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
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 > 三水区 > 云东海街道人物

云东海街道人物

郑绍忠
郑绍忠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三水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始建者,且为广东水师提督,组成近代化的广东海军。道光十四年(1834年)郑绍忠出生于三水大桥头村,原名郑金星,字心泉,又名郑金。因其口大能容二拳,故绰号大口金。咸丰二年(1852年)秋,郑金在佛山镇与人比武,失手杀人,逃回乡里。咸丰四年(185
张汶
张汶(1912~988),广东省三水县南边镇人。7岁随长辈来广州进私塾读书,后来在药材店当店员。民国27年(1938)10月参加革命,次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张汶曾在陕北公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当学员,以后历任八路军排长、连长、代营长、侦察参谋、作战参谋等职。张汶在部队工作积极,训练刻苦,
李庆祥
李庆祥(1901~1981)李庆祥,广东三水人。民国6年(1917年)上海广元英文书院毕业。民国8年进上海美商奇异安迪生电器公司当练习生,其间,公司派李去日本东京实习制造霓虹灯技术,后任公司工程师。民国18年,李向亲友借贷法币5.65万元,建立华德电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霓虹灯、白炽灯和新流行的热水瓶
麦赞基
麦赞基(1946~1988),汉族,广东省三水县人,解放后随姐移居金秀。1963年,麦赞基在金秀县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县林场、县民族贸易管理局、县土产公司、县水泥厂工作。1970年,调到县纸厂,先后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等职。1984年担任厂长后,麦赞基坚持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李月友
自小喜爱粤曲,青年时期多次参加县镇文艺团体演出活动。89年起参加三水曲艺协会,多次获得三水、佛山文化系统组织的群众曲艺大奖。 97年10月份,参加三水宣传部、文化局主办的纪念“小明星”逝世五十五周年的“星腔”研讨会、演唱会。曾多次被邀赴香港参加粤乐研究中心主办的“星腔”演唱会,受到香港观众的好评,也
邓曼薇
邓曼薇 (1911~1942)小明星,原名邓曼薇,广东三水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因早年丧父,家境困难,自小就给别人当养女,只念过两年小学。由从事佣工的养母抚养成长。小明星自小就显露出歌唱才华,13岁时即从师学艺,初习大喉,仅半年时间,已能在“堂会”演唱《-穆班师》、《山东响马》、《五郎救弟》等曲目。为
吴春雷
吴春雷 (1884-?),广东省三水县人。1919年10月,被《国际协报》社长张复生聘为该报。1921年2月,叶元宰创办《东三省商报》后,他应邀任该报总。1923年9月,中共地下党员陈为人、李震瀛在哈尔滨创办哈尔滨通讯社,邀请他担任丛刊主任。1925年5月,哈尔滨通讯社停办后,再次返回《东三省商报》
李和
李和(1852--1930),出生于广东三水县芦苞镇大宜岗村。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传政学堂第一期学员。1871年,上“建威”练船实习,1875年又上“扬威”练船。分派海军任职,积功至都司衔补用守备。1889年,升署北洋水师前营都司,委带“镇南”炮舰。1892年,升署北洋水师后军前营都司,调
曹国昌
曹国昌 (1942.11—) 广东三水人。 擅长雕塑。 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历任湖北第二轻工业厅干部,海南岛新华印刷厂商标设计员,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干部。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作品有《海岛民兵》、《儿子》等。作品《少女像》获1979年第五届全国
梁培龙
