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
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 > 罗甸县景点

罗甸县景点

罗甸县革命烈士陵园
罗甸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甸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面,与城区相连,地理位置优越,山林茂密,风景秀丽,集观光、瞻仰和开展大型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于一体。陵园占地面积300余亩,建设占地3500多平方米。园内建设有高12.4米的烈士纪念碑,烈士生平简介碑廊、浮雕、牌楼、重檐
罗甸蒙江国家湿地公园
罗甸蒙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贵州省罗甸县蒙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中南部,总面积7226.11hm2,属珠江水系红水河上游,是珠江上游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地之一! 湿地亮点:1、众多独具特色的半岛及岛屿,是深藏在黔桂两省交界万山丛中的一颗明珠;2、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河谷季雨
高原千岛湖风景区
高原千岛湖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高原千岛湖风景区位于罗甸县城0.5公里处,北连惠水、长顺两县,西与紫云、望谟两县相邻,东北与平塘县接壤,南以红水河为界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天峨、乐业两县隔河相望,距省城贵阳166公里,距州府都匀有187公里,距国家级风景区格凸河25公里,罗甸将依托贵阳至百色和都匀至罗
罗甸县天眼驿站景区
罗甸县天眼驿站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边阳镇-驿站是罗甸背靠大射电打造国家天文科普游服务配套基地的引航项目。边阳镇商贸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四大“旱码头”之一,享有“小上海、小贵阳”美誉,被定位为省级商贸示范镇和省级示范小城镇规划发展。该地处罗甸、平塘、紫云、惠水、长顺五县交界位置,经惠罗高速到贵
边阳文昌阁
边阳文昌阁为罗甸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边阳镇一小校园内,距罗甸县城42公里,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此阁建于清初,原址在边阳车站沙井边,后因年久失修而毁坏。1929年,在边阳坤士黄仁昭的倡议下,边阳成立“公益维持会”,黄仁昭任会长。公益维持会发起募捐修复文昌阁,四方民众积极支持,捐资献物,次年7月,新文昌
蒙江河谷风光
位于罗甸县中部的蒙江河谷风光,距县城10公里。趟过黔中大地、蜿蜒向东的格凸河和涟江河在罗甸双江0汇形成的蒙江河,穿越罗甸县境达130公里。蒙江河依偎落差跌宕的喀斯特山根怒放东流,或钻洞、或平缓、或迂回、或暗流、或瀑惊万丈伏在时而狭窄、时而平坦的河谷间,纵横驰骋,彰显喀斯特山谷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山
白家坡苗寨
白家坡苗族村寨位于罗甸县逢亭镇,1999年白家坡被省政府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演出队曾多次参加县、州演出,表演的芦笙技艺和民族风情舞蹈,以其独特、古朴、粗犷的风格和豪放的民族风情享誉全县,充分展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逢亭白家坡芦笙舞蹈的动作,主要以“拐脚步”贯穿舞曲始终。以两腿交叉外拐为主要特点
拉来苗寨
拉来寨位于罗甸县栗木乡,全寨村民绝大部分系苗族。境内群峰林立,鬼斧神工,错落有致,险峻异常,寨内绿树参天。寨内古屯堡残存的整齐石墙宛如一段缩微的“长城”,诉说苗族先民们不畏豪强、勇于抗争的事迹。拉来寨历史悠久,崖墓葬系苗族古葬俗,已历数百年,俗称“晾谷”、“阁梁”或“坑尸”又称“洞墓葬”,从中可以探
罗甸县火龙果休闲观光园
火龙果休闲观光园位于罗甸县东部,地处龙坪镇新民村,距县城5公里。依托火龙果种植基地,综合利用周边的山水资源和“长寿之乡”、“火龙果之乡”等名片,以布依民族水乡特色为主调,在基地周边开发会议中心、休闲旅游、生态餐饮、特色民宿、文化演艺、城乡居住、水上康体养生养老等功能区,打造一个山拥城、城映水、水荡舟
红水河景区
罗甸县红水河景区位于罗甸县南部的红水河镇镜内。2006年,由龙滩水库蓄水而形成,红水河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极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随着红水河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红水河镇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自然景观优势逐步显现出来,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野钓、休闲养身为主的镇
罗甸中共蛮瓦支部旧址
