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红星乡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诏安县 > 红星乡主页
〖红星乡简介〗
红星乡位于诏安县中北部,属山区地带。距县城约26公里,东北与云霄县交界,东南邻金星乡,西连太平镇,南与西潭,建设二乡接壤,北连官陂镇,东北屏乌山山脉,面积131平方公里。红星乡是“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海峡硒都”核心区。红星乡下辖8个行政村和7个作业区,总人口16259人。红星乡明属第二都第十一图。清初属第二都梅林、龙墩二保和大布保一部分,清末属第二都太平乡。民国19年属第五区,民国29年属第三区太平乡,民国34年撤区并乡属景溪乡。新中国成立后,归第五区(后改称第七区、太平区)管辖。1958年撤区,分设金溪、进水2乡。1958年2乡并办国营农场,命名红星农场。1984年改制为红星乡。红星乡地属丘陵地带,景色秀丽,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大小山峰48座。2004年12月红星乡域内乌山被国家批准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乌山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险要。地势呈南北走向,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约900平方公里。主植被为松和杂木,覆盖率50%。红星乡年平均气温19℃以下,无霜期305~330天,年降雨量1800~2400毫米。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土壤肥沃,农业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富。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花岗岩、流纹岩构成。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授予诏安县“中国海峡硒都”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称号的县份。而红星乡境内的乌山山脉富硒土壤特高含量区面积全省最大。乌山逶迤于诏安县的东北部,与云霄、平和两县接壤,自北而南,绵延近百里,总面积900平方公里,海拔1117米,是闽粤边陲最高山脉。乌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独特的自然景色。丛崖、奇石、幽谷、深洞、巨壑、客家土楼、温泉、雨林、湖泊、云雾构成乌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尤值是山坡上那5万亩的梅林,梅开时季,漫山遍野,蔚为壮观,突显诏安“中国青梅之乡”的魅力。乌山是红色旅游胜地,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乌山山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4年起为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它是当年红军游击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南方一块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存有大石巷革命遗址、“乌山妈妈”吴阿柔和闽南地委书记卢叨墓、游击队电台室、《前哨报》印刷所、雷公坡地雷战遗址、卢叨遗诗、闽南游击队员之家等遗址,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星乡旅游指南大乌山景区乌山位于福建省诏安县红星乡政府驻地北部,北蔗村之东。东与云霄县交界,北连平和大芹山,在官陂镇与红星乡、金星乡境内。距离汕头市百余公里,距离厦门市乘车仅需要二个多小时,区位优势明显。因山外表呈乌黑色,故…… 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地理位置:福建省诏安县红星乡辖区内景区介绍:景区内水文资源景观丰富,金溪流域风光旖旎,水光潋滟,沿岸自然生态景观丰富多彩,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景区内天象、地文、水文、生物、人文等景观多达213处,拥有自…… 河劲节凌霜坊河劲节凌霜坊年代为清,位于红星乡下河作业区东北处水陂左侧,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6月28日,河劲节凌霜坊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坊外延伸东、西、南、北各100米。……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位于诏安县红星乡东埔村北蔗自然村,年代为1934-1949年。简介:机关驻地主要是山洞,现存会议处、炊事房、藏兵洞、冲锋台和地委机关领导人住所等旧址,因主洞口呈三角形……
〖红星乡特产〗
猫仔粥
猫仔粥 猫仔粥是诏安一带有名风味小吃。它并不是猫肉煮成的粥,而是一种既为粥品、又是菜肴的传统名吃。主选料是上乘纯白糯米,再辅鲜虾、鲜鱿鱼、肉片、鲨鱼肉片、香菇、炸蒜丁、胡椒粉、猪骨汤等二三十种配料。猫仔粥通常是现煮现吃。客人在小桌边坐定,摊主在小锅上放上烧沸猪骨汤,再放上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鱿鱼干
麦熟
麦熟 用诏安当地的话,就叫“麦熟”了,其实就是类似春卷,当然不像有的地方用炸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豌豆、豆芽、虾仁、豆腐干、冬瓜干、肉丁、鸡蛋、海蛎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理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自己随意搭配即可。当然要保持盛菜的锅里有一定的汤汁和热度,这样才够味。
沙锅粥
沙锅粥 在流行猫仔粥之后,开始流行沙锅粥。以方便定人定量和有营养著称,故名思义,就是将米倒进沙锅中直至煮熟,配料方面可以有鹧鸪啊,鳝鱼啊,等等,所以汤非常鲜,非常有营养的。
诏安红星青梅
介绍:诏安县果树生产历史悠久,早期的乌梅干畅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市场。1999年末全县种植面积达18.5万亩。总产量达21.6万吨。其中约30%以鲜果销往广东省及闽南一带,约60%以盐水梅半成品供应各厂家。约15%由本地厂家加工制成密饯、果酒、果汁等成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还有制成少量的乌
珠蚶
珠蚶……1000克 湿淀粉…………15克 葱末……………15克 白糖…………&hellip
梅岭牡蛎
梅岭牡蛎诏安县梅岭镇水产养殖协会梅岭镇地处闽粤交界处,三面环海,浅海滩涂12.5万亩,牡蛎养殖是该镇支柱产业,过去当地群众牡蛎放养在浅海用条石三角形传统模式,产量低,成本高,效益差。1995年,田厝村养殖户田振旭向深海拓展,采用木桩延绳吊养和延绳浮绠在深海区抗风浪养殖技术,获得投入产出1:4的效益。
〖红星乡景点〗
漳州市东山马銮湾景区
马銮湾,位于福建省东山岛东部,距铜陵镇二公里。马銮湾湾长2000多米,纵深150米,水深2-3米,湾内风浪小,海底平坦,海面宽阔洁净,无污染无暗礁。景区沙滩宽约60米,沙质洁白,细软,干净如洗;背靠青翠茂密的林带,是一处理想的海湾浴场。作为闻名海内外的生态型健康浴场,马銮湾水上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下海
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
花博园景区,位于福建漳浦县马口,距漳州市区22公里。景区是历届国家级盛会—“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景区总面积达10000亩,现有花卉苗木2000多种,是集花卉生产、销售、展示、出口、旅
