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 > 武乡县 > 蟠龙镇主页
〖蟠龙镇简介〗
蟠龙镇位于武乡县东部、镇政府驻在蟠龙村,东连洪水镇、西接监漳镇、南临韩北乡、北与大有乡为邻。全镇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万亩,下辖54个行政村、120个自然村、总人口27000多,其中农业人口24300多。地理状况:蟠龙镇地理状况复杂,地形呈丘岭状分布,平均海拨为1130米,蟠洪河流经蟠龙镇7个行政村,长5000米,流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该地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2度,适宜冷凉作物生长如:土豆、谷子、大豆、荞麦、莜麦等。交通通信状况:武墨铁路线和沁温公路线从镇中心穿过,境域内有三条主要乡村干线,李祥公路线(李峪—祥良)、(河不凌—石泉)蟠砖公路线(蟠龙—砖壁)。全镇54个行政村有39个村通水泥(油)路;有31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通了程控电话;有22个行政村通广播闭路。经济状况:蟠龙镇由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农作物多以一年一熟为主,主要有玉米、小麦、大豆、小杂粮等品种,2003年全镇粮食总产达到2438万斤,粮食亩产达到420斤;该地盛产马铃薯,全镇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总产3000万斤,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40多元,目前,已初步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同时,晋谷21号优质谷子种植已有了一定规模,逐渐形成了生产基地;以马铃薯和优质谷子为龙头产品,市场销量大,价格高,生产前景看好,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垫定了基础。发展养殖业历史悠久,蟠龙镇有优越的发展环境,一是污染小,(东沟、石门、姚庄沟),二是山大坡广、水草丰富,牧养早已成为广大村民的一项致富之道。目前,由于退耕还林,由牧养逐渐向舍饲圈养的方向发展,全镇已有9个以上舍饲圈养示范村,全镇的大牲畜饲养量达到5000头。猪饲养量达到3000头,鸡饲养达到50000只,羊饲养量达到25000只,家庭养殖业发展良好。蟠龙镇乡镇企业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煤炭、建材等为主,全镇现有煤矿五座,即联营煤矿、柳沟煤矿、庄底煤矿、蟠龙煤矿、温庄煤矿。技改后,年产量可望达到100万吨。建材业有石子厂、洗沙厂、砖厂、予制厂。实心砖、预制件等产品。方便了建筑业,充实了建筑材料市场。
〖蟠龙镇特产〗
白猪头肉
白猪头肉是山西长治地区的人们特别喜爱吃的一种传统熟肉制品,这种肉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肉的原汁原味,色泽洁白。卤好的白猪头肉片成大片,将黄瓜洗净,切片;韭菜择洗干净,切段;姜蒜捣成泥,兑入老陈醋调制成汁,即成姜蒜汤;将片好的白猪头放入小盆中,放适量精盐、黄瓜片、韭菜段、姜蒜、香油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成
武乡枣糕
武乡枣糕
小米焖饭
【小米焖饭】小米焖饭的原粮为“沁州黄”。小米颗粒晶莹,色质金黄。制作小米焖饭,首先将小米的杂物拣净,用清水淘洗干净。倒入开水锅内,水淹小米二指,用铁匙搅一次,以免粘锅,然后,掌握火候,先急火煮,后用热火焖至小米开花即成。食时,舀上一碗“小米焖饭”,放上
擦面
把和好的白面按在扁眼擦子上,从擦子漏下掉入开水锅里煮熟,配上各种浇头、打卤食用,这种面食易咀嚼、好消化,适于老年及牙齿不良的人食用。( 太原)
武乡小米
武乡小米,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武乡小米”主产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2℃,无霜期165天左右,四季分明,季风强盛,气候温和,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少雪。武乡县是古代沁州黄小米的主产区。武乡小米的初产物是谷子,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武乡梅杏
一.产品介绍武乡梅杏果实直径约2.5厘米,外形圆润饱满,果形近圆形,有光泽。成熟时果皮底色黄,盖色紫红,着色鲜艳。杏肉呈黄色,质地硬韧,纤维中粗;汁液中多,口感清爽,酸甜适中,具有果香味。离核,核近圆形,仁饱满,味香甜。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1)土壤地貌情况:武乡县属于黄土丘陵区,黄土丘陵
〖蟠龙镇景点〗
武乡千佛塔
武乡千佛塔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塔,位于武乡县城中央,原为段村镇东门外净业庵遗留建筑。据旧县志记载,为清初名和尚阎福江(字洪润)主持修建,自清康熙38年(公元1698年)始,至康熙49年(公元1710年)建成,距今310余年。虽屡受地震、雷击,仍完好无损。其塔体为砖石结构,十三级锥形空心体,八角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1945年地址: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石门村、柳沟村八路军总部附属机关旧址包括北方局旧址,杨尚昆、刘锡五、李大章、杨献珍旧居。其中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于1939年10月至19
武乡玉贞观
武乡玉贞观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武乡玉贞观(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城关村宝塔街中7号武乡玉贞观,寺观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原碑已失)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原为一进院落布局,现为二进院。全庙坐北朝南,东西长22.3米,南北宽48.2米,占地面积959.5平米。一进院中轴
武乡福源院
