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荔城区 > 拱辰街道主页
〖拱辰街道简介〗
拱辰街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面积29.8平方千米,总人口4.1万人。辖5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代码】350304002:~001拱辰居委会 ~002畅林居委会 ~003濠浦居委会(原为~208濠浦村) ~004莘郊居委会(原为~209莘郊村) ~005南郊居委会(原为~210南郊村) ~201荔浦村 ~202陡门村 ~203张镇村 ~204西洙村 ~205东阳村 ~206长丰村 ~207七步村沿革2002年,设立拱辰街道,辖原城郊乡的拱辰、畅林、长丰、七步、新浦、南郊、华郊、荔浦、徒门、张镇、西洙、东阳12个村,其中拱辰、畅林2个村改为居委会,办事处驻拱辰。拱辰街道旅游指南中共莆田县委旧址中共莆田县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濠浦社区四亭自然村。1926年,在涵江中学当工友的四亭村村民张伯庭,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张伯庭回到家乡配合党的干部在四亭、郊下一带发…… 闽中国共和谈地遗址闽中国共和谈地遗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胜利路236号。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共闽中工委通过各种渠道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联系,提出合作抗日谈判。8月12日,中共闽中工委以闽中抗日救国义勇军…… 中共莆田县工委旧址中共莆田县工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濠浦社区四亭自然村。1948年5月,闽中地委在闽候大帽山会议上部署整顿恢复各县党组织,决定由康金树、张坤、林汝樑组成中共莆田县工委,以康金树为书记,回莆田建立…… 长丰联络站旧址长丰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长丰村后墩自然村。长丰村祗林祠是中共莆田县委早期的交通联络站。1929年3月,中共莆田县委派吴梦泽到厦门向省委领导汇报工作,并带回了省委要重视工人运动的指示,县委…… 下亭陈氏民居下亭陈氏民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下亭村,年代为民国。简介:系台湾原政界名人陈裕清(1918—1998)故居,坐北朝南,二层土木结构,面阔五间,明、次间进深各三间,梢间进深二间,墙体承檩,悬山顶,二…… 下亭联络站旧址下亭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濠浦社区下亭自然村。1929-1935年间,莆田(闽中)党组织经常在下亭自然村的榜福祠开展秘密联络、开会等重要活动。下亭联络站旧址为榜福祠,坐北朝南,单层土木结构…… 拱辰街道名人陈道潜陈道潜(1364-1433)名复,字孔昭,号拙斋。莆田县东阳村(今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人。浮山陈氏祖陈湟后裔,父陈砮。明代学者、诗人、理学名臣。元至正廿四年(1364)五月廿三日生。早年失怙,初受学……陈池养陈池养(1788-1859)字子龙,号春溟,晚号莆阳逸叟。东阳村人,明世宗嘉靖间,为避倭冦之乱,徙居莆田县城内后塘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梅峰社区后塘巷)。登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试丁卯科郭尚先榜举……陈云章陈云章(1779-1850)字君兴,号秋河,晚年自号海东钝叟,又号茶隐老人。东阳村人。子陈乔龄。清代书法家。登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郭尚先榜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洪莹榜二甲74名进士。授江……陈叙陈叙(1495-?)字邦礼,号淇塘。东阳村人。曾祖陈孟严;祖父陈珩,训导;父陈文滨;弟陈云衢,进士;陈云程、云阶、收;子陈志,进士。明代书法家。弘治八年(1495)九月十二日生,行十六。嘉靖四年(15……陈云衢陈云衢(1502-?)字邦英。东阳村人。曾祖父陈孟严;祖父陈珩,训导;父陈文潮;母林氏;兄陈叙,贡士;弟陈云程、云阶;娶吴氏,吴应卿女,吴大田侄女。弘治十五年(1502)二月十三日生,行一。嘉靖十年(……陈岳陈岳(1428-?)字孟申,一作字孟中,号翠庵。东阳村人。曾祖陈士中,祖父陈道潜,父陈公亮,嫡母余氏,生母许氏,娶张氏。明代书法家,擅长章草。宣德三年(1428)正月十三日生,行三。登景泰七年(145……陈志陈志(1525-?)字思尚,号少淇。东阳村人。曾祖父陈珩,祖父陈滨,父陈叙,母俞氏,继母翁氏,兄陈愚,弟陈熹、忠,娶方氏。嘉靖四年(1525)十月初四日生,行二。嘉靖三十一年(1552)福建乡试黄星耀……
〖拱辰街道特产〗
莆田温汤羊肉
莆田温汤羊肉味鲜美鱼、羊,鲜也。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把羊的美味特征生动地表达出来。莆仙风味小吃中的温汤羊肉,更以独特的烹制方法,赢得美食家们的赞誉。据说,明代中期,仙游城郊的龙华里有一户以宰羊为生的人家。那一天,他刚刚宰好一只硕大的山羊,准备上市叫卖,忽传倭寇来犯的消息。他来不及多想,急急忙忙把那只羊
莆田豆丸