漳州漳浦翡翠湾滨海度假区
六鳌翡翠湾地处漳浦县闽东南沿海突出部,六鳌半岛鳌西村,三面环海,东临台湾海峡,素有“中国佛罗里达海岸”之称。景区以海浪温柔、海水清澈、海沙细腻,犹如一湾碧绿翡翠而得名。六鳌翡翠湾景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拥有灿烂的阳光、可爱的小动物,是以集装箱文化为主题的滨海景区,也是户外度假,休闲旅游的天堂。别
漳州市龙文云洞岩风景区
云洞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距漳州市中心仅8公里。景区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里,故名云洞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2.6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5.5平方公里,有大小洞穴四十
东山风动石景区
风动石景区,位于漳州市东山县公园街,是东山岛的主景区,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7米,长4.46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
漳州十里蓝山景区
十里蓝山景区,位于漳州市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境内,距厦门市约45分钟,交通方便。景区由天岳区、云岭区和寻梦谷旅游休闲区三大地块组成,以花海寻梦为主题,四季景观丰富,拥有原生森林,原生瓜果、珍稀动物等生态资源;享有旅游文化重镇古山重深厚的河洛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人文优势,环抱寻梦谷仙境般的山水旅
〖红星乡人物〗
沈丹阳
沈丹阳,男,汉族,1965年2月生,福建诏安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09--1985.07厦门大学对外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学习1985.07--1989.05国务院办公厅干部(其间:1988.05--1989.05挂职
王雄虎
王雄虎(1921-1948),福建省诏安县秀篆乡人。1948年2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南游击区乌山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11月7日在南靖县程溪狮仔寨与进犯的国民党保安团作战中牺牲。
吕新
吕新(1906-1948),福建省诏安县秀篆乡人。1947年参加革命斗争,时为乌山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在南靖县与进犯革命根据地的敌军保安团作战时牺牲。
田赛池
田赛池(1944-1967),福建省诏安县人。1964年12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3师63团战士。1965年9月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一支队5大队战士。1967年9月18日在太原地区抗击美军轰炸的作战中遭敌空袭牺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园。
沈斗平
沈斗平,笔名学璟。福建诏安人。专长国画,主攻花鸟。系福建省直机关青年书画协会会长,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闽海艺社社长。1993年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沈斗平画集》。
翁待举
翁待举(约1076-1156),承议郎,字正德、志怀或至善,原是京兆(现西安)人,后迁漳浦南诏(诏安)四都镇盐仓村。翁待举是太学生,因文字出众,得居上舍。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登壬辰科莫俦榜进士,为诏安第一个进士。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任兴化军知事。操劳政务,外宿衙署,夜间迟睡,天初亮即
沈斐敏
沈斐敏(1951~),仕江村人,山东矿业学院毕业,任福州大学教授、环境资源系副主任。他在“安全系统工程与厂矿通风”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均获丰硕成果,是福建省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其“安全系统工程研究与实践”等4个项目在1991~1994年分别获中国煤炭部和福建省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撰写《安全系统工程基
吴水澎
吴水澎(1941~),梅洲人。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副校长兼总会计师。兼任中国会计教授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会计学常务理事、11所高等院校的兼职教授等职务。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独著、主编、合编的专著、教材20余部,代表作有
张鸿斌
张鸿斌(1940~),城关人。196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留校师从著名化学家蔡启瑞攻读催化理论研究生,留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研修化学工程。在石灰碳化煤球制合成氨原料气,固氮成氨,合成气制醇或烃和甲烷选择催化转化等反应中催化剂机理,催化剂的设计和研制等研究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全国自然科学奖
林鸿初
林鸿初(1938~),研究员,城关人。历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振标委副主任兼三分委主任、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首都科技集团理事等职。林鸿初科研富有成果,为国内外科技界所重视。1962~1969年,研究并建立我国振动计量标准装置,以我国第一代振动计量标准填补了国内空
许木钦
许木钦(1936~),城关人。1956年于诏安一中高中毕业,后入上海同济大学深造,又留校任教。历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许木钦担负行政工作的同时还主讲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完成“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课题”研究,发表论文《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和滑移的试验研究》;又完成“无砂大孔
陈炳权
陈炳权(1935~),城关人。上海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经济与组织专业,后留校从事经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取得可喜成绩,出版10本专著,发表论文30多篇,被选为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理事、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理事、全国高校质量管理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由他主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