梁培龙 (1944.5—) 广东三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专业职称美术编审。出版有《梁培龙画册》《梁培龙水墨儿童画选》、《梁培龙画册》、《童年的梦——梁培龙画集》》、《儿时的歌---梁培龙水墨画集》等。国画“野趣”曾在“中华杯中国画人奖赛
陈金釭
陈金釭(1820年~1863年),名泽,广东著名农民革命领袖,范湖清湖村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寒。10岁始入读村塾,两年后父丧辍学,为富家牧牛。稍长,到范湖圩三兴木铺当学徒,做事勤快,老板因无子嗣,病逝前悉将产业授之。他勤谨经营,生意兴旺,娶赤岗头村何姓女为妻,生一子一女。金釭豪侠仗义,名闻远近,人皆
翁芹芳
翁芹芳(?~1854年),六和翁屋村客家人。清咸丰年间三水县六和地区天地会首领。芳家贫,少聪颖,常爱听村中老人讲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侠义故事。及长务农,崇尚武艺骑技,富有正义感。清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陈金釭在范湖率众起义,芹芳闻讯后,即在当地组织一支以客家人为主体的数百人农民革命队伍
胡建伟
胡建伟(1718年~1796年),又名式懋、勉亭。乐平古灶村人。少时聪敏好学,因勤劳过度咯血,仍苦读不辍。清乾隆三年(1738年)考中举人,次年又考取进士。先后任河北无极、正定及福建福鼎知县。在福鼎任内,以该县地处闽、浙要冲,官吏过往频繁,常要征用民房,胡到任后,另建馆舍接待往来官员,使百姓不受烦扰
梁鹤鸣
梁鹤鸣,别名体诚。白坭龙池村人。明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明万历七年(1579年)参加浙江分试后任广西阳朔知县。任内他重新丈量田亩,使赋税合理;改过去用钱纳税的方法为直接用粮交税,既省去农民的麻烦,又免除商人的中间剥削;申请上司免去每年加派的额外差役,减轻人民负担。鹤鸣为政省刑简讼,体恤民艰,深
李希孔
李希孔,字子铸。金本洲边村人。父名大遇,曾任柳州卫经历。孔自小聪明,8岁能文,13岁便为县学生员。他读书必求明理实用,为人慷慨有大志。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倡建魁岗文塔,五年后又倡建尊经阁。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考中举人,翌年中进士。最初到吏部见习,后授中书舍人,奉命到陕西册封官吏时很多人
邓俊
邓俊,字可吁,白坭清塘村人。自少品质高洁,言行不苟。有冼某因蒙冤被抄家入狱,事前将一埕黄金托邓保管。他当面将埕封好,记上标志,待冼某获释后原封不动交还。又有少妇慕邓之英俊,欲求苟合。他严词拒绝,使妇羞惭而去。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考中举人,任北京庆云县教谕,后晋升广西崇善知县。任内办事精明,一
麦福
麦福(1498年~1552年),字天锡,号升庵,南边涡边村人。幼年即选送朝廷被阉。19岁被派清宁宫服侍帝、后及妃嫔;翌年改入乾清宫近侍嘉靖。明嘉靖元年(1522年)升为宫内马匹总管。后历任御马监,赐乘马禁中、提督上林苑海子关防、提督勇士四卫营禁兵、提督十二团营兵马等卫戍皇宫职务。36岁时升总提督及都
林钟
林钟,字太和,白坭岗头村人。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举,明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浙江省西安县令。任内廉洁奉公,革除陋俗,惩治豪霸,劝学兴农,百姓安居乐业,多次得上司表彰。因他办案精明,故邻县遇有疑难案件,也请他去帮助审理。任满离去时,当地百姓夹道欢送,并立感恩碑以志其德。后迁任南京刑部官
李义壮
李义壮,字稚大,芦苞李果正村人。明正德五年(1510年)中举,明嘉靖二年(1523年)考取进士。初派浙江省仁和知县,任内锄治豪强,怜恤孤寡,深受人民爱戴。三年后升户部主事,监收临清(今山东临清县)钞关(税收)因上缴税银7万受到奖励,擢升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后任广西督学佥事,继调湖广地区的军事副长官,驻
胡澧
胡澧,字伯钟,号节庵。乐平古灶村人。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明正德五年(1510年)任工部员外郎,后升郎中。因督治济宁河道有功,擢升四川叙州知府。不久调任四川松州、潘州地区副使。当时该地区少数民族-,长期不能平息。他到任后,创制一种带有 的弓箭——神机箭,能将300步以内的敌方营帐、兵马烧毁。
