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
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柳江区主页
〖柳江区简介〗
柳江区是举世闻名的“柳江人”遗址所在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面积2504平方公里,辖八镇五乡,总人口50多万,少数民族占77.6%。柳江县,以不废万古的柳江河而闻名,不仅因为有滨江而居的地置缘由,还在她像柳江那样源远流长,具有贯以千古的文明承传。以“柳江人”为肇始的史前文化、以柳宗元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以“刘三姐”为灵魂的民间文化,积淀了柳江这座名城丰富的人文蕴涵,凝聚成这方地域独特的文化品格。县城于1950年3月迁至拉堡镇, 1983年柳江县划为柳州市辖县,是柳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基地,广西主要商品粮和蔗糖生产基地,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之一。是广西唯一获得外贸出口权的县,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初具卫星城的规模。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方便。柳江县是柳州市市辖县,三面环抱柳州市,是“桂中商埠”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的南大门,县城距市中心仅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与柳州市同等的能源、交通和通讯等条件。县内322国道、209国道与穿越县内的宜柳高等级公路、南柳高速公路和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可直达南宁、北海、湛江、梧州、广州、桂林和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市;湘桂、黔桂、桂柳三条路线穿越境内7个乡镇,9个车站,与我国中西南交通枢纽-柳州市结成网络,铁路可直达北京、西安、郑州、襄樊、长沙、上海、无锡、广州、湛江、成都、昆明、贵阳等城市;1994年10月建成通航的柳州白莲机场就在县内,离县城不到7公里,可供WD-82及波音系列737、757飞机全天候起降,目前,已开通柳州至广州、汕头、昆明、北海等城市的航线;柳江河航运已开升到5级航道,全年可通250吨级船只,可直达梧州、广州、香港。柳江气候柳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度适宜四季常绿。年平均气温20.4℃,平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多小时,无霜期长达300多天以上。柳江资源柳江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能蕴藏量达19.1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8.34万千瓦。矿产资源有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锰矿、铁矿等近20多种矿藏,尤其是“马平石灰石”品味高素负盛名,其储量大、分布广、质地纯洁,是生产水泥的上乘原料,天然彩花石和墨黑大理石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是石材工艺的优质材料。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灰石遍布全县,优质石灰石储量可达25000万吨,拥有“方解石之乡”的美称。县境内的古人类“柳江人”头骨化石遗址、甘前岩古人类遗址、“成团会议”旧址、围拢“九厅十八井”古建筑群和酒壶山、卧龙岗、北弓水库等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柳江农业柳江县有耕地76万亩,其中水田34万亩,盛产稻谷、黄豆、玉米、花生、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农业生产正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粮食丰富,优质米远近闻名,土特产品已形成规模生产;果类有柑、橙、柚、龙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种;里雍沙田柚,其果实外形美观,果味香甜,汁多渣少,多年来远销香港、澳门;此外,里雍的头菜,干爽鲜黄、香甜脆口、细嫩无渣,有“坛子一打开,香浓满条街”的美誉,列入中国食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称誉。还有三都凉帽、穿山辣椒干、成团茨菇、土博生姜也颇有名气。盛产稻谷、玉米、花生、甘蔗、瓜果、蔬菜等作物,是柳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广西主要商品粮基地和甘蔗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业开发重点县。名优特产种类繁多,有莲藕、黑果蔗、子姜、葡萄等,其中百朋玉藕等名扬海内外。柳江工业目前正在开发以农副产品、工业品、服装、建材四大专业批发市场和两大综合市场为主的商贸区,并与12条商业街组成一个大型的商贸城。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面积达24.4万平方米,3808个铺面和摊位,是投资经商理想之地,机不可失。位于南环路边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作为柳州市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二区,将于1999初春开市,目前市场正在招商。预计整个基隆商贸城将于1999年全部建成。近年来,柳江县凭借着毗邻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积极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同时,突出发展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汽配、制糖、制药、机械制造为支柱产业,以化工、农产品加工、水力发电等为新兴产业的工业体系。全县现有工业企业36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家,拥有柳新冲压件、花红药业、柳兴制糖、柳工小型挖掘机、红花水电站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在柳州汽车产业的强劲辐射带动下,柳江县汽配企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全县汽车配件企业由2001年的13家发展到现在的80家,规模以上企业27家,形成了近千种产品的汽配产业链。