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大桥镇
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陆川县 > 大桥镇主页
〖大桥镇简介〗
大桥镇位于陆川县中部,紧靠陆川县城,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中心9公里,北、东与温泉镇接壤,南与乌石镇相连,西与横山乡相邻、与博白县交界。全镇现有11个村民委员会,3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269人,总面积89.3平方公里。大桥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黎湛铁路、马盘二级公路从北至南贯穿我镇,镇内设有美坡车站,二级公路从圩镇旁边经过,交通十分便利。九洲江从北至南流过,风景优美。主要自然资源有河沙、石英石、花岗岩石和褐铁矿等。辖区内建有陆透、周圹、大山圹三座中小型水库,常年有效蓄水量960多万立方米,溪水长流,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要。圩镇新区(二级路边)极有开发潜力。二级公路边低山矮岭多,具有办厂和开发价值。陆透水库及周边地区山清水秀,具有休闲旅游开发价值。大桥镇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全镇有瘦肉型养猪场15个,年生猪出栏6.5万头。大桥镇是全国八大名猪之一的陆川猪的主要产地,国营陆川猪良种猪场座落大桥。广西高峰冠华中密度木板厂、宏达钢铁厂、钛白粉厂等县重点企业项目落户在大桥镇。盛产水稻、蔬菜、红薯、木薯、鱼类、生猪、鸡鸭、禽蛋、果蔗、龙眼、荔枝、八角、玉桂、木材、中密度木板等,还有建材、农机、冶炼、竹木制品和金属制品等。镇现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11所,在职中小教师613人,在校学生10000多人。大桥镇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革命老区乡镇。知名人物有:林克武(1818年―)解放前任《桂南日报》总编辑、0广东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0陆川县工委-、粤桂南地委常委、宣传部长、粤桂南边行政督导处主任。解放后任广西省-部副部长、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广西区党委委员、-部部长、区人大副主任、党组副-等职。
〖大桥镇特产〗
碳烧肉
此菜精选陆川土猪的猪脖子特有的两块精肉,经师傅加入各种调味料,精心腌制,并经过烹制和刀工处理搭配上菠萝、面皮、腌萝卜丝等辅料搭配,令菜肴更加精美,其色泽金黄、美观、口感脆嫩,实为一道美味佳肴。
王分割扣肉
王分割扣肉 一、来源正宗:分割碗装陆川猪扣肉原料来源于青料米糠喂养、全程仿野放养的合作农户传统饲喂的原生态绿色的陆川猪五花肉。二、工艺先进:产品采用原料修整、预煮、油炸、切块、调味、包装、巴氏杀菌、冷藏保鲜等国内先进的技术工艺,使用进口全自动分割调料包碗装扣肉生产线标准化生产加工而成。三、品质保障:
陆川猪扣肉
选用中国八大名猪之一的陆川猪猪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上口即化,不见锋棱;肉香温温润润,含蓄自敛,厚而绵,浓而远,热香袭人,肉味不走半点偏锋;表面酥红晶亮,可谓“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现金身”的诱惑美味。苏轼有诗可为佐证:“扣肉确实是一宝,味美营养价值好。妙手烹
客家天堂菜
据《本草纲目》记载,橄榄称为“天堂之果”,在《客家食谱》中用橄榄所制成的菜称为客家天堂菜。客家天堂菜制法讲究,选用碧绿丰润的鲜橄榄,去其苦涩,尽取香馥之味,留其珍贵橄榄油成份,按客家祖传食谱的方法秘制成滑润爽口的客家天堂菜。
客家擦菜
精选农家无污染蔬菜,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选洗、灭菌、纯菌接种、控温发酵、回酵等生物发酵技术精制而成。风味独特,酸香味醇、清淡爽口、开胃生津,富含乳酸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也是你送礼的首选之品。
两广小花猪
两广小花猪是一款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因性早熟易肥,母性好等特点而闻名,但因生长慢,凹背,饲料利用率较低故而推广度偏低。两广小花猪分布地区分布于广东和广西相邻的月江、西江流域的南部,它的中心产区在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吴川、郁南等地。两广小花猪具有早熟易肥、母性好等优点,但背凹,腹大拖地,生长发
〖大桥镇景点〗
广西铜石岭国际旅游度假区
广西铜石岭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北流市民安镇,距离北流市区约6公里,距离玉林市区15公里。是2016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自治区层面推进的重大项目、自治区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项目核心区占地面积约3万多亩(绝大部分都是山岭山地),计划投资50亿元。度假区建成一定规模后能将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健
广西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五彩田园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茂林镇鹿塘社区,是一处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康乐美食、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高品位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170亩,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共由瓜彩世界、农艺高科、玉蔬林风、五谷丰登4个展示馆组成;馆内汇集了来自国内外各种名、特、奇、珍、稀等农业作物
广西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容山森林公园,位于广西北流市大容山内,总面积约2930公顷,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容山以其包罗万象、无所不容而得名,主峰莲花顶海拔1275.6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其气候特点春雾、夏凉、秋爽、冬干,四季景色各异。公园最具有特色的是海拔800多米以上的高山草原,高山湖泊,高山飞瀑,高山天象以及高山
玉林云天文化城
