。 地表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灰陶和泥质红褐陶片,器表饰有绳纹和蓝纹,器形不详;东周时代的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
〖王街村人物〗
张国斌
张国斌,1911年出生,山西省代县城内东北街人。原名张守道。1939年12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张国斌生于贫农家庭。13岁进私塾,后辍学务农,18岁时因生活所迫到海拉尔大德裕铜匠铺学徒。1930年,张国斌到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兵。1937年,张国斌转入朱哲元部下任代理连长。同
李景山
李景山,山西省代县人,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部长、青海省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2012年1月22日6时20分在山西太原逝世,享年85岁。
白银彰
白银彰,男,汉族,1916年生,山西代县人,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至1942年11月任18集团军兵站政治部干事、副政治指导员。1942年12月至1949年10月任教员、冀南银行中条分行营业科科长、阳城县支行经理、冀南银行三分行经理、晋绥十一分区银行经理。1
李波心
李波心,1919年4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代县。1936年10月至1938年12月任山西省太原市军政训练班学员。1939年1月至1945年8月任武乡县决死纵队连政治工作员、泌业决死队团政治部工作队长、介休县子弟兵团连政治指导员、太岳军区二分区政治部干事、赵城县大队部组织干事、连政指、营教导员。1946年
白卫川
白卫川,男,汉族,1914年出生,山西省代县人,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太岳纵队供给部第九所(厂)所长、太岳军区卫生部政治处组织宣传干事、六十军卫生理疗队政治协理员等职。1950年3月后,历任川西军区整训队军事代表、川西军区教三团、二团政治处主任、六十军军直政
李成春
李成春,男,汉族,1918年生,山西代县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任决死队连长、副营长,太岳军区分区教导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5纵队43旅127团团长,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15纵队43旅127团团长,第18兵团62军184师550团团长。中华人
王培仁
王培仁,1916年生,山西代县人。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抗战时期,1936年参加“牺盟会”,任长治县牺盟会特派员,决死3纵队政治部科长,太行3分区政治部科长,太行第4军分区敌工站站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第1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太行独立第2旅政治部主任,太行区襄
杨亭秀
杨亭秀,1919年生,山西省代县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2月离职休养。陕西省机械局副局长(享受生活、政治正厅级,医疗、住房单项副省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2月31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6岁。
张凤翼
张凤翼(?—1636年),代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广宁兵备副使,忧归。天启初,起右参政,饬遵化兵备。三年五月,辽东巡抚阎鸣泰罢,擢凤翼右佥都御史代之。自王化贞弃广宁后,关外八城尽空,枢辅孙承宗锐意修复,而版筑未兴。凤翼闻命,疑承宗欲还朝,以辽事委之己,甚惧,即疏请专守关门。其座主叶向
张厘
张厘(1922 )山西代县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公安部办公室副主任,东北政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公安部二局办公室主任,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部秘书长、副部长,黑龙江省委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黑龙江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杜向光
杜向光,原名杜惠。1916年12月出生,山西代县人。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1月参加我党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曾任牺盟会五台县特派员,八路军工作团盂县分团主任,山西代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应县,应山阴联合县、定襄县县长,晋察冀边区一专署实业科长、秘书主任,
贾久民
贾久民(1921-)山西代县人。1931年参加抗日救国会。193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冶金系。1937年参加牺盟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新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共太行区党校副校长、长治地委副书记、焦作地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南平地委书记,福建省交通厅厅长、省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大学校长、福建省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