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街道人物
孙清
孙清天才俊逸,才能秉赋出众,不同凡响,在文学方面很有名气。弘治十一年(1498)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弘治十五年(1502),会试第二十六名。殿试高中榜眼后,授翰林编修,是明朝少年进士之一。后改任陕西提学副使。孙清未见大用,很早就去世了。余事不详。
孙升
孙升于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十年后位列一甲,授翰林编修。嘉靖二十二年(1543),以纂辑誊写《累朝御制文集》、《圣学心法》及《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成,受赐白金十两。嘉靖二十四年(1545),续纂《大明会典》,嘉靖二十五年(1546),出任应天府乡试考官。升国子监祭酒,历任礼部左、右侍郎,改吏部
谢丕
谢丕(1482~1556),字以中,号汝湖,晚年自号留园野老。浙江余姚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顾鼎臣榜进士第三人 谢丕是明朝著名宰相,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状元谢迁之子。父子鼎甲,终明一朝仅有两例。谢丕弘治十四年(1501)获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四名,殿试第三名。正德二
李杏娣
李杏娣(1921~1982)女,出生于浙江余姚贫苦农家,小学文化程度。民国26年(1937年)来沪谋生,当过佣工,摆过菜摊。1958年,进嘉善路菜场做营业员,担任蔬菜三组组长。工作一贯积极热情,吃苦在先,每天提前上班,做好蔬菜整理、写标价牌等售前工作,并经常连续工作到晚上7、8点钟才下班。她和组员还
周月英
周月英(1917~1988)女,浙江余姚人。民国23年(1934年)入市立务本女子中学师范科读书。一二·九-扩展到上海,她参加校中抗日救国会,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八·一三战争爆发时,参加国际第一难民收容所工作。民国26年10月,任圣心小学教师,并在抗敌后援会举办的歌咏班教歌。民国32年11月,在正中小
蒋孟起
蒋孟起(1901~1984) 字启壎,浙江余姚人。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曾任杭州高级中学、上海光华大学附中、爱国女子中学教师。民国31年,入南洋中学任教。建国后,担任南洋中学外语教研组组长、徐汇区外语中心教研组组长、南洋中学代理教导主任兼任上海教育学院外语教师等职。由于他英语
黄楚九
黄楚九(1872~1931年)黄楚九,名承乾,浙江余姚人。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自幼即略谙医道。15岁父亡,随母迁居上海,入清心书院读书,并在旧城内挂牌行医,取名异授堂(又名颐寿堂),同时兼制中成药出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黄将诊所与药店迁入法租界,创办中法药房改营西药,以“万象”为商标,
吴翼
吴翼, 男,编导。1916年出生在浙江余姚泗门镇。1938年在上虞县电厂当学徒。1941年入上海华艺业余话剧团演话剧,后返乡参加马渚区政府,任文化教员。经谢汝昌介绍,参加浙东革0据地四明山浙东行政公署社会教育工作队任戏剧股长,兼任导演,并为民间职业越剧团、高升舞台排戏。1946年“三五支队”北撤后,
石景山
石景山 男,一级导演。本名徐焰,又名石垒。祖籍浙江余姚,1920年出生于上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早年就读于萧山私立职业学校。1939年夏秋之间考进新春秋戏剧学校。嗣后,与一批爱好话剧的同学自发筹款组织了“联艺实验剧团”。不久又与同学一起去敌后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江抗”参加新四军抗敌剧团。1941年初
朱铿
朱铿 (1921—1995) 男,导演。原名朱嗣曾,浙江省余姚市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自幼喜爱文艺和戏剧,解放前当过职员和小报记者。上海解放后,考入上海市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结业后分配进东山越艺社任舞台管理、舞台监督、编剧、导演。其后数年,分别在上海实验越剧团、云华越剧团、大公
徐天红
徐天红 女,一级演员。1925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0岁时进余姚湖堤塘天兴舞台学戏,习老生。随科班到慈溪、宁波、上虞一带演出,经常一人饰多角,甚至扮演小丑、反串花旦。1940年到上海,拜马潮水为师。相继与赵瑞花、马樟花、小白玉梅、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徐玉兰、
陆锦花
陆锦花 女,演员。学名柯纹祺,小名柯秀珍。祖籍福建,寄籍浙江余姚,1927年2月25日生于上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3岁进越剧四季班学艺,改用母姓为陆,拜男班演员张福奎为师。四季班解散后,到金门大戏院唱三肩小生。1942年进袁雪芬领衔的大来剧场唱二肩小生,因身材瘦小,多演童生戏。
庞天华
庞天华 女,演员。浙江余姚人,192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 1936年进入家乡科班学戏,工小生,演出于宁波、金华等地。1942年到上海,在大同、中华、闸北等戏院搭班演出。1950年,进少壮剧团为二肩小生。1953年,陆锦花离开少壮,她擢升为头肩小生,任副团长。开始与张云霞、魏梅照、张小巧等长期合作
金笳
金笳 原名吴希祖。男,作曲。浙江余姚人,1925年2月出生。1946年考入上海联合广告公司任秘书。解放后经应云卫介绍,师从作曲家陈歌辛学习作曲技法。1952年起正式在戏曲剧团作曲。历年在上海大众、蜜蜂、海燕滑稽剧团,凤笙甬剧团,努力、长江沪剧团和光明、青山、艺华、合作等近10家越剧团作曲,亦曾为常州
田振芳