罗甸中共蛮瓦支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凤亭乡政府所在地,20世纪30年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影响了罗甸这一偏远地区。1930年11月,根据党中央指示,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率领红军主力从广西北上。临行,邓小平指示时任红七军第21师师长韦拔群,巩固右江苏区,上贵州发展,利用社会
高原高原千岛湖休闲度假园区
高原高原千岛湖休闲度假园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龙滩水电站库区形成370多平方公里的高原湖泊后,罗甸县有2万移民搬迁,使地缘发生了变数,而地缘的变迁必将诞生新的文明。高原千岛湖是深藏在贵州、广西两省万山丛中的一块尚未雕琢的翡翠。这块“翡翠”不但气魄宏伟,而且景色壮观秀丽。一座座青山屹立
大关地质生态农业观光园
大关地质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罗甸县北部的云干乡,距县城20公里。早年大关村处于“不具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劣环境中,在村支书何元亮的带领下,大关人没有向困难低头,从“劈开千年石、抠出万年土”造田开始,用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大关的这种当代愚公精神震撼了全国。如今的大关村,四季瓜果飘香,物阜民
莲花井
莲花井葫芦寨中有一口著名的水井——莲花井。莲花井长5米,宽3米,形如石槽,井底水桶般大小的地下泉水四季不断涌出水面,形如盛开的莲花。顾名莲花井。莲花井三面陡崖,一面出水,几株千年古榕矗立井旁。游龙般的树根匍匐井壁,井水四季清澈见底,碧蓝明净的泉水有如少女明亮的眸子让人心醉。站在井旁,鸟鸣啁啾,树影婆
跑马石
跑马石大小井风景区里的大井河的主水源从一座巍峨的大山脚下流出,形成一个宽阔的湖泊,湖水碧绿如翡翠。湖旁有一河滩,枯水季节河滩全露,可容千人,沙滩上洁净无尘的沙石中有从暗河里冲流出来的灰白小石子,这些小石子很神奇名贵,将其放在盛有醋的器皿中,它会不停移动,就像跑马一般,当地人将它称之为“跑马石”。游人
大小井暗河
大小井暗河大小井风景区不仅以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景色怡然、民风淳朴而著称,更以其独特的浑洞群具有难得的探险和科考价值而享誉国内外。1986年秋,中国和德国的二十一名洞穴学家和岩溶水文地质学家,联合组织了一次洞穴科学考察,对大井洞穴系统中的响水洞、大硝洞、黑洞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经探测,这几十洞的总长
九十九堡
九十九堡罗甸县海拔最高和最低处都在大亭乡的九十九堡,堡顶最高海拔1400.6米,最低海拔山脚242米。九十九堡大堡连小堡,小堡倚中堡,堡堡苍翠相连,堡形圆、尖、方、斜,不一而足,清泉流水,充满生机。站在最高堡顶举目眺望,广西贵州红水河一带群山起伏,峰峦叠嶂,犹如万马奔腾;俯瞰山下,云雾缭绕,迷迷茫茫
三叠纪贵州滩
“三叠纪”大贵州滩(地质公园)距罗甸县城西北部23公里处的板庚村,方圆十数平方公里范围的高山峻岭、田园、小溪,由地下湖泊和地上的喀斯特地貌组成的。1988年至1991年,中美地质专家经过三年多联合考察发现,“大贵州滩”是古代环境沉积,从“大贵州滩”,可以观察到二亿多年前古代环境沉积、运动、增生、收缩
美女山观音洞
观音洞远近闻名的观音洞位于葫芦寨旁美女山山腰,从寨脚到观音洞唯有一条崎岖山路可走,沿途古木遮天蔽日,藤蔓垂悬摇曳,鸟语花香,曲径通幽。游人上山游览。十分钟即可达。观音洞位于悬崖绝壁下,洞口狭窄,弯腰低头方可进出。洞内宽敞,有水,洞很长,无数钟乳石鬼斧神工,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洞口前平地绿树掩映,平地
石跳蹬
石跳蹬大井察和小井察隔河相望,由于河床较宽,水深无桥,两寨群众过往不便,商贾行人亦常常受阻。清道光七年,群众筹资,修了一条连接两岸的石跳蹬。石跳磴由97块条石组成,每块条石长约3米,厚10余厘米,宽40余厘米,重逾千斤。石磴露出水面约40厘米,间距40厘米,它似百米长龙,横切碧波,腹潜水底,背露河面
天德洞大天坑
天德洞大天坑天德洞大天坑,座落在距大井河出水处仅百余米的大山里,据传此天坑的发现纯属偶然:古时大天坑周围森林茂密,遮天蔽日,加之进入天坑的唯一通道洞口小,且被荆棘淹没,故一直未桩世人发现。有一年,一名勇敢的布依族猎人上山打猎,兽受伤急逃,猎狗穷追,兽慌乱中钻进密林中一小洞,狗紧迫,人紧随,艰难穿过l
葫芦寨
葫芦寨座落在苍翠巍峨陡悬的板庚滩五指山下的葫芦寨,因形似葫芦而得名。寨子不大,仅40余户。小巧、玲珑、别致的布依人家几乎被盘根错节的古榕树、青枝绿叶的凤尾竹所掩没,一条清澈透亮的小河从寨中穿过,清清的河水日夜弹奏只有青山、翠竹、绿树、布依儿女才能听懂的古老动听的悠悠乐曲。河上历尽沧桑的古桥、石磴表面
大小井自然风景区
大小井自然风景区大小井自然风景区位于县城东北面21公里处,地处东经106°47'至106°55′,北纬25°30′至25°35′,全年平均温度摄氏175度,辖面积约17平方公里。风景区内布依族人口占人口总数85%。大小井风景区主要由清澈碧绿的河水、遮天蔽日的古榕树、清翠欲滴的凤尾竹、错落有致的农舍、
狮吼雷鸣响水洞
狮吼雷鸣响水洞距大井河出水处约200米的半山腰有一大洞,洞口宽大,犹如雄狮张口,欲吞日月,洞内宽敞明亮,冬暖夏凉,悬崖峭壁下早年熬硝(制火药主要原料)灶台依稀可见。据传,此洞所熬之硝千百年来源源不断运住中原,它是否与“四大发明”有联系,尚待考。洞口内侧有条大暗河,此河由于落差大,一年四季瀑布飞泻,水
打黛河天坑
罗甸打黛河天坑东与平塘县接壤,属喀斯特深山区,整个天坑峰丛簇拥,层峦叠幛,奇峰兀立,怪石磷峋,有完善无缺的喀斯特森林植被。在天坑的西南有瑶人坨天坑,东南面有天落天坑,三座天坑连成一体,宛如金鱼的脑袋一般。打黛河天坑与瑶人坨天坑和天落天坑相联,形成了天坑群。打黛河大坑山由九座险峰合围而成,从天坑底部环
上一页1下一页