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建宁县人物

建宁县人物

聂景祥
聂景祥(1911.10-1937)建宁县溪口半源人。苏区时期,先后任建宁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建宁县城市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聂景祥出生于贫苦农家。读过2年私塾,做过短工,曾被国民党抓丁当兵,后持 出逃投奔红军,在红十二军当过排长。1931年5月31日,随红十二军参加第二次反“围剿”建宁城战斗,经坑井村从南
李春良
李春良(1901—1933),又名光焰、光延,福建省建宁县客坊高坪人,建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被保卫团匪杀害。李春良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春,红一方面军第十师进入建宁县西北地区筹粮筹款、开辟游击区,李春良积极带头参加打土豪、分浮财和建立乡村红色政权工作,被选为客坊乡革命委员会主席。同
潘峰
潘峰,1914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六)出生,福建省建宁县里心镇宁源村潘家坊人。本名潘固椿,又名潘师孟。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潘峰历任红1军团2师4团团部通讯主任、通讯排长、侦察参谋。参加了中央苏区第
薛卫民
薛卫民,男,汉族,1957年7月生,福建闽清人(福建建宁出生)。致公党党员,1974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教授。2000年3月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2001年9月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兼省社科联副主席(其间:2001.05—2001.11挂职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2002年4月福
叶荐
叶荐(生卒年失详),字宋颖,福建建宁县人。进士出身,初任侯官(今闽侯)县丞。南宋绍兴中(1131~1162年)为福建帅府幕宾。绍兴十四年(1144年)调任罗源县令。绍兴十六年(1146年)主持白柯(今松山镇)海滩修筑海堤,围建白柯塘,垦为水田,民受其益,交口颂德。时有规定官获强盗至20多人者受赏,荐
慈航
慈航(1895~1954年),原名艾继荣,乳名六,法号慈航,建宁艾阳村人。6岁入私塾,13岁母丧辍学,14岁学裁缝。17岁丧父,18岁出家泰宁峨眉峰,拜自宗和尚为师。同年秋至江西九江能仁寺受比丘大戒后,遍游九华山、天台山、苏州、南京、扬州、厦门等地的大寺院,听教求学。曾两度闭关,6载阅藏。民国8年(
苏惠珠
苏惠珠,女,原籍福建省建宁县,生于民国3年(1914年)。6岁时被卖到宁化城关巫姓“金和号”商店做婢女,取名巫珠女。因她幼年被卖,不知生父姓氏,她参加革命后,感激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对她的拯救之情,认“苏”为姓,故名苏惠珠。民国20年城关办起妇女夜校识字班,惠珠积极参加学习,逐渐认识一些字,并懂得革命道
王玉祥
王玉祥(1920~1968),出生于黄坊乡安寅村洋背一贫农家庭。民国20年(1931)工农红军进入建宁,县、区、乡相继成立苏维埃政权,11岁的王玉祥加入安寅乡少先队组织,参加站岗放哨、张贴宣传标语等活动。民国22年初加入安寅区游击队,担负交通联络、传递文件情报的任务。王当时年纪小,不被人注意,每次都
谢镇茂
谢镇茂(1914.3~1989.10),溪口乡桐源村人。出身中农家庭。其父民国20年曾任乡苏维埃主席、区苏维埃粮食部长。谢幼年读过私塾,小学文化程度。解放初,任村贫协会主席。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74年卸任。桐源村离县城8公里,交通方便,土地平坦、肥沃,50年代起
何笙
