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人物

惠安县人物

庄醒民
庄醒民,又名庄省人、庄宗敬、庄岩,惠安人。在集美师范读书期间就积极从事进步互动,参与编写《星火》周刊,1925年参加李觉民、罗明发起组织的《协进社》进步团体。1926年加入共青团。厦门特别支部干事会(党团混合组织)成立后,任中山、育清支部及联合组成干事会宣传委员。1926年4月,任共青团厦门特别支部
郭廷标
郭廷标同志生平(1942-2009)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政协原主席、党组书记郭廷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23日零时10分在厦门逝世,享年68岁。郭廷标同志1942年10月6日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1965年9月参加工作,197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
骆鹤
骆鹤,福建惠安人,1927年到马来西亚槟城做苦工,1935年5月加人马来西亚共产党,1937年回国。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延安兵工厂学习和工作;1945年后任辽宁抚顺龙风煤矿矿长、吉林九台营煤矿矿长、黑龙江鹤岗煤矿工会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吉林蛟河矿务局局长、煤炭部哈水滨煤管局
黄培强
黄培强男,1962年9月出生,福建惠安人,汉族。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委,厦门市第七届委员会主委。福建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厦门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
张德秀
张德秀(1909-1934),福建省惠安县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15岁到石码、厦门一带做工,接受进步思想。1930年夏在厦门参加“普罗学社”,与厦门地下党组织发生关系,由学术团体变为地下党的 组织,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初赴上海参加互济会工作。同年春夏交接间,由党组织派去沈阳开
骆招全
骆招全(1909-1933),福建省惠安县人。时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第二支队小队长。1933年9月8日,叛徒王观澜与国民党军181旅旅长张励勾结,以“商议”军事行动的名义诱骗红二支队领导人在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青云楼开会,制造了“青云楼事件”。骆招全随同支队领导人一同前往,在会议期间遭受敌人的暗算被捕。
陈青山
广州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副兵团职离休干部)。陈青山是福建省惠安县人,1936年加入马来亚共产党,194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历任科长,支队政委,琼崖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解放军琼崖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琼崖纵队第三总队政委兼中共琼崖东区地委书记,琼崖纵队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兼组织部长,海南军区政治
李周
李周,惠安崇武镇峰前村人。因身材短小,时人称他“瓮仔周”。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世代以打石为生。李周双亲早殁,家境贫寒,十几岁即到福州石店为徒。习石雕工艺。他资质聪颖,尤喜绘画,在为师傅烧水煮饭时,常用木炭在地板、厨房壁上习画。不多时,因所画的图画形象逼真,引起师傅的注意,就让他绘制
黄克晦
黄克晦(1524~1590年),字孔昭,号吾野,惠安崇武人,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父元曦,好读书,善鼓琴,精医道,是个胸有大志而又不拘细节的名士。由于家庭的熏陶加上资质聪慧,小时读书“即出惊人语”,并且酷爱绘画。他十多岁时跟父亲到永春,受到一位姓李藏书家的赏识,让他到家中博览群书。十年间他潜心