莆田古称兴化府,兴安州,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簪缨相继,科甲联芳,人才辈出,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誉称。莆田的地方风味小吃有百种。精工细作。调味多样,风味十足,各有特色,既是经济实惠的大众化食品,又方便快熟、便于携带,不失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快餐食品
兴化桂圆
莆田市位于东海之滨、台湾海峡西岸,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极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其中龙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传统的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尤以龙眼为佳,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誉。莆田龙眼以果大、含糖高为特点,品种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维生素C含量丰富,明显优于其他产区。
莆田煎粿
在莆田市区西南 凤凰山麓,云遮雾绕着一座寺庙,叫石室岩。这个寺庙占地不大,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香客。人们来到这里,除了为拜谒威名显赫的仙公外,还想品尝名闻海内外的石室岩煎粿。 相传唐朝时,石室岩还没有寺庙,只有一个岩洞。岩洞中住着一个妙应禅师。他很想在这个美丽幽静的石室岩盖一座寺庙。要盖庙就需要很
包心豆腐丸
莆田风味小吃:包心豆腐丸 包心豆腐丸,是由豆腐肉 丸发展而成。按莆田仙游县的民间说法,称汤煮豆腐为“水龙”,是民间筵席必备的一道菜。而莆田的习惯则是把肉料单独做成馅心包在豆腐泥中,再搓成丸子,滚上淀粉后下锅煮熟,所以,也可以叫成是莆田的民间“水龙”。
妈祖面线
莆田的妈祖面线是记忆最深的一个,是当之无愧的状元小吃。面的相非常好,色彩艳丽,搭配和谐,里面的配菜都很有讲究。紫菜,别称紫袍,有紫气东来之意,象征富贵。更为特别的是,盘中的紫菜可不是平时的水泡货,必须炸过,有点脆也有点焦,算是一种复杂的口感,软硬都刚刚好。 [莆田妈祖面线] 圆圆的香菇象征团圆,翠绿
〖拱辰街道景点〗
修史堂(柯氏修史堂)
修史堂(柯氏修史堂)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修史堂(柯氏修史堂)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绶溪公园内,类别为古建筑。修史堂(柯氏修史堂)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5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5米,南至建筑外墙与朱天贵祠外墙之间距离的中心,北至建筑外墙外延5米。溪白社区:溪白 村溪白村
朱天贵祠
朱天贵祠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朱天贵祠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绶溪公园内,类别为古建筑。朱天贵祠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5米,西至滴水处外延15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5米,北至建筑外墙与柯氏修史堂外墙之间距离的中心。朱天贵(?—1683)清福建莆田人,字尊士。初为郑经将。康
河边翁氏民居
河边翁氏民居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河边翁氏民居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绶溪公园内,类别为古建筑。河边翁氏民居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10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30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20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13.8米。溪白社区:溪白 村溪白村位于九华山下,距镇中心1公里。现
祥云殿
祥云殿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祥云殿位于荔城区新度镇锦墩村,类别为古建筑。祥云殿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前廊外延7米,西至主殿外墙外延1.5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锦墩村:锦 墩 村锦墩村(俗称外墩),地处壶公山麓,木兰溪下游,北靠城笏公路,东靠新坂路,距镇中心
郑露墓
郑露墓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郑露墓位于荔城区新度镇宝胜村,类别为古墓葬。郑露墓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墓地排水沟,西至墓地排水沟,南至墓地排水沟,北至墓埕8米。郑露(748年—818年)字恩叟,初名褒,又名灌三,莆田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唐肃宗乾元三年
龙津庙