何笙(1910~1950),本县芦岭朱坊人。十几岁就读于邵武汉美中学。抗日战争中曾到汉口接受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训部战时干部训练团训练。后任过建阳县国民兵团团附,建宁县丰安乡乡长,县第二保安中队指导员等。建宁解放前夕,何与城内几位青年组织“青年联谊社”,参加迎接解放建宁的活动。1949年10月24日,
张运贵
张运贵(1909~1989),又名永贵,建宁县黄埠陈余人。1931年3月参加游击队,同年底编入红十二军,1932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张运贵出生于贫苦农家,从小务农,做过长工。1931年2月下旬,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 一个30多人的工作团,从广昌的陈庄翻越船顶隘到建宁桂
孔仕安
孔仕安,又名书安,福建省建宁县溪口乡杨林村巧洋人。1931年6月参加革命,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在保卫澎湃县战斗中牺牲。孔仕安出生于贫苦农家,7岁丧母,10岁上私塾。1920年因父亲重病卧床,停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协助兄长筹款医治父病。父亲病愈后,孔仕安到渠村街学做裁缝。为人诚实
汪盈科
汪盈科(1904~1987),字香圃,出生于本县贤河龙安。父曾教私塾。民国6年(1917),入乡国民学校。民国10年入县立小学。民国13年入县凤麟中学,在校教务主任黄农影响下,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民国17年,考入南京文化大学。次年由黄农介绍进上海暨大生物系。民国19年经黄农、邓次侯介绍,加入农工民主党
李庆保
李庆保(?~1934),溪口镇桐源村寒婆岭人。矮小驼背,以理发为业。妻务农,独子,随父理发。民国20年(1931),红一方面军攻克建宁,李参加革命,担任交通员(民政普查时群众反映他是共产党员),以理发为掩护,带着儿子一起传送情报。民国23年,组织交给李一份重要情报,要他尽快送往安寅。路程虽不远,可是
陈纲
陈纲(1899~1925),又名芳瑶,字辅周,号绍尧,建宁县南乡高岭村人。父亲在崇安开茶厂,做生意。兄弟3人,陈居长。7岁进私塾,清宣统二年(1910)进宁化县安远高级小学读书,毕业后回到家里,挑水、砍柴、养马。善骑,能跃上无鞍的奔马。民国9年(1920)考入福州优级师范学校,次年与同乡友人张云松赴
余永富
余永富(1896~1934),里心镇余家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5岁给人做短工。由于身材矮小,打短工糊口都有困难,不久便随里心宜黄戏艺人学艺。余学戏勤奋,较快地掌握了全套的锣鼓经,能司鼓、锣、铙、钹,能弹拉吹奏多种乐器。其师父去世后,由于他能指挥后台器乐,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被推举为里心集福坊同乐
艾继荣
艾继荣(1895~1954年),乳名六□,法号慈航,建宁艾阳村人。6岁入私塾,13岁母丧辍学,14岁学裁缝。17岁丧父,18岁出家于泰宁峨眉峰,拜自宗和尚为师。同年秋至江西九江能仁寺受比丘大戒后,遍游九华山、天台山、苏州、南京、扬州、厦门等处的大寺院,听教求学。曾两度闭关,六载阅藏。民国8年,任安庆
张云松
张云松(1893~1936)原名久桢,建宁岩上人,毕业于福建政法学校。曾任福鼎县第一科科长,代理县长。民国10年(1921)至13年间在新加坡华侨办的吉隆坡中华中学任校长,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辞职回县,创办凤麟中学,任校长。聘请进步人士黄农为教务主任,并与黄常在师生中宣传进步思想。北伐军到达江西
宁李泰
宁李泰(1887~1960),字墨公,县内洛阳堡(今金溪大源)柿树下人。本姓李,过继给姑父,兼桃二姓。16岁考取清宣统末科秀才,18岁考入福州武备学堂,后由武备学堂保送河北保定军校。民国2年(1913)随同学奔赴云南唐继尧部队,任讲武堂少校教官。后又就读于昆明法政学校,毕业后任安宁县长。民国13年,
阮宗权
