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
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保山市 > 龙陵县 > 腊勐镇主页
〖腊勐镇简介〗
"腊勐乡地处龙陵县城东北部山区,位于北纬24°37′07″至24°47′30″、东经98°51′58″至99°02′30″之间,距县城53公里。东隔怒江与施甸县相望,西与镇安镇相邻,南与碧寨乡相接,北与隆阳区毗邻,老320国道贯穿其境,境内有著名的滇西抗战主战场—松山战役遗址,在世界上素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全乡国土面积191.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125个村民小组,4780户、2089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0185人,占总人口的96.6%;境内居住着汉、傈僳、彝、傣、白、景颇、德昂7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54人,占总人口的2%,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全乡耕地总面积40319亩,其中稻田4049亩,山地面积为32255.9亩,最高海拔2550.6米,最低海拔637米,年降雨量1444.3毫米,年平均气温13.5—19.4℃,全年无霜期250—365天,属典型的立体气候。2006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536万元,农业总产值5248万元(现行价),地方财政收入357.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98.58万元),财政支出333.67万元(其中:上解62.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4元,小春总产量175.01万公斤,大春在受旱灾较重的情况下总产450.09万公斤,2006/2007榨季甘蔗入榨总量预计到65138吨,产值1055万余元,烤烟种植面积3847亩,产量46.91万公斤,实现产值444万元;茶叶总面积达3314亩,产量达8.28万公斤,全年林业产值达770万元,畜牧业产值达1518万元,肉类总产量1395.49吨,大牲畜存栏9100头,生猪存栏34120头,山羊存栏4334只,家禽存栏43915只,全乡个私工商户发展到346户,从业人员374人,营业总收入达1542万元,实现利税85万元。腊勐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彩的人文景观,共同构筑了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腊勐人民依托资源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前进。
〖腊勐镇特产〗
虫草
即冬虫夏草,是一种动植物兼名的名贵药物。它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与虫体,冬天为虫,夏天为草,下部是虫,上部是草。虫草味甘酸,性平,气香,是良好的强壮补药,有滋肺、补肾等作用。
龙陵辣腌菜
龙陵辣腌菜 辣腌菜是龙陵居家必备常年食用的一种菜食,因风味特殊,颇有声誉。农历冬、腊月间,将肥壮青菜株割来,于烈日下暴晒至完全凋萎,放石板上充分搓揉,于清水中漂洗干净,挂铁丝晾至水份大部失去而叶未焦脆,切为寸长小段,叶柄需剖为小条,加苤菜根,放上食盐、辣椒粉、八角、茴香籽粉末,红糖少许,搅拦均匀后充
云南春卷
云南春卷是一个比较普及的大众小吃。全国各地皆有不同的春卷制作方法和口味特点。云南春卷是云南人民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一个品种,有别于我国其它地区的春卷口味,突出了云南地方特色。云南春卷的馅料调制精细,选料讲究而刀蠛细腻,统一要切成如末大小的丁。皮坯摊制要薄,炸好后要酥、香、脆,色泽要求
象达纸伞
象达纸伞龙陵象达纸伞产于龙陵县象达乡,私人家手工制造,是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民间工艺品。它用桐油纸做伞撑,采用人面竹做伞柄,画上梅花等图案加以修饰伞面外观,可用于遮阳蔽雨。
龙陵黄龙玉
龙陵黄龙玉黄龙玉又名玉髓,色呈鸡血红、黄。自、绿等,质晶莹剔透,集天地之灵气而成,可与田黄媲美,产于滇西边城——龙陵。大自然的神奇造就了龙陵这块灵秀之地,这更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拥有奇水神汤——邦腊掌。千古抗战遗迹——松山、动植物基因宝库——小黑山自然保护区。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23个民族创造厂多姿
龙陵河头石斛
龙陵河头石斛石斛性味甘、微寒,入胃、肾经入胃、肺,肾经,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益肾明目。历代药学经典对石斛的药效记载有:《本草纲目》将石斛列为药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指出石斛具有生津、止渴、镇痛、消除水肿之功效,主治热病阴虚、目暗、胃弱、声音嘶哑等疾病,对声带疲劳、声音嘶哑,恢复其
〖腊勐镇景点〗
古西南丝绸之路
中国境内有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陆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陆上丝路,西南方的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滇西"古西南丝绸之路"遗迹主要位于保山市的水寨、官坡及大理州水平的博
龙陵邦腊掌
龙陵邦腊掌为文化旅游景点。龙陵邦腊掌旅游度假区位于龙陵县城西北方向,距离县城11.8公里,地处高黎贡山余脉,龙川江峡谷南岸的香柏河下游的丛林之中,占地面积194.2公顷,海拔1254-1280米,年平均气温16.9℃,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龙陵邦腊掌度假区有宏大的温泉群,山露泉眼600余孔,出露面积
滇缅公路惠通桥
滇缅公路惠通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通桥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其地东有形如刀削的等子大山头,西有耸入云天的腊勐松山。高山峡谷之间,江滩险恶,素有“天堑”之称。桥倚悬崖修筑,呈东北——西南走向,以两条巨大的钢缆悬吊而成。桥身总长123长,桥面宽5.67米,墩高30余米。随着时代的前进,惠
松山大战遗址
松山大战遗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松山战役遗址松山战役遗址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松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由大小二十余个峰峦构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顶上,北、东、南三面可俯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怒江东岸的高山峭壁与西岸的松山对峙,形成惊涛拍岸、
抗战纪念文化广场
抗战纪念文化广场龙陵抗战纪念文化广场位于龙陵县城东卡地段,广场占地7.8亩,是集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广场于2004年元月动工,10月峻工,总投资650万元。广场由中轴大道、纪念坛、出征泉、日军碉堡、大型浮雕景墙、怀思池、升旗台、长鸣钟、抗战纪念馆共同组成,形象直观地展现了龙陵抗战的全过程。浮
龙陵八0八水库
龙陵八0八水库为文化旅游景点。龙陵八0八水库八0八水库距离龙陵县城30公里,因水库坝底的公路里程碑为“808”公里,故名808水库。这里绿树成荫,山弯水曲,湖光与山色齐美,碧水与青天一色,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天然湖山公园。参差错落的青山有的被水隔断,有的伸入湖中,形成一个个小岛、半岛,岛上林木错杂,四时
〖腊勐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