武乡福源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源院时代:明、清地址:长治市武乡县西北30公里的故城镇北良村北良侯福源院整体布局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佛殿、东廊房、西配殿,总面积130.62平方米。其中佛殿楼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殿宇两层,建于高台之上,前有抱厦已毁,底层面积较小,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设
石勒寨遗址
石勒寨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石勒寨遗址(古遗址类)(第五批省保)时代:后赵(东晋)地址:长治市武乡县故县乡故县村北原山上该遗址位于故县村北原山上,依地势所建,呈梯田状分布。故县村为原武乡县县城,1938年,遭侵华日军焚烧。1947年武乡县由故县迁往段村。石勒城:又名“石勒寨”、“石赵故城”。清康
武乡实景剧演出
演出场景位于武乡县高速公路出入口三公里处的太行龙湖畔及山体之间,主剧场占地面积260亩,演出控制面积(含水域面积)1000多亩,演员达到近700人,《太行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表现八路军和太行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该项目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电影导演李前宽担任总导演,分为“迎亲”、“太行血
〖蟠龙镇人物〗
余秉钧
余秉钧(1911-1942),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时任八路军太岳军区第1纵队第38团参谋长。曾任营长、太岳军区三十八团参谋长等职。牺牲于沁源县乌木沟。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王纯仁
王纯仁,山西沁源人,生于1920年3月,193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平陆县第二区区委书记,西康省天全县县长,原雅安市(现雨城区)副书记、市长,名山县委书记,雅安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务。1982年12月离职休养。(中央批准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
赵民彪
赵民彪,男,汉族,山西省沁源县人,1920年9月出生,194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曾任民航江西省管理局政委。(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13日0时4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93岁。
郭树森
郭树森,男,汉族,1918年生,山西省沁源县人,193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司法厅原副厅长、正厅级离休干部,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3年3月29日在太原逝世,享年96岁。
张庆芳
张庆芳,生于1921年11月,山西省沁源县人。193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太岳纵队机要股长、晋冀豫四纵队机要主任、二野四兵团机要科长、云南军区滇南卫戍司令部机要科长。1950年8月以后,先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机要室主任,东川矿区党委副书记,东川市委书记,东川矿务局
连捷
连捷,1921年1月出生于山西沁源,193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山西祁县军官教导团教员,聪子峪村干部,山西太岳区贸易局工商管理局科长,山西太岳区工商管理局局长,山西太岳区灵石县经济局科长,河南洛阳市贸易公司、中南区食品公司经理,武汉肉联厂厂
关汉文
关汉文,1923年生,山西沁源县人,193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人大环保工委副主任(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5年4月28日在太原逝世,享年92岁。
段书香
段书香,1924年生,山西沁源县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参加工作。运城地委副书记(正厅级,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1月24日在运城去世,享年91岁。
武世民
武世民,1918年10月生,山西沁源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沁源县武装自卫大队副大队长、平沁公路游击队政治指导员、县八区公所助理员、县抗日民族高校教员师范班班主任、校长、兵站副站长,永济县一区、四区区长;西南工作团四梯队一大队十一中队一排排长;四川省
张坤秀
张坤秀,1924年生,山西沁源县人,1938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山西省计量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6年3月10日在太原逝世,享年92岁。
刘啟民
刘啟民,1923年2月生,山西沁源人,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山西省沁源县中峪编村儿童团团长、青救会主席,松交地委巡视团巡视员,沁源县三区、一区青救会主席,赵城县农会宣传部部长;随部南下入川后任川北区三台县委土改工作团三分团团长,南充市郊区区委宣传部部长、书记,川北南充市委宣
王争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贵州省军区原司令员、正军职离休干部王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月4日在军区昆明总医院逝世,享年86岁。 王争同志1924年3月出生于山西省沁源县,1937年9月参军,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信员、译电员、政治处技术书记、指导员、作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