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镇涧安村
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彭州市 > 白鹿镇 > 涧安村主页
〖涧安村简介〗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涧安村位于通济镇西北角,由涧漕沟和安家梁子两大地域组成,故而命名为“涧安村”,村级公路与县级公路“小夫路”贯通,平均海拔840米,属浅丘山区。该村周边幅射有以下旅游景(点)区:距离九陇镇“三昧水”15公里,回龙沟休闲避暑区10公里,银厂沟风景区15公里,白鹿镇国家级森林公园4公里,著名的法国教堂“-院”8公里。周边还有“5.12”地震遗址——白鹿中学校“最牛”的教学楼、小鱼洞大桥遗址等旅游景点。涧安村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平均气温15℃左右,日照充足,天然绿化面积达到70%,空气清爽,具备旅游带动经济的潜力。二、社会经济状况:涧安村幅员面积1524亩,其中耕地424亩,林地950亩,荒山120亩,人均耕地0.7亩。管辖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户211户,总人口582人。其中劳动力396人(2010年外出务工248人),特困户26户58人,低保户30户74人,党员25人;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主产玉米、土豆、油菜籽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88元。1985—1996年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村办集体煤矿3个,砖厂1个。涧安村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之一,农房垮塌96%,村民饮水工程供水管网毁损3000余米,毁损蓄水池5个,村民饮用水困难。村支两委在镇党委领导下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现有80户共计282人入住统规统建永久性住房,66户共计212人入住统规自建永久性住房,26户共计51人选择货币安置,现已得到妥善安置,14户36人维修加固,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完成。三、基础设施现状:1、“5.12”地震毁损了2002年以来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人畜饮用水工程、2010年新安置“无塔上水”饮用水工程一套已投入正常使用。2、村级公路硬化路面毁损600余米未修复。3、电力、通讯恢复正常。4、生活用水通过“净化池”排放,垃圾收集到垃圾池(桶)集中处理。5、居民燃料以电、燃气(正在建设中)为主,柴草作业辅助燃料。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在就近公立学校就读;商店1个;村委会原办公室已被“5.12”地震毁损,村级活动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内设卫生站、图书室、民事调解室、妇联计生办公室、警务室、劳动保障站、广播站等社会服务机构。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1、党支部基本情况:村党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共有0员26名,其中男性党员23人,女性党员3人;高中文化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21人;35岁以下3人,35-45岁9人,45-55岁6人,55岁以上17人;外出务工9人。2、村委会基本情况: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分别成立有民事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民兵应急分队、计生妇联协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民主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财务公开领导和监督小组。
〖涧安村特产〗
成都彭州特产药材彭州川芎
川芎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根茎烤(晒)干入药,含挥发油、阿魏酸等成份,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是中药配方的重要药材。彭州是全国川芎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彭州川芎具有根茎大、产量高、品质优等待点,主要分布在敖平、致和、天彭、军乐、楠杨等乡镇,其中以敖平镇种植最多,1989年曾达到过10179
成都特产蔬菜彭州莴笋
彭州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建县设郡已有2000多年,是古蜀国建都立业的核心地区,素有“天府金盆”、“蜀汉名区”之美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彭州莴笋种植历史悠久,清嘉庆年间既有少量种植,据《彭县县志》(1911-1985)记载,上
游汤元
“游汤元”,是彭州市天彭镇东街游全根继承父业发展而成,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每碗汤元五种味道,香甜可口,风味各异。 汤元心有黑芝麻、白芝麻、鲜玫瑰、红糖苏麻和椒盐等多个品种,均系选用上等芝麻、苏麻,经筛选、淘洗、晾晒后,拌和纯净的白糖、菜渍、芝麻油、鲜玫瑰,加一定比例的精
滴油水饺
滴油水饺初创于八十年代初位于天彭镇西街的“国营味兰小食店”。时称“红油水饺”,后经该店尹华清师傅改进创新更名为“滴油水饺”。因“滴油水饺”全部用猪肉馅,不加任何鲜菜,上桌时才滴上特制的“红油&
九尺香米
九尺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九尺大棚蔬菜
大棚蔬菜:九尺镇是著名的大棚蔬菜之乡,是成都市和彭州市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全镇以高林村为中心,共有大棚蔬菜2100余亩,常年种植大棚三月红茄1800亩,大棚苦瓜200余亩,其他大棚蔬菜有黄瓜、番茄、西葫芦、辣椒、维菜,其中大棚茄子、辣椒上市时间为每年3月初--6月初,黄瓜、苦瓜为5--8月,同时,全
〖涧安村景点〗
白头慢享田园小镇景区
白头慢享田园小镇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白头镇五星村等为核心的白头慢享田园小镇位列国家AAA级景区行列,拥有原生态湿地系统和都市近郊大田景观体系,品牌民宿、农家餐饮等业态齐全,提供农事体验、休闲观光、锻炼养生等多种旅游“新玩法”。五星村:五星位于白头镇南面,东、西方向分别与崇州市崇阳镇、隆兴镇
中华蝴蝶生态城
中华蝴蝶生态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彭州中华蝴蝶生态城旅游景区是蝴蝶的大观园,也是科普的好地方。四川蝴蝶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龙门山脉,现今龙门山地区共拥有蝴蝶512种,其中不少是川西独有、闻名于世界的著名观赏蝴蝶。中华蝴蝶生态城倚靠龙门山脉,环境优美,空气清醒,还可以体验丛林穿越探险、露营、野炊、烧
李一氓故居