梁轸
梁轸,号端溪,别号贞白,白坭上梁村人。少聪敏,稍长有大志。初为肇庆府学生员,明永乐二年(1404年)被选送文渊阁管理书籍。明永乐九年(1411年)考上举人,入国子监读书。明宣德三年(1428年)出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先后出巡山西、浙江、直隶(今河北)、陕西、江西、湖广、四川、云南等地,刚正严明,执法如
陈少陵
陈少陵(1906年~1939年),又名长游,广东台山人。青年时期目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种种黑暗,对社会腐败和不平等现象十分气愤,立志为拯救祖国,解放劳苦大众奋斗终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推动下,农-动的革命风暴席卷台山县,年仅18岁的陈少陵毅然投身革命。他走村过寨,向广大
钱维方
钱维方,南边黄塘人,清朝末年出生于佛山,青年时当建筑工人。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员王寒烬等人在佛山秘密组织反清斗争,发展钱维方和鸿胜武馆的教头李苏等加入同盟会。他们带领一批手工业工人,在顺德乐从组成民军,参加了辛亥革命光复佛山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同盟会佛山支部的领导权被反动势力0。钱维方
黄恩荣
黄恩荣(1855年~1938年),字干南,名中医。芦苞镇大村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幼承家学,勤奋攻读各类医学著作,医术精湛。壮年参加科举考试,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中举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赴京会试,与邑人梁知鉴等十人在有名的《公车上 书》上签名,主张变法图强。后授职法部主事,宣
陈剑虹
陈剑虹(1877年~1937年),原名祖柱,乐平暨塘村人。父云生,曾在江西省景德镇经营陶瓷业,拥有瓷窑3座。在广州市开设胜金玉瓷器店,业务兴旺。陈乃清末监生,目睹清朝政治腐败,具有反清爱国民主思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曾
邓家让
邓家让(1870~1936),字恭肃(也作恭叔),号滔任,晚年号佛恭居士,广东三水人。早年居广州木排头,后居小北路。肄业于广州学海堂,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举人。青年时受维新思想影响,有“学西方,求科学,办学堂,兴实业”的抱负。约于光绪二十三年,与其兄邓家仁及梁肇敏、陈芝昌等一批有维新思想
林品三
林品三(1858年~1936年),芦苞乌石岗村人。少学医,后在上海师从名医何慈庵。学成后,在上海设馆行医。精脉理,因医治多名顽疾者而名声大噪,求医者众。经考核被荐为太医院御医,供职十余年。清末,南返广州,悬壶济世,行医带徒。林从医50多年,医德高尚,著述颇多,惜多已散佚。只遗家传验方哮喘丸、育麟丸、
梁萼联
梁萼联(1880年~1934年),字实庵,号念辉,白坭龙池村人。幼年曾就读于县凤岗书院,为梁士诒之入门弟子。后考入广州黄埔将弁学堂,毕业后至陕西治军。民国初年,供职于陆军部,任少将经理处处长。以军功授四等嘉禾勋章及晋授陆军中将军衔。萼联虽为武职,但有经济之才,后为宋子文所赏识,遂弃武理财。历任财政部
麦长天
麦长天(1842年~1933年),原名清扬,长天乃其道号,芦苞麦街人。少丧父母,孤苦伶仃。稍长,流浪广州、佛山两地,后受雇于厂、店做杂工。妻早逝,无儿女,不复娶。好游名观古刹,潜心修道,参悟玄机。30岁,奉释、道、儒三教合一之学说,供奉三教神像。他将亲侄过继为子,并携之四处云游,宣扬教义,足迹远及东
赵甫明
赵甫明(1908年~1932年),原名仁生,西南张边村人。幼丧父,家清贫。7岁由舅父携往广州抚养供读,甫明资质聪颖,好学不倦。民国17年(1928年)考入广东航空学校,民国19年(1930年)以优等成绩毕业,编入广东机队,当空军飞行员,驻守杭州乔司机场。民国21年(1932年),日军在上海挑起“一·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