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怀柔区龙山街道
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怀柔区 > 龙山街道人物

龙山街道人物

向辉
向辉,男,土家族,1976年1月出生,湖南龙山人,199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8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1994.09--1999.08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利工程专业学习1999.08--2000.08山西省灵丘县上寨镇中学支教2000.08--2003.07清华大学水
林子元
林子元,1909年3月出生,湖南省龙山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林子元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早在青少年时代便投身革命,参加了北伐战争。1933年3月,林子元参加红2军团,任军团保卫局侦察员、特派干事。(二)抗日战争时期,林子元历任八路军120师警备连连长、冀
夏次叔
夏次叔(1904—1938),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龙山县桶东乡小湾村。父亲系清末进士。夏次叔幼时随父课读多年,故旧学颇有功底。1926年,夏次叔考取北京大学政治系预科,1927年转入北京大学本科就读。1937年12月,成立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由李宗仁任主任委员,夏次叔任组织部长,名列总动委十
叶红专
叶红专,男,土家族,1958年6月生,湖南龙山人,1975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湘西自治州分校党政干部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在职大专学历。1975.03-1977.10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兴隆公社知青;1977.10-1987.02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供销社
彭武庚
彭武庚,土家族挖土锣鼓“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挖土锣鼓歌是流传在湘西酉水河沿岸的龙山、古丈等地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由两位歌师一边打击锣鼓,一边演唱,加有简单的仪式形式,一般分开声、请神、扬歌、送神四大部分,有较为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也可即兴编唱,形式灵活多样,既可对唱,又可盘歌,
彭万姣
彭万姣(土家族哭嫁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哭嫁是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婚俗活动,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土家族最古老的民间歌谣之一,它以哭代言,内容丰富,真切诚实。这种“哭”不是灰心丧气的软弱叹息,也不是绝望无力的痛苦哀鸣,它是土家族姑娘为争取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男女平等的内心表白,
彭南京
彭南京土家族毛古斯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土家族民间舞蹈毛古斯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性舞蹈活动,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具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
王仕辉
王仕辉土家族竹雕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土家竹雕是把土家族特色建筑按1比60、1比70、1比100的比例微缩掌上,以湘西优质楠竹为材料,构思奇特、技艺精湛,造型古朴典雅,艺术工底扎实,表现技巧独特。作品中的每一细小部件都做到精益求精,选料、开眼、凿榫、穿斗完全按照土家族传统建创程序
肖泽贵
肖泽贵·湘西三棒鼓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三棒鼓是流传在湘鄂西龙山、来凤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地方曲艺。表演一般只3人,1人打鼓,1人敲锣,1人抛刀耍棍。亦有两个队或三、五个队联合演唱的,其内容丰富,道具轻便,不择场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茶楼酒肆,农家红白喜会,随时随处可演唱,深受群众
田隆信
田隆信(土家族“咚咚喹”)“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土家族“咚咚喹”是流传在湘西自治州酉水流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簧管气鸣乐器,有的地方又有“呼里”、“呆呆嘟”、“呆呆哩”等称。 “咚咚喹”其传统曲牌有20多种。有词有曲,可吹可唱,吹唱结合,唱词多采用土家儿歌,表述内容以土家风情为主。田
张明光
张明光(土家族摆手舞)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明光1945年至1955年读书。初中毕业后一方面跟师学裁缝、学绘画,一方面拜农车土家大摆手第二十四代掌堂师秦恩如为师,学跳土家摆手舞,学唱土家摆手舞。从1984年以来就一直担任农车乡土家大摆手堂掌堂师,在个人生计上仍以务农、做裁缝
彭继龙
彭继龙(土家族梯玛神歌)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梯玛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其格局宏大,篇幅浩繁,它以集诗、歌、乐、舞为一体的庞大艺术载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广泛的历史内容和社会生活内容。在唱述时,以土家语为主要表述语言,词汇丰富,
严三秀
严三秀(土家族咚咚喹)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咚咚喹是流传在湘西土家族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簧管气鸣乐器,用小竹管制作而成,吹奏时左右两手共用三指按住音孔,用口衔上端舌簧处吹奏。吹奏艺人用娴熟的技巧,可吹单管或双手各持一管吹奏双管,其发音清脆、明快,有打音、颤音兼备的特点,可模拟鸟语
张清树
张清树(1919~1993.1) ,湖南省龙山县人。民国23年(1934年)5月,在湖南省龙山县参加红军,在贺龙部队独立团当勤务员。24年,随军北上,编入甘肃红军三五九旅、陕北警备一旅、东北三十旅、东北四十五军。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通讯员、班长、排长、 指导员。1949年,随部队南
向凤武
向凤武(1900—1959),土家族,湖南龙山坡脚乡多泥坪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1932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7师261旅521团3营营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后任521团副团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战后升任第71军87师260旅副旅长兼522团团长,1939年5月任第71军8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