云果
云果(1882~1914年),名悟静,号幻空,俗姓林,惠安县獭窟屿(今张坂镇浮山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15岁拜泉州承天寺圆常院莲鹫上人为师,次年在莆田广化寺从善和长老受戒。不久云游江南,参拜高僧,到浙江鄞县天童寺听印月法师开讲《楞严经》,23岁重返承天寺。承天寺内原有一尘寺、光孝寺、新
林锦山
林锦山,民国22年(1933)3月出生,惠安县螺阳乡锦东村人。1957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在安溪县医院任外科医师,兼职放射科。1958年夏开展切除阑尾、剖腹产和一般中小型(包括外科)手术。因手术器械“开路钩”买不到,他煞费苦心,自行仿制一个竹器“开路钩”应用。1958年初首创胃穿孔修
庄志烈
庄志烈,又名庆德,惠安县山腰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家庭贫苦,三岁时,父亲往南洋谋生,因不得志,音讯鲜通。母郭氏,信基督教,因生活所迫,带志烈至泉州、永春,做缝补杂活、当保姆。志烈聪明好学,小时就读于教会学校,后进入泉州培元中学。毕业以后,考上泉州惠世总医院学医。五年学成,在泉州南街自开
庄盛春
庄盛春(1951~1984年)庄盛春,1951年12月生,山腰乡锦川村人。1959年9月就读于山腰中心小学,1965年9月,考进县第二中学,不久因“文革”而辍学。1969年6月至1972年11月,先后参加3处水利建设,被评为“五好民工”和“五好民兵”。1971年3月,在工地上加入共青团组织。1972
王静远
王静远(1927~1985年)王静远,民国16年(1927年)6月19日出生于贫侨之家,原名王锦远,曾名了凡,城关人。8岁入私塾读书,后当过修车店、打银店、纸店徒工。15岁时,拜当地雕塑名师庄丁炎为师,学习佛像雕塑,仅学一年,因妆佛业冷淡而停工。次年,又到平山寺帮工和修佛像以度三餐。12月,为逃避抓
曾火成
曾火成(1921~1980年)曾火成,民国10年(1921年)生,涂寨曾厝村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是小木匠,母早逝。7岁即上山拾柴,帮人放牛。12岁,父亲离家入赘他姓。火成只好携带7岁的弟弟进城,过着流浪生涯。白天为人挑水劈柴,入夜寄宿开元寺东西廊,经常到饭店洗涤碗筷、打扫地板,以求残肴剩饭充饥。
孙易彬
孙易彬(1920~1988年)孙易彬,民国9年(1920年)10月生,张坂镇崧山洋厝村人。9岁,随父前往菲律宾谋生。民国21年,考入菲律宾怡朗市华侨商校中学部。时该校校长陈曲水、教师张幼庭、蔡振青等人,都是爱国华侨,经常宣传抗日救亡等爱国思想。民国25年6月,经张幼庭介绍,易彬加入进步组织“菲律宾怡
杨护发
杨护发(1917~1976年)杨护发,民国6年(1917年)生,山霞乡下塘村人。父杨钟,泥水名匠。年甫13岁,即往厦门建筑工地当学徒。他随师勤学苦练,且经常利用雨天及假日,独自寻访踏勘那些有代表性的建筑,随手测量比画。数年之间,走遍厦门汉式建筑及鼓浪屿洋楼房。晚年回顾这段学艺过程他不无自豪地说:“厦
陈绍痕
陈绍痕(1917~1949年)陈绍痕,民国6年(1917年)生,洛阳镇下曾后房村人。少年时期,因家庭贫困,跟随亲友到菲律宾谋生。民国27年1月,为了抗日救国,绍痕毅然参加沈尔七等领导的菲律宾归国华侨服务团。回国途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2月,抵达龙岩白兔,由沈尔七带领访问新四军第二支队4团。时绍
刘夕青
刘夕青(1914~1985年)刘夕青,民国3年(1914年)生,辋川镇辋川街东尾头人。原名肖锡卿,参加革命后更为现名。夕青少时就读于惠安时化学校、惠安中学,后往厦门救世医院学医,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民国20年毅然参加“互济会”,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民国22年11月,因参加地下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
林权民
林权民(1911~1930年)林权民,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1日生,东岭镇辛地头村人。父亲余招弟以农为业,三餐难度,忍痛把3岁的次子权民卖给涂寨乡大坝内村林伦为养子。由于林伦是弱房小姓,林伦之女被恶霸污辱而上吊自尽。故居难住,经人引荐,全家4口搬迁到东岭前林村,继承一个缺房族亲的祖业和田地。由