李一氓故居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李一氓故居位于彭州市,年代为清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现占地面积;保护范围外四周延伸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濛阳镇南华宫
濛阳镇南华宫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濛阳镇南华宫位于彭州市,年代为清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现占地面积;保护范围外四周延伸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龙兴寺藏经楼
龙兴寺藏经楼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藏经楼位于彭州市,年代为清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现占地面积;保护范围外四周延伸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尹昌衡墓
尹昌衡墓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尹昌衡墓(彭州市)保护范围:墓葬台基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
〖涧安村人物〗
罗公远
罗公远,唐代道士。又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说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筑室-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之间,与张果、叶法善齐名。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策。尤善隐
尹昌衡
尹昌衡(1884—1953),原名昌仪,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升平镇人。曾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长。1911年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调集2000余人生擒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并在成都皇城坝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诛于皇城
何秉彝
何秉彝(1902~1925年) 何秉彝,字念慈,四川彭县人。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彭县中学。翌年秋来沪,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理科专业。一年后,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参加中共领导下的校内外社会活动。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上海地委组织主任。民国14年5月3
李槐之
李槐之 (1919.2—)别名果克,四川彭州人。擅长美术、美术评论。1939年四川成都复兴艺专美术系肄业,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 习。后从事部队文艺宣传工作,1945年后调苏皖边区工作。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上海画报社社长、总、编审,上海大
周汝贵
周汝贵 (1962~)笔名舟歌。四川彭州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四川广汉师范, 1986年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历史系。曾任中学教师。1993年至今在彭州市公众信息中心工作,任《今日彭州》社会新闻部主任。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诗集《故乡的小河》、
李一氓
李一氓 (1903~1990)原名民冶。四川彭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肄业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曾任国民革命军南昌总政治部秘书长,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长征。历任中共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新四军秘书长,淮海地委、苏北区委书记,苏皖边区政府主席兼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中共旅大区委副书
李吉均
李吉均, 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 1933年10月9日出生于四川彭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兰州大学地理系教授。曾任兰州大学地理系主任。从事冰川学、地貌学与第四纪研究。对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高原在晚新生代经历两次夷平、三次
曹文宣
曹文宣,鱼类生物学家 1934年5月19日生于四川彭州。1955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鱼类学会理事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通过对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高原环境变化适应性关系的研究,创新性地从裂腹鱼类的
朱清时
朱清时, 物理化学家 1946年2月7日生于成都,籍贯四川彭县。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等。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分子局域模振动研究方面,成功地观测和完整地分析了一系列高泛频振动态的高分辨率光谱,
杨崑
杨崑 [籍贯]彭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小传] 善诗,著有《三树堂诗集》。李调元《雨村诗话》云:“人皆知丹□有三彭,而不知先有三杨。一杨岱,字东子,康熙丙子举人,有《山集》;一岐,字周子,有《碧萝亭集》;一□,字葛山,有《三树堂集》。皆以诗名,……三彭以科名显,而三杨仅一孝廉,故人多不传
杨岱
杨岱 [籍贯]彭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小传] 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官福建上杭县知县。有贤声。著有《山诗集》,潘稼堂为之序,称其诗“高华爽朗,有和平蔼吉之风,无刻削纤琐之习。”岱与其弟□、岐俱以诗名,士林称为“彭县三杨”。“而东子诗尤娇娇特出,如百战健儿,三鼓而气不竭。”(张邦
赵司铉
赵司铉 [生卒]?-? [籍贯]彭县人 [朝代] 明朝 [主要著作][小传] 崇祯三年(1630)举人。负经济才。蜀乱,以智自全。王应熊在川时以为军政官,授越抚夷同知。李乾德经略六省时,奏补建昌道兵备佥事。卒于重庆。时人以其诗有王孟遗意,《蜀明诗》录《越寒食感怀》及《拜将坛和费此度韵》二首,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