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云霄县 > 列屿镇主页
〖列屿镇简介〗
峛屿镇[Lǐ Yǔ]位于福建省云霄县南部,距县城20千米。辖12个行政村。镇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海岸线长15千米。有县文物保护单位墓林山尖峰贝丘文化遗址及剑石岩、梅川等名胜古迹。 峛屿镇是漳州市二十九个沿海重点乡镇之一,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与东山岛一衣带水。全镇三山六海一分田。辖有十二个行政村。总户数6751户总人口23009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也是侨乡,有侨属143户。[代码]350622104:~201山前村 ~202林坪村 ~203顶城村 ~204城外村 ~205城内村 ~206宅坂村 ~207宅后村 ~208南山村 ~209油车村 ~210人家村 ~211青径村 ~212半山村[沿革]1939年置峛屿乡,1950年改镇,1958年属海峰公社,1961年析置峛屿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7年,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山前、林坪、顶城、城内、城外、宅坂、半山、南山、油车、宅后、青径、人家12个村委会。云霄县峛屿镇素有“沧海桑田,鱼米之乡”。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温高、日照长,全年无霜期长达360天以上,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1380毫米,海水咸度12-21度。峛屿镇原名笠屿。因其地三川汇集处有中流砥柱石形似斗笠而得名。唐汉人尚未开发之前,早在史前时期,就有蛮越人在这里过着刀耕火种、捕鱼猎兽的生活,二十世纪未已发现城内村墓林地有贝丘遗迹,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峛屿依山面海,山海田俱备,是个“战乱半扰,天旱半收”的地方。地理发自狮仔山(闽南最高峰),引双龙入首,分脉走向乌山,蜿蜒转东,双龙入海,三川汇集,环抱成湖。古雷为屏,巽水出京(列屿面前的内海通外洋出口处称大小京门。其位置即是列屿的巽位方向)。左右龟蛇威镇,海中五兽(即五屿岛)把守,背靠仙人,大尖两山护卫,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地灵人杰,物华天宝,山上矿石取之不尽,海底资源捞之不竭。峛屿历史渊源悠久,自始祖商朝成汤至今已有三千六百多年,后裔子孙繁衍全国各地。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列屿镇的各行各业与时俱进。特别是巴非蛤、吊蚵、鲍鱼等海上养殖业星罗棋布。尤其是吊蚵,全镇约 亩。其产品质量好,营养高,畅销省内外,产品知名度极高。镇所在地的北侧,是集华农贸市场,贯穿顶城,城内,城外,宅坂等村,每逢农历尾数二五八是圩日,上市贸易的村民数千人,促进了农产品、海产品的流通。随着云峛线战备公路的开通,构成了该镇水陆交通两便 ,促进了与外界的交通和往来。
〖列屿镇特产〗
云霄水面
云霄特产水面,其实跟我们通常说的“清汤面”差不多,只不过云霄人把清汤面玩出了一点新花样。“一要把面粉搅出筋来才做面条;二要汤鲜,肉丸汤加猪骨汤,那汤便有味了;三要浇头好,清汤水面还要浇上几粒馄饨和肉丸。别处的馄饨馅用肉茸或千刀肉,我们云霄的馄饨用碎肉,入口能咬出小
云霄水圆仔
云霄的水圆仔,又称大肉丸。是用新鲜的猪腿赤肉作料,佐以钱露、卤味加啊而成的。它色泽洁白,脆嫩鲜美。据传,云霄水圆创刊是从广东潮汕传入的。此后,制作方法经云霄人改造,遂形成独特的风味。它选择赤肉特别讲究:定要宰后不超过半小时,神经组织尚未死亡的肉,并且宰前不能让猪奔跑,否则肉将失去粘性,制成圆仔不脆嫩
绿豆粉粿
绿豆粉粿是云霄的传统名风味小吃。其质地晶莹晚剔透,柔韧而富有弹性;其口感冰凉滑嫩,爽口而味道鲜美;其功用清热解毒,消暑而润肺润喉。是夏天食用之佳品。故在厦、漳、泉等闽南一带闻名遐迩,久负盛誉。
云霄枇杷
介绍:云霄枇杷种植有较长的历史,历来产品多以鲜果及药用干叶为主。近年来,云霄县引进以“解放钟”与日本“森尾早生”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早钟6号”枇杷,集中了父本早熟、优质、果大等特点,还能比一般品种提早15至30天成熟,每年元宵
〖列屿镇景点〗
漳州市东山马銮湾景区
马銮湾,位于福建省东山岛东部,距铜陵镇二公里。马銮湾湾长2000多米,纵深150米,水深2-3米,湾内风浪小,海底平坦,海面宽阔洁净,无污染无暗礁。景区沙滩宽约60米,沙质洁白,细软,干净如洗;背靠青翠茂密的林带,是一处理想的海湾浴场。作为闻名海内外的生态型健康浴场,马銮湾水上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下海
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
花博园景区,位于福建漳浦县马口,距漳州市区22公里。景区是历届国家级盛会—“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景区总面积达10000亩,现有花卉苗木2000多种,是集花卉生产、销售、展示、出口、旅
漳州漳浦翡翠湾滨海度假区
六鳌翡翠湾地处漳浦县闽东南沿海突出部,六鳌半岛鳌西村,三面环海,东临台湾海峡,素有“中国佛罗里达海岸”之称。景区以海浪温柔、海水清澈、海沙细腻,犹如一湾碧绿翡翠而得名。六鳌翡翠湾景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拥有灿烂的阳光、可爱的小动物,是以集装箱文化为主题的滨海景区,也是户外度假,休闲旅游的天堂。别
漳州市龙文云洞岩风景区
云洞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距漳州市中心仅8公里。景区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里,故名云洞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2.6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5.5平方公里,有大小洞穴四十
东山风动石景区
风动石景区,位于漳州市东山县公园街,是东山岛的主景区,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7米,长4.46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