龙津庙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龙津庙位于荔城区新度镇厝柄村,类别为古建筑。龙津庙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南至建筑前廊外延2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厝柄村:厝柄村…… 厝柄村
〖拱辰街道人物〗
陈国桢
陈国桢(1902—1949),系陈国柱挛生胞兄。早年就读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莆田 日货活动。1919年,弃学南渡,执教于新加坡,1926年夏回国,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经陈延年介绍赴厦门,组织福建华侨协会,并利用《商报》主编的合法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由陶
陈国柱
陈国柱(1898-1969),字继周,参加革命后更名为廖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下垞村人,是中国共产党福建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莆田党组织的创始人。他最早在莆田发展共产党员,并创建了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点燃了闽中革命的熊熊烈火。曾历任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仙游县委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旅大行政公署民
俞良甫
俞良甫,元仁德里台谏坊(今西天尾镇)人。元朝末,干戈扰攘,社会-不安。至正二十七年(1367),良甫避战乱东渡至日本,寓居东京福建莆田古代名人录的嵯峨,以刻书为业。俞良甫在日本雕板印书即“台谏板”书里均刻有题识,如:刻印《李善注文集》其题识是:“福建道兴化路莆田县仁德里人俞良甫,于日本嵯峨,自辛亥(
彭韶
彭韶(1430-1495),字凤仪,号从吾,莆田涵口(今渠桥乡港利村)人,后移居于城内朱紫巷(坊巷)。景泰七年(1456)韶以府学生中福建乡试举人。天顺元年(1457)成进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人物履历迁四川副使安岳扈氏焚灭刘某家二十一人,定远曹氏杀其兄一家十二人,所司以为疑狱,久不决。韶一讯得实,
林扬祖
林扬祖(1799-1883),字孙诒,号岵瞻,城内长寿街庙前人,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道光五年(1825)以拔贡举乡试第一。九年(1829)登进士第,签分刑部主事,升员外郎,记名御史,充方略馆纂修。二十年(1840)任广西主考。二十二年(1842),乞归终养祖母。二十五年(1845),回京师,
林文俊
林文俊(1427—1536)字汝英,号方斋,(明)莆田县兴福里长城(现北高镇长城村)人,为“忠义林家”后裔。明正德六年(1511)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授编修,擢春坊善赞。他曾两次主持会试,一度主持武试,精心阅卷,选拔贤才,所得人材称最盛。嘉靖九年(1530)南京国子监祭酒出缺,三次人选皆不合皇帝意。
林光世
林光世,宋兴化军莆田人,字逢圣,号水村。景定二年(1261)进士。《馆阁续录》载其理宗淳祐十一年,以《易》学召赴阙,充秘书省检校文字,宝祐二年补迪功郎,添差江西提举司事办公事。但《闽书》记其官阶皆颇有异同,未详孰是也。
洪希文
洪希文(1282—1366)字汝质,号去华山人,莆田壶山下坂山屏(今荔城区新度镇下坂村山坪)人,元代著名的乡土诗人。
陈池养
陈池养(1788-1859)字子龙,号春溟,晚号莆阳逸叟。东阳村人,明世宗嘉靖间,为避倭冦之乱,徙居莆田县城内后塘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梅峰社区后塘巷)。登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试丁卯科郭尚先榜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洪莹榜二甲93名进士。分发直隶候补知县,历署武邑(今河北省武邑县)、隆平(
陈汝梅
陈汝梅(1783-?)字蕴丹,一作字春麓。祖籍莆田东阳村人,迁居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属南京市江宁区),传说今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东阳村与陈汝梅祖籍东阳村有关。清代书法家。乾隆五十九年(1794)乡试中举,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二甲第16名进士。幼著文名,时人多以苏海韩潮(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
陈云章
陈云章(1779-1850)字君兴,号秋河,晚年自号海东钝叟,又号茶隐老人。东阳村人。子陈乔龄。清代书法家。登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郭尚先榜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洪莹榜二甲74名进士。授江西乐平县知县,初下车即文祭烈愍公,又为忠宣公后裔请给俸。平讼狱,建书院,置学田,刻志书,劝农桑。丁母
陈汝亨
陈汝亨(1698-1755)字学乾,号惕六。东阳村人。陈道潜后裔。清代书法家。登雍正四年(1726)福建乡试丙午科举人,雍正五年(1727)彭启丰榜二甲31名进士。雍正十二年(1734)授四川绵州安县(今四川省安县)知县。廉洁自持,爱民兴学,奖孝励忠,教化大行,修文庙、明伦堂,捐俸修书院。公余亲自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