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
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南沙区 > 南沙街道主页
〖南沙街道简介〗
南沙街位于南沙区东南部,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区现有15个村民委员会,3个(农)林场,4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2万人,外来人口7.8万人。街境主要由低丘台地和冲积平原组成,东南面向珠江口,东北有虎门、西南有蕉门两水道出海。黄山鲁海拔295米,是区内最高点。南沙街人文历史悠久,大角山炮台是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打响了鸦片战争的第一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辖内还有天后宫、横档岛、鹿颈村先秦遗址、大角山公园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区。随着南沙开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南沙街经济发展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2008年工业总产值221.1亿元,现有工业企业160多家,产业以化工、服装、电子、食品、机械、印刷为主,辖内有美国通用电器、德国巴斯夫化工、日本名幸电子等一批知名企业。按照南沙城区发展总体规划,南沙街的主要功能是地区服务中心和综合性工业区,围绕这个定位近年来建成了环岛路、进港大道、金岭路、新港路等30多条道路,总长103公里。辖内还有虎门大桥、虎门轮渡、南沙客运港、地铁四号线等主要交通设施。现有中学3所、小学7所,其中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学校2所,在校中小学生分别有4103人和5783人,在职中小学教师580人。有四所医院。文化体育设施较为完善,南沙文化站是省特级文化站,有影剧院、文化公园等活动场所,群众性文体活动十分活跃。建置沿革南沙原为番禺的一个建制镇,199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为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广州市0成立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2005年11月,广州市的行政区域调整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南沙区正式成立。南沙区0于2006年3月24日正式设立南沙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范围。黄山鲁森林公园黄山鲁森林公园位于南沙中心城区,占地约2平方米,主峰海拔295米,为广州南部最高峰,是广州城区最大的免费森林公园。公园集旅游观光、健身休闲、运动探索和教育科普等功能于一体。内有六个功能景区:……详情金锁排灯塔金锁排灯塔位于上横档岛东侧金锁排礁(即上、下横档岛之间桥墩下)。该礁石在-战争时称饭萝排,-战争前,林则徐在上横档岛和此礁上与东莞靖远台间安设木排铁链,可开可合,成为虎门要塞拦江截舰的“金锁……详情蒲洲炮台蒲洲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鹿颈村蒲洲山东南方的山梁上,与南面大角山炮台相望。始建清光绪十一年(1885)。占地总面积约769.55 平方米。蒲洲台原门楼已毁,现新修。炮池现存3处……详情上横档炮台上横档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南北台社区居委港前大道以东虎门水道上的上横档岛。占地面约7900平方米。在下横档岛之北,大虎山岛之南。岛上现有清光绪十年(1884)时后膛炮池八处及兵……详情下横档炮台下横档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南北台社区居委港前大道以东的虎门水道中间的下横档岛,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现保存的是清光绪八年(1882)建的9处后膛炮炮池。按从西向东排列的顺序……详情大角山炮台大角山炮台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角山炮台雄踞虎门西岸,与沙角炮台隔江对峙,扼守虎门水道出口,构成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勇的军民在此与外国侵略者殊死搏斗,写下了可歌可泣……详情
〖南沙街道特产〗
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广东省增城市特产。增城市朱村街是丝苗米的原产地,该品种属优质籼稻品种,稻谷细长、米泛丝光得名,素有米中碧玉、中国米王之称,与增城挂绿荔枝齐名,在清朝末年已驰名海内外。“丝苗”是增城市的特优水稻品种。丝苗米米粒细长,无腹、心白,透明晶莹。丝苗米饭软硬适中,芬香可口,素有“米中之碧玉”、“饭
从化荔枝蜜
从化荔枝种植面积就达30多万亩,荔枝产量占广东5成以上,是荔枝蜜的重要蜜源。从化荔枝花期较晚且长,开花期较晚,其花期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持续有一个多月。丰富的蜜源资源,不仅满足了本地蜂群采集荔枝蜜需求,每年荔枝花开还吸引大批外地蜂农踊跃到从化放蜂采蜜。从化荔枝蜜,广东省从化市特产,该产品以荔枝主要
钱岗糯米糍
从化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地势自北向西南倾斜,北部为山区,中南部和西部为河谷平原、丘陵、小盆地、台地交错。太平镇位于从化市的南部,是著名荔枝品种“糯米糍”的主要生产基地,地势较平坦,形同天然小盆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气候环境极其适宜荔枝等水果的生长。色泽鲜红,外形美观,果大核
老火靓汤
老火靓汤又称广府汤,属于粤菜系。是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广府老火汤种类繁多,可以用各种汤料和烹调方法,烹制出各种不同口味、不同功效的汤来。具有地方特色的“靓汤”,阿胶红枣乌鸡汤、山药茯苓乳鸽汤、玉竹百合鹌鹑汤、黄精枸杞牛