2005年,柳江县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7.46%;上缴税金2.6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63.64%,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3%。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6.47亿元增长到43.62亿元,年均增长11.65%;完成工业总产值50.27亿元,比2000年增长1.47倍,年均增长19.79%;实现财政收入4.13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89%;为“十一五”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3年柳江县荣获全区经济发展十佳县,2003、2004年连续两年跻身“西部百强县” 行列。借柳州工业化的加快发展的东风,柳江将充分发挥发展产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继续以汽车配件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配套工业经济,力争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20∶45∶35左右;城镇化率达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8%和7%以上。为此,柳江县提出了“1356”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服务“柳州创造”,围绕“一个战略”(和谐创业,富民强县),瞄准“三个重点”(工业化、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推进“五大突破”(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准新突破),做好“六项工作”,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和谐发展,全力建设和谐创业新柳江。现代化通讯柳江县除可充分利用柳州市的通讯条件外,还拥有自己的程序控制自动电话更换系统,县内13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传真网络,电话号码上升到7位,长途传输实现数字化,可直接进入全国通信网和国际网、数据通讯交换网、万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球直拨、无线寻呼联网,可迅速与国内外联系。旅游资源柳江县“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草丰”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中国南方古人类“柳江人”文化遗址通天岩,位于新兴农场东侧距柳州市南面12公里处,由于在洞内发现“柳江人”头骨化石,故又名“柳江人”洞。自发现“柳江人”之后,国内考古学家和日、美、澳大利亚等国学者相继前来考察,该洞和新安古墓群一起,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清水秀、幽雅宜人的龙怀风景区——位于福塘乡境内,离乡03.5公里,有柏油路直达,是柳江县最大的水库,也是柳江县的主要景点。黄金周期开设钓鱼、烧烤等旅游项目……已列入自治区级旅游区开发项目,水域面积达204公顷,四周青山环绕,奇峰迭起,一派山光水色、景致清幽、是休闲垂钓、娱乐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另外还有景致迷人,风格迥异的乐迷岩、卧龙岩、黔王洞等景点,可供游客尽情赏玩。里滩瀑布奇观——位于福塘乡高兴村境内,瀑布泉洞深莫测,常年流水不断,泉洞在半山腰,离地面高度约十余米。每年夏季至秋初为泉水量充足季节,泉水日日夜夜向山下倾泻,形成大面积的水帘,人们称之为里滩瀑布。龙栖洞,又称乾王洞,位于福塘乡境内,是传说中中古时代,计氏豢龙公养的真龙曾栖息的地方。此洞高大宽敞,洞长数里,可容纳上千人观光。有一条小河流经此洞,常年流水潺潺,需泛舟而入。洞顶有天窗照亮洞中,可供观景游乐。洞内冬暖夏凉,水陆杂存,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科教文卫科技工作 柳江县科技局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县委“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兴农、科技兴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及科技培训活动,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5年,柳江县通过了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并获得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县称号,柳江县科技局被评为2005年度广西市县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工作 江县现有公办学校184所,幼儿园2 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76个),小学149所,初中29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74014人,其中在园(班)幼儿5981人,小学35023人,初中28188人,普通高中4822人。全县民办教育机构67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882人;初中3所,在校生946人;小学17所,在校生4739人;幼儿园46所,在园幼儿3071人。全县公办学校在职教职工5449人,其中公办教师4367人,占80.2%;工人427人,占7.8%;代课教师655人,占12%;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初中98.2%,高中98%。经济开发区1992年,柳江县利用和依托柳州市的区位、资源、交通、通讯、城市建设和良好的工业基础等优势,建立了经济开发区,主动接受城市工业扩散,发展私营企业。经过7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规模。引进169家企业, 1998年工业总产值达4.15亿元,成为柳江县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县交界处,322国道两旁,东西跨度7公里,由3个工业区和基隆、建都两个综合区组成。