云天文化城景区,位于玉林市玉州区江滨路,是一座浓缩中国古今传统文化和著名建筑风格为一体,用以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型仿古宫殿式建筑。景区占地总面积为70亩,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21层,高108米,是中国单体建筑面积较大的文化建筑。云天文化城,以石雕、木雕、铸铜三大系列艺术性的呈现中华民族
北流市会仙河公园
会仙河公园隶属于北流市,位于北流市区西南角玉容一级公路边贵人关路段,规划面积1800亩,有水体400多亩,山体200多亩等,是依托现有的高山、坡地、池塘、溪流等原生态地形地貌,在充分保护古运河及现有湿地资源而建的一座集科普教育、湿地保护、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整个公园建设,可保护古道名关——贵
玉林容州古城
容州古城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城东,由原来的真武阁贵妃园景区扩建而成,于2017年9月9日重新开放迎客。容州古城由周边仿古建设街区、容州府广场、贵妃巷、容州府衙、刺史公堂、玄武剧场、经略台真武阁、容县博物馆、开元寺等组成。来到容州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耸起、雄伟壮观的城门,城门顶上刻着“容州古城”四
〖大桥镇人物〗
李超祥
李超祥,男,汉族,1920年1月出生,广西陆川人,193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陆川县良田镇供销社副主任、享受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级医疗待遇、按自治区政府主席级医疗标准报销医疗费的离休干部,2011年8月18日19时在陆川逝世,享年92岁。
丘文懿
丘文懿,1927年出生,广西陆川人。曾用名姚六。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粤桂边区游击队党支部书记,陆川县政府文教科科长、中共陆川县区委书记。1953年后,历任中共北流县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书记,河池地委副书记、罗城县革委会副主任、罗城县委副书记,钦州地区行署专员,1984年6月任中共钦州
丘小雄
丘小雄,男,汉族,1955年9月出生,广西陆川县人,1972年10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1972年至1977年广西贵县钢铁厂工人、干部、广西玉林地区工交办公室干部,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2年至1993年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干部、副处长、处长,199
邱小琪
邱小琪,男,1956年6月生,广西玉林地区陆川县人,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1975年夏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1979-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大司科员。1982-1986中国驻古巴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三秘。1986-1989外交部美大
吕芋农
吕芋农(1871-1950),字春琯,广西陆川县乌石镇谢鲁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附贡生,旧桂系陆荣廷部的陆军少将。历任县丞、知州、道尹、陆川民团清乡督办,加晋为陆博四县边界清乡督办,郁林直隶州长,南宁地方 厅长,邕南、四南道尹,南韶连绥靖处参谋兼警卫军一、二营统领,广西陆军中区步兵第一司令
黎达愚
黎达愚(1902—1987年)原名达文,广西陆川县城厢镇梓温村人,生于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1902年6月27日)。民国29年(1940年)底带着家人到城郊窑埠下村垦荒种地为生。期间,结识《柳州日报》的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罗培元。此后,黎家成为地下党组织和进步人士的秘密联络点。38年9月,中共广西
李英奎
李英奎(1918—1990年),古城乡八角村人。在小学读书时就受进步思想影响。1938年春在广州读书时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少年先锋队。 同年8月,赴延安抗大学习,编在第六大队,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抗大毕业,分配到一二○师司令部工作。后在晋察冀第四军第五团二营任副连长。同年11月打仗立功
丘冰
丘冰(1917—1990年) ,原名文惠,沙坡乡白马村人。1937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任广西学生军党团总支委员会委员,曙光报社。1944年秋,在陆川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政治部,负责宣传-工作。1945年春,参加桂东南陆川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 转移到越南河内、谅山和越桂边境,继续从事
蔡道彰
蔡道彰(1909—1989年) 。清湖乡塘寨村人。1933年起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至1938年1月任清湖塘寨党支部书记。1938年10月至1939年1月任陆川县南兴区区委委员。 1939年2月至1941年夏任清湖区区委委员。1944年大年初一,被国民党政府-围捕,
谢应昌
谢应昌(1912—1987年),出生在清湖乡新官村的农民家庭。1926年在亲睦小学读书。1930年至1935年在南兴中学、 陆川中学师范班读书, 受革命思想影响,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共产党。 1941年任中共清湖区委书记。1945年2月参加桂东南武装起义,任陆川抗日民主同盟自卫军第一支
巫德椿
巫德椿 (1911—1986年) ,生于古城乡清耳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少时读私塾和高小。1934年在本村任教师、校长兼村长。同年参加清耳村“劳农会”,1939年在广东余汉谋部学习军事一年,毕业后任副班长。1941年参加抗日救亡学习班学习。1945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任陆川县一支队一大
严敬义
严敬义(1917—1986年)温泉乡泗里村人。1932年至1936年,在陆川第一小学和陆川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桂林军校学习,后任排长,代理连长、团部通讯参谋、团参谋,1947年10月至1948年12月任中共陆川县工委、县委委员。1949年任支队参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