阮宗权(1884~1975),字徽猷,出生于县内艾阳牛寨的一个农民家庭。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于福建巡警学校。宣统二至三年(1910~1911)任建宁巡警教练所长。民国元年(1912)至3年任邵武警务长。民国4至5年回县任高等小学堂教员,并参与重修《建宁县志》工作。民国7年,宗权随在云南第二
范毓桂
范毓桂(1878~1941),号秋帆,建宁县城关人。自幼随祖父范祖义在浙江官邸读书,童年入泮。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建宁县高等小学堂教员。宣统元年(1909)举拔贡。毓桂善书法,行楷皆工。性豪放,嗜酒而少醉。民国3年(1914),应建宁县知事聘请,任总纂,编修《建宁县
董艮
董艮,字敦仁,号兼山,建宁蓝田排前(今溪口乡溪枫村)人。家清贫,小时在村里私塾上学,读书刻苦,未冠便入泮。后来授业于李绌斋,工诗与古文。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人。二十四年(1898)以大挑二等授以教职,掌教建宁濉川书院达21年之久。常行善事,家境稍好后,常救济孤寡,族中有人因贫穷无法娶妻者,便尽
柯抡
柯抡,号健庵,湖北兴国州人,进士出身。清同治十三年(1874)任建宁知县。当时建宁几经战乱,地荒民贫。柯到任后,轻装简从。外出时,由二差役前面开路,各扛一牌,分别写着“愿闻己过”,“求通民情”。有时还到郊野访民间疾苦。有案件必抓紧审理,历年积压之案审断一清。曾误结一案,结案后不久得知真情,便立即重新
张际亮
张际亮(1799~1843)字亨甫,号松寥山人,建宁北乡蓝田人。鸦片战争时期国内“享有盛名”(《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3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的爱国诗人和力主改革的思想家。张少孤,由继母抚养。16岁成婚,妻朱氏。同年作《童言》一卷。18岁,出诗集《蚕缫集》。长兄见他才华不凡,便资助他读
何觐光
何觐光,字浣斋,建宁北乡珠溪坊人。年青时即立志从医,曾对人说:“吾不能为官以活人,当以医活人也。”凡病家求医,有求必应。即使半夜出诊,也未曾厌倦。曾说:“余自五十后,医术疑有神助,故活人辄效。”节俭而不吝啬,亲戚朋友借贷,即使明知其无偿还能力,也决不拒绝。乾隆三十年(1765)米价暴涨,渠村墟场斗米
朱仕琇
朱仕琇(1715~1780),字斐瞻,号梅崖,仕玠弟。自小颖悟过人,而拙于记忆。15岁入县学,从江西名孝廉汪世麟学古文,并按照汪的建议,专心攻读经传,旁及诸子百家。曾代族人作书,求教于左副都御史雷鋐,雷见书惊叹说:“是书淳古冲淡,古大家手笔也!”乾隆九年(1744)乡试列为第一名举人,十三年中进士,
朱仕玠
朱仕玠(1712~1773),字壁丰,号筠园,建宁-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生,先后任德化、凤山、尤溪、台湾教谕。后被任命为河南内黄知县,未到任就去世。朱幼聪慧,壮年与弟仕琇同游京师,琇以古文扬名,玠则以诗为沈德潜、黄叔琳等所称许。黄说:“吾师新城先生(新城先生,即王仕祯)殁后,不见此调久矣!
徐时作
徐时作,字邺侯,号筠亭,建宁人。8岁即发愤读书。父死家贫,买不起书,便向亲友借,自己抄录。读《范文正公文集》,曾感慨地说:“读书人宜如是也!”清雍正四年(1726)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先后任成安、邢台知县,开州、沧州知州等职,居官清正。任成安知县时,成安清河村过去有片土地被漳水淹没,税银300余两却
徐中安
徐中安,字居之,建宁城关人。医道高明,几次断人生死,一二年后果然应验。又精外科,一经诊治,便迅速痊愈。清康熙二十年(1681)前后,知县檀光熿家人皮肤溃烂,已奄奄一息,徐采用“金灯照眼”方,以药线燃灯,让患者注视。只3天,溃烂处便结痂,不久脱落康复。
陈衍
陈衍,字永万,建宁人。清代例贡。任云南省弥勒州知州时,缅甸匪帮入侵骚扰。守边部队需买牛供军用,待陈买到300头牛时,入侵匪帮已肃清。陈为了不加重老百姓负担,宁可自己倾家荡产,偿还了买牛的全部费用。老百姓深为感动,要以牛价的一半退还给陈,陈坚持不受。随后任云州知州、贵州知州、永安知州、理苗同知期间,都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