云吞面
云吞面又称竹升面,是广州特色小吃,起源于广州,粤菜系。主要分汤面(大地鱼上汤搭配猪油韭黄)、捞面、炒面(需要将面先蒸后炒)。云吞面是一种在中国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云吞和竹升面,加入用大地鱼、虾皮、瑶柱、鸡煲成的清汤配上猪油韭黄即成。一般来说,云吞面由三部分组成,以汤和面为重,其次云吞,评价一碗云
沙河粉
沙河粉,简称河粉,外文名Shahe noodles,是广东省广州地区一种大众化的传统名吃之一,主要食材为大米。属于粤菜,口味滑,爽软韧柔劲道。因此粉最早出自广州市沙河镇而得名。用米浆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带状,烹饪时间为15~30分钟,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铁、磷、钾等营养元素,易于消化和
〖南沙街道景点〗
蝴蝶楼
蝴蝶楼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蝴蝶楼位于南沙区东涌镇鱼窝头村广州市双钱糖业有限公司内,年代为20世纪30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建筑外墙外缘外延5米,西北至相邻建筑外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东、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北
荷兰鲜花王国
一个充分展现荷兰风情,以“郁金香”为主题的荷兰鲜花王国落户南沙。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新年最美丽的礼物,从此为南沙新区增添了一个以荷兰人文风情为主题的旅游景点。荷兰园是一个真正拥有欧洲文化底蕴的花卉公园,浓郁的欧洲风格、热情幽默的荷兰人文风情、多姿多彩的犹太人商业本色,为花园的国际化铺满了美轮美奂的七
〖南沙街道人物〗
张友良
黄阁大井村张姓始祖,南宋时人。至今子孙不断繁衍达数万人,遍及黄阁大井、乌洲、亭角、蕉门等村以及番禺石碁镇石岗村等地。大井村大井村位于黄阁镇的西南面,是黄阁镇城镇中心村之一,由大井旧村、南湾村两个自然村和一个中心村组成,是一个全征地村。全村共分22个生产队。现时全村总户数1435户,总人口4719人。
麦必达
黄阁村麦姓始祖。南宋咸淳九年(1273),中原汉人南雄珠玑巷麦必达兄弟5人携眷南迁黄阁定居,是为麦氏黄阁始迁祖,也是南迁黄阁的开山鼻祖。必荣一脉后迁东莞,祠在乌沙,官至奉政大夫、再升朝议大夫。麦必达,字尚礼,在黄阁垦荒、筑堤、护田。麦必秀,字尚义,官至江西南康县正堂,后携眷迁南沙。有子名倜,字挺芳,
朱中阳
南沙开村朱姓始祖。朱中阳的祖父朱羡,号粤山,原籍徐州古丰郡。因护送宋帝赵罡南下,到新会崖山勤王。宋亡,朱避居东莞归德山门(即今宝安福永镇),死后与赵氏合葬于新安上山门叶姓村后山。朱中阳迁居南沙深湾村约在元代至顺年间(1330年左右),距今约有680年,传至四世朱南峰,生下四子,取名依次为“宝、碧、金
李敬达
黄阁大塘村李姓元代始祖(1341—1403),字公用。后裔至少有26代数千人分布在黄阁大塘村及国内外,其中现居大塘村的就达3000人之多。其墓位于黄阁大塘村大仁山,建于元代,原墓碑已毁,1997年秋重修,新碑书“显四世祖敬达李公之墓”,墓穴保存完好。
罗文秀
据传,罗氏族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从中原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再而南迁番禺罗边、傍岗、罗家,继迁往东莞厚街。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罗文秀从东莞县厚街出发,以贩卖小食麻糖为生,游走四乡,随后到今南沙大岭界村定居,建立村落。是南沙罗姓之祖。罗文秀生有二子,长子罗圣进后人主要居住罗屋,有
吴祖胜
吴祖胜, 鸦片战争抗英爱国烈士。南沙横沥镇人。1839年,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为加强珠江口沿线防备,招募渔民、疍户壮丁5000人。横沥村民吴祖胜、张凤、赵某,出于爱国义愤参加壮勇。初驻南沙大角山炮台,继调至虎门参与烧毁鸦片,后在鸦片战争的抗英战斗中壮烈牺牲。1840年,村民为纪念这三位义士,在村里
朱灿华
朱灿华,大革命时期革命烈士。南沙区塘坑村的朱灿华、朱建勋、朱倩如,板头村的黎本生、黎维新,东井村的黎七凡,林傍岭村的罗良,于1925年1月由东莞县农民协会选送赴广州参加农-动讲习所第三期学习。同年2月结业回乡,以塘坑、板头、东井、林傍岭等村为据点,发动群众成立农会,开展农-动。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进
陈燮霞
陈燮霞,中国女子举重队队员,来自八一队,属于典型的女子力量型身材。2007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夺得女子48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2008年奥运会获得48公斤级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上夺得的首枚金牌。职业生涯2004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季军;2005年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48公斤
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广州番禺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父亲早逝,童年随母亲和外祖父生活,常受母亲唱诵的儿歌、粤曲的熏陶,自幼萌生了对音乐的爱好。冼星海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宣统三年(1911),外祖父病逝,冼星海随母亲至新加坡,靠母亲做佣人维持生活和读书。民国7年(1918)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