田振芳 女,演员。浙江余姚人,1928年9月出生。13岁在上海进一定越剧团科班学戏,拜姜一峰为师,始学花旦,后改学老生,在大新、先施等公司演出。4年满师后,与邢竹琴、王水花、姚水花等搭班在上海演出。解放初,与屠笑飞、焦月娥等去天津演出。1950年参加上海春光越剧团,任副团长。1956年8月,响应党的
戚雅仙
戚雅仙 (1928—2003)女,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原名戚爱英。祖籍浙江省余姚,出生于上海。童年对戏剧就产生了兴趣,1941年进上海陶叶剧团科班学戏,师从陶素莲、叶琴芳,工花旦。1943年春,该科班进入上海大来剧场作为班底,时值袁雪芬提倡新越剧,她们参加演出《人海飘航》、《雨夜惊梦》、《
郑采君
郑采君 女,二级演员。浙江余姚人,1929年12月出生,1940年在上海进入科班“四友社”,与陆锦花、吕瑞英等同科学戏,工小丑,开蒙戏为《仁义缘》,扮演长衫丑周惠吉。出科后,在上海及杭嘉湖一带演出。1950年下半年,进入东山越艺社任二肩小丑。1951年8月,参加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后转入上海越剧院
筱宝奎
筱宝奎 (1933—1998) 女,二级演员。浙江余姚市人,1933年6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4年进入上海丹桂越剧团学戏,工花旦,拜周宝奎为师。参加过少壮、光明越剧团,曾与筱丹桂、徐玉兰、陆锦花、陈少鹏等同台配戏,演出于沪、宁一带。1956年加入武汉市越剧团任演员。同年参加湖北省戏曲会演
吴伯英
吴伯英 男,二级导演。浙江余姚人,1937年5月出生。1951年到上海吴生昌五金工场做徒工。爱好业余文艺活动。1960年10月从上海广播器材厂调入上海京剧院学馆任文化教师。1961年3月转到上海越剧院学馆编研组工作。同年9月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班进修2年。70年代中期起任上海越剧院导演,共执导过6
王金萍
王金萍 女,二级演员。浙江余姚人,1935年12月出生。1947年进入上海金龙女子越剧团(科班)学戏,工老生,科班演出即为台柱演员。1950年学艺期满后,先在青山越剧团,后在和平、青年越剧团演出,均任头肩老生。1960年转入上海越剧院三团,拜张桂凤为师。在40多年的舞台生活中主演过数10部戏。扮演过
谢同妙
谢同妙 男,一级舞美设计师。浙江余姚人,1946年9月出生。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市舞美学会常务理事。1965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69年毕业。1973年起任上海越剧院舞美设计。曾任剧院舞美工场主任。历年来曾为院内外6个剧种上百部剧目和大型晚会设计布景和服装。其中有越剧《浪荡子》、《
严光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人 ,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成后归隐著述,设馆授徒。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后卒于家,享
朱舜水朱之瑜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
黄宗会
黄宗会(1618-1663)字泽望,号缩斋,又号藤龛,学者称石田先生。明末清初学者,经学家,余姚(现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第三子。黄宗会与兄黄宗羲,黄宗炎并称“浙东三黄”,三人也是明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会,明末崇祯年间的拔贡生,性格狷介,读书过目不忘,日必尽百页,有事则次日倍其
黄尊素
黄尊素(1584年-1626年),明末官员,“东林七君子”之一,与汪文言并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囊”,著名学者黄宗羲之父。初名则灿,后改尊素,字真长,号白安,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省余姚市梁辉镇)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后又上疏论事,再忤魏忠贤意,被
虞翻
虞翻(164-233),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投奔孙策,自此仕于东吴。他于经学颇有造诣,尤其精通《易》学。虞翻起初在会稽被太守王朗任命为功曹。及后孙策进攻会稽,虞翻当是正值父丧,他穿着丧服到太守府邸,王朗计划和孙策开
虞汜
虞汜(218-?),字世洪,祖籍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生于南海郡(治今广东广州)。三国时期吴国官员,虞翻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南海,年十六,父卒,还乡里。孙綝废幼主,迎立琅邪王休。休未至,綝欲入宫,图为不轨,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汜对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位,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
虞忠
字世方,虞翻第五子。贞固干事,好识人物,造吴郡陆机于童龀之年,称上虞魏迁于无名之初,终皆远致,为着闻之士。交同县王岐于孤宦之族,仕进先至宜都太守,忠乃代之。晋征吴,忠与夷道监陆晏、晏弟中夏督景坚守不下,城溃被害。忠子谭,字思奥。
虞耸
虞耸,字世龙,虞翻第六子也。清虚无欲,进退以礼,在吴历清官,入晋,除河间相,王素闻耸名,厚敬礼之。耸抽引人物,务在幽隐孤陋之中。时王岐难耸,以高士所达,必合秀异,耸书与族子察曰:“世之取士,曾不招未齿于丘园,索良才于总猥,所誉依已成,所毁依已败,此吾所以叹息也。”耸疾俗丧祭无度,弟昺卒,祭以少牢,酒
虞昺
虞昺,字世文,虞翻第八子也。少有倜傥之志,仕吴黄门郎,以捷对见异,超拜尚书侍中。晋军来伐,遣昺持节都督武昌已上诸军事,昺先上还节盖印绶,然后归顺。在济阴,抑强扶弱,甚着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