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门头沟区 > 斋堂镇 > 爨底下村主页
〖爨底下村简介〗
爨(cuan)底下村位于京西山区深山峡谷中,更名川底下村。整个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北侧缓坡之上,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线条清晰,紫石和青石铺就的小径曲折迴绕,颇具江南风格,又有世外桃源之感。 山村的建筑分上下两层、高低错落的村落似古城堡,又似山城,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它既有北京城内四合院的风韵,又有山村小巷的风光。川底下村和附近的斋堂、马栏都是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时期,该村有70多名青年参加了革命,其中34人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 川底下村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金蟾望月、威虎镇山、神龟啸天、蝙蝠献福、一线天、花仙池、老龙窝、牛头山、九柏九十阵、京西古道遗址等。至今川底下村墙上还保留着清朝时的治家格言、照壁题字,以及抗美援朝、0各个历史时期的标语。爨底下村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房屋建筑整体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端庄典雅,石雕、木雕、砖雕精美细腻。记者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村落依山而建,村房小,建房比较集中,户与户之间距离小,房邻房,为避免邻里矛盾,在建筑设计上,村里应用了很多巧妙的设计。细小到每户的后房沿上,都设计了水道,下雨时雨水流回前面的自家院子中,再经门前的水道排出,这样就不会阴湿邻居家的墙壁。巧妙的避免了因自然条件局限而产生邻里矛盾,营造了和谐的氛围。院落中还设有猫道、狗道。游人与猫狗和谐共处,各行其道。爨底下村与灵水村、马栏村、杨家峪村、杨家村、沿河口村、沿河城村、新兴村、向阳口村、青龙涧村、桑峪村、双石头村、王龙口村、西胡林村、西斋堂村相邻。2020年8月26日,爨底下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12年12月17日,爨底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03年10月8日,爨底下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依山势而建的古朴民居,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青石、紫石、灰石铺成的街道,延续500多年的民风民俗……走进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完整的“清代民居图”中。位于西山古道边的爨底……详情爨底下村古建筑群爨底下村古建筑群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又名“古迹山庄”,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仍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保留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之一。爨底下村人(户主……详情爨底下村附近有爨底下村、爨底下村古建筑群、黄芩仙谷、马栏村、黄草梁风景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等旅游景点,有火村红杏、龙王帽杏仁、京白梨、门头沟京西白蜜、泗家水红头香椿等特产。
〖爨底下村特产〗
京白梨
京白梨,又名北京白梨,原产于北京郊区。除北京郊区外,辽宁、吉林、内蒙等地也有栽培。为秋子梨系统中品质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的地方特色品种。京白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的果实。果形呈扁圆形,果汁多,味酸甜,香味浓,含糖量较高,含可溶性固形物16.4%左右。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北京特产妙峰山玫瑰花
玫瑰花,属蔷薇科。落叶灌木。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即有栽培,南宋以来已广泛用于制做糕点。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涧沟村一带栽培玫瑰花,已有几百年历史,妙峰山玫瑰花以其朵大、色艳、味浓、含油量高、品质优异、经济价值高而驰名中外。因此,人们把妙峰山的涧沟又称作玫瑰谷。涧沟一带坐北朝南,
北京特产水果京白梨
北京昌平阳坊镇西南,是京白梨生产基地。此处背靠驻跸山,东临京密引水渠,依山傍水,属典型的山前暖带,适宜果品生产之环境。白虎涧京白梨历史悠久,据祖辈所传及专家考证至今已300余年。京白梨口感细嫩,实细胞少,含糖量高,尤其经晚熟后,清香之气与众不同,而周边省份所产白梨,皮糙个大,水份高,耐储运,然而食之
姜汁排叉
姜汁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剁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在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
京都小排骨
话说第一次看到“京都排骨”这道菜时,俺还一度疑惑是否是日本菜呢,因为“京都”二字,就立马让俺联系到京都议定书袅.... 当然,最后还是弄明白了,是咱北京菜,这“京都”是咱自己的“京都”,哈哈。 今天这道&
素烤鸭
北京特产—素烤鸭,是北京市的一道著名的风味特色小吃。素烤鸭是素食菜谱之一,口味属于甜味。素烤鸭的特色为“鸭皮”红润油亮,里层的豆腐衣白似鸭肉。表层酥脆浓香,里层柔软有味。 特产制作:1、豆腐衣(油皮)用湿布包后软化,摊开,洒上一些用盐和味精化开的水,使之着味;2、
〖爨底下村景点〗
八路军邓华支队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邓华支队司令部旧址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邓华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西斋堂村聂家大院,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后,立即命令第一支队政委邓华率第一支队第三大队开辟平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准备冀东暴-动-。1938年2月,邓华率第三大队从涞源出发,
冀热察区党委大三里旧址
冀热察区党委大三里旧址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冀热察区党委大三里旧址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大三里村,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1月,中共晋察冀分局决定,撤销河北省委,成立中国共产党冀热察区委员会,书记马辉之。1939年10月,区党委机关移驻斋堂镇大三里村。在此驻扎期间,主要对各级干部进行培训。1940
王家山惨案发生地