漳州十里蓝山景区
十里蓝山景区,位于漳州市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境内,距厦门市约45分钟,交通方便。景区由天岳区、云岭区和寻梦谷旅游休闲区三大地块组成,以花海寻梦为主题,四季景观丰富,拥有原生森林,原生瓜果、珍稀动物等生态资源;享有旅游文化重镇古山重深厚的河洛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人文优势,环抱寻梦谷仙境般的山水旅
〖列屿镇人物〗
林宝金
林宝金,男,汉族,1964年3月生,福建平和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2005年6月起任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党组成员;2007年8月起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2008年4月起任省经贸委副主任(正厅级)、党组副书记,省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
曾浴沂
曾浴沂(1906—1930)福建省平和县九峰镇楼仔人。1926年北伐军入闽,在朱思的秘密组织下,常和杨文元等到九峰瓦片埕朱氏宗祠,学习《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探求革命真理。1926年10月,投入朱积垒领导的平和工农革命运动,加入了青年促进会,积极开展“非基”运动,宣传发动贫苦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是年冬,
黄果
黄果(1929-1949),福建省平和县霞寨乡新城村人。1949年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南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9年7月25日在南靖县程溪埔仔柯仔脚阻截国民党南逃溃军的作战中牺牲。
黄金石
黄金石(1923-1949),福建省平和县霞寨乡建设村溪角人。1948年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南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9年7月在南靖县南坑大岭脚阻截国民党南逃溃军的作战中牺牲。
曾庆衍
曾庆衍(1928-1949),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人。1928年9月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5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任闽南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9年3月18日在南靖县金山新村与进犯的国民党保安团作战中牺牲。
周天生
周天生(1926-1949),福建省平和县霞寨乡岩岭村人。1926年2月出身于农民家庭,毕业于县立龙文中学,1948年1月参加革命斗争,历任闽南游击队战士、副班长,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9年3月18日在南靖县金山新村与进犯的国民党保安团作战中牺牲。
蔡育棋
蔡育棋(1928-1949),福建省平和县山格乡隆中村人。1949年1月参加革命,时为闽南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9年3月18日在南靖县金山新村与进犯的国民党保安团作战中牺牲。
何枝丛
何枝丛(1921-1948),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山下人。1948年5月参加革命,时为闽南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10月在南靖县小山城与国民党军保安团的战斗中牺牲。
林石枋
林石枋(1924-1948),福建省平和县山格田乡中央村人。1948年8月参加革命,时为闽南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10月在南靖县葛竹被进犯的国民党保安团抓捕后杀害,英勇就义。
张燕辉
张燕辉(1923-1948),福建省平和县大溪乡庵安村人。1923年5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参加革命,任闽南抗日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粤东边区的抗日反顽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规模“清剿”闽南游击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张燕辉随闽南党组织转入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
张术称
张术称(1926-1948),福建省平和县大溪乡庵安村人。1926年9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1月参加革命斗争,历任闽南游击队战士、班长,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1月在南靖县小山城与国民党军保安团的作战中牺牲。
黄伍云
黄伍云(1912-1948),福建省平和县国强乡白叶村坑尾人。1937年8月参加革命,历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三团战士,参加了闽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闽南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黄伍云受命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任闽南抗日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粤东边区的抗日反顽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