蒋丙丁
蒋丙丁(1910~1984年)蒋丙丁,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崇武镇峰前村人。先辈为五峰峰前村的石雕世家。他小时在村中上过多年的私塾,13岁开始学习石雕技艺,次年即随父到厦门。17岁,出师自立并显示出独创性,得到老前辈的赞扬。不久,他随父前往台湾,在那里参加多处寺庙修建,留下不少佳作。抗日战争爆
卢明堂
卢明堂(1910~1936年)卢明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二十日生,乳名卢添火,化名卢敬仲,涂寨镇祠堂村人。明堂系独生子,父母爱如掌珠,把全部慈爱、关怀、希望都倾注在他身上。7岁时,父亲便把农事交给老伴独力担代,将明堂带到县城惠安公学就读,自己则在东门外桥仔头借住亲戚一间小屋做点削竹筷、钉
朱汉膺
朱汉膺(1908~1983年)朱汉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山腰乡三朱后宅村人。兄弟4人,汉膺居长。髫龄入塾馆启蒙,13岁父殁,家道中落,他边读书、边帮助母亲种田,养成勤劳习惯。民国11年(1922年)2月,汉膺进入县城崇德小学读书,两年后转学励群小学,得同学所寄《中国青年》、《响导》等读
李述贤
李述贤(1907~1944年)李述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生,字子杰,又名德怀,螺城镇北门李厝人。2岁时,父病故,母以租种土地及替商贩挑运货物为业,生活艰难。述贤自小聪慧好学,14岁即考上惠安县立中学。民国15年(1926年)春,述贤19岁,中学毕业即跟堂兄李述中在县城倡办新民小学,任义
李述中
李述中(1907~1974年)李述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字子新,螺城镇北门李厝人。童年在家塾启蒙,14岁进惠安中学,16岁转学福州省立一中,同年夏天考进厦门大学预科,4年后升入本科法学院。民国18年(1929年),转广州中山大学。在校时与同学章振乾等组织中山大学福建同学会,出版《闽钟》
吴敦仁
吴敦仁(1906~1930年)吴敦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原名有士,涂岭乡林角村人。7岁入鼎新小学读书。民国10年(1921年)17岁时,考上集美师范学校。在校课余时间经常阅读《前锋》、《新青年》、《中国青年》等书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民国12年相继参加三次-,得到实际锻炼。民国14
郭志雄
郭志雄(1905~1941年)郭志雄,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乳名佛建,别号积健,百崎乡里春村人,回族。父郭九牧,早殁。母蔡氏孀居,含辛茹苦,抚育两子,志雄排行第二。祖父郭秧,客居上海,经纪印人香木,以微薄的收入养活媳妇和两个孙子,延续香火。志雄童年时就表露出聪颖过人的禀赋和
陈琨
陈琨(1905~1930年)陈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又名玉成,字琢余。山霞乡山尾村人。父陈乃英是塾师,兼业中医师。母李盏,温厚贤淑,善理家务。陈琨5岁时,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责督甚严。陈琨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为邻里所称赞。稍长,其父送他就读于后张张焕堂及涂寨、辋川、下社尾等地的塾馆名师
陈伯达
陈伯达(1904~1989年)陈伯达,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出生于一个贫寒农家,原名声训,又名健相,字尚友,洛阳镇梅岭村人。父陈其潜,塾师;母曾玛官,善针黹。兄妹三人,伯达居中。伯达年幼时随父入塾馆读书,8岁时父殁,后转学至梅山小学。15岁考进集美学校师范部。17岁毕业后回家乡当小学教师。1
黄长水
黄长水(1904~1980年)黄长水,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张坂镇霞美村人。早年就学于厦门同文书院,后进上海暨南大学,毕业后南渡菲律宾随父黄世仙经商。日本侵略军南侵菲岛时,黄长水毅然弃商从戎,加入“华侨抗日大同盟”,投身抗日游击战争。日寇投降后,黄长水重归商界,到香港主持其父创办的泉昌有限公司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