王家山惨案发生地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山惨案发生地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王家山村。王家山村位于斋堂北十余里的北山上。抗战时,村中仅有40多户人家。日伪军进入斋堂川后,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王家山村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和坚固的战斗堡垒。日伪军把王家山村的干部和群众看成地方“治安”的眼中钉,千方百计要扑
门头沟西部山区第一个党支部活动纪念地
门头沟西部山区第一个党支部活动纪念地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门头沟西部山区第一个党支部活动纪念地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22年,田庄村青年崔显芳到上海求学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门头沟区本籍最早的中共党员。1924年,崔显芳从上海返回家乡,开始进行革命
冀热察军政委员会塔河村驻地
冀热察军政委员会塔河村驻地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冀热察军政委员会塔河村驻地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塔河村,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40年2月,挺进军马栏司令部被日军飞机轰炸,挺进军司令部迁移至塔河村,以萧克为书记的冀热察军政委员会亦迁至此。信息来源:区档案局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塔河旧址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塔河旧址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塔河旧址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塔河村,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40年1月,冀热察挺进军马栏村司令部遭敌机轰炸,司令部从马栏转移至塔河村。随后,日军纠集万余兵力,分十路向平西根据地进行“扫荡”。挺进军在萧克、程世才将军的指挥下,
〖爨底下村人物〗
李化民
李化民,著名内科学家、放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1905年生,浙江省龙泉县人,193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后赴德国留学和工作,曾获耶纳大学生理学博士。1936年回国后,受聘为副教授、教授,从事医疗教学工作。1957年7月调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一级研究员。因病于1992年8月5日在
释崇岳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0),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
郭骥
郭骥(1911—1990),字外川,龙泉八都镇人。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社会系,获学士学位。初任陈诚侍从秘书。后赴国外留学,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获硕士学位;朝鲜庆熙大学,获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历任社会部人事室主任、军政部参事、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会秘书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警备
李师颐
李师颐(1905—1979),又名吉生,龙泉县城人。少年在中药店当学徒,对识别中草药和研制中成药很感兴趣。后入旧制中学读书,毕业后开始与菇民交朋友,采集香菇树种标本近200种,试验段木人工接种,将孢子粉涂布于菇木棒“坎口”内繁殖香菇,经五六年无数次试验获得成功。1938年,在龙泉县农场建立香菇菌种繁
陈奕兰
陈奕兰(1905—1943),女,龙泉宝溪乡高山村人。6岁时做童养媳。1937年冬,与丈夫廖恩林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党支部的妇女工作。1939年下半年,国民党-加剧,中共处属特委和龙泉县委机关转移上山住草棚,就经常发动村里妇女缝制军鞋、军裤,送饭、送菜,传送情报。1941年下半年,形势紧张,夫妇俩随
徐仰山
徐仰山(1877—1913),名杰,小名世廉,又名希勉,龙泉岱垟乡源底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秀才,三十二年留学日本,入东京高等警务学校,参加留学生-。次年由陶成章介绍入光复会,后经宋教仁介绍入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春毕业回国,浙江省当局欲委以民政长,执意不受;后多次委以县知事,亦坚辞
叶子奇
叶子奇(生卒年未详),字世杰,号静斋,龙泉人。少颖悟,专心学问,凡天文、地理、岁闰、音律等书无不习读。元至正十年(1350)署县事。二十二年廷试,授巴陵县主簿。明洪武十一年(1378),因巴陵群吏在祭城隍庙神时偷饮猪脑酒一案,被株连入狱。在狱中用瓦磨墨著书,出狱后继续写作。著有《草木子》、《太玄本旨
季陵
季陵(1081—1135),字延仲,龙泉宏山人。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三迁太学博士。因论学术邪正异同而被谮,谪知舒城县。靖康元年任秘书郎。建炎元年(1127)随高宗至扬州,任尚书右司员外郎、太常寺少卿。三年春,金人再南侵,陵负九庙神主随高宗至杭州,任中书舍人,力主抗金。同年六月,诏求直言,陵之
叶涛
叶涛(1050—1110),字致远,龙泉人。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神宗赞其才思过人,在御屏上 书:“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授国子直讲。为王安石器重,招为女婿,后任太学博士。绍圣元年(1094)任秘书省正字,编修《神宗史》,进校书郎,升中书舍人。后遭蔡京诬陷,降为知光州,据理申诉后复为给事中。居
李逸民
李逸民(1904—1982),原名叶书,字有基,乳名怡菁,浙江省龙泉县天平乡(今安仁镇)李登村人。1921年考入杭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2年夏,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留校任政治部宣传干事,《黄埔日刊》。1927年任国
廖世翠
廖世翠廖世翠,女,浙江龙泉宝溪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浦城双门井李启贵妻。民国20年(1931),其夫去世,她抚养2个儿子,生活十分困难。民国30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到双门井一带宣传革命道理,世翠觉悟提高很快。次年,张麒麟、傅家立、曹景恒率领游击队住在附近山棚里,她的大儿子李贤进参
陈剑英
陈剑英 (1935.5—) 浙江龙泉人。擅长油画、版画。1956年考 进上海画片出版社。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编审。 作品有《金童》、《大海》、《小松鼠的小花园》以及版画《浦江序曲》,油画《党的阳光 》、《八一起义》等,作品入选全国美术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