第一工业区,位于县城与市郊交界处,面积420宙, 1993年建成,已引进94家企业,其中“三资企业”1家,私营91家,集体企业2家.企业分为机械、五金交电、化工、纺织印染、电器、汽车配件、建材、食品等门类;第二工业开发区位于第一工业开发区东面,面积106亩, 1994年建成,有来自台湾、加拿大,柳州等11家企业,其中三资企业2家,分为机械、食品等门类;第三工业开发区,位于第二工业开发区南面,面积200亩, 1994年建成,有来自省内外41家企业,分为机械加工、五金、化工、工艺、食品、印刷、建材等行业。三个开发区在柳邕公路两旁组成了一个“品”字形结构。占地600多亩的建都综合开发区已全面开发,是柳州市卫星城拉堡镇的东城区。是集商贸居住于一体的新城区,也是投资经商居住理想之地。位于柳州市边缘拥有柳州市南环路和门头路的基隆综合开发区,占地15平方公里,现已建成一个占地1000多亩,拥有3000幢多层住宅楼,配有综合市场、邮电、供电、金融、公安、中小学、自来水、物业公司等公共公用配套设施,拥有2.6万人口的住宅区。柳江新貌——商贸街借柳州工业化的加快发展的东风,柳江将充分发挥发展产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继续以汽车配件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配套工业经济,力争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20∶45∶35左右;城镇化率达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8%和7%以上。为此,柳江县提出了"1356"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服务"柳州创造",围绕"一个战略"(和谐创业,富民强县),瞄准"三个重点"(工业化、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推进"五大突破"(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准新突破),做好"六项工作",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和谐发展,全力建设和谐创业新柳江。明天柳江柳江,这是一方充满生机的土地;天,洁净幽蓝;地,葱笼繁茂;城,绮丽迷人。古老又年轻的柳江县,正在以她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吸收着现代化文明的甘露琼浆,迈向新纪元,走向明天的辉煌。柳江人奋斗与奉献,敬业与求实,用辛勤的汗水洒播在柳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勤劳的柳江人终于换来硕果累累。柳江县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理想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热情欢迎五洲高朋、四海嘉宾来柳江投资发展,置业经商,交流访友,旅游观光。语言柳江县的官方语言是汉语。但壮语仍然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语言,壮语也是当地的通用语言。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说客家话。
〖柳江区特产〗
大肉姜
大肉姜肉质肥嫩,具特殊香辣味,是家肴不可少的调味品,有健胃祛寒的功效。你可以买一些姜干、姜粉、姜汁带回去。
鲁比葡萄
鲁比葡萄获得高产、高效,靠的是品质和品牌。近几年来,鲁比葡萄基地广泛推行标准化栽培和绿色理念,追求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2009年,鲁比冬葡萄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鲁比村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广西双季葡萄村”。在葡萄技术专家和葡萄
干切粉
干切粉 该米粉为手工制作,不加任何添剂。制作方法为:将大米磨浆,蒸熟,切丝、晒干扎成捆即成。食用时以骨汤或肉汤煮,根据个人口味,辅以肉末、蒜、葱、青菜、辣椒酱等调料,香纯可口,口感上佳。
柳江生酸
柳江生酸 生酸:用荞头、生姜、辣椒、木瓜、萝卜、青菜等新鲜蔬瓜经传统工艺淹制而成,色泽鲜美,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堪称开胃之极品。
水油堆
水油堆 水油堆,壮家特色小吃之一。在一些古老的街道或者学校附近,经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仅凭着一个锅头,一堆炭火,一瓶油,一盆面粉,一碗芝麻,转瞬之间,白面在油锅里上下翻腾,白进黄出,一股浓浓的香味在街道上空弥漫,久久不散。 除了柳江,在柳州,乃至广西,很多地方都有老人家在街边做水油堆。不过,这
里雍头菜
里雍头菜产于柳江县里雍镇长沙村,年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干头菜120万公斤。里雍头菜种植加工源于清朝,是当地进贡皇宫的贡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该产品是利用鲜头菜经过独特工艺精制加工而成的香味干头菜,产品具有鲜黄干爽,醇香绵甜,营养丰富,烹饪便利的特点。是地方上等家常菜,也是赠送亲友的名优土特产
〖柳江区景点〗
柳州龙潭景区
大龙潭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面积约544公顷。景区别具匠心地以广西及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建园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大龙潭风景区是一个集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
柳侯公园
柳侯公园始建于1906年,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历史文化名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柳侯公园分为南、北、中三个景区,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等古迹,现已发展成占地15.5公顷的综合性文化公园。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
柳州立鱼峰风景区
立鱼峰风景区,位于柳州市鱼峰区鱼峰路,是柳州主要的名山之一,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得名立鱼峰。景区高68米,海拔156.3米,呈东西走向,长145米,环麓500米,山上树木葱茏,亭台楼阁遍布其间,有“戴钦墓”、“三姐岩”、“罗汉洞”、“对歌坪”等旅游景点,登上鱼峰山顶,可
柳州市万聚休闲农庄
柳州万聚休闲农庄以开发经营特色农家菜餐饮服务、休闲度假客房、观光健身娱乐活动、农事采摘活动为主,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是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万聚休闲农庄拥有130多个大棚,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和滴灌节水灌溉技术,种植的瓜果蔬菜有50多种,有野菜、瓜果、叶菜、观赏蔬菜4个系列,均为国内外
柳州文庙
景区简介:柳州文庙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也是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庙内大成殿设计匠心独具,建筑体量成国内之最,浮光耀金,结构庄严,顿生肃穆之情。特别是大殿匾额,完全以曲阜孔庙大成殿匾额的康熙手术为范本,目前国内仅有柳州一家,故专家称誉“北有曲阜,南有柳州”。柳州文庙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区简介: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桂北黔南,核心区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汪洞乡一带。九万山群峰连绵,总面积约1204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大面积元古代前震旦系地层出露,为广西区内出露的最古老的地层之一。景点分布: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不曾受第四纪冰川的严重破坏,加上受人为破坏较小,山里保存
〖柳江区人物〗
石兆棠
石兆棠,1909年2月5日生,广西柳江县洛滿镇人。1946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32年7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34年4月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研究院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国,任中山大学讲师、副教授;1943年在广西大学任教授、图书馆主任、总务长;1945年8
韦铁
韦铁(1911—1951),原名韦有琼。壮族。土博乡甘贡村黄甘屯人。父亲曾任三都团总。韦铁于抗战期间任过水源乡乡民代表及黄甘村村长。1944年冬率众仇杀因躲避日军到水源街之六道乡长韦玉廷全家及部下男女老幼17人。同年韦铁又因与水源街林家有世仇,派人伏击驰往土博打日寇的水源街林家壮丁,杀害数人。194
韦日上
韦日上(1894—1981),原名立权。壮族。马平县四都麦歧村(今柳江县百朋乡麦歧屯)人。柳郡中学堂毕业。1921年任百朋小学教师。1922年往广东任桂军某团文书。1926年冒名刘杰进入黄埔军校一期步科,学习六个月结业,留本校教导团任见习教官,逐渐升任连、营长,升任团级军官后才请准改名韦日上。后参加
熊襄龙
熊襄龙(1895—1977)。壮族。马平县二都金磊村(今柳江县成团乡金磊屯)人。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系毕业。任福建集美中学校长。后回广西大学任讲师,由广西大学保送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系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广西大学教授、农学系主任,兼任广西省政府农业顾问。1947年任广西省建设厅农林处处长,被聘为
杨义
杨义(1895—1974),马平县二都咸甫村(今柳江县成团乡龙山村成甫屯)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六期毕业。民国期间,历任营长、团长、少将旅长兼南宁警备司令、师长、安徽奉顺县长、广西柳江县长。1947年被免职在家闲居。解放后,任柳州市临时治安委员会常务委员,柳州市政建设工程处副秘书兼总务课长,广西省人民
刘昆阳
刘昆阳(1912—1961),原名承汉。马平县(今柳江县)洛满乡洛满街人。曾就读于洛满小学和县立马平中学。1932年考入中央军校第四分校炮科,1936年考入中央陆军大学15期炮科。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挺进队上校副司令,在安徽率领挺进队化装奇袭日军,取得战斗胜利而获战功,升任安徽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处长
黄振清
黄振清(1881—1954),号风子。柳州市人。家境清贫。十七岁学唱采茶戏,以后在桂西北各县游唱授徒。在旧社会奔波五十余年,虽然桃李满天下,却备受蔑视磨难,始终无家无室,孑然一身。1948年,他在柳州河南商场同乐茶社唱彩调,受进德乡沙子村群众聘请,到羊占屯落户授徒直到解放。解放后,他参加沙子村分田地
钟震
钟震(1892—1948)字震吾。马平县一都木罗村(今柳江县进德乡木罗村)人。上海东吴大学法学系毕业,回柳州任广西省立第四中学教员。1924年在广州任桂军总司令部秘书。1926年刘震寰叛变广州国民政府失败,钟返柳州先后任《柳州日报》副刊主编,马平县教育局局长。1928年自费到英国苏格兰爱丁堡法学院留
覃超
覃超(1878—1927) ,字-。壮族。生于马平县二都潭村(今柳江县成团乡大荣村潭源屯) 。15岁父亲亡故,他在家伴母耕读。23岁曾到黄毛村当塾师。1907年出任柳州马邑两等小学校长。次年考入桂林政法学堂。他在桂林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毕业前因事泄被捕,以非首要份子押回柳州管押,不久释
柯汉资
柯汉资(1883—1913)马平县人。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前,曾参加1909年的柳州起事,又在柳州多次策划反清起义活动。1911年11月柳州宣告独立,任右江国民军总机关执法部负责人。1913年积极参加讨伐袁世凯。后因主持策划刺杀袁氏爪牙龙济光事泄被捕,誓死不屈。同年9月17日在广州壮烈牺牲。
王冠三
王冠三(1880—1913),又名植槐。马平县人。清末府学生员。同盟会员。1908年继刘古香之后, 在柳州发展革命党人, 组织武装,领导反清革命,任柳州同盟会支部长。曾参加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1911年11月,柳州宣布独立后,任广西右江国民军总机关司令官, 新军模范营营长。1913年9月
刘三金
刘三金,(? —1898)马平县一都基隆村(今柳江县进德乡基隆村)人。出身贫苦,自幼耕种,后参加天地会,与韦四、梁才等人开坛发展会众,马平县等地入会者达三、四千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夏历十二月初,马平县三都巡检司在乡间苛征税捐,农民不服,起而反抗。刘三金聚数百人,在三都石门